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鋒
摘? 要:現(xiàn)今小學階段在整個學習階段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更是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和認識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重要時期。教師應該在課程完成的基礎之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數(shù)學本身就是一門邏輯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空間能力,老師在加以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的各個方面能力總體提高,為今后的學習發(fā)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2-0139-02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
PEI Yongfeng? Huaniu Central School,Maiji District,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Nowadays,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whole learning stage. It will not allow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three views,but it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problems and continuous problem solving.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 Mathematics itself is a subject with strong logical thinking. It can train students to have good spatial skills. Teachers are guiding them to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s subjects. The core literacy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 of th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Mathematics teaching;Problem solving;Ability training
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是一天兩天能形成的,它在于長期的積累。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教師在教授數(shù)學知識時應該避免固有的講課思維方式。那種一味的教授數(shù)學知識只會讓學生在迷茫中更加的厭倦學習,因為數(shù)學的邏輯性導致了只要學生有一個步驟沒有聽懂就會對整個題失去方向性。也很有可能會讓學生丟失學習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但是如果形成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這種心理的成就感或者思維方式會直接影響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那么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要研究和培養(yǎng)的。
1.培養(yǎng)數(shù)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必要性
培養(yǎng)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或者說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階段的教師必要任務??赡苄W階段的學生玩性比較大,心性不定,在發(fā)展和學習階段更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只有老師做好榜樣才能更好的帶領學生進行進步。而在數(shù)學教學中,只有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教師主要是輔助作用。
小學數(shù)學比較其他的一些學科,比如語文英語等來說,可能會顯得比較枯燥,需要老師不斷的創(chuàng)造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如果問題太過簡單可能會讓學生覺得問題不用動腦,如果問題太難可能會讓學生失去學數(shù)學的信心,反而會適得其反。學生在小學學習中如果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在這期間就需要教師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去學習,并且結合平時的生活實際來提問題,而并不是完全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方法可能會讓學生更容易的去理解和接受,在這一過程中嘗試思考,如果學生無法立即從這個問題中找到解決方法,就會促進他們積極動腦思考和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如果在這一情況之下可能老師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公式就可以點醒學生,讓學生瞬間理解。這樣的過程也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
2.教師對學生小學數(shù)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1)?????? 結合平時生活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因為數(shù)學是小學中比較難的一門學科,它與生活中的實踐應該相互連接。只有在教課中學會結合生活實際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去思考,應該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并不是脫離生活的學科。老師也同樣可以讓學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和事件,讓學生在其中發(fā)展數(shù)學知識,這也同樣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數(shù)學知識時,應該不能局限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特點,還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它的其他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調(diào)動學生思維,類似“我們平時生活中有什么三角形的東西?”可能學生就會思考平時的學習生活進行回答。然后教師可以接著提問“你們覺得三角形具有什么特點?”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然后讓學生進行觀察,也可以適當?shù)慕o出一些提示,最后總結出的特點就是數(shù)學課堂中要教授的內(nèi)容。這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得出答案的方法,會讓學生印象比直接告訴學生三角形的特點的方法更加的好。這就是結合生活來進行引導培養(yǎng)。
(2)鼓勵學生提問,在提問中解決數(shù)學問題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要讓學生解決某個問題,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對該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以后再遇到類似問題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師必須學會允許學生在教學后擴展老師提出的某些問題,以便學生提出一些新問題,這通常比傳授學生解決問題更有用。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必須能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學習分數(shù)時,要先讓學生了解分數(shù)的初步理解,讓讓學生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這時,教師不僅應注意讓學生比較分數(shù),還應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有任何簡單的方法或技巧。因此,在讓學生思考數(shù)學教學中的問題時,教師必須自覺地指導學生提出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新問題。
(3)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表達
為了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寬松和愉快的課堂氛圍。 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面對問題的緊張感,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使學生敢于發(fā)現(xiàn),提出和解決課堂中的問題。當學生提出某個問題時,如果老師能夠給予肯定和鼓勵,那么在學生反復提問成功的問題之后,學生就會有成就感,從而增加了學生進行問題探究的興趣。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當學生在解決問題上取得一定的成績時,教師應該贊揚并幫助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當學生獲得教師的認可后往往會產(chǎn)生自豪感,更有興趣和信心參與下一步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課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4)進行角度思維培養(yǎng)能力
俗話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說明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或者同一個人的看法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想法。在小學數(shù)學的平時教課中也同樣如此,除了書本上給的固定知識除外,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有確切的正確或錯誤的。應該要盡量去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因為在數(shù)學學習中一般解決問題并不是只有一種解題思路,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要知道問題的答案。殊途同歸,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換思維去思考問題,可能對解決問題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和幫助。
例如在數(shù)學教學中對于雞兔同籠的問題中,教室可以考慮讓學生自己去在紙上畫出公雞和兔子進行研究,在進行一定的提示之后提出雞兔有多少只頭,有多少只腳的問題,由淺入深,慢慢的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因為這種題并不是只有一種解法,所以應該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從不同的想法去研究問題,考慮更多的可能性,這樣就會鍛煉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5)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
教師并不是簡單的提出問題就解決了,在這期間更應該鍛煉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去解決。而并不是只局限于同一個問題,應該擴展為同一類型的問題或者相似類型的問題。只要鍛煉學生學會發(fā)展規(guī)律,舉一反三,就會讓學生更容易的去解決問題。
例如在對于長方形周長和面積的研究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簡單探討長方形的特點。然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這一特點的理解去發(fā)展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等的周長面積公式。在總結這個的同時也會為今后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發(fā)下基礎,因為數(shù)學知識大多都是互通的,可以作用類比推理等方法去解決問題,同樣可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計算家里墻的面積上就可以充分應用和鍛煉和鞏固知識。
(6)去繁為簡把握核心線索
在面對應用題時,不少學生會由于很多文字和大量的繁瑣的題目信息,從而擾亂了解題思路。那么對于這種信息量大的題型,我們要去繁為簡,把握住核心線索。學生可以對題目內(nèi)容進行兩次以上的閱讀,第一次要粗略閱讀,熟悉題目并找到自認為較為關鍵的關鍵詞加以重視,第二遍在第一遍對文章的理解上進行閱讀,明確文內(nèi)的題目,找出題中所給出的關鍵信息,仔細的去理解材料內(nèi)容。第三遍則帶著平時的解題方式和解題技巧來閱讀題目,讓自己通過閱讀題目從而梳理出解題思路。例如這樣一個題目:學生們一同去勝利公園去春游,學校老師組織同學們一起坐游船過河,那么全校師生總共180名。大游船每條可坐18人,而小游船只能坐6人,那么請問全校師生坐大游船過河需要租幾條?很多學生做這個題目時由于受到了題目信息的干擾,認為大游船和小游船都需要在算術公式上,但其實最終的問題根本用不到小游船的信息。這種繁瑣大量信息的干擾影響了學生們的解題思路。很多學生由于受到了長期訓練過程中“所給出的內(nèi)容都是有用的”心理干擾,從而造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勢,那么在實際的解決應用題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打破解題障礙,排除干擾,去繁為簡把握住核心內(nèi)容,明確題目問題。
3.結束語
在解決小學數(shù)學問題時,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常見的數(shù)學關系以及解題方式方法,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師也要有意識的進行引導學生面對問題時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這些能力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進行訓練,教師要經(jīng)常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審題、解題、分析題目等過程來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主要著眼點都是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正是打基礎的時刻,數(shù)學不但可以讓學生提高邏輯思維分析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加的自信,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那一刻可能會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積極性,這種感覺可能也同樣會影響之后的學習生活,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也可以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面對困難不退縮,迎難而上,所以說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馬艷輝.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v.2.No.47(11):194-195.
[2]佚名. 迸發(fā)智慧的火花放飛思維的翅膀——由"節(jié)外生枝"引發(fā)的教學反思[J].小學教學參考,2019.900(14):37-38.
[3]姚美麗.淺析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審題解題技能[J].考試周刊,2020(83):75-76.
[4]劉巖巖.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shù)學審題、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0(24):106.
[5]張建文.淺談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29):172-173.
[6]陰洪杰.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20(43):207.
[7]房勝國.由“經(jīng)歷”走向“經(jīng)驗”——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的“回顧與反思”[J].小學生(中旬刊),202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