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果
【摘要】本文主要是針對當下我國小學音樂與欣賞課的教學特點和其重要性進行簡單說明和具體闡述,分析其重要性和受到影響的因素,并且深入探討了當前我國小學在欣賞課的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一種認為是我們能夠有限度地改善和提高當下我國中小學音樂與欣賞課的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和辦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
前言
為了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技巧,需要我們的教師有意識地積極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構建一種創(chuàng)新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小學生能夠在音樂欣賞藝術課的理解和學習中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實現(xiàn)小學生個人全面、健康成長。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小學生缺乏自由想象的空間
我國大部分小學生實際的音樂認知和技術水平依然很單薄,對于音樂缺少良好的獨立思維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因而往往使得我們會過度地給小學生講授欣賞課的音樂知識和創(chuàng)作技巧,不利于中小學生充分地結合一些限量的有效資料和數(shù)據(jù)來展開自由想象,也就難以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鑒別和欣賞課的興趣。
2.音樂欣賞課比較強調專業(yè)化
在有些關于音樂的鑒別和欣賞教育的課堂中,很多教師更加重視引導和注意給每個學生灌輸一些音樂基礎知識與鑒別其他音樂的技巧。這一種類型的教育活動雖然很大程度地增強了我們小學生的藝術性和音樂技巧,但是卻也難以真正培養(yǎng)和突出我們小學生的藝術性和審美品味。
3.音樂欣賞課的趣味性比較缺乏
實際上部分老師由于過多地疏忽了對于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整個過程的興趣和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藝術性和學習興趣具有很重要意義,所以將其關注焦點全部集中到了對于音樂歌曲的研究和分析中去,其中也就包含了對于音樂的旋律、歌曲的情感以及表現(xiàn)和演奏歌曲的力度等許多方面。而當時的學生卻處于興趣缺失的狀態(tài),使得這一鑒賞課堂教學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新課標下小學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1.借助多媒體展開體驗式的欣賞課教學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增強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在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中,利用各種多媒體技術給其進行教學提供了輔助和手段,它們都已經具備了值得肯定的科學性和教育價值。例如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的傣族傳統(tǒng)音樂藝術欣賞課的實踐性教學中,這一傣族傳統(tǒng)音樂創(chuàng)作的民族歌曲本身就是一首富有濃郁的傣族民俗和文化風情的傳統(tǒng)歌曲,這首傳統(tǒng)歌曲里面主要包含了幾個少數(shù)民族不同的民族和地區(qū)的特點及其歌調,展現(xiàn)了德宏瑞麗的美麗民俗和文化風光。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意性音樂作品的現(xiàn)實情況,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傣族的美麗景色,讓學生聆聽這首歌曲,引導其在腦海里浮現(xiàn)一幅幅傣族的景色,從而能夠正確理解古典音樂的基本內涵。這一藝術與欣賞課在引導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給予了小學生一定的自由思考與想像空間,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思維想象能力及對音樂的接觸與感受能力都有著積極作用。
2.開展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趣味性教學
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音樂和欣賞課的自主學習興趣,這無疑是我們當教師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并且在許多音樂教材中,有不少的音樂作品都是具有很濃的興趣性和教學內容元素,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能夠更加注重把它與興趣性的教學方法相互地融合,來營造一種興趣性的教育氣氛。例如在《圓圈舞》這一音樂欣賞課中,老師就是能夠通過組織一些小學生自己來進行"我做你模仿"這一有趣味性的節(jié)奏類游戲,使得這些小學生們能夠在身心律動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他們節(jié)奏的變化和改變,幫助他們提高自身對于音樂和節(jié)奏的認識理解和感覺。激發(fā)了小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當這個模擬性的游戲完成后,教師們就可以正式地進入欣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在傾聽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其中的音樂節(jié)奏和動人的音樂心理,準確掌握了《圓圈舞》的音樂特點,從三個音樂主題之間的聲調和強弱相互的對比中充分地體會感受到了圓圈舞的歡樂,領會其中的喜悅之情,這一過程既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肢體感受能力和對音樂的欣賞能力,還使我們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鑒賞課的自主性和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到鑒賞課堂的教育實踐中。
3.開展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層次化教學
在我們小學的音樂鑒別與欣賞課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如何有多個層次的讓學生去傾聽和欣賞音樂,并且要堅持漸進一級、逐層深入。如果一個教師想要開始一個層次性的教學,就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初步的傾聽,整體感受和認識到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音樂藝術作品,讓大家都站在一個很宏觀的視角去認識和了解自己所需要欣賞的那些。例如在《春節(jié)序曲》的視頻欣賞性教學中,老師們就是可以向每個學生播放這樂曲的視頻CD,在每個學生初步傾聽的過程中完成并且結束后,老師們還是可以再次向學生詢問一下:“第一次傾聽這首樂曲的時候,你的整體感覺是什么?”學生們都能大膽發(fā)言,各有想法,教師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對這首樂曲的整體傾聽的過程中,可以從中得到一種宏觀多維度的看法。其次,教師還可在這一點為依據(jù),讓我們的孩子重新走進一個微觀層面的音樂鑒賞世界中,即要求我們的學生能夠掌握并且使我們的學生真正地學會把音樂的情感和歌曲有機地緊密聯(lián)系。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地走進到自己的實踐階段,讓學生和同伴們一起合唱或者演奏當中的一個主題,使得飽含人文情懷的民族主義音樂能夠陶冶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和情操,并且能夠凈化和激發(fā)學生的身體和思想。
參考文獻:
[1]林輝全. 我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方法分析[J]. 新課程(小學), 2017(7).
[2]林婷.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析[J]. 學苑教育, 2019(22).
[3]曹曉雪. 小學中年級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實踐[D]. 中央民族大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