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文章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分析了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具體課例,從“聚焦單元主題,設計具體任務,確立任務鏈目標;豐富主題資源,設計分級任務,建構任務鏈網絡;升華主題意義,設計整體性輸出任務,延展任務鏈內涵”三個方面,闡述了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復習課任務鏈的有效設計。
關鍵詞:主題意義;復習課;任務鏈
引言
探究主題意義是英語學習活動的核心任務。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上,教師應以單元主題為線索,將單元內容和其他活動進行梳理和整合,引導學生復習、內化、活用單元內容,以起到鞏固知識、深化內涵、提升能力和素養(yǎng)的作用??傊瑥土曊n是單元整體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但縱觀以往的英語復習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的不足與弊病,如一些教師局限于教材給出的表層信息展開教學活動,缺少對內容的深度挖掘;教學內容多是對知識點的簡單重復,缺少系統(tǒng)的歸納和整理;教師側重于對語言的結構和形式的講解,而忽視了語義和語境等。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復習課單調機械、枯燥呆板,學生感受不到英語學習的樂趣。究其根源,主要應歸因于以下三個方面:(1)教學目標的設定缺少針對性;(2)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忽視整體性;(3)教學活動的設計漠視趣味性、新穎性和綜合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筆者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6 Plan for the Summer的復習課為例,探討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復習課任務鏈的有效設計。
任務鏈的內涵
任務鏈是指在一個有主線的鏈式情境下,學生隨著關聯(lián)情境的推移,完成一個個主題明確、前后相連并層層深入的具體任務(周永恩,2017)?;谥黝}意義的復習課的任務鏈教學設計,應該以挖掘主題意義為原點,在主題語境下,以一個貫穿始終的任務目標,將各項任務串“點”成“鏈”;以浸潤式主題任務滲透為探究路徑,進行單元知識的有機重組和綜合運用;最終實現(xiàn)梳理單元知識、及時查漏補缺,構建知識網絡、有效整合提煉,領悟育人價值、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基于主題意義的任務鏈設計策略
1.聚焦單元主題,設計具體任務,確立任務鏈目標
復習課目標的制訂要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融合發(fā)展,落腳點是貫穿單元的、體現(xiàn)文本整合的輸出活動,體現(xiàn)學生在單元學習過程中的成長與發(fā)展(李寶榮,2020)?;谥黝}意義的復習課任務鏈的目標要圍繞復習課進行設計。教師要將任務鏈的目標融于具體任務中,任務鏈的目標必須要有統(tǒng)領性和綜合性;教師要以圍繞主題意義的語篇為依托,通過設計有效的任務鏈目標引導學生整合復習資源,在用英語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自主復習知識、進行展示交流,真正實現(xiàn)“用英語做事情”,實現(xiàn)語言和思維的融合發(fā)展,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吳桂如,2016)。
(1)解讀主題意義,為任務鏈目標尋根
進行復習課設計時,教師首先要聚焦單元主題,深度解讀文本,兼顧語言學習和育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豐厚文本,層層深入地疊加情感,達成“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五年級下冊Unit 6的話題是Plan for the Summer。對即將小學畢業(yè)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暑假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本單元的主題意義就在于幫助學生明晰這個假期的特殊意義,帶領學生學會合理安排假期生活,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語言源于生活,只有符合真實生活情況的語言才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假期生活計劃不應該只包括他們想干的事情,還應包括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如完成學習任務)、計劃要做的事情(如短期旅游探親)、應該要做的事情(如志愿者服務)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制訂有意義的假期計劃,對暑假生活充滿期待。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合理調節(jié)與豐富自己的假期生活,調整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健康快樂地享受假期、增廣見聞、品味人生。有了這些明確的價值導向,任務鏈的目標也就逐漸清晰起來。
(2)立足學生現(xiàn)狀,為任務鏈目標定位
任務鏈的目標一定要便于學生整體理解單元內容、獲取全局信息,能幫助學生厘清單元內容的脈絡;一定要確保多個任務在統(tǒng)一的語境下有關聯(lián),并貫穿于整個知識脈絡;一定要對整個單元起到支撐作用,要拉動單元復習內容層層深入,能引領學生合作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
本課任務鏈的目標是:基于主題情境和學生實際,以匯聚復習內容、整合復習資源等方法,引領學生有效地建構復習體系,最終幫助他們制訂出一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有意義的暑假計劃。
2.豐富主題資源,設計分級任務,建構任務鏈網絡
對主題資源的豐富是基于主題意義的復習課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這一階段的活動旨在圍繞主題意義,引導學生對復習內容進行整合和建構,梳理語篇細節(jié)信息,加深對主題的認知,歸納和提煉基于主題意義的新知識結構(萬頃,2018)。 在復習課的任務鏈設計中,教師要在充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整體把握單元教學內容和復習課目標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分級任務設計,給學生提供思維指引。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教師要圍繞任務鏈目標,在任務的驅動下整體思考學習內容,將教學文本和語言知識進行整合或者重組,使之呈現(xiàn)為有意義的系統(tǒng)形式,使單元各課時的設計渾然一體,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的主題線索、學習任務以及學習目標有比較清晰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串聯(lián)不同的任務,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建構任務鏈網絡。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圍繞任務鏈的目標,以梳理文本中提到的Li Ming、Jenny和Peter的假期生活計劃為分級任務,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形成任務鏈網絡。
(1)創(chuàng)造性想象,重構文本,讓任務的內容更生動
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依據(jù)復習目標對同一單元不同課時的文本資料進行有效的重構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做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以及表現(xiàn)形式,同時突出原有文本的重點和知識脈絡,使文本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呈現(xiàn)。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想象、感悟和內化重構文本后,拓展文本視野,以此突出文本內容的重點和知識脈絡。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分別介紹了Li Ming的夏令營計劃。在梳理過程中,教師以話題為中心,以梳理Li Ming的英國夏令營計劃為分級任務,鼓勵學生圍繞Li Ming在夏令營的周末生活和學習生活進行想象,同時在中外夏令營的對比中感知文化的差異。在任務內容的呈現(xiàn)形式上,教師改變了單元課時內容以主要句型為重點的縱向呈現(xiàn),將其整合為以任務主題為中心的橫向呈現(xiàn),凸顯了主題意義,體現(xiàn)了教材編寫以話題為中心的單元整體教學理念。這一分級任務的完成提升了學生的語言整合能力,豐富了任務內容,為解決任務鏈目標中設計“計劃要干的事情”提供了路徑,為任務鏈目標的有效達成搭建了合理的腳手架。
(2)創(chuàng)造性補白,解構文本,讓任務的主旨更深刻
教師要注意抓住文本的空白點,將其作為教學的生長點。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接觸文本、了解文本,深度探究空白點的延展內涵,引導學生基于主題意義解構文本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補白,同時對文本的空白部分進行更有效的闡釋。例如,在梳理Jenny的學習計劃時,教師充分利用Jenny作為一名外國人想利用這個暑假通過不同途徑了解中國的真實語境,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空白、解構文本。最終,教師讓學生圍繞Read(閱讀)、Learn(學習)、Visit(參觀)三個關鍵詞來幫助Jenny完善假期學習計劃。學生給Jenny推薦了《水滸傳》《三國演義》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事書,同時建議Jenny通過學習剪紙、中國畫、秧歌,參觀長城、故宮等方式去豐富假期生活,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充分鞏固對第二課的功能句“Youd better…”的學習,又能及時發(fā)散思維。教師還教育學生要利用假期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 這樣的任務設計,梳理總結了任務鏈目標中設計“必須要干的事情”的多種方式,為任務鏈的目標達成進行了有效鋪墊。同時,這樣的任務設計也豐富了文本的內涵,將互幫互助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思想教育潤物無聲地融入相關的活動中。
(3)創(chuàng)造性續(xù)編,創(chuàng)構文本,讓任務的延展更開放
不少文本在結尾處留有懸念,給學生留下了想象和續(xù)寫的空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抓住結尾處的生發(fā)點,對文本內容進行二度開發(fā),設計有梯度的小組合作續(xù)編活動,讓學生基于文本主題進行續(xù)寫創(chuàng)構。文本創(chuàng)編旨在深化對主題意義的領悟,使學生在文本創(chuàng)構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中進行基于文本、高于文本甚至是超越文本的創(chuàng)造性延展活動,從而升華主題意義,訓練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深度學習的能力(嚴詠梅,2017)。
例如,在梳理Peter的旅游計劃這一任務中,來自加拿大的Peter的旅游計劃共分為國內和國外兩個部分(見圖1)。他想先在中國旅游一段時間,然后返回加拿大。本單元的第二課比較詳細地介紹了Peter在中國的旅行計劃,但是對他返回加拿大后的計劃并沒有表述。參觀完中國的Peter回國后會干什么呢?這就是文本的創(chuàng)構點。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想象的翅膀,利用思維導圖來規(guī)劃Peter回國后的旅行計劃,然后依據(jù)思維導圖進行完整的表述。在續(xù)編前,教師滲透“Travel is another way of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good plan.”的思想,通過帶領學生續(xù)編故事、創(chuàng)構文本,有效實現(xiàn)各個任務的目標,并且延展了任務鏈的“計劃要做的事情”的內涵,實現(xiàn)了單個任務目標和任務鏈總目標的高度統(tǒng)一。
以思維導圖為支架的創(chuàng)造性續(xù)編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的全過程;符合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由此可見,分級任務是任務鏈目標的具體體現(xiàn)。它能幫助學生在具體任務引領下的連貫情境中激活相關知識,將各項任務串“點”成“鏈”,形成具有漸進性、連貫性的分級任務主線。設計分級任務既能避免復習課中機械復習的枯燥乏味,又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升華主題意義,設計整體性輸出任務,延展任務鏈內涵
升華主題意義是進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復習課教學的高潮?;谥黝}意義的復習課設計的落腳點是提升學生的自我認識,改變學生的行為(李寶榮,2020)。在這一階段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基于主題意義,設計具有整合性、實踐性的輸出活動,聚焦語篇所承載的深層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性表達個人觀點,以實現(xiàn)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復習課教學的育人價值。
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教師以讓學生結合實際、動手實踐、合作制訂一份有意義的暑假計劃為整體性輸出任務,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深度思考。
(1)還原生活現(xiàn)狀,升華主題意義
教學設計如果能再現(xiàn)學生的真實生活,并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的空間,就能在較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學習任務,順利地達成學習目標。為了引導學生正視信息化時代假期生活的現(xiàn)狀,教師在課堂上首先以實際生活中的詳實數(shù)據(jù)為依托,借助“ 學生假期生活”網絡調查數(shù)據(jù)(見圖2),將單元話題回歸到了生活實際,再現(xiàn)了中國孩子假期生活的現(xiàn)狀,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引發(fā)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度思考,明晰人生價值,并制訂一份有意義的假期計劃的方法。
(2)充實任務鏈網絡,建立思維路徑
思維導圖或結構圖為主題意義探究的可視化呈現(xiàn)提供了幫助。它可以展現(xiàn)主題大意、內容層級、邏輯線索等多個不同層面的信息,在形成新的知識網絡的同時,也為學生建立了清晰的思維路徑。例如: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圍繞任務鏈的目標“Make a meaningful plan for the summer”,以思維導圖為支架,引領學生討論、評價、梳理;最后,針對基于主題意義所包含的想干的事情、必須要做的事情、打算要做的事情、應該要做的事情等設計分級任務,然后串“點”成“鏈”,帶領學生進行自主建構、調整,制訂、完善自己的假期學習計劃、假期旅行計劃、假期運動計劃。在此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單元主題的核心知識,明確了應該如何有效串聯(lián)各分級任務制作一份有意義的假期計劃,實現(xiàn)有意義的整體性輸出,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正確的價值觀(見圖3)。
基于主題意義設計的整體性輸出任務能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解的過程中關注并獲取主題意義下的語言知識、文化意識并適度進行遷移、創(chuàng)新和運用,進而發(fā)展基于主題意義的整合、表達能力,讓整合性輸出活動成為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落腳點,有效保證了復習課的效果。
結語
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復習課的任務鏈設計,要求教師必須結合任務鏈目標,對相關因素進行有效分析,把鞏固重點知識、提升關鍵技能作為復習課的基本點,把整合教材內容、建構知識網絡作為復習課的關鍵點,把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復習課的落腳點。與此同時,教師要努力在復習課中實現(xiàn)知識有廣度,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維有深度,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以較好發(fā)展;人文有溫度,良好的文化品格得以完美塑造的目標,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李寶榮. 2020. 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 英語學習, (3): 41—45
錢峰, 楊亞娜. 2016. 基于“知、情、形、意”的復習課探微——結合ARCS動機模式的小學英語復習課設計[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9): 14—17
萬頃. 2018.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10): 45—48
吳桂如. 2016. 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的基本特征、目標設定和活動設計 [J]. 英語學習, (8): 65—68
嚴詠梅. 2017.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叩問、鑒賞和拓展[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 (12): 22—27
張魯靜. 2017.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生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J]. 小學教學研究, (3): 7—10
周永恩. 2017. 在鏈式情境中進行語法復習教學的案例分析與反思[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1):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