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娜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睂πW生進行黨史教育,關鍵的路徑就是將黨史內容融入思政課程體系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用好黨史教育資源,豐富課程內容,引導小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實現(xiàn)思政課立德樹人的課程價值。文章主要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資源和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探討如何將黨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之中。
關鍵詞:黨史教育;道德與法治;實踐研究
一、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
育苗先育根,育人先育心。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把握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T谛W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融入黨史學習教育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之舉。
《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全社會開展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宣傳教育,突出青少年群體,貼近青少年需求,引導他們聽黨話、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幫助小學生更加堅定政治信念,增進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感認同,更科學有效地傳播黨史,更好地幫助小學生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
二、黨史學習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呈現(xiàn)
黨史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是營造“致知篤行”的平臺,具有獨特的學科優(yōu)勢,雖然教材中沒有直接提到黨史教育,只是在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中,編排了《不甘屈辱,奮勇抗爭》《推翻帝制,民族覺醒》《中國有了共產黨》《奪取抗日戰(zhàn)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屹立在世界東方》《富起來到強起來》這六課內容,比較大篇幅地提及百年黨史的歷程,在其他冊教材中也有許多黨史人物和案例等。教師要對黨史教育有高度的敏感性,提升政治素養(yǎng),增強黨史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黨史內容,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實效性。比如,在一年級下冊教材的《我們都是少先隊員》單元,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紅領巾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這句話,可以通過黨史小故事,讓學生知道少先隊是在黨的領導下茁壯成長起來的,經歷過戰(zhàn)爭歲月的洗禮,有著光榮的歷史。在二年級上冊教材的《歡歡喜喜慶國慶》單元,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新中國的生日,初步懂得國慶節(jié)的意義,還要知道國旗、國歌、國徽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珍愛國旗、國徽,會唱國歌,懂得基本的禮儀,做到行為文明。在此,教師可以適當延伸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國旗、國歌的由來,讓學生感受這些元素背后的精神內涵,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烈滿懷感激與敬意,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在了解黨史的過程中,學生對國家和黨有初步的感知和認識,自然而然能理解,愛國愛黨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他們的生活中,表現(xiàn)在平時的行動中。
三、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創(chuàng)設黨史教育教學情境,實現(xiàn)情感浸潤心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xiàn)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睂Ⅻh史學習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和學習特點,重在進行情感體驗,開展情感教育,這就需要教師明白:小學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作為德育課程的載體,要注重知識學習與價值教育、思維培養(yǎng)的有機融合。道德與法治課不是歷史課,道德與法治課具有生活性、活動性和開放性的特征,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只是載體,教師要正確解讀教材中每一個教學材料背后的教育價值。
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找準黨史內容與教材內容的契合點,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傳遞黨史教育的溫度、力度和厚度。比如五年級下冊第10課《奪取抗日戰(zhàn)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一課中,教師可以把抗戰(zhàn)精神作為核心內容,選取有教育價值的教學內容,如楊靖宇、趙登禹、佟麟閣等英雄人物故事,讓學生通過講故事或者模擬情境等,引導學生感悟人物的精神內涵,在體驗和思考中感悟精神。
(二)講好黨史感人故事,引發(fā)心靈共鳴
有情感的故事才有感染力。在中國共產黨這熠熠生輝的百年黨史中,不管是光彩奪目的新中國史、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還是蕩氣回腸的社會主義發(fā)展史,都散發(fā)著耀眼的思想光芒,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哲理,這對青少年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個紅色故事就是一段歷史,一個英雄人物就是一座豐碑,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可以通過講故事、講身邊事,讓課堂更形象生動,用榜樣激勵、環(huán)境浸潤,實現(xiàn)從認知到認同的轉變。
講好紅色故事,既要深入挖掘革命先輩的偉大事跡,又要引導學生思考革命先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原因。比如在五年級下冊《勿忘國恥》一課,教材沒有用大段文字講述九一八事變的具體內容,而是在活動園中呈現(xiàn)一個雕塑《殘立碑》,一個雕塑能講清九一八事變嗎?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雕塑包含了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等所有信息,通過這一具象化的材料來講歷史,不僅降低了小學生學習歷史的難度,并且更好地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歷史,讓學生明白,歷史不只是過去的事,更是一種精神,提醒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還可以結合廣州紅色文化,讓學生說說身邊的紅色故事,將小學生的歷史學習由被動灌輸轉變?yōu)橹鲃犹骄康膶W習過程,更是使學生感悟屈辱歷史,萌發(fā)勿忘國恥情感的過程。
(三)創(chuàng)新黨史教育的實踐形式,提升有效性
如何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精準高效地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呢?還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黨史教育的實踐形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的課程,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要融入其中,也必須遵循這一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沉浸式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式,讓黨史資料在課堂上“說話”,讓黨史文物在課堂上“再現(xiàn)”,讓學生通過觸摸歷史,走近英雄,從傾聽者變?yōu)橹v述者,變?yōu)閭鞑フ撸瑥谋粍咏邮茏優(yōu)橹鲃訉W習。
比如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我們都是少先隊員》,可以讓黨員教師或高年級學生給一年級學生講述黨旗與隊旗的故事,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如何愛護黨旗、隊旗、國旗,并用行動來感受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在五年級下冊教材中,《改革開放謀發(fā)展》一課有很多圖片內容都是關鍵事件,比如,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chuàng)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小崗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深圳是中國經濟特區(qū)的代表,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拓荒牛形象的背后是深圳精神,這些內容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回家采訪一下長輩對改革開放中家里生活變化的感受,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一起交流,并鼓勵學生找來更多關于改革開放的奮斗故事,讓學生在閱讀、感悟、交流中感受國家的變化。
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其目的在于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生崇德、學史力行。小學思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善于利用黨史教育素材,講好黨史故事,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對黨史的興趣,把無形的黨史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做好身邊點滴小事、好好學習、遵守秩序、尊老愛幼、傳承傳統(tǒng)節(jié)日等也是愛國,鼓勵學生從小以小主人翁的姿態(tài)思考如何建設自己的國家,為國家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周燕.黨史教育融入小學思政課的方法與路徑研究[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35).
[2]王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深度融合[J].共產黨員,2021(18).
[3]姚曉燕.加強黨史學習教育 助力學生成長成才[J].新校園,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