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惫芾韺W生也一樣,大包大攬既不利于學生成長,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發(fā)展。所以,不少學者提出了自主管理倡導,我在班級管理中則嘗試了“自律”管理模式,以促進學生自主管理。下文就以小學班級管理為例,探討“自律”模式的搭建方式。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自主管理;“自律”模式
一、 引言
新課改強調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在這樣的教育時代背景驅動下,班主任應該積極運用先進的管理模式,而不是故步自封。也正是源于此,筆者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嘗試了“自律”模式,以喚起學生自律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促使學生踐行自律行為為重點,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管理中實現(xiàn)自律,在自我約束中全面發(fā)展。
二、 在共建班級管理制度中實現(xiàn)“自律”
管理制度是實施班級管理活動的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學生才能“照章辦事”。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開展班級管理的“自律”模式,首先就需要給學生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的機會,讓學生也成為一個班集體制度的倡議者、建設者,給予學生班級歸屬感,增強學生班級“主人翁”意識,也以此推動學生自我管理。結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和自主管理能力,筆者認為廣大班主任不妨重點把握如下兩個方面內容。
第一,學生共同制定班規(guī)?!白月伞蹦J讲皇钦f教師完全放權不參與班級管理,更不是一種“散養(yǎng)”式管理,而是強調在規(guī)則制度約束下的自主管理、自我約束。所以,規(guī)章制度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們可以創(chuàng)新班規(guī)的制定行為。以往都是由班主任制定班規(guī),現(xiàn)在可以讓學生共同參與班規(guī)制定,真正視班規(guī)為“班級公約”,喚醒學生自律意識,從以前的被動服從班級管理積極轉變?yōu)橹鲃幼袷亍鞍嗉壒s”。這既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同時也能夠提高班規(guī)執(zhí)行度。
第二,學生共同組建班委。班級是師生共同的,不是某一個教師的,積極調動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離不開班委的輔助。所以,在嘗試搭建“自律”模式時,筆者也讓學生自主選拔了班委,實行全體學生參與制,通過自薦和共同選拔兩種方式進行。先鼓勵有主動意識的學生進行班委競爭演講,然后請學生互相推薦心目中的班干部,然后采用不記名投票方式選出學生都認可的班委。通過這種模式,既增強學生的自信,同時也選出最合理、最受學生尊重和信任的班委。當然,班委成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筆者還采用班干部輪換制,每星期學生輪流值日,從早讀開始,站到黑板講臺上和同學們一起早讀;負責檫黑板;收發(fā)當天的作業(yè);課間操帶隊等日常事務。每學期都會重新組建班委,盡可能給更多學生自主管理機會,讓更多學生展示自己。
三、 在自主管理實踐中實現(xiàn)“自律”
文章所強調的“自律”模式都是針對學生而言,是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基礎上的。因此,在師生共同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共建班委后,班主任也應當真正放手放權,給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各項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在管理的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責任心。
一方面,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制度的實踐。一旦制定好班級管理制度,學生就需要將這些制度應用到日常學習之中,并且以這些班級制度來約束個人言行,通過實踐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鑒于此,在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實踐活動時,既要鼓勵學生做負責人的,也要鼓勵學生落實監(jiān)督工作。以監(jiān)督工作為例,可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由學生自主推薦小組長,負責監(jiān)督小組成員日常行為,結合班級管理制度來約束小組成員,幫助小組成員改善不良行為,并且定期開展小組會議,互相指出小組成員在日常學習中的不良行為,對此提出改正意見,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規(guī)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當然,整個監(jiān)督過程中,成員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幫助和相互制約的,小組成員也有權利和義務監(jiān)督小組長的行為。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落實“自律”管理模式,還可以結合學生每周表現(xiàn)情況給小組打分或者記星,得分最高的一組可獲得特別獎勵,最低一組適當懲罰。如此一來,以比賽的形式引導學生踐行班級管理制度,調整學生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也進一步促進全部學生互相監(jiān)督、共同進步。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在團隊自主監(jiān)督和管理中增強集體感和責任心,在班級內部形成一股你追我趕的風氣,增強班級學生拼搏上進意識。
另一方面,可增設班級管理崗位。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級管理的權力主要集中在班主任和班委身上,其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少,這也導致很多學生不愿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缺乏班級榮譽感、集體感、責任心,班級凝聚力較差。而班級管理“自律”模式就是對傳統(tǒng)班級管理模式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通過增設班級管理崗位,盡可能讓全班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讓他們獲得管理班級管理的權利,從而提高其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發(fā)揮全體學生主觀能動性。比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增設多樣化管理崗,除了傳統(tǒng)的班長、紀律管理員、小組長等崗位之外,還可以增設紅領巾督察員、器材管理員、黑板管理員、圖書管理員等多樣化崗位,將班級中能看到的事務都設定對應崗位,盡可能多地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機會。以黑板管理員為例,要負責好黑板清潔衛(wèi)生工作,并且制訂好檫黑板計劃,確保全班學生都會參與到檫黑板這項活動中來;以圖書管理員為例,主要負責班級圖書角管理工作,做好圖書管理和借閱工作,保證圖書的整潔干凈,保證圖書借閱秩序有條不紊。而器材管理員又可以細分為不同器材管理員,比如多媒體設備管理員、點燈管理員、門窗管理員、勞動工具管理員……只要能看到的器材都可以有與之相對應的管理者。將不同的管理任務分配給適合的人,在全員積極參與的情況下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同時也增強學生“自律”意識,促進班級管理“自律”模式的推進。
四、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實現(xiàn)“自律”
班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隱性德育資源,是提升學生思想認知,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行的重要資源,在班級管理中有著不可小覷的推進作用。當下部分小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他們大多在父母親、爺爺奶奶的呵護下長大,常常會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且大多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差。為此,筆者認為班主任應發(fā)揮班級文化的積極作用,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管理。結合班級文化要求,可重點從如下兩個角度入手:
第一,建設班級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養(yǎng)分”,是一個班級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班主任可通過加強班級成員思想教育、樹立典型和榜樣的方式來建設精神文化。例如以班干部為榜樣,每學期定期評選“優(yōu)秀班干部”“最‘可愛’班干部代表”“班干部責任代表”……以班干部吃苦耐勞、朝氣蓬勃的學習態(tài)度激勵全體學生,在班級內部營造一個團結奮進、健康向上的班級風貌。以后進生為榜樣,每學期評選“進步最快學生代表”,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后進生的學習自信,同時也給其他同學樹立榜樣。
第二,建設班級物質文化。教室的每一處、每一個角落都是物質文化的載體。在搭建“自律”管理模式實踐中,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共同裝飾教室,打造有特色的班級物質文化,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教師環(huán)境。比如在教室的后黑板設置學習園地、作品展示欄、榮譽榜等區(qū)域;在教室墻壁張貼積極向上的名人名言;在教室四個角落增設綠植;在教室門口寫下班訓……最好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完成班級物質文化的建設工作,將參與班級管理的權利再一次給到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建設的班集體中自律地學習和成長。
五、 在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自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搭建班級管理“自律”模式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yǎng)自律的學生,引導學生自主管理。但是自律不僅是意識自律,更是行為自律。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將自律意識轉化為自律行為,真正在生活實踐中做到嚴于律己,規(guī)范個人言行。
一方面,可建設活動文化月,每月擬定一個活動主題,以活動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在班級內部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也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相互團隊、自主管理的樂趣,助力學生快樂成長。譬如,開學月,可開展“禮儀”實踐活動,利用開學第一課給學生宣講文明禮儀相關知識,鼓勵學生爭做禮德少年。3月,可開展“春風”實踐行動,3月5日雷鋒日引導學生講好人好事,講身邊的“雷鋒”故事,鼓勵學生爭做小雷鋒;3月8則可以開展感恩教育,鼓勵學生給其他人寫一寫感恩寄語;3月12日開展環(huán)保宣言活動,組織學生參與植樹活動,增強學生綠色環(huán)保意識。4月則可以開展“讀書”活動,以班級為單位,自主創(chuàng)建讀書活動,營造濃濃讀書味道。5月可設定為體育節(jié),或者科技節(jié),讓孩子們從教室這一單一環(huán)境走向操場、實驗室,在運動和探索中成長。6月舉行兒童藝術節(jié),鼓勵學生自創(chuàng)自編自演藝術節(jié)目,積極參與文藝表演,給學生一個展示個人藝術和才能的舞臺……具體每個月開展什么樣的主題活動,教師可根據(jù)學校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設定,靈活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合作、互動、交流、分享、自主管理,在活動中受到思想教育,在活動中增強感悟和體驗,也在活動中自我約束,實現(xiàn)“自律”。
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實踐活動,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臘八節(jié)都是不錯的選擇。端午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尋根溯源粽葉飄香”端午特別活動。各個班級可在教室開展“尋根溯源粽葉飄香”——端午品粽會,學生可以推薦自己帶來的粽子,幫助學生從粽子的外形和內容了解其種類,教師則可以給學生分享端午相關的故事,講一講端午這一習俗的由來和發(fā)展。也可以組織學生來一場“包粽子大賽”,提前教給學生包粽子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比賽活動,比一比、賽一賽,看一看哪一個小組包得粽子又多又好看,給學生一個動手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活動感悟。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端午節(jié)習俗變遷調查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調查,從當?shù)氐睦先撕兔袼孜幕瘋鞒兄行牧私飧喽宋绻?jié)相關知識,并撰寫調查報告或者征文。依托傳統(tǒng)節(jié)日,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同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自律”,進一步推動班級“自律”管理模式的應用。
六、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班級管理權力不再是教師一人的了,教師更應該放手放權,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責任人,給學生搭建一個“自律”管理模式,引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各項事宜,自主參與班級管理各項活動,在自主管理中實現(xiàn)“自律”,在“自律”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朱春英,史小紅.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及實踐研究:以太原市迎澤區(qū)桃園南路小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8).
[2]陳振朝.淺議如何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J].學周刊,2014(29).
[3]歐小紅.大班額環(huán)境下小學班主任構建自主管理共同體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
[4]黃道俊.基于“自主管理”策略的班級內涵建設研究[J].職業(yè)技術,2013(3).
[5]張林.小學高年級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現(xiàn)狀及改善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王芳,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嘉峪關市建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