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泊微 張凱
摘? 要:為吸引海外學生赴法留學,法國將留學教育與服務提升至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通過擴大高校規(guī)模,優(yōu)化高校結(jié)構(gòu),改善高校環(huán)境質(zhì)量,建立留學機制,提高留學生福利待遇等措施,擴大法國高等教育影響力,這為我國發(fā)展留學事業(yè)提供了經(jīng)驗范本。
關鍵詞:法國;留學教育;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53/57?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3769(2023)02-040-06
中世紀的巴黎大學被稱為“現(xiàn)代大學之母”,在創(chuàng)建之時便成為當時歐洲的學術交流中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者前來研學,法國大學的實力可見一斑。然而,在后來的發(fā)展中,由于種種政治或經(jīng)濟方面的原因,法國的高等教育也遭遇“縮水”。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公布世界大學的排名,前50名中無一所法國學校,這間接地顯示了法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在國際上有所動搖,巴黎大學的空前盛世不復以往。為此,法國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大校園計劃”到“卓越計劃”再到“高等教育集群(軸)”,主要目的在于優(yōu)化高校結(jié)構(gòu),改善學校硬件設施,實行以高校為單位的團體合作機構(gòu),提升法國大學的國際吸引力,從而吸納國外優(yōu)秀學生赴法留學。
一、法國高等教育留學政策的背景
法國一直致力于提升留學教育服務質(zhì)量,將留學教育作為“國家戰(zhàn)略中心位置”,大到生活,小到飲食和學習,始終堅持為赴法留學的國際學生提供最好、最便捷的服務。關于法國的留學教育大致可以追溯到巴黎大學的初創(chuàng)時期,巴黎大學作為歐洲學術交流中心吸引了無數(shù)的學生到此研學。當時的巴黎大學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早期的“宿舍”,學生的衣食住行都統(tǒng)一由學校管理。16世紀,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運動在法國興起,天主教分崩離析,政府控制了大學的學術與生活,大學的職能幾乎喪失殆盡,大學不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和閱讀進步的書籍,科學也不被允許進入大學課堂,無法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18世紀“炮兵學?!薄败娛鹿こ虒W?!薄霸齑瑢W?!钡雀叩葘?茖W校(大學校)相繼創(chuàng)建,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軍事、工業(yè)等專業(yè)領域的精英人才。18世紀中后期,拿破侖執(zhí)政,期間法國大學制度被廢除,大學逐漸解體,大學校數(shù)量增加,以綜合性大學和大學校形成的高等教育雙軌制逐漸在法國扎根。在教育質(zhì)量方面,綜合性大學注重培養(yǎng)學術型人才,寬進嚴出的方式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學習期間淘汰率極高,因為法國大學是年級越高學習任務越重,課程也越難。另一方面,大學校則培養(yǎng)精英人才,每年錄取率僅10%,但就業(yè)率達100%,從而成為法國精英教育的代表[1]。在教育福利方面,綜合性大學屬于公益性質(zhì),學生免費就讀,政府每年為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提供各種獎助學金;大學校雖然需要昂貴的學費,但是教學質(zhì)量要求很高,畢業(yè)生可直接進入政府或大型企業(yè)就職。但即使這樣,法國的高等教育水平整體上仍未提升。為此法國政府下決心重整高等教育,一方面是促進法國經(jīng)濟發(fā)展,另一方面能擴大法國高等教育國際影響力和可見度。
2000年以前,法國在留學教育方面主要集中在與歐洲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作上,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去往對方國家進行留學或研學交流。2000年之后,影響較大的改革莫過于法國綜合性大學的學位制度改革。為了適應國際化發(fā)展,吸引海外留學生,法國將國內(nèi)多種并存的學位制簡化為“358學制”,目的是與歐洲其他各國的學位制相統(tǒng)一,方便國際學生到法國留學。另外還提出“伊拉斯謨世界計劃”,該項目是一種合作性的學生交流項目,通過提供豐厚的獎學金,鼓勵國際學生到法國留學。此交流項目不僅吸引了歐洲學生,還面向歐洲以外的留學生。至于學位制度改革更多是法國綜合性大學內(nèi)部的改革,將原本復雜的大學學位制度與歐洲“358學制”統(tǒng)一,即:3年修讀完成學業(yè)獲得學士學位,第5年修讀完成學業(yè)可獲得碩士學位。第8年修讀完成學業(yè)可獲得博士學位。“358”學制在歐洲范圍內(nèi)相互認可,方便學生相互流動與交流,獲得的學位證書也被國際認可[2]。
二、法國高等教育的留學政策
1.開展國際合作,吸引國際留學生
1999年,在《索邦宣言》推動下,歐洲各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博洛尼亞進程”,建立共同的高等教育園區(qū),實行學分互認、學制統(tǒng)一,以促進歐洲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在此背景下,法國于2005年秋季實施了學位制度改革。改革之前,法國綜合性大學學制極為復雜,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期兩年,兩年后可獲得大學學業(yè)文憑(DEUG);第二階段的第一年結(jié)業(yè)后可獲得學士文憑,第二年可獲得碩士文憑;第三階段屬于高層次階段,分為學術型文憑(DEA)和職業(yè)型文憑(DESS),皆由學生自主選擇。除此之外,綜合性大學還開設有職業(yè)型學院,如大學技術學院(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Technologie)、高等技師教育(Sections de Techniciens supérieur)等,不同類型的院校設有不同的學位制和文憑?!?58”學位制改革后,歐洲包括法國的高校學制統(tǒng)一,實行3年可獲得學士文憑,第5年獲得碩士文憑,到第8年獲得博士文憑。該政策是法國高等教育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它不僅簡化了法國復雜的學位體系,其文憑在歐洲其他國家范圍內(nèi)均能認可,有利于吸引更多國際留學生。2004年,法國參與“伊拉斯謨世界計劃”,該計劃分為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兩期,它為歐洲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此計劃各國可以與歐盟以外的高校建立合作伙伴,提升歐洲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可見度,到2009年,參加該計劃的學生有近20萬人。
為擴大法語的影響力,方便學生學習法語,法國在2000年時發(fā)布了海外學習法語的相關辦法,2018年全球講法語人數(shù)多達13億,為全球第五大語言[3]。不僅如此,法國還成立國際高校法語聯(lián)合會(AUF),也被稱為“法語聯(lián)盟會”,該機構(gòu)分布在四十多個國家,聯(lián)合各個國家在尊重語言多樣性的基礎上對法語進行研究,并通過獎學金的方式為法語學校校際交流提供最大的支持。目前,我國有16個城市建立了法語聯(lián)盟,其中有9所聯(lián)盟已經(jīng)開設了網(wǎng)站門戶,展示了課程分類、考試及文憑、文化活動、項目合作等板塊,方便更多學生和社會人士學習法語。
談到國際合作,不得不提中法兩國的合作。2003年9月30日,中法兩國簽署了《中法高等教育學位和文憑互認行政協(xié)議》,雙方承諾互相提供本國高等教育體制運行和變化的信息,協(xié)議有效期為4年,可通過專項協(xié)議延長,經(jīng)雙方同意可對其進行修改。4年期滿后,其執(zhí)行情況將由中法教育混合委員會進行評估。2007年11月26日,中法兩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關于高等教育學位和文憑互認方式的行政協(xié)議》,繼續(xù)推動和加強兩國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直到2020年,中法兩國仍然在不間斷合作。2019年2月25日,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chuàng)新部長弗雷德里克·維達爾(Frédérique Vidal)第三次訪華,與時任教育部部長的陳寶生先生談及了中法兩國未來幾年內(nèi)的學術及科技合作。弗雷德里克·維達爾女士談到了法國自2018年提出的“歡迎來法”的高等教育新戰(zhàn)略,為海外留學生簡化簽證手續(xù),從外部到內(nèi)部再次提升法國高等教育的質(zhì)量和留學服務。2020年1月14日,弗雷德里克·維達爾(Frédérique Vidal)對我國進行了第四次訪問,雙方更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chuàng)新部關于高等教育學位和文憑互認的行政協(xié)議》。協(xié)議簽署后,所有持有中學畢業(yè)證的學生,均不需要高考成績即可赴法留學[4]。
2.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提升留學服務
在人們的印象中,法國是一個奢侈品大國。據(jù)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發(fā)布的2016年奢侈品全球力量報告顯示,全球100大奢侈品公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法國路威酩軒集團(LVMH)。由于在時尚市場的成績太耀眼,導致人們常常忽視了法國還是一個高質(zhì)量的教育大國,更是一個留學熱門國。在1999年,法國參與歐盟計劃后開始與多個國家合作。2007年,總統(tǒng)薩科齊提出“大校園計劃”(Plan Campus),該計劃投資近50億歐元,將法國綜合性大學與大學校以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gòu)進行整合,形成較大的科研集群,彌補法國高校規(guī)模小的缺陷。該計劃的另一個重點是通過政府資助翻修新校園,改善食宿條件,提高學校各類設施設備的質(zhì)量,打造優(yōu)質(zhì)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
為幫助留學生更好地融入法國生活,法國高校專門為留學生開設了法語課程,幫助留學生在學習上和生活上能適應法國。此外,法國綜合性大學屬于公益性質(zhì),學生獲得高中畢業(yè)會考證書就可以申請一所綜合性大學就讀,無需繳納學費,該政策不僅是針對本國學生,也同樣面向海外留學生。不僅如此,留學生還能享有與本國學生同樣的獎學金待遇。到2009年,法國提供的獎學金數(shù)額提升至七萬歐元[5]。2018年,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宣布法國吸引力新戰(zhàn)略時表示,國際學生獎學金的數(shù)量將增加兩倍,法國政府將提供15 000個獎學金名額,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資金補助或費用減免;提供6 000個院校獎學金,由學校自行頒發(fā),并且中國學生將完全有資格申請這些優(yōu)秀獎學金[6]。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各國都在提升高等教育服務質(zhì)量,吸引海外留學生。2013年,英國發(fā)布《國際教育:全球增長與繁榮》戰(zhàn)略,2014年,為保障英國留學生學習質(zhì)量,提高英國高教國際聲譽,英國高等教育保障署(QAA)發(fā)布了《保障英國留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英國高等教育機構(gòu)指南》。俄羅斯于2017年出臺“俄羅斯教育出口潛能開發(fā)”計劃,吸引國外留學生,并預計到2019年,俄羅斯的外國留學生數(shù)量將達到31萬人。作為留學熱門國的法國當然也不甘示弱。2018年,法國出臺“歡迎來法國(Bienvenue en France)”的高等教育吸引新戰(zhàn)略,該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法國留學教育服務質(zhì)量,優(yōu)化留學政策,大力吸引國際留學生[7]。措施主要包含:(1)簡化簽證手續(xù)。法國在其門戶網(wǎng)站上完善簽證所需材料的相關信息,并引導學生了解申請簽證的程序。法國還在大學設立簽證簽發(fā)點和專用窗口,方便國際學生申請簽證。對第一年到法國留學的國際學生會持有長期居留許可證(VLS-TS),一年后可申請學生簽證以便完成后續(xù)學業(yè)。在2019年,學生可直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驗證簽證,無需線下辦理。(2)增開法語培訓和英語授課。在借助于弗朗索瓦聯(lián)盟、法語聯(lián)盟等教育機構(gòu)推廣法語培訓的同時,還增開英語授課,幫助解決不會法語的國際留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3)建立高校國際生接待質(zhì)量認證。該項措施是一項認證機制,由法國高等教育署基于申請院校提交的證明材料及其自我評估,評審并認定該校國際生接待質(zhì)量如何,并能夠使用“歡迎來法國”(Bienvenue en France)標示,有效期為四年[8]。國際學生接待質(zhì)量認證申請的標準包括:獲取信息的準確度和便利度、接待設施、提供的課程、住宿、校園生活、畢業(yè)生跟蹤服務質(zhì)量等6個方面。至今,法國有189所高校投入到了綜合質(zhì)量改善行動中,有119所院校提交了申請“Bienvenue en France(歡迎來法國)”認證。分別于2019年7月1日、10月16日和12月4日, 2020年2月13日、5月28日、11月10日召開6次委員會會議,共評審認證了以“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為代表的102所高校。
2019年,法國決定對非歐盟的外國留學生收取學費,本科和碩士或博士分別收取2770歐元和3770歐元,這相比此前的注冊費上漲了10倍之多[9]。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表示,法國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吸引真正想來法國留學的國際學生。作為補償,法國將留學生的獎學金名額增加了2倍,同時,法國高校將根據(jù)學校具體情況對留學生進行補助或減免學費。2019年,在巴黎十一大(Paris Sud)等49所大學對所有國際學生實行部分學費減免政策,法國駐華大使館表示,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優(yōu)秀程度,獎學金的獲得者可以和法國學生享受同等注冊費。
此外,法國高校還給予留學生其他福利,例如只要簡單地出示學生證,學生就可以在博物館、劇院、電影院消費時享受折扣。如果是就餐預算有限,學生出示學生證就可以到大學食堂吃飯,僅3.25歐元就可以吃到一套包含前菜、主菜、甜點的法餐,一些學生食堂在晚上周末也開門。在住房方面,三種來自CAF (Caisse des allocations familiales) 的住房補貼可以減輕留學生房租負擔,包括:社會住房補貼(lallocation de logement sociale),個人住房補貼(laide personnalisée au logement)和家庭住房補助(lallocation de logement familial)。但住房補貼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留學生可以向CAF網(wǎng)站的顧問咨詢是否符合條件。醫(yī)療方面,與我國高校一樣,法國的大學也有“校醫(yī)院”——大學預防醫(yī)療和健康推廣中心(le Service universitaire de médecine préventive et de promotion de la santé-SUMPPS),不同的是,一些問診服務是免費的,特別是有關疾病檢查、疫苗、營養(yǎng)或是心理咨詢,學生還可以獲得補充醫(yī)療保險補助,享受更高的報銷比例。購物方面,學生也能隨處享有各種優(yōu)惠,如許多電子商品專營店都提供學生優(yōu)惠,打印店也有針對學生的優(yōu)惠價格。
三、法國高等教育留學政策的影響
1.赴法留學人數(shù)增加
法國目前是全球第六大留學目的國。2019年,赴法留學的國際學生有35.8萬名,其中十分之一為中國學生,對此,法國的目標是希望在2027年能接待50萬國際學生。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有一些打算赴海外留學的學生計劃被擱淺,而有一些學生卻沒有停下腳步。據(jù)法國高教署(Campus France)統(tǒng)計,2020年法國共有37萬名國際學生,這一數(shù)字在五年內(nèi)增長了23%[10]。高教署根據(jù)各城市的吸引力、各類型院校接受的留學生人數(shù)、留學生赴法就讀階段和專業(yè)的傾向以及最受留學生歡迎的院校等幾個方面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巴黎仍然是留學生的首選之地,約有34%的留學生。從最受歡迎的院校來看,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昂熱大學(Université d'Angers)、巴黎八大(Université Vincennes-Saint-Denis)是最受留學生歡迎的前三名高校。2019~2020年,法國的留學生占法國學生14%,這當中67%的外國留學生集中在公立大學,這些留學生有50%赴法攻讀學士學位,攻讀碩士學位的有41%,9%攻讀博士學位[11]。除此之外,法國高教署還在世界范圍內(nèi)做了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到目前為止,中國和印度仍然是向海外輸送學生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到2020年仍然是向海外輸送學生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
2.國際排名提升
無論是“大校園計劃”“未來投資計劃”還是提高留學教育服務,法國希望通過優(yōu)化高等教育,大力吸引國際留學生,提高高等教育國際能見度,從而提升國際排名。過去10年間,法國高校國際排名不斷攀升,在 2011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ARWU)排名中,有2所法國高校進入前50名。2021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ARWU)排名中18所法國高校躋身前100名,其中巴黎薩克萊大學(Universite?Paris-Saclay)排名13。在世界大學中心(CWUR)排名中有3所高校進入前40,包括巴黎文理研究大學(Universite?PSL)、巴黎薩克萊大學(Universite Paris-Saclay)、索邦大學(Sorbonne?Universite)[12]。10年前,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僅有8所法國學校進入前500名,2021年法國有20所高校躋身前500名。2021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商學院排名顯示,法國擁有上榜院校22所,被評為歐洲最好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其中,歐洲高等商學院(ESCP)排名第14[13]。這一排名再一次鞏固了法國國際名校的地位。
四、經(jīng)驗與啟示
1.發(fā)揮政府導向作用,增加留學教育投入
留學教育是國家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影響力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體現(xiàn)。但是,我國留學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比較緩慢,缺乏留學生福利待遇政策。2010年9月,教育部發(fā)布《留學中國計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年在內(nèi)地高校及中小學校中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14]。如今這一任務似乎達標了,但留學生教育質(zhì)量卻沒有隨之提升,教育服務水平也并沒有因留學生人數(shù)增加而提升。2018年9月,為改進來華留學教育工作,教育部發(fā)布《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zhì)量規(guī)范(試行)》,要求提供充足合格的教學設施和資源,如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教學和實驗設備、計算機網(wǎng)絡和電子資源等[15]。但相比法國,為留學生設立服務中心,建立自主留學機制,開設法語和英語課,幫助學生融入法國學校生活等的政策,我國為留學生提供的服務顯得不到位。
吸引海外優(yōu)秀學子赴華留學是提升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可見度的關鍵因素,關鍵在于建立各項留學生服務機制,便于海外學生了解中國留學動態(tài)、留學程序以及建立線上申請留學生機制。留學教育需要在政府指導下,引導高校重視提升留學生待遇,多樣化手段為留學生提供福利。
2.優(yōu)化高校環(huán)境,提升自身競爭力
高校環(huán)境不僅是學校的文化、學風、規(guī)章制度等“軟文化”,也包括硬件設施設備等“硬文化”。學校環(huán)境不僅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能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我國高等教育近幾年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近3年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躋身前30名。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排名第16名,北京大學排名第22名;2021年清華大學排名第15名,北京大學排名第23名;2022年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分別排名第17和18名。排名雖然能表明我國高等教育實力在提升,但并不能顯示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尤其是我國的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比較緩慢,吸引力不夠。據(jù)中國留學網(wǎng)顯示,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66.21萬人,而接受學歷教育的在華留學生為25.81萬人。因此,除了需要充分發(fā)揮政府的導向作用之外,作為高校層面,校校合作,取長補短,強化校園環(huán)境,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打造特色校園及特色專業(yè),積極謀求國際合作是我國高校的重要任務。
3.加強服務意識,提高為留學生服務的質(zhì)量
隨著服務意識的提升,“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育服務”逐漸在國際上興起,各國為吸引海外留學生提供了許多優(yōu)質(zhì)的服務,如法國高校為申請留法的學生提供海外中心平臺,該平臺既可以申請留學,還能提供輔導,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有利于初學者更好地適應法國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如此,法國的大學還專門為初次留學法國的學生增開法語課,更加便利了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因此,可以借鑒法國的經(jīng)驗,大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便利的服務,從申請留學到進入校門,再到學習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學生“鋪路”,使其能快速融入當?shù)厣?。在生活上,提供各種補貼,健康診療等,這可以為我們開展留學工作提供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呂一民,錢虹,汪少卿,應遠馬.法國教育戰(zhàn)略研究 [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2]王璇.法國“358”學制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09(22):112-113.
[3]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講法語人數(shù)達3億[EB/OL].(2022-2-10). https://http://www.chinaqw.com/hqhr/2019/04-24/221126.shtml.
[4]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chuàng)新部部長:中法教育與科技合作堪稱典范[EB/OL].(2022-2-20).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0/0115/c1002-31550061.html.
[5]王婷婷.法國高等教育吸引留學生的新戰(zhàn)略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03):17-20+35.
[6]法國高等教育教育署.法國、中國及歐盟機構(gòu)的資助[EB/OL].(2022-3-4). https://www.chine.campusfrance.org/zh-hans/france-study-scholarship.
[7]張夢琦,劉寶存.法國提升高等教育國際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及邏輯要義[J].教育科學,2020,36(01):58-65.
[8]57所法國高校獲得“法國歡迎你”認證[EB/OL].(2022-3-1).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1664071.
[9]法公布非歐盟學生學費上漲措施 2019年秋季正式執(zhí)行[EB/OL].(2022-2-20).https://www.chinanews.com.cn/hr/2019/04-24/8818236.shtml.
[10]汝元昕.以留學推動文明互鑒 續(xù)寫中法教育交流百年篇章——專訪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高明(Mika?l HAUTCHAMP)[J].留學,2021(14):50-55+7.
[11]2021年法國留學數(shù)據(jù)整理[EB/OL].(2022-3-5).https://www.eic.org.cn/news/detail/61831a995f754840b0873765823a 3368.
[12]法國高等教育署.法國高校在國際排名中領先[EB/OL].(2022-3-12). https://www.chine.campusfrance.org/zh-hans/faguo gaoxiaozaiguojipaimingzhonglingxian.
[13]法國高等教育署.2021年《金融時報》商學院排名:法國領跑其他歐洲國家[EB/OL].(2022-3-28).https://www.chine.campusfrance.org/zh-hans/2021nianjinrongshibaoshangxueyuanpaimingfaguolingpaoqitaouzhouguojia.
[14]教育部關于印發(fā)《留學中國計劃》的通知[EB/OL].(2022-4-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009/t20100921_108815.html.
[15]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zhì)量規(guī)范(試行)》的通知[EB/OL].(2022-4-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Study Abroad
Policy in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YANG Bo-Wei, ZHANG Kai
(Administrator office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Sichuan 641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study in France, France has elevatedthe education and service of studying abroadto the statu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nfluence of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expanded by expanding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stablishing a study abroad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the welfar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provides an experience and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abroad in China.
Key words: France; Study Abroad; Higher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2-04-25
作者簡介:楊泊微(1994),女,貴州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比較;張凱(1977),男,甘肅蘭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
此文為四川省教育廳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和教學改革重點項目(JG2021-1261)和內(nèi)江師范學院教改項目“法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G20213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