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shù)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小學生在進行數(shù)學知識學習時,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產(chǎn)生一些疑惑。同時,由于學生數(shù)學基礎和學習成績的差異,很多問題不具備共性,如果教師逐個對學生的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可能會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既定的教學計劃無法完成。分層異步教學可以將學生科學的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或小組,先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交流,大部分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教師集中講解。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區(qū)別評價;實施路徑
一、 引言
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引進了分層教學的概念,經(jīng)過近四十年的教學研究和經(jīng)驗積累,目前國內(nèi)分層異步教學方法的應用成果顯著。分層異步教學與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有較高的契合度,最大化地激發(fā)了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文章首先對分層異步教學的基本概念進行了介紹,隨后以小學數(shù)學為例,就如何在課堂中應用分層異步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二、 分層異步教學的概念
分層異步教學就是教師將同一班級中的學生,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將其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針對不同的小組分別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教學計劃和采取不同的學習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并且在原數(shù)學成績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分層異步教學的本質沿用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時又強調小組內(nèi)部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合作,進行學習目標、教學任務和存在問題的探討,一方面營造了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 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 科學分層,成立學習小組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分層,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是分層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只有將學生分好層次,才能夠對學生因材施教。在分層之前,作為教師首先要對每一個學生的總體情況有一個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包括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記憶能力等等。只有對學生有一個總體評價之后,才能夠準確地將學生分到不同的學習層次的組別中。在分層中,學生的思維反應速度、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熱情度是重要的參考,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教師必須給予成分地考慮。綜上,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小組,A組成績較好、學習主動性較強,B組次之,C組學生基礎較差,缺乏良好學習習慣。
(二) 進行各個層次教學目標的設計
在設定教學目標過程中,應該積極地本著“因材施教”原則來設定目標,有助于班級學生中每一個學生學習。對于“C”組的學生,對于他們的教學目標,應低一些,主要集中在基礎性知識這一層次,以保證這一層次的學生能夠學有所得,保證學生在學習中不因太難而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信心。而對于學習快的學生,則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應該設計有能力提高的教學目標。如果對于這類學生的教學目標過低,會因為學習過于簡單而生厭倦,造成無上進心。
(三) 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
教師在課堂中適時提出一些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但是問題導學會占用較多的課堂時間,因此問題的設計也有一定的技巧。通常來說,教師可以在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上巧妙設計一些問題,一方面可以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討論、探究過程中,加深對這些重難點知識的理解。當然,不同層次、不同小組的探究問題也應當在難度上體現(xiàn)出差異,例如對于A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具有一定難度和探究意義的問題,然后讓A組學生結合以往所學知識進行自主討論;而對于C組學生,教師所提的問題應當是在教材例題基礎上進行發(fā)散,引導學生在掌握例題的同時,進行思維發(fā)散。
(四) 對不同小組實施針對性指導
分層異步教學法中,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從原來的課堂主體地位逐漸向組織者、引導者轉換。教師在布置完各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后,可以在不同小組之間來回走動,以旁觀者的身份聽取小組成員的討論,并適時的給予指導,避免學生“鉆牛角尖”。教師要尤其關注B、C兩組的學生,針對學生討論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達到啟發(fā)、引導和思考的效果。教師要避免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反而違背了分層異步教學的初衷,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五) 課堂中的分層練習策略
在講解完教材內(nèi)容后,教師還需要“趁熱打鐵”,讓學生通過幾道練習題來鞏固所學知識。由于A,B,C三組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有一定差異,教師布置的練習任務也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A組學生主要以探究性題目為主,而B組學生則可以做一些課后習題或輔導教材中的練習題,C組學生由于基礎薄弱,可以花費一定的功夫弄明白教材例題,然后教師將例題進行變形,或是替換其中的幾個數(shù)據(jù),讓學生再重新計算,從而循序漸進的提高數(shù)學水平。
(六) 課堂結束后開展區(qū)別評價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是權威的代表,教師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使學生倍受鼓舞,并轉化為他們學習和前進的動力。因此,在分層異步教學課堂上,教師也要在課堂結尾開展區(qū)別評價,盡可能地使評價細化,為學生今后不斷優(yōu)化學習方法提供指導。教師可以根據(jù)課上的觀察,對3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分別進行點評,既要對學生的討論學習給予肯定,又要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四、 結語
分層異步教學使教師更加關注課堂中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并且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數(shù)學教師在應用這一教學方法時,必須要熟練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尤其是學生分層這一環(huán)節(jié),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保證分層的合理性,最終幫助學生提高數(shù)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王安民,張兆福.異步教學是農(nóng)村學校實現(xiàn)輕負擔、高效率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J].異步教學研究,2014(Z1):106-108.
[2] 張仁炎,鄒德智,玉華.輕負擔高效率異步教學在棗陽太平鎮(zhèn)開花結果[J].異步教學研究,2015(2):59.
[3] 耿道合,朱延.異步教學是實施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有效方式——初中數(shù)學異步教學實驗報告[J].異步教學研究,2015(5):27-28.
作者簡介:楊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市第三十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