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摘要:太極扇是一項鍛煉價值高、藝術(shù)性強的運動項目,但一直被中小學體育所冷落。文章以鳳岡縣龍泉三小將太極扇作為大課間活動主要內(nèi)容為案例進行研究,表明太極扇在中小學體育進行教學是切實可行,需要大力開發(fā)研究,拓展太極扇的發(fā)展空間。
關鍵詞:大課間;太極扇;龍泉三小
大課間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教育主管部門在全國實行的課間體育組織形式,時間大約為三十分鐘。自推行大課間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在組織形式和內(nèi)容上竭盡所能,可謂五花八門,絢麗多彩。說實話,老師和學生也都被這大課間倒騰得疲憊不堪。一方面老師要絞盡腦汁設計出大課間的實施方案,選定內(nèi)容,最終要求標新立異,與別校不同,自有特色,讓大課間成為學校外塑形象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學生要打起精神配合學樣的大課間的運行,不遲到、不早退、不缺席,完全服從指揮。在理論體系更是鬧翻了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透出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大課間究竟給學生帶來了多少實惠,老師的勞動付出所得到價值有多大,這些恐怕是最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不能單以形式為上作為操作終極目標。
太極扇是太極拳的一種器械,它是融合太極拳和其它武術(shù)以及舞蹈與扇文化為一體的健身運動項目。[1]其剛?cè)嵯酀⒐シ兰鎮(zhèn)涞奶攸c加以超強的觀賞性和藝術(shù)性深受百姓喜愛,并且老少皆宜。將太極扇融入大課間,國內(nèi)尚少有其例,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一是覺得太極扇是中老年運動不適合進入中小學校體育;二是動作比較難不適合學生練習;三是師資匱乏,很少有會太極扇的體育老師;四是大課間人手一把太極扇學校不愿意開銷。綜合起來,大課間的活動內(nèi)容基本不會選擇太極扇。然而近年來貴州省鳳岡縣龍泉三小的大課間一度在當?shù)亻_展得風生水起,其大課間活動內(nèi)容卻是以太極扇練習為主,其它體育練習形式為輔。因此可將其作為太極扇進大課間的案例進行研究。龍泉三小是如何將太極扇引入大課間的呢?下面是對其研究的整個過程。
一、校情介紹
鳳岡縣龍泉三小是一所建立于民國三十幾年有八十余年建校史的老校,該校經(jīng)過了縣立、私塾、民辦等曲折歷程,1972年改制公立完小,正式命名為鳳岡縣龍泉三小。2008年該校終于迎來了歷史上的大變革,縣人民政府投入兩千多萬將該校新建于開闊地帶,2009年8月遷至新校址。自此,該校搖身一變成為占地26000余平方米、教職員工120余人、學生2500余人的鳳岡最大的一流小學。
如何內(nèi)部提升品質(zhì)、外部樹立形象成為學校領導者們的重要議題。大課間從內(nèi)從外都是急需考慮的重要事項,理所當然地被提上議程。
二、實施方案
(一)解決體育師資問題
鳳岡縣龍泉三小當時配備的體育教師有三位大專院校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和兩位早年退伍轉(zhuǎn)業(yè)軍人。由于學生人數(shù)比較多,還有部份教師兼上體育課。學校領導層經(jīng)過研究決定,學校大課間由體育教研組長全權(quán)負責。組長老師經(jīng)過深思熟慮,覺得學校大課間可以推行太極扇。太極拳與扇的結(jié)合,新穎而獨特,鍛煉價值高。但是問題出現(xiàn)了,太極扇屬于冷門項目,學校沒有一個老師會太極扇。組長老師就主動擔任起了大任,在兩周內(nèi)利用課外時間學習了《太極功夫扇》,臨時解決了師資缺乏問題。
(二)實施步驟
1.組建太極扇骨干小組
接下來就是如何組織學生的問題,大家有兩派意見。一是建議全校開始太極扇教學,每個學生甚至老師也要會;二是抽調(diào)各個班的班干部和志愿者組成太極扇骨干小組先行學習,制造學習氛圍,引領全校運動新動向,然后動員全校師生進行學習。最后采取第二個意見。于是,在學校領導層的動員下,在各個班主任的努力配合下,經(jīng)過一周的精挑細選,組成了學生學習太極扇的骨干小組。小組成員的挑選很重要,一要運動學習能力強的,二要能吃苦的,三還要不耽擱文化學習的。骨干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學校為此提前采購了一些太極扇器械。10來元一把的太極扇經(jīng)濟實惠,不會給學校財政造成困難。至此,學校就多了一道風景,每天都有拿著鮮艷的太極扇揮舞的同學。動作循規(guī)蹈矩,有模有樣,常伴有打開扇子的聲音,這都會引來其他同學的圍觀。可以看得出,圍觀的同學是投以羨慕的
眼光的。
先期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為太極扇在全校的鋪開奠定了基礎。太極扇一時成了學校的新事物,成了學生們爭相討論的話題,這追究起來還是有原因的。太極扇有太極拳、其它武術(shù)以及京劇的動作在里面,再輔以扇文化,確實成了一門精妙的藝術(shù)。特別是學生練習正平開扇、平立扇、豎立扇、云扇、掛扇、撩扇,體會用力順序和力點,利用身法步型,展現(xiàn)攻防效果,抖扇發(fā)出突發(fā)性的渾厚而有力的聲音,造成一種特有的氣勢,可增其舞扇之威,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2]扇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人是有扇子情節(jié)的,古代戲曲里都有扇子的存在,風流倜儻的君子大都手握一扇,彬彬有禮。學校開展太極扇,也算是優(yōu)秀文化正確引導學生興趣愛好。學校太極扇的興起也滋長了一些“不正之風”。學校的部份教師子弟“托關系”要求加入到骨干小組,也有的要從學校其它興趣小組轉(zhuǎn)入該小組。學校原本還有書法、繪畫、象棋、剪紙、舞蹈、普通話、英語角等興趣小組,但太極扇成了“追捧”對象后,相當部份學生都萌生了轉(zhuǎn)入的念頭。這個現(xiàn)象說明太極扇不只是中老年運動,小學生心理可塑性強,只要引導得當,同樣培養(yǎng)練習太極扇的興趣的。太極扇運動已經(jīng)深入學生的心里,接下的工作就好做了。
2.利用大課間全校學習
太極扇骨干小組學會太極扇大約花了兩個周的課余時間,要讓全校學生都學會工作量更加巨大。體育組開會討論決定除了體育課可以輔導大極扇以外,也利用大課間全校學習太極扇,每一次大課間教學都是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教學場面。操場上各班按部就班,各個太極扇骨干隊員站在自己班級的前頭,總指揮組長老師通過廣播設備站在學校的舞臺上逐節(jié)進行教學。操場上除了老師教學的語音和扇子打開爆發(fā)出的聲音外,同學們專心致志,別無它聲。就是這樣,也花了共兩個月的時間,學生才學完,基本上做到人人都會。
三、實施效果
自此以后,龍泉三小的大課間便以太極扇運動作為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每到大課間時間,學生們來到操場,整齊地站好隊,隨著悠揚的樂聲揮舞著扇子,時而緩慢,時而急促,不時傳來扇子發(fā)出的啪啪聲音。大課間彩扇飛舞,舉扇遮天避日,放下又成了花的海洋,風景無限。學校周邊有許多高樓住戶,此時樓上的陽臺、窗戶便人頭攢動,爭相觀看,原來大課間也得到周邊居民的熱捧。
大課間的價值就是對學生的鍛煉價值以及帶給學生運動快樂感,校方為此作了一個問卷調(diào)查。在問到“你喜不喜歡目前的太極扇運動”這個選項時,82.8%的學生選擇了“特別喜歡”項,12.1%的學生選擇了“喜歡”項;在問到“運動量是不是偏大”這個問題上,78.5%的學生認為“合適”,11.7%的學生認為偏小,還有一小部份認為“偏大”;在提到“你對太極扇的印象”這個問題選項有“太土”、“太酷”、“一般”三個選項,88.5%的學生選擇了“太酷”,10.2的學生選擇了“一般”,沒有人選擇“太土”,看來這跟學校和老師的正確引導是分不開的。當然,由于學校全體教師參與了大課間,也對學校班主任教師和一般教師也作了一個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66.3%教師表示支持這項工作,72%的教師表示辛苦,23.4%教師表示對只奉獻不索取表示不理解。當時老師對大課間的參與屬于義務參與,基本沒有報酬,但校方要作考勤記載,作為年終考核內(nèi)容。那時績效工資還沒有全面推行,學校也拿不出錢來獎勵教師,所以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如果放在目前的績效機制內(nèi),前景就非常明朗了。
龍泉三小的大課間也開始遠近聞名了,縣內(nèi)外的兄弟學校、教育機構(gòu)也爭相到此“取經(jīng)”,轉(zhuǎn)而太極扇也成了該校的體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體育教師也對太極扇的教學特別用心,多次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賽,曾獲得市級省級公開課比賽一等獎各一次。作為課外活動的大課間與體育教學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結(jié)語
太極扇具有極高的鍛煉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一直被定位于中老年運動項目,被年輕一代忽視而不齒,也很難進入中小學課堂,這是太極扇的悲哀。龍泉三小是為數(shù)不多的以太極扇作為大課間內(nèi)容進行推廣的學習,它的成功明證了太極扇在中小學的課堂內(nèi)外的開展是切實可行的,這將為太極扇運動的開展賦予了新內(nèi)涵和使命,讓更多的學校進入到開展太極扇運動中來,這也符合十九大以來提倡的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主旨。同時也說明了看事物要看其本質(zhì),不被沉舊的思想所囿。
參考文獻:
[1]呂艷玲.論太極拳與扇文化相結(jié)合的價值[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4):141-142.
[2]張繼華.提高太極扇教學效果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2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