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福建省中職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成績是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依據(jù)。語文科的考綱要求:考查學生語基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重在測試理解和應用語文的能力。為達到福建省學業(yè)水平考綱要求,針對中職生的語文基礎薄弱,語文素養(yǎng)較低的情況,教師應吃透考綱,梳理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摸透學情,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在記好課堂筆記,提高學習效率;重視文本閱讀,夯實基礎知識;關注學習過程,深化理解領悟;結合專業(yè)特點,訓練運用能力;多管齊下發(fā)力,求取良好效果等五個方面下功夫,讓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能夠從容應對考試,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取得良好成績。
關鍵詞:中職語文;學業(yè)水平測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2016年7月福建省教育廳發(fā)布了《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規(guī)定了2017年及以后入學的學生開始正式實施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作為公共基礎課程,是考查科目。我所擔任的是17級學前專業(yè)和計算機專業(yè)的語文課程。學生們將在2019年6月參加語文學科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達到福建省學業(yè)水平考綱要求,我在教學實踐進行的一些摸索,對教學策略做了調整。下面談談本人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 吃透考綱,梳理教學內容,因材施教
仔細比對《福建省高職招考考試大綱(中職語文)》和《福建省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學科考綱》發(fā)現(xiàn),雖然二者在考試要點與要求方面基本相同,即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但仔細看下面的列表:
中職語文高職招考考綱學業(yè)水平測試考綱
重點篇目32篇45篇
試卷易中難度7∶2∶18∶1∶1
題型分值占比客觀題占40%主觀題占60%客觀題占40%主觀題占60%
現(xiàn)代文閱讀約20%約22%
口語交際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12%10%
語文基礎知識約20%約20%
文言文閱讀約10%約10%
寫作40%40%
考試時長120分鐘90分鐘
時間安排高三上學期期末高二下學期期末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命卷難度雖然稍有降低,但是必考的重點篇目增加了13篇,學習時間縮短了一個學期,考試時間也縮短了半小時。可見,學業(yè)水平測試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在兩年里學習完成45篇重點篇目,并加強口語交際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訓練,同時兼顧文體寫作和應用文寫作,還要安排考前的復習指導。如何在教學時間緊的情況下,一方面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確保學生能夠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取得合格成績呢?相應的辦法是:梳理我們的教學內容,對45篇重點篇目區(qū)分主次。5篇文言文要精講精練,講透學透,力求不失分。10首古詩詞和3首現(xiàn)代詩歌要求全文背誦的,學生必須背熟練,會默寫名句,不寫錯別字。現(xiàn)代文26篇可按小說、戲劇、散文、說明文、議論文進行分類教學,課時安排也應有側重。比如2篇古典名著節(jié)選的課文,學生在學習分析了《林黛玉進賈府》中的小說三要素之后再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便可舉一反三,事半功倍。因此前者要精研,后者可速讀。其他類型文章的教學亦是如此類推。
二、 摸透學情,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本人在對所教的2個班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現(xiàn)狀做調查后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特別是男生對語文學習是相當漠視的。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薄弱,表現(xiàn)在試卷上是字詞的音、形、義等知識點失分多多;課文的閱讀和理解能力不足,表現(xiàn)在試卷上則是閱讀理解題中關于寫作特點和藝術手法方面失分不少;在口語交際、應用文寫作、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有待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不高,寫作水平低下,很多學生甚至寫不出500字的文章。這樣的學生,要想他們在學業(yè)水平語文學科測試中獲得D以上的等級(即合格),我認為就必須要緊密貼近《福建省中等職業(yè)教育學業(yè)水平語文測試大綱》的要求制訂教學計劃,調整和修訂教學策略,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與寫作能力提升,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從容應對考試,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取得合格成績。本人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 記好課堂筆記,提高學習效率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學語文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我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要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是要做好課堂筆記?!昂糜浶圆蝗鐮€筆頭”,這是長期實踐得出來的經(jīng)驗。做筆記的過程是加深印象的過程。學生在動筆的時候會動腦記憶。記什么?記補充的文學常識,記作者的寫作思路、謀篇布局,記文言實詞虛詞釋義、復雜句子的翻譯等。我們不排除個別學生記憶力超群,但絕大部分學生的資質只有通過后天的努力來彌補。學生做好筆記之后,我會及時以一定的方式不定期抽查學生的課堂筆記。課堂筆記不以數(shù)量論英雄,只看學生是否記住了自己所記得內容,是否在語文學習中用到了自己所記的內容。并且對課堂筆記記得好的學生給予一定形式的嘉獎。鑒于有些學生從小學起就沒認真聽過語文課,沒認真做過語文作業(yè),對課堂筆記記得欠佳的學生予以鼓勵,耐心幫助他們養(yǎng)成習慣。
(二) 重視文本閱讀,夯實基礎知識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一般會面臨兩種學習狀況,一種是教師即便不教,學生也未必不懂;另一種是“讀不懂”或“不喜歡”。我會根據(jù)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開展教學,當遇到前者時沒有對那些課文一講到底,例如教《威尼斯商人》一課,我通過引導學生概述故事情節(jié),發(fā)現(xiàn)學生對戲劇的矛盾沖突、人物形象的把握已經(jīng)比較到位了,便開始把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鞏固上。對于后者,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解讀課文,運用正確的方法去鑒賞課文,使學生“讀懂”課文,體會課文的妙處,從而產(chǎn)生興趣。在教學文本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嘗試著在閱讀的同時用特殊的標點和句型優(yōu)美的詞語、短語、句子還有修辭恰到好處地做標記,甚至做摘記,晨讀時大聲地朗讀,熟記于心,久而久之這些行為變成習慣,就有利于語基知識的鞏固。
(三) 關注學習過程,深化理解領悟
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自認為已經(jīng)把課文講透講明白了,可是學生做起閱讀題來依然一片茫然,錯誤不少。究其原因就是“教”與“學”的不對等,對學生而言,文章只是“教”過,而不是“學”過。這涉及主動性學習與被動性接受之間的矛盾。因此,我在日常教學中,特別關注學生的過程性學習,加強啟發(fā)引導,注重學生的閱讀感悟,并讓他們反復地說,形成長時記憶。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除具有導向性,能體現(xiàn)出教學目標外,還總是依據(jù)學情設計,確定問題是學生能夠理解并回答的。然后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向深度思考,完成具有個性化的理解體悟。
(四) 結合專業(yè)特點,訓練運用能力
大家知道,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它包含良好的語音能力、敏捷的語言組織能力、得體的舉止談吐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等。在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活動和應用文寫作合起來約占20分,可見是十分重視學生的表達應用能力的。因此,教學中,我能靈活運用教材,結合專業(yè)特點在表達應用能力的有效訓練方面下功夫。擔任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時,學生的就業(yè)導向是幼兒教師,講故事是幼兒教師必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對她們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通過模仿綜藝節(jié)目《聲臨其境》,開展讓學生給動畫片配音,看連環(huán)畫講故事,幼兒故事表演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長起協(xié)調作用,每個組員的口語交際能力都可以在活動中得到提高。此外,通過模擬應聘場景,模擬幼兒園師生交流,模擬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等,都可以在場景訓練中強化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為人處世能力。再如在教學謙辭與敬辭時,給每個小組的學生幾個詞,讓他們寫成一段情景對話上臺表演,區(qū)分謙辭與敬辭的適用場合,這可能比讓他們單純去做選擇題訓練的效果要好,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五) 多管齊下發(fā)力,求取良好效果
通過深入到學生中間,經(jīng)常與“學困生”談心、交流,在感情上親近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使學生真正感到老師可親、可信、可敬,樂意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幫助。
針對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的情況,備課不但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習題。依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課堂練習分層設計,課后作業(yè)分層設計,對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和作業(yè)。作業(yè)設計有針對性,有梯度,實施針對性強的“分層教學”。
課堂上,還要格外關照那些接受慢的“學困生”,從課堂發(fā)言,到課堂板演,再到巡視指導以及學生獨立解題和課堂練習時,能用適宜的有針對性的教法輔導他們。運用賞識教育的微笑去鼓勵“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用信賴的目光去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熱情,用鼓勵的語言去激發(fā)“學困生”的上進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并以教師的期待來鞭策自己,從而更加勤奮,用更加積極的行動來回報,最后收獲成功的喜悅。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學業(yè)水平測試形勢下,中職語文教學需要立足中職學生實際,不斷反思,不斷調整,通過吃透考綱,梳理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摸透學情,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方法和學習理念灌輸?shù)綄W生頭腦之中,才能從容應對學業(yè)水平測試對中職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隆升.語文課堂“學情視角”重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
[2]張慧玲.學業(yè)水平測試背景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方向[J].江蘇教育.職業(yè)教育課程與教學,2015(5).
作者簡介:
黃秀珍,福建省寧德市,柘榮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