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習得知識、鍛煉思維和拓寬視野,經過日積月累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為英語學習注入活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本文以學生課外閱讀的動機、思維和策略現狀作為切入點,從激發(fā)閱讀動機、培養(yǎng)思維品質、提高閱讀效率和增加閱讀體驗四個層面著手,旨在探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可行辦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外閱讀能力;探索
英語課標5級中指出:能讀懂相應水平的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課外閱讀作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拓展方式,讓學生接觸豐富多樣且具備內涵的閱讀素材,從中讓學生獲取多方位的信息、感受異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學生提升學科素養(yǎng)。對此,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積極指導課外閱讀活動,帶領學生開展廣泛、深入、持續(xù)的課外閱讀,借此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達到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目的。
一、 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現狀
目前,雖然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越來越得到重視,很多英語教師也在教學實踐中推進課外閱讀,但由于以下幾點現狀限制,使課外閱讀中學生的認知停留在表面,其課外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閱讀動機缺乏,內驅力不足
具備閱讀動機的學生有著閱讀的渴望、閱讀的主動性,能在閱讀中體驗快樂,對閱讀表現出持久的興趣和熱情。然而在實際英語課外閱讀中,因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隨著學段的提高,學生的精力越來越集中在學科性學習上,課外閱讀材料局限在教輔材料上,即便教師布置相關主題的課外閱讀任務,不少學生也以時間有限、詞匯陌生、材料復雜等理由應付老師,沒有意識到閱讀會給他們帶來的益處,閱讀興趣不濃,缺乏學習動機;同時,從教師層面來分析,為應試而開展的課外閱讀,教學手段比較單一,難以提高學生的內驅力。
(二)閱讀思維淺表,高階思維欠缺
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的維度和深度,亦包含青少年的閱讀模式,使他們養(yǎng)成“淺閱讀”的習慣:在閱讀目的模糊的狀態(tài)下,過程很隨意,消磨了時光,卻收效甚微。英語課外閱讀中“淺閱讀”導致學生的“淺思維”,導致他們在閱讀中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性能力未得到明顯提高,也就是說高階思維沒有得到有效訓練。
(三)閱讀策略不當,效率有待提高
每個學生都需掌握一些學習策略來幫助自己規(guī)劃學習過程,開展聽、說、讀、寫訓練,學習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還需掌握一定的策略幫助實施交際、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內5分鐘閱讀活動觀察,很多學生習慣從頭到尾逐字逐句閱讀,很少看見學生運用快速覽讀、慢速細讀等閱讀策略,造成捕獲文中有效信息的能力弱,抓不住重點,對于上下文邏輯結構等概念薄弱,這樣的習慣導致時間花了,產出卻不盡如人意。
二、 提升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探索
(一)合理推薦選取閱讀素材,激發(fā)閱讀動機
趣味性強的素材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快速進入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在課外閱讀素材的選擇上,師生可以把自己積累的趣材拿出來分享學習,激起求知欲、激發(fā)閱讀動機。
1.?教材之外主題閱讀,趣味圖式為基礎
按照克拉申的“i+1”輸入理論,教師可以把課本單元話題作為依托,基于學生的圖式基礎,關注學生的背景知識、認知水平等,推薦具備趣味性和未知性的課外閱讀素材,開展教材之外的主題閱讀,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滿足其多元化需求。筆者在研讀教材基礎上,從《21世紀英文報》、牛津樹系列、典范英語等課外資源中選取有延伸、有趣味、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主題閱讀。在譯林版初三“Unit 7 Reading Audrey Hepburn”后,為了讓學生更深刻體會到公主旅行時那種令人難忘的經歷,筆者節(jié)選典范英語中“Princess Pip's Holiday”作為課外主題閱讀內容,同時讓學生回想自己記憶猶新的一次旅行,采取小組分享的方式進行活動。實踐證明這樣的活動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在趣中讀,在趣中學。
2. 鼓勵自選閱讀素材,興趣多樣為陪伴
閱讀屬于一種個性化認知活動,學生自發(fā)、自覺地進行閱讀,可以有效提高閱讀質量,使“閱讀”成為“悅讀”。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挑選思想性強,內容健康,富有時代性和趣味性的材料開展課外自主閱讀,并在班中組織“這是我喜歡的讀物”推薦活動,互贈閱讀推薦卡,讓學生之間分享好書,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比如英語繪本、企鵝有聲讀物、國家地理雜志等以其內容有趣、語言生動而受到學生之間互相推崇,成為學生在零散時間中開展閱讀的有效資源。
通過師生多渠道的閱讀資源共享與利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拓寬知識面,而且為英語學習增添樂趣,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興趣,表現出積極的態(tài)度,增強閱讀的內驅力。
(二)精心設計感知素材深意,培養(yǎng)思維品質
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而進行深層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教師結合語言、文化和思維,從課外閱讀素材中挑選內容,精心設計有利于學生自我建構知識、探究文本深意、熏陶情感、提升價值觀的高質量問題,引導學生培養(yǎng)邏輯、批判和創(chuàng)造思維。
1. 思維導圖促邏輯思維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文本語篇及對語篇進行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平。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切身感受到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既加強了學生的文本整體感知,又靠構建的故事框架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借鑒同伴推薦的優(yōu)秀英文短文“The First Blooms in Spring”,筆者在脫離PPT的基礎上開設了一堂閱讀指導課,實踐證明清晰明了的思維導圖,勝似精美的PPT。以圍繞Roses和人物間的關系為線索,在故事深化的基礎上,開展指導,學生積極開拓思維,領略了Dale、Wanda、the old woman 和the neighbour間的奉獻、感激、仁慈等情感,最后欣賞著黑板上以Roses為花蕊,多個人物為花瓣的思維導圖,師生感悟深刻。
2. 開放性問題促批判思維
多層次、多角度、有思維含量的問題設置是評判性閱讀的重要特征。在推薦書籍黑布林Black Beauty自主閱讀后,筆者開設了一堂課內指導課。筆者先是指導學生由淺入深,梳理小說整體脈絡,后來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以下話題:根據主人公黑駿馬在Farm、Birtwick Park、Earshall Park、Bath和London這五個不同地方的際遇,通過分析和比較來探討標題 “Black”的深層含義,這個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發(fā)言踴躍,結合外在美和內在美,各抒己見。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通過閱讀的自我感知、討論的集體分享和批判,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了批判性思維。
在精選的課外閱讀素材中,教師挑選部分作為課外閱讀指導課內容,對學生認知水平、年齡特征、心理需求等加以了解,為學生設計巧妙的閱讀活動,不僅激發(fā)閱讀動機,而且增強其閱讀體驗感,培養(yǎng)其高階思維。
(三)用心指導強化策略,提高閱讀效率
運用學習策略的目的是加快語言技能發(fā)展的進程,推動語言知識的內化、儲存、提取和使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教師開展策略指導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其在課外閱讀中更好感知、督促和評價自我,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在英語課外閱讀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樹立要重質而非重量的意識,如何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加強閱讀策略的指導,常用的覽讀、跳讀、預測、推理、詞義猜測、觀點態(tài)度理解等策略要在課內外閱讀中不斷強調練習。此外,因為閱讀是一個圖式建構的過程,所以筆者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利用KWL表記載閱讀情況。比如在自主閱讀“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中,每讀完一個章節(jié),鼓勵學生自制KWL表,踴躍完成與同伴分享交流。通過這種途徑,使每次課外閱讀成為新圖式的建構,幫助學生梳理歸納,建立相關背景知識,為接下來的閱讀搭建框架。
對于體裁多樣的課外閱讀素材,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根據不同文本運用合適的閱讀策略,經過長期訓練,在閱讀效率提升的基礎上,他們的自動解碼、關鍵詞閱讀、意群閱讀等閱讀能力會得到有效增強。
(四)鼓勵展示閱讀成果,增加閱讀體驗
通過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可以很好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積極與熱情,更好地促使他們開展閱讀活動,由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加深學生的閱讀領悟。
教師開展閱讀成果展示活動時,可以結合學生閱讀情況,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分享閱讀感受和收獲,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課外閱讀帶來的樂趣,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比如,教師利用每節(jié)課的熱身時間,安排Daily Report、Story Time等鼓勵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的收獲,可以是感動的故事、時效性的新聞、有趣的笑話等,然后針對所分享內容向同學提問,或同學向展示者問相關問題等,這個“舞臺”不僅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思維,而且鍛煉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感受課外閱讀的魅力,增加閱讀體驗。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英文朗誦、演講、手抄報等形式展示閱讀成果,通過師生共評優(yōu)秀“課外閱讀之星”、評比“課外閱讀采蜜本”等形式加以鼓勵,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潛移默化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學生在英語課外閱讀主要存在動力不足、思維尚淺,策略缺乏等問題,教師通過豐富課外閱讀素材以趣促讀、根據學情設計閱讀形式、加強閱讀策略指導、展示成果提高體驗等方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外研社.英語閱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3]貴麗萍,黃建英,周勇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活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4]呂國征.指向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中學英語課外閱讀材料教學實踐和思考[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9(9):14.
作者簡介:朱煥紅,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梅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