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面臨新的巨大挑戰(zhàn)。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更加重視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掌握,并且在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師也應當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革。以大單元為主的教學方式能極大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有助于推進課程發(fā)展。本文對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大單元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在全球都有著重要地位。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在初中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初中生的英語能力發(fā)展問題,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積極推動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加專注地學習英語知識,梳理教材的重要知識點,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文對新課標下如何開展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展開討論。
一、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大單元教學是指以一整個單元為學習單位,以新課標為依據(jù),聚焦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以英語教材為基礎,結(jié)合某一主題或者活動,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體思考、概括和設計的整個教學過程。大單元教學一方面體現(xiàn)了教學整體意識,實現(xiàn)了教學結(jié)構化,另一方面也實現(xiàn)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同時也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大單元教學應用非常廣泛,運用該方法能使學生快速掌握基本知識內(nèi)容。初中教師能夠通過大單元教學,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大單元教學的特點是將一本教材中的多個知識點歸納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因此,在新課標下開展英語大單元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英語大單元教學具有重大意義。
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對教材進行全面研究,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借助大單元教學,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學條件,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協(xié)作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明確單元的學習目標,以單元作為主題,掌握不同單元、不同主題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整體思維能力。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詞匯與語法進行學習,再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了解文章含義,再深入講解文章,通過導入問題的方式,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獲取其中的關鍵信息,最后通過關鍵信息,找尋單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此過程能鍛煉學生的整體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積極性。
二、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單元教學主要圍繞某個主題或教學內(nèi)容展開,是基于學生學情以及教學內(nèi)容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方式。大單元教學通過將若干個單元知識整合在一起教學,讓學生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某一主題的知識。但目前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層面
教學缺乏整體性。大單元教學需要將英語教材不同單元中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知識點了如指掌,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但當前教師的大單元教學意識相對薄弱,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單一講解教材上的內(nèi)容,沒有將單元知識進行關聯(lián),教師缺乏整體教學意識,導致教學質(zhì)量不高。
教學缺乏目的性。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從新課標的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展開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目的性,無法將各個單元的教學目標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層層遞進的教學框架,無法將知識點由易到難進行過渡,學生無法很好地將知識用于實踐,導致教學質(zhì)量不高。
(二)學生層面
英語基礎薄弱。初中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普遍較差,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關系。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只需認識單詞拼寫,簡單的英語表達即可,因此,教師不會將重心放在口語教學上,學生也覺得口語學習不重要,只要看懂,會做題即可,這導致學生在升入初中后其口語表達能力普遍較弱。此外,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了大量語法知識,卻很少有機會運用于實踐,沒有在實際情境中進行對話。
英語學習興趣薄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課標對英語教學要求,需要學生掌握更為繁雜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英語能力,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但現(xiàn)在許多學生只將英語作為一門考試科目,并沒有產(chǎn)生英語學習興趣,因此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淺層理解與記憶上,學生覺得聽得懂,便不再聽課,只在課后背背單詞,勾畫語法知識重點,便認為自己記住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并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此外,有學生不喜歡教師一直重復強調(diào)知識點以及重要方法,認為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無趣,因此在學習時缺乏興趣,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學習知識面狹窄。新課標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劃分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以及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完全覆蓋這四個方面。例如文化意識這一方面,其中包含了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等,而情感態(tài)度指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例如興趣、動機、自信和合作精神等。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感悟情感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本身由于知識基礎較為薄弱,能夠接觸到的學習途徑也較窄,因此很難提高學習效率和英語綜合能力。
三、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
針對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從教材出發(fā),了解大單元教學的重點
大單元教學的特點便是圍繞一個主題,將所有有關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明確教學主題,而明確教學主題的前提便是,英語教師對初中英語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了解、解析,形成初步的教學想法,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此想法進行完善,最后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例如,英語教師在進行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2 “Saving the Earth”的教學時,首先初步閱讀本單元課文,了解到這一單元內(nèi)容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All these problems are very serious”以及“What can we do at hom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教師從環(huán)境入手,引發(fā)學生思考環(huán)境污染危害以及如何保護環(huán)境,因此,在明確該單元教學后,也就奠定了大單元教學基礎。
(二)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確定教學內(nèi)容
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教學內(nèi)容,而這也是大單元教學的前提。大單元教學的開展也需要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基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確定教學內(nèi)容,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以及英語綜合能力打下牢固基礎,提高教學質(zhì)量,保證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英語教師在進行仁愛版初中九年級上冊Unit2“Saving the Earth”的教學時,以“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為主題,英語教師在教學前,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表達一下自己知道的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正式教學時,結(jié)合學生已掌握的句型結(jié)構以及詞匯,讓學生獨立完成1a部分的Listen, look and say任務以及1b和1c部分的小練習。在教學完成后,教師最后設置一個“Making a Wall Newspaper About Pollution”環(huán)節(jié),該活動能讓學生對本次教學主題更加明確,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再次復習鞏固了今日學習的知識點,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將更為深刻,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英語知識。
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通過作業(yè)或者小測試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在同一問題上犯錯時,應當再次針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對于學生提出的困惑以及疑問,教師也應當耐心解答。教師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講解教學內(nèi)容,例如可以通過錄屏等操作,讓學習基礎較差,未跟上教師進度的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進行學習。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當給予強有力的幫助與支持。
(三)從課堂表現(xiàn)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大單元學習
教師應當注重師生互動,因為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直接體現(xiàn)出是否達到了課堂教學目的。但由于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推進教學進度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專注性,隨時對教學方式進行調(diào)整,確保教學高效且有趣。
而英語教學中一直存在板塊教學分割現(xiàn)象,即教師在教學中,將內(nèi)容進行分割,導致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減少,學生存在理解難度。因此,為了促進學生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步發(fā)展,需引入大單元教學,基于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特點進行教學,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4 “Amazing science”的“I'm excited about the things that will be discovered in the future”時,教師圍繞“科學”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解,對于學生不認識的單詞,教師可以“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或者“Draw a picture of a new word and ask your classmates to guess the meaning”等方式學生提供幫助,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師可以基于對學生知識儲備的了解,引發(fā)學生討論“Discuss the life there, such as clothing, food and drink, transportation...”,通過學生的發(fā)言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是否有學生沒有跟上教學進度,便于及時加以輔導。最后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表達進行融合,“You can write about the planets you know about and your favorite planets and why”,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能夠更好地運用學到的知識。而教師在檢查作業(yè)的同時,也能再次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知識掌握情況。
(四)從知識面進行介入,圍繞大單元進行教學
通過大單元教學,學生能夠?qū)虒W主題進行深入理解與討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遷移與拓展知識,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思維品質(zh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其他領域的一些基礎知識與社會熱點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此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主題。
例如,在講授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個單元時,學生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對課本內(nèi)容的了解以及跟隨教師學習本單元的知識點,能夠利用這些知識點完成一些日常簡單的對話,并思考英語在生活中是否也被廣泛。英語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英語文章或時事新聞。
四、結(jié)語
大單元英語教學能夠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知識點。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充分把握學情,與學生進行互動,共同進步,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蔡琳.“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實施路徑探究[J].名師在線,2023(21):88-90.
[2]刁卓,陳鈺瀅.初中英語課程中大單元教學的實踐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3(28):11-12.
[3]韓萍.初中英語課堂大單元教學的有效應用[J].校園英語,2023(14):16-18.
作者簡介:林協(xié)華,福建省邵武第六中學城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