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癥狀"/>
陳得枝 張振輝 黎瑞怡
【摘要】 目的 分析替普瑞酮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轉歸的作用。方法 96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替普瑞酮治療。比較兩組的癥狀評分情況和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的癥狀評分(0.24±0.07)分, 優(yōu)于對照組的(1.21±0.12)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838, 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兩組幽門螺桿菌分別進行了檢查,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幽門螺桿菌轉陰率分別為83.3%(40例)與79.2%(38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替普瑞酮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轉歸的作用顯著, 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抑制幽門螺桿菌, 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 替普瑞酮;慢性萎縮性胃炎;轉歸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eprenone on the outcome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6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eprenon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ymptom score an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mptom scor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symptom score as (0.24±0.07) points than (1.21±0.12)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46.838,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3.8% than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wo groups were examin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Helicobacter pylori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respectively as 83.3% (40 cases) and 79.2% (38 case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eprenone on the prognosi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s remarkabl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inhibit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So it is worthy of extens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eprenon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Outcomes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慢性疾病, 主要的病理特征為胃黏膜上皮與腺體的萎縮, 胃黏膜逐漸變薄, 黏膜的基層增厚, 可能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等[1]。因為病情發(fā)展較慢, 開始容易被忽視, 在沒有及時治療情況下, 病情進展會出現(xiàn)惡化, 誘發(fā)胃癌等, 危及患者的生命[2]。在臨床治療中常規(guī)治療方法對癥狀的緩解和治療的效果方面并不理想。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替普瑞酮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較好,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96例, 患者表現(xiàn)為上腹隱痛、腹脹、食欲減退、噯氣等, 經胃鏡檢查、病理檢查等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排除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 合并其他消化性疾病的患者。選入患者在治療中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8例。對照組中男25例, 女23例, 年齡21~72歲, 平均年齡(50.2±1.6)歲, 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5.7±0.5)年。endprint
觀察組中男24例, 女24例, 年齡20~70歲, 平均年齡(51.3±
1.4)歲, 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5.8±0.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在治療中應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 胃酸分泌少的患者可在飯前服用胃蛋白酶合劑, 10 ml/次, 3次/d。有明顯的腹脹、噯氣的患者于飯前0.5 h, 口服多潘立酮片(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107)10 mg/次, 3次/d。有明顯的反酸, 反流的患者應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湖南迪諾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3021416)20 mg/次, 1次/d, 睡前服用。患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時, 需要應用奧美拉唑, 阿莫西林膠囊(安徽精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4023013)和甲硝唑片(寧夏康亞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64020013)進行三聯(lián)的抗菌治療, 奧美拉唑20 mg/次, 2次/d, 阿莫西林1.0 g/次, 2次/d, 甲硝唑0.2 g/次, 3次/d, 抗幽門螺桿菌的治療連續(xù)14 d。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替普瑞酮膠囊[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656]治療, 飯后口服50 mg/次, 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后。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3] 比較兩組的癥狀評分情況和臨床治療效果。根據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的程度對其評分?;颊叩呐R床癥狀表現(xiàn)包括上腹脹痛、噯氣、消瘦、食欲消退等, 患者癥狀消失評價為0分, 患者有輕度癥狀為1分, 患者有中度癥狀為2分, 患者的癥狀明顯為3分。臨床療效的評價以胃鏡檢查的結果為判斷標準, 患者的胃黏膜恢復正常時為治愈;患者的胃黏膜的出血和糜爛消失, 充血有明顯緩解, 炎性范圍明顯縮小時為顯效;患者的炎性范圍有減少, 但是仍有部分胃黏膜出血、糜爛時為有效;患者的胃黏膜無改變?yōu)闊o效。治療總有效率為治愈、顯效和有效的比例之和。幽門螺桿菌檢查用尿霉素試驗和尿素呼氣試驗檢測, 陰性為根除。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癥狀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轉陰情況對比 治療后對兩組幽門螺桿菌分別進行了檢查,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幽門螺桿菌轉陰分別為40例(83.3%)與38例(79.2%),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 病理變化以胃黏膜的萎縮變薄, 黏膜基層增厚等為特征, 病情發(fā)展緩慢, 患者可表現(xiàn)為上腹隱痛、腹脹、噯氣等, 影響患者的食欲, 出現(xiàn)身體消瘦等癥狀, 患者會有一定的不適, 影響其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慢性萎縮性胃炎在病情逐漸進展, 在治療不及時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胃出血、貧血、癌變等并發(fā)癥, 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影響治療的效果。可以誘發(fā)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較多, 包括飲食中的辛辣刺激、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因素、放射線等。針對患者的病因和臨床癥狀需要同時進行治療, 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 防止因為病情的進展造成治療上的難度的增加, 影響患者預后的效果[5]。臨床上在治療中首先應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減少因為吸煙、飲酒、辛辣等刺激造成的胃黏膜的損傷, 其次, 根據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給予一定的藥物治療, 患者有消化不良、經常腹脹等癥狀應用多潘立酮促進消化, 有胃酸分泌少的患者需要給予胃蛋白消化酶治療, 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給予抗幽門螺桿菌的三聯(lián)治療, 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治療[6]。但是臨床中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效果并不顯著, 在改善癥狀上并不理想。因此,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中需要應用有效, 特別是針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的藥物治療[7]。替普瑞酮是一種胃黏膜的保護劑, 對胃黏膜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可以抵御對胃黏膜入侵的因素, 同時能夠改善胃黏膜的流動性, 對胃黏膜的上皮細胞有穩(wěn)定的作用, 能夠清除黏膜上皮細胞的氧的自由基, 可刺激上皮細胞的生長, 促進胃黏膜的修復作用, 提高自身的防御功能, 對正常的胃的生理功能沒有影響, 可適用于胃黏膜病變的改善性疾病, 因為替普瑞酮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可減輕幽門螺桿菌對胃黏膜的損害, 提高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 替普瑞酮應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的效果明顯[8, 9]。
本研究中選入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分為對照組的常規(guī)治療和觀察組的常規(guī)結合替普瑞酮治療,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幽門螺桿菌轉陰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替普瑞酮的治療后, 能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提高臨床療效, 在幽門螺桿菌的根除中有一定促進作用, 可明顯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疾病的好轉有重要的作用。在治療期間兩組均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出現(xiàn), 替普瑞酮在應用中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 替普瑞酮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轉歸的作用顯著, 能夠有效的治療疾病, 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抑制幽門螺桿菌, 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提高治療的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麗波, 謝津璧, 萬堅, 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在胃部疾病中的表達及意義.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 24(3):281-283.
[2] 鄭逢民, 鄭樂樂, 鄭中堅. 消痞愈萎湯聯(lián)合胃復春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64例臨床觀察. 中醫(yī)雜志, 2015, 56(4):311-314.
[3] 文玉龍. 胃復春聯(lián)合替普瑞酮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54例療效觀察.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4, 30(6):46-47.
[4] 張金麗, 王彥剛, 周盼盼, 等. 化濁解毒和胃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患者胃液成分的影響. 中醫(yī)雜志, 2014, 55(5):
400-403.
[5] 劉瑋麗, 姒健敏, 孫柯科. 胃黏膜保護劑替普瑞酮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熱休克蛋白表達的影響. 中國藥學雜志, 2005, 40(20):1549-1553.
[6] 劉新光, 賈博琦, 林三仁, 等. 替普瑞酮對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的臨床研究. 中華內科雜志, 1996, 35(1):12-18.
[7] 何浪濤, 何奕濤. 小劑量泮托拉唑治療老年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療效評價及對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4):408-410.
[8] 馮雪芹, 胡兵, 梁海英, 等. 替普瑞酮聯(lián)合葉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yī)藥, 2012, 7(3):309-310.
[9] 王利然, 王勇.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35):143-144.
[收稿日期:2017-0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