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英語學科中重要且關鍵的兩個教學板塊,對應著語言應用領域的理解與表達,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工具屬性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正是如此,在教學中對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模塊進行融合能夠切實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語言能力提升奠定基礎。而隨著新課標與新課改指引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逐步推進,以“一體化”為核心的英語閱讀寫作結合模式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的目標與追求,但想要發(fā)揮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價值的話,教師還需要深入探究這一教學模式的內涵。本文主要圍繞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展開分析,簡單介紹了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內涵與現(xiàn)狀,并綜合教學實踐展開了有關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的探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議,以期能夠推動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分析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同等重要的教學模塊,通常都是分開進行的,教師會專門教授學生閱讀理解或寫作表達的技巧,但很少直觀地讓學生體會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lián),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會下意識地將閱讀與寫作分開進行,閱讀時就只閱讀,寫作時也只寫作,既無法通過閱讀來提升表達能力,也無法通過寫作來提升理解能力。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進入教師的視野,新課標的提出與新課改的落實要求教師要更注重教學的綜合性,且要通過課堂上的綜合性或系統(tǒng)性教學來實現(xiàn)對學生整體思維的鍛煉與培養(yǎng),如何設計和開展綜合性的閱讀寫作活動就成了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而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就是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但在推進與落實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概述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一體化理念下的閱讀寫作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英語知識框架,進而實現(xiàn)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體系的優(yōu)化和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而閱讀與寫作這兩個英語教學重難點模塊的教學難度和學習難度也會因為這種有效融合而下降,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英語知識的強化理解、牢固記憶與深入學習。但結合教學實踐來看,初中英語教師想要通過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來推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提升,還需要加強對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研究與探索,將多元化教學方法融入整體教學模式的構建中,盡可能減少“非母語”為學生英語學習帶來的障礙,讓學生真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與應用路徑。但在此之前,教師還需要對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內涵與現(xiàn)狀有準確認知。
二、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內涵
從知識和能力的視角來看,閱讀與寫作之間實際上存在著一種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關系,閱讀是針對讀者進行的一種語言輸入活動,而作為閱讀載體的文本材料也是作者基于寫作的語言輸出,學生在閱讀時讀到的一些詞句或修辭能夠被應用于寫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一些句法或修辭的運用也能夠為閱讀理解文本積累經(jīng)驗,所以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本身在語言學領域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而所謂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指的就是將閱讀滲透進寫作和將寫作融合進閱讀,追求二者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對語言知識的教學拆分為了分別以“輸入”和“輸出”為目的的兩個部分,借由系統(tǒng)性與整體性的教學拉近了語言學習與實際運用之間的距離,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以寫作帶動閱讀和以閱讀促進寫作的效果。
三、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現(xiàn)狀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且在我國屬于是一門外來語言學科,學生無法通過生活中與他人的交流來養(yǎng)成或鞏固語言思維,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得來的,因而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而閱讀模塊與寫作模塊長期以來的獨立式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整體認知,還很容易造成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欠缺。在此背景下,不管是輕寫作重閱讀還是輕閱讀重寫作,學生知識的積累、思維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都不夠全面,而這種對語言知識不夠準確與全面的認知也就導致學生在應用英語語言知識時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僅難以理解、歸納、總結閱讀文本的內容,還難以將自己的觀點與想法流暢、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
四、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
從教學模式的構建上看,初中英語課堂上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以教育學理論、語言學理論、認知心理學理論為主要的理論基礎,而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特征,即以教育的核心、以語言為基礎、以認知為動力,教師需要在發(fā)展學生語言水平與語言能力的同時,堅守作為教育本質的育人目標,將發(fā)展學生包含認知思維在內的綜合思維作為教育的核心目標。基于此,教師在設計與開展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活動時就需要多方面考慮,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一方面幫助學生形成對閱讀和寫作間關系的正確認知,另一方面教會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汲取寫作能量和在寫作學習中汲取閱讀能量,在“量的積累”基礎上獲得“質的提升”。
(一)基于閱讀教學基礎與效果調整寫作教學思路
從某種意義上講,閱讀其實是寫作的基礎,相對于寫作來說,閱讀更容易入門,也有著更低的下限與更高的上限。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是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設計之初就需要將閱讀看作是寫作的前提,借閱讀來為學生提供多樣和廣闊的寫作思路,讓學生的每一次寫作都充滿新意而非模式化和固定化的,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的閱讀教學效果來設計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從閱讀延伸至寫作,讓學生將閱讀輸入的單詞、語法、句型等知識作為寫作學習的養(yǎng)料。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學為例,Section B中的2b部分是以Jane的日記為主要內容的閱讀教學材料,那么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2b部分的文本內容時就需要讓學生關注文本中的重點單詞、重點短語、重點語法和整體寫作思路,幫助學生理清英語語言體系下日記的寫作技巧。一般情況下,日記中記錄的都是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因而在寫作時所使用的時態(tài)通常是一般過去時,在以這一類文本為載體展開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的語言知識除了單詞、短語和句型以外就是一般過去時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技巧。而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jù)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一般過去時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調整寫作教學中對一般過去時的講解方式,以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互補為追求,幫助學生形成比較系統(tǒng)和完整的寫作思路。
(二)結合閱讀與寫作教學內容設置課堂教學目標
在一體化教學的思維認知下,教師尤其需要明確的是閱讀和寫作之間應當體現(xiàn)和保持的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而這種相互促進與相互補充需要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都有所體現(xiàn)。對此,教師在開展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活動時就需要設定能體現(xiàn)閱讀和寫作融合的綜合教學目標,一方面通過對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來讓學生了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會被應用于哪些場景,另一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對應的真實場景來引導學生運用閱讀中積累的知識與技巧寫一篇有邏輯、有條理的文章。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核心教學主題是“你怎么去學校”,包含單詞、短語、句型、語法等在內的所有語言知識都以交通工具作為主邏輯鏈條被串聯(lián)起來,那么教師在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就可以選用以交通工具為主題的文章作為閱讀材料,然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具體包含案例式教學法、情境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其中案例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展開閱讀練習和寫作練習,情境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結合真實體驗來展開閱讀練習與寫作練習,探究教學主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究來發(fā)現(xiàn)和總結閱讀與寫作中通用的語言規(guī)律與語言技巧。
(三)落實閱讀和寫作一體化學習技能的實踐訓練
對于我國學生來說,英語學習主要難在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上,具體而言,學生在閱讀時遇到的困難主要來源于生詞和語法,長篇幅的文章中難免會存在一些生詞,語法特征表現(xiàn)得也不夠明顯,學生如果沒有充分理解就很容易出現(xiàn)混淆;學生在寫作時遇到的困難主要來源于文章結構的設置和用詞的選擇,寫作是一項講求技巧的活動,哪怕學生的詞匯儲備量足夠,但不知道怎么應用的話,寫出來的文章也大都只是流水賬。而為了幫助學生完成對英語知識的遷移和運用,教師需要結合指向技能訓練的實踐來落實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
嚴格意義上講,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實踐訓練其實是將閱讀技能訓練與寫作技能訓練分成了兩個部分,而這兩個部分在相互獨立的同時又存在聯(lián)系。在閱讀技能訓練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文章中心思想和閱讀節(jié)奏這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為學生設置以文章整體或段落結構解析為主要載體的訓練活動,二是為學生設置以文章精讀和略讀轉換為主要載體的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與閱讀效果;而在寫作技能訓練中,教師可以選擇的訓練方式主要包含縮寫、擴寫和模仿,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鍛煉學生文章布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與寫作水平。
(四)借閱讀搜集寫作素材和借寫作提升閱讀質量
基于借閱讀搜集寫作素材的目的,初中教師需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分析文本結構和提取文本重點,并將其內化為己用。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教學為例,通過對Section B中2b部分文本材料的閱讀,學生積累了有關“鏡子”“更安靜”“喜歡讀書”等的英語表達方式,而教師在實際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從這些表達方式出發(fā)引導學生展開對寫作素材的分析。
基于借寫作提升閱讀質量的目的,教師需要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各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在讀后仿寫中通過對文章結構的思考來深化學生對文本材料的認識,在讀后續(xù)寫中通過對文章主題的延續(xù)來拓展學生對文本材料的思考。同樣是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Section B中2b部分的文本材料為例,在閱讀完文本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仿照其中一個段落的文本結構進行寫作練習,結合自己的理解與認知介紹自己身邊的一個朋友。
(五)借閱讀總結表達方法和借寫作鍛煉思考能力
在閱讀中的總結歸納和在寫作中的獨立思考是提升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為避免出現(xiàn)學生思維邏輯混亂和文章結構混亂的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中需要有意地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總結表達方法和在寫作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8“It must belong to Carla.”的教學為例,在進行Section B中2b部分文章“Stonehenge—Can Anyone Explain Why It Is There?”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先展開對文章結構的分析,正文第一段是對巨石陣的大致介紹,提出了一個觀點,第二段則是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另一個觀點,最后一段是對巨石陣之謎進行的總結。在學生了解了以上內容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和技巧。而在完成閱讀教學以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其他視角獨立展開對課文的另一種解讀與思考,并要求學生參照文章內容并結合課外資料創(chuàng)作一篇以“The mystery of Crop Circles”為主題的文章,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索文章結構與總結文章主旨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提升。
五、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中綜合性閱讀寫作教學缺位的問題,為學生以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多閱讀理解技巧與寫作表達技巧。而在具體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師還需要先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與積極地投身到課堂學習中,進而再在教學中在閱讀與寫作之間建立真正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對閱讀與寫作的正確認知,為學生實現(xiàn)在閱讀中提升寫作能力和在寫作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目標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覃麗.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路徑探究[J].校園英語,2023(26):109-111.
[2]李燕.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初探[J].校園英語,2023(20):85-87.
[3]馬文煜.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構建及實現(xiàn)[J].中學課程輔導,2022(12):71-73.
[4]王苗.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應用探索[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7):77-79.
[5]王新秋.“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2(10):43-45.
作者簡介:王正忠,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城關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