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文 楊宏敏
摘要:目的 觀察耳廓形態(tài)畸形無創(chuàng)矯形方法在超過最佳治療時間耳廓畸形患兒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超過最佳治療時間(90d)的耳廓畸形患兒66例,按照矯正方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3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矯正治療措施,研究組患兒行艾威爾無創(chuàng)矯正系統(tǒng)進行耳廓矯正。觀察并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時間及矯正有效率情況。結果 行無創(chuàng)矯正的研究組患兒在治療時間方面較對照組患兒顯著更短(P<0.05),且研究組患兒的矯正有效率較對照組患兒顯著更高(P<0.05)。結論 對于超過最佳治療時間窗口的耳廓畸形患兒行無創(chuàng)矯正方案,可以顯著提升其矯正有效率,縮短治療時間,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耳廓畸形;無創(chuàng)矯形;治療效果;超時間窗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096-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超過最佳治療時間(90d)的耳廓畸形患兒66例,按照矯正方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3例。所有患兒的首次診斷年齡均大于3個月,且排除具有皮膚病、既往矯正治療病史及患有其他可能對此次研究產生不良影響疾病的患兒。對照組患兒中,男20例,女13例,年齡3-9個月,平均(4.25±1.63)月,其中隱耳13例,耳輪畸形8例,垂耳6例,環(huán)縮耳3例,招風耳3例;研究組患兒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3-10個月,平均(4.56±1.93)月,其中隱耳12例,耳輪畸形9例,垂耳6例,環(huán)縮耳4例,招風耳2例?;純褐毕导覍僦獣圆⑼膺M行此次研究,患兒資料比對統(tǒng)計學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行常規(guī)矯正措施,研究組患兒行無創(chuàng)矯正,具體為:(1)儀器選擇:選用EarWell耳廓矯正器對患兒開展矯正治療,具體構造為:包含一個底座、1-2個可調位置耳輪牽引器以及1個帶空隙外蓋與1個耳甲腔可塑矯正器;(2)矯正前準備:對患兒在進行矯正前的耳廓畸形圖片進行拍照并保存,記錄時間、類型及具體情況,提前交代患兒家長要注重對患兒的觀察與護理;(3)矯正流程:根據患兒耳廓畸形的具體形態(tài)以及患兒的耳廓面積,選擇大小與形狀均適配的耳膜,在矯正前期主要使用矯正器,在矯正后期結合使用耳輪牽引器與3M膠,對于比較典型的隱藏耳畸形患兒可以將人工皮作為底座貼附于患兒的顳骨皮膚處,將3M貼附于患兒的人工皮或耳廓背側,同時結合使用牽引器對患兒進行耳輪固定。(4)矯正后續(xù)措施:叮囑患兒24h佩戴矯正耳膜,佩戴時間需大于2周,同時不超過6周,要求患兒每周至門診科復診,并根據患兒實際的佩戴情況及耳廓恢復情況對其進行調整,同時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膚色澤變化的情況,若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入院處理。
1.3觀察指標
(1)治療時間比對:比較不同類型耳廓畸形患兒在應用兩種矯正方案后的治療時間,治療時間越短,表明患兒治療效果越好;
(2)矯正有效率對比: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情況,具體包括:顯效,患兒耳廓形狀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有效,患兒耳廓形狀有所改善,但未完全達到正常狀態(tài);無效,矯正前后比對無改善。矯正有效率=(有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用SPSS23.0分析,以s表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表計數(shù)資料,行X2檢驗,均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治療時間對比
研究組各類型耳廓畸形患兒的治療時間均較對照組患兒顯著更短(P<0.05),見表1。
2.2矯正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患兒的畸形矯正有效率較對照組患者顯著更高(P<0.05),見表2。
3討論
耳廓畸形主要由患兒耳廓發(fā)育形狀異常導致,其治療最佳時期一般為患兒出生后的3個月內,對于超過最佳治療時間的耳廓畸形患兒而言,常規(guī)矯正方案的效果較差,難以達到預期的矯正恢復效果[3]。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的耳廓畸形患兒行無創(chuàng)矯正方案,主要通過艾威爾矯正器進行,在后期為患兒持續(xù)佩戴耳膜,矯正周期結束后,研究組患兒的治療時間與總體矯正效果均較對照組患兒更優(yōu)(P<0.05)。
綜上所述,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兒行無創(chuàng)矯正方案,可以縮短治療時間,且形狀恢復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素芳,鄧哲,韓富根,等.2-6月齡嬰幼兒先天性耳形態(tài)畸形無創(chuàng)矯正的效果觀察[J]. 中華耳科學雜志,2019,13(4):527-531.
[2]田野,王芳,於娟娟,等.先天性耳廓畸形篩查及無創(chuàng)矯正效果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9,33(3):259-261.
[3]鄧哲,溫瑩瑩,閆敏.使用牽引鉤進行嬰幼兒耳廓畸形無創(chuàng)矯正的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0,13(8):54-55.
作者簡介:唐建文(1976-12-),男,白族,本科,云南云龍人,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