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摘? ? 要】家長約談,是教師與家長圍繞幼兒教育問題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深度交流。約談可以通過全面、客觀的認識和分析,解決幼兒個體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育;約談;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0-0176-02
"Parent Interview"——Let the Home- Kindergarten Communicate Really Play an Effective Role
(Sifang Kindergarten, Shibei District, Qingdao,China) GAO Xia
【Abstract】Parent interview is a purposeful and planned in-depth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around the issu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views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s individual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views;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家長約談是幼兒園家園共育、家教指導的重要方式,是教師與家長圍繞幼兒教育問題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深度交流。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約談過程流于形式、問題剖析浮于表面、溝通交流缺乏技巧、教育策略空洞無物,這些都會導致約談質(zhì)量的下降。如何讓家長約談真正發(fā)揮實效?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推進家長約談深度,實現(xiàn)家園有效溝通。
一、細心做好約談準備
(一)客觀確立約談主題
約談主題的確立要避免隨意性,教師可將幼兒成長檔案作為依據(jù)。我園幼兒成長檔案由能體現(xiàn)幼兒成長經(jīng)歷、發(fā)展現(xiàn)狀與個性特點的觀察記錄、照片、作品等組成。觀察記錄從“禮貌待人、進餐習慣、衛(wèi)生養(yǎng)成”等六方面記錄并分析幼兒日常具體行為,作品從“主題呈現(xiàn)、構(gòu)圖造型、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等方面解讀記錄,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幼兒在園的發(fā)展狀況。教師對這些材料的梳理反思,有助于找出阻礙幼兒成長的具有共性、亟待家長支持配合方能解決的問題,為確立約談主題提供依據(jù)。禾禾體格健壯,自理能力強,性格活潑,但是脾氣急躁。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小朋友向教師“投訴”:“禾禾打我”“禾禾搶我的玩具”…… 通過日常觀察我發(fā)現(xiàn),禾禾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較強的占有欲,經(jīng)常從同伴手中搶奪玩具,搶不到就打人、咬人;當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滿足時,會通過摔打物品或攻擊同伴借以發(fā)泄不滿;集體活動時,也表現(xiàn)得較為自由散漫,經(jīng)常脫離集體……禾禾為什么會這樣?是什么原因?qū)е碌模渴莵碜詡€體生理特點、情緒原因的內(nèi)部因素影響?還是受家庭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社會不良傳媒的外部因素干擾?要想幫助禾禾,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尋找答案。由此,我確立了家長約談的主題。
(二)多方尋求科學指引
教師要及時告知家長幼兒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協(xié)同家長進行干預指導,不能僅憑工作經(jīng)驗妄下定論,教師的論斷必須科學、公正。在我做出禾禾具有攻擊性行為的預判斷后,我翻閱了專業(yè)書籍,如《幼兒常見問題行為與矯正》《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幼兒情緒管理方法與策略》等,系統(tǒng)地學習,獲取理論支持,避免自己的后續(xù)行為偏離目標。同時,向身邊的園長、教研主任、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借鑒她們的成功經(jīng)驗拓展自己的思路,并整理出兩份上屆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矯正的成功案例,作為與禾禾媽媽約談的材料之一,幫助家長樹立信心,獲取家長信任。
(三)量身定制約談材料
適宜材料準備是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前提。約談材料要圍繞約談目標,選擇針對性強,能夠充分突出、反映問題的典型事例。在禾禾的成長檔案中,我挑選了自主進餐、獨立穿脫外套等照片,用于表揚閃光點;提供日常觀察記錄、集體活動照片及區(qū)域活動監(jiān)控錄像,用于反映攻擊性行為,做到有力有據(jù),為談話的展開提供支持。另外,我還精心挑選了繪本故事,如《菲菲生氣了》《生氣湯》《我變成一只噴火龍》,推薦給禾禾媽媽在家中開展親子閱讀,潛移默化地幫助禾禾學習控制情緒和沖動的方法,形成家園教育合力。
(四)性格匹配約談環(huán)境
適宜的約談環(huán)境,是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催化劑。不同的家長有著不盡相同的性格特點,如熱情型、內(nèi)斂型、能言善道型……根據(jù)家長特點,選擇約談地點,也是實現(xiàn)約談效能最大化的方法之一。禾禾的媽媽在某事業(yè)單位做文職工作,性格內(nèi)斂,與人交流屬于慢熱型,為避免她在約談過程中感到拘束,我將約談地點定在幼兒園圖書吧,一個空間獨立、環(huán)境布置溫馨舒適的房間。這樣不僅避免了無關人員的打擾,又能保護隱私。軟軟的沙發(fā)、生機盎然的綠植、書桌上的蕾絲桌布和鮮花,有助于禾禾媽媽放松心情。我還準備了玫瑰花茶和小點心,借此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為約談的開展營造安全、融洽的談話氛圍。
二、精心實施約談過程
(一)先聊后談,自然過渡
話題開始階段,如果直面問題、生硬地指出幼兒的缺點,勢必會引起家長的反感,為后續(xù)談話帶來阻礙。我會給家長幾分鐘的“過渡期”,從家長的“職業(yè)特點”“個人喜好”入手,與其“閑聊”一會兒,緩解尷尬氣氛,再尋找時機切入正題。
(二)先揚后抑,引入正題
家長約談不是教師的吐槽大會,我堅持“鼓勵表揚在先”,像制作“三明治”一樣,先充分肯定幼兒的優(yōu)點與進步,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夾在中間,最后真誠地提出希望,給予支持,用這種減緩問題沖擊的談話方式給家長適應的過程,更利于家長愉快地接受,用積極的態(tài)度正視問題。同時,也要掌握好“揚”與“抑”的比例,“揚”可以多多益善,“抑”能夠說明問題就好。經(jīng)過與禾禾媽媽閑聊的“預熱”,我順勢拿出照片,用贊賞的語氣肯定幼兒的優(yōu)點:“午飯是自己吃完的,小盤子里干干凈凈,老師獎勵給他一顆小紅心,他笑得多開心”“午睡時自己鋪好被褥,還把鞋子整整齊齊地擺放好,老師都讓大家向他學習”……這個過程中,禾禾媽媽的笑容始終洋溢在臉上,并主動和我分享了孩子在家的優(yōu)秀表現(xiàn)。由于前期的良好鋪墊,禾禾媽媽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對孩子的關愛及良苦用心,明白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禾禾媽媽表示愿意配合教師做好后續(xù)工作。
(三)呈現(xiàn)事實,凸顯問題
現(xiàn)在的家長大多文化層次比較高,對教育孩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可通過“呈現(xiàn)事實、凸顯問題”的方式,引導家長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從關注幼兒表現(xiàn),轉(zhuǎn)向關注問題本質(zhì),進而尋找問題根源。我為禾禾媽媽提供了其爭搶玩具、不參加集體活動的視頻和日常觀察記錄,在禾禾媽媽觀看的過程中,我沒有做任何主觀評價,而是通過描述事實、強調(diào)關鍵細節(jié)的方式,將問題凸顯出來:“禾禾想玩聞聞手里的小汽車,聞聞不給,禾禾直接就給聞聞來了一拳”“小朋友都在聽故事,禾禾自己跑去娃娃家,王老師想讓他回來,他不高興地踢了老師的腿”……當禾禾媽媽看到這些事實后,我再進行解釋分析,將問題集中指向“脾氣急、缺少交往技巧”,幫助家長認清問題。
(四)有效互動,共商對策
有效的互動有助于約談的深入推進,教師應為家長提供充分表達想法和見解的機會,用開放性的問題調(diào)動家長參與談話的積極性,在互動中獲取更多信息。通過禾禾媽媽的描述,我了解到禾禾一家三口與爺爺奶奶同住,老人寵愛孫子,對禾禾的要求言聽計從,養(yǎng)成了他說一不二的性格。正因如此,鄰居小朋友也不太喜歡接近禾禾,每次都會被他弄哭?!昂毯虨槭裁创蛐∨笥??”“哪一方主動攻擊?”“老人對此是什么看法?你們又是怎么想的?”每次互動推動問題不斷深入,將表象層層剝離,直擊根源。禾禾媽媽自然地與我一起分析,得出結(jié)論:祖父母溺愛、放任的教養(yǎng)方式,導致了禾禾交往技能的缺乏、并且受到不良動畫片情節(jié)的影響;缺乏父母的陪伴與交流也是原因之一?!袄蠋?,您有什么好辦法嗎?”禾禾媽媽主動向我尋求幫助,于是,我們開始共同商討對策……
三、耐心深化約談成果
(一)整理反思,提升策略
教師可以從“目標的確立、幼兒家庭情況、問題產(chǎn)生原因、教師與家長達成的共識與策略”等方面進行整理,反思“得失”,形成談話記錄。為確保信息準確、細節(jié)無遺漏,可通過錄音筆或者手機的錄音功能,全程或有重點地記錄教師與家長的談話過程,將關鍵信息、突發(fā)狀況再次復盤,為重新審視問題提供參考、調(diào)整約談策略提供依據(jù),隨著約談策略的逐次疊加,提高談話質(zhì)量。
(二)跟進交流,達成目標
約談的結(jié)束,不代表家園共育的結(jié)束,幼兒的發(fā)展需要一個漸進、持續(xù)的過程。教師要付出耐心,打通家園“雙向交流”的通道,加強交流與反饋。作為教師,可以利用家長開放日、早操比賽等開放活動,邀請幼兒家長入園,實地觀察孩子的進步;通過微信、QQ、離園時間,分享幼兒成長點滴,使約談成果在實踐中初見成效。
參考文獻:
[1]付晶艷,吳云洲,趙雁.幼兒園“家長約談”工作調(diào)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05).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