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晶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強烈的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多的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涌現,這些教育理念中往往包含著同一內涵,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學科素養(yǎng)”,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和“以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的,本文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學段;數學教學;數學思維能力;能力培養(yǎng)方式
1 在高中數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科思維能力的意義
在這個效率為上的社會,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都是最優(yōu)解,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就有利于學生在課下自主探索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老師在課上再講時,學生對學習內容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能提高學生的上課學習效率。這種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也有助于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更加容易的在更短的時間內學會新的內容,從而更加符合高效要求。同時,學科思維能力一旦培養(yǎng)成功,學生在本學科的學習中將會遇到更少的困難,這種事半功倍不僅僅在高中學段的數學學習中,而是在每個階段的數學學習中,這就有助于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數學作為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被學習,這樣在以后大學數學學習中也能更加輕松,這種輕松化的學習體驗甚至可以為學生在大學時專業(yè)的選取提供有更大的空間。
2 如何促進學生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培養(yǎng)一種思維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一名學生的重要意義。在高中數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思維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在其日后的生活中,這種思維能力也能讓學生受益終身,那我們要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2.1 利用“微”系列產品進行課前預習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生活便利性的要求不斷增加,出現了一些“微”系列產物,像微信、微電影、等。近年來在新課程的不斷要求下,傳統(tǒng)數學教學方式越來越顯得呆板枯燥,不符合當前對于教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微”系列產品自然而然的走進教學課堂,微課也就應運而生。如今,課前預習是學生進行課下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培養(yǎng)學科思維的重要途徑,但當前很少有學生會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課前預習,這也導致一些學生在課上不能很好的跟住老師的思路,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微”系列產品,促進學生課前預習。例如,再講高中階段比較難的相關立體幾何知識時,老師可以利用微信把課堂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一組可以準備有關直線和平面位置的公理定理,二組準備有關立體幾何的簡單的證明題,三組準備其在實際圖形中的應用,第二天老師把課堂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學生分組講述各自準備的預習內容,第二部分由老師根據學生課下反饋的難點去做系統(tǒng)講述并補充說明視頻中沒出現的知識點,這樣的預習方式,充分運用了信息技術的優(yōu)點,打破了原有的分組空間上的界限,可以把擅長部分不同的同學分成一組,同學之間相互輔導,同時這種有目的的預習方式也可以引導學生必須進行課前預習,這樣的方式就更有利于學生“點對點”的學習,弄懂自己不懂的部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
2.2 科學設計問題,問題輔助能力培養(yǎng)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各種教學理念也應運而生,這其中就包括問題教學法,所謂問題教學法,就是老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種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但如今問題教學法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老師提出的問題不夠科學合理,不能很好的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思考問題。而科學問題的提出就需要老師在課下備課過程中多下功夫,選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題設,例如在講“集合”概念時,老師可以拿動物園中的動物為例,老虎、獅子、大象、豹子、為一集合,因為他們都是哺乳動物,小鳥、烏龜、魚、為一集合,因為它們都是卵生動物,而這些動物又組成了一個大集合,因為它們都是動物,然后相學生提問什么動物還可以分成一個集合并思考為什么,從而問學生集合應具備什么條件。這樣的問題首先在題設的設計上就選取了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能讓學生樂意思考,而問題本身又帶出了集合的基本特性,可謂一舉兩得,老師在課下備課時多準備一些這樣的問題,并在課上提問時掌握節(jié)奏,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2.3 借助現代媒體技術,推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中學生群體存在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喜歡高科技,有趣的事情的特點,再加上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地區(qū)的高中課堂,這就為問題的活話提供了條件,老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多加鋪墊性的語言和趣味性的圖片,鋪墊問題的提出,例如在講“排列組合”時,老師可以插入公交車中有六個空座,三個挨著,兩個挨著,一個不挨著的情景,這時候有六個學生上車,學生a和學生b必須挨著,問有幾種組合方式,把相關情景投影到大屏幕上,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思考,改變了傳統(tǒng)只能用紙筆畫小人模擬當時情景的現狀,讓學生通過動圖和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真正理解和明白相關組合方式,這種高科技的教學方式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看到活靈活現的東西更容易去思考相關情景。
3 總結
由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對學生本學科知識的學習以及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中數學本身又是比較特殊的學科,具有難度較高,比較抽象的特點。在高中數學學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甚至是學生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都有非常深刻的作用,但如何在高中數學學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本文主要提到運用各種新的教學方式和媒體技術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的方法,但要想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其具體方法絕對不止上文提到的幾種,更多的方法還需要老師根據教學實踐去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于恩坤.淺談高中數學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2014(4):70-70.
[2]茹建文.關于構建小學數學發(fā)展性評價體系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