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偉笑
(麗水市秀山小學 浙江麗水 323000)
摘 要:繪畫是陶冶情操的一門藝術,繪畫對小學生而言,是感知自然和表達情感的較好手段。關于水墨畫的運筆,就是運用毛筆在紙上運行,前后左右,提按轉折,圍繞著我要畫的對象行走。水墨畫對毛筆的控制十分重要,非常講究人與筆的關系,讓筆很靈動,很飄逸的在宣紙上行走。學生創(chuàng)作前,老師要用生動的游戲作為鋪墊,啟迪學生心靈。
關鍵詞:水墨畫 技巧 欣賞 感知
近期,我有幸參加了浙江省中小學教師水墨畫教學與創(chuàng)作培訓,在老師的授課中,讓我體會到水墨畫練習對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開展水墨畫教學,不僅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和體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對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文化和藝術的興趣和愛好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學會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思考。但由于水墨變化無窮,極不容易掌握,對于小學生更是一種挑戰(zhàn)。如何使每個小學生能真正喜歡上水墨畫?經過一段時期的系列摸索,我總結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情感化
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教育者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節(jié)課需要達到什么效果,繼而就得認真思考教學內容,讓學生應該學到什么。另外一方面就是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按照不同的年齡段選擇教學內容。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應從孩子周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充分地遵循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
針對低年級學生認識自然,感知社會的能力有限,給他們選擇的內容要以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事物為主,促使他們把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某一部分表現(xiàn)出來,以提高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如課堂上教學生畫鴿子,讓同學們知道鴿子的特征:尖嘴、一對翅膀、兩只腳,接著再教學生們畫公雞,這時可引導他們觀察比較鴿子和公雞的區(qū)別,從生活中觀察,從比較中體會不同。讓教學內容貼近實際,讓學生們能真是的感受到繪畫對象的特征。將同一類內容安排在一起,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相互之間的不同異同之處。這不僅使小學生學得快、學得牢,也學得輕松。
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對對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多元化。因此,在課堂內容選擇上就得突出想象力的激發(fā),事物的延伸發(fā)展特點,以及情感的表達。
總之,小學階段水墨畫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從學生生活的點點滴滴出發(fā),將水墨畫創(chuàng)作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主動的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運用美,創(chuàng)造美,把自己掌握或經歷過的知識和事情帶到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來。
二、課堂活動游戲化、互動化
興趣是學生愛好的開始,是最好的老師。課題游戲最容易激起孩子們的興趣,也是小學生天天盼望的活動。假如在水墨畫創(chuàng)作中融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更能讓學生去接受,去領悟。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將水墨畫學習融入游戲環(huán)節(jié):
1.讓游戲穿插在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水墨畫創(chuàng)作就是一個玩水與墨的游戲,把玩出的花樣體現(xiàn)在宣紙上。如在點線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小學生畫出不同粗細長短蜿蜒的線條,后引導小學生觀察、想象。不同的學生會說出這是媽媽的頭發(fā);那是電線桿;那是粗粗的大樹,那是大海的波浪等等。我們都不要去否定他,因為所有的線條學生各自都賦予了它獨特的生命和靈動。這會讓學生在交流中產生快樂,導致他們逐漸對水墨畫產生濃厚的興趣。
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教學中就要運用更加富有內涵的游戲,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例如,《線條暢想》,教師先和學生一起聆聽貝多芬的生命交響曲,感受音樂里線條的脈動,聯(lián)想線條在跳舞,線條在飛揚,并用不同的水墨線條畫出音樂里的旋律。聽完音樂后,讓學生用毛筆來進行繪畫:轉過幾個彎,跨過一個坑,經過一段顛簸的路面,讓學生感知生命不斷起伏。教學游戲要對學生有的放矢,課題內容設置要豐富多彩,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以提升水墨畫的魅力
2.以游戲做鋪墊
學生創(chuàng)作前,老師要用生動的游戲的作為鋪墊,啟迪學生的心靈。當小學生畫一樣東西時,首先要對這一事物外形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讓繪畫的內容出現(xiàn)在游戲中,去體會繪畫對象的特點。以游戲作鋪墊,讓學生去領會對象的情感,這樣畫面就會豐富多彩。當學生在宣紙上進行水墨濃淡游戲,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大黑團是一塊巖石,形狀也各異。輕輕的一片淡墨那就是一片云彩。彎曲重疊的曲線,就是波浪。學生自己就會融入其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做出新奇的創(chuàng)作。他們會對老師說,你看,我畫的線條像閃電。不同的游戲可以煥發(fā)不同的想象。因此,課堂起初,教師用游戲作為鋪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這一階段也是重中之重。游戲正好發(fā)揮了其獨特的作用。
三、環(huán)境寬松化、技法豐富化
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敞開視野,將心里的想法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更能夠創(chuàng)造出自己特色的作品,更快的提高繪畫水平。創(chuàng)作過程中,工具材料的豐富多樣,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好奇感驅使其努力去掌握各種工具材料的繪畫技巧。
學生還可以利用獨特材質來畫出特殊的藝術效果。小學生感覺畫畫像在玩耍,自由自在。例如,學生如何掌握水墨畫中的水性,我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專門水的練習,讓學生掌握水多與水少環(huán)境下,水墨畫作畫效果的區(qū)別。在墨色教學中,我分階段的進行訓練,比如一節(jié)課用淡墨進行排序練習 ,一節(jié)課用濃墨進行排序練習,另外用一節(jié)課專門做焦墨的練習,畫干的植物,強化學生對墨色變化的感受。單練完了,再進行組合。這樣一來,小學生不會產生抗拒心理,也能感受和完全不同的藝術美。另外,教師還可以教學生們用墨破水,水破墨的手法,提高學生的書畫技巧。
四、教學評價多元化
每個小學生的年齡都還小,還不能完全正確地評估自己的作品,都希望能把自己獨特的作品進行展示,希望得到其他同學、老師的肯定。尤其是老師的肯定后,他會更加有信心投入接下去的創(chuàng)作。水墨畫創(chuàng)作評價應伴隨活動整個過程,對每個小學生,老師在評價中要注意尊重小學生,以鼓勵為主,理解小學生的內在感受,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小學生。對學生作品進行集體賞評,認識自己的不足。對學生繪畫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能夠發(fā)揮奇特的功效?;ピu是相互吸取經驗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揮各自優(yōu)點,及時點出缺點。以不同的角度,豐富的作品特點,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帶著這種指向性明確的欣賞活動,促使學生在比較自己和同伴作品的過程中去反復思考課堂中提到的水墨韻味、個性表達、技法運用等問題。久練成習慣,使學生逐漸會帶著符合自己特點的審美角度去欣賞繪畫作品,有利于培養(yǎng)其自信心、自我欣賞的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必將隨之提高,為以后的水墨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