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蘭彬,陳 雨,徐國良,楊 樂,胡家麗,段江南,姜 麗**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江西省中醫(yī)病因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上饒市人民醫(yī)院彩超科 上饒 334000)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導致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因素,可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1],也是人類發(fā)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且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快速增長,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研究表明[2-4],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增高、自由基(通常是由吸煙引起的)、高血糖及傳染性病原體(如肺炎衣原體、牙齦卟啉菌和皰疹病毒等)都被認為與AS的發(fā)病相關。
Ross教授[5]提出的炎癥損傷反應和氧化應激與AS的發(fā)病關系密切,在AS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氧化應激可加速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動脈內膜的沉積,使LDL成為氧化型LDL(ox-LDL),誘導單核細胞黏附、遷移進入動脈內膜,轉化成巨噬細胞。故氧化應激可通過多方面參與AS的發(fā)生與發(fā)展[6]。因此,抗炎和抗氧化方面的用藥成為這類疾病治療的新方向,為預防和治療AS及其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
本實驗從調節(jié)Ox-LDL、MCP-1、VCAM-1等炎癥指標及抗氧化作用入手,探討了黃連解毒湯干預治療AS的可能作用機制。
清潔級雄性SD大鼠,(體重200±20 g,合格證號SCXK(京)2006-0009,購自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湖南長沙)。飼養(yǎng)環(huán)境為排氣通風籠具內(EVC),保持室溫(22±2)℃,相對濕度(50±10)%。晝夜自然明暗交替,自由飲水,根據(jù)各組給予普通飼料和高脂飼料。
旋轉蒸發(fā)儀(瑞士Buchi公司);全自動酶標檢測儀(北京中諾遠東科技有限公司);HH-W600三用恒溫水箱(金壇市萬華實驗儀器廠);KQ-300VDE型雙頻數(shù)控超聲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廠);病理切片機(德國Leica RM 2016輪轉式切片機)、切片刀(日本羽毛R35一次性刀片)、組織攤烤片機(武漢俊杰JK-6生物組織攤烤片機)、載玻片及蓋玻片(江蘇世泰實驗器材有限公司)、顯微鏡(尼康E100型生物顯微鏡)、數(shù)碼單反相機(佳能550D)。
黃連(批號150507)、黃芩(批號150814)、黃柏(批號150130)、梔子(批號141210),上述藥材均購自江西江中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洛伐他丁(批號150501,購自江蘇大洋制藥有限公司);高脂飼料和普通飼料(許可證號:SCXK(湘)2011-0003,購自北京科奧協(xié)力飼料有限公司);維生素D3注射液(批號130140,購自上海通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丙二醇檢測試劑盒、超氧化物氣化酶檢測試劑盒(許可證號:贛食藥監(jiān)械生產許20110023號,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Ox-LDL、MCP-1及VCAM-1試劑盒(均購于武漢伊艾博科技有限公司)、包埋石蠟(國藥集團,批號69019361)、蘇木素(Sigma,批號H9627)、伊紅Y(水溶性)(國藥集團,批號71014544)、鹽酸(國藥集團,批號10011018)、二甲苯(國藥集團,批號10023418)、中性樹膠(國藥集團,批號10004160)。
參照文獻[7],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按照原方配比3∶2∶2∶3,加6倍蒸餾水浸泡60 min。將浸泡后藥材用大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煎煮30 min,過濾藥液,藥渣再加4倍水用文火煎煮20 min。將兩次藥液合并,用旋轉蒸發(fā)儀將藥液濃縮至0.5 g/生藥mL,得黃連解毒湯水煎劑,冷卻后分裝于4°C冰箱保存。
參照文獻[8,9]稍作修改,除空白對照組給予普通飼料外,模型組及給藥組均給予高脂飼料,共飼養(yǎng)8周。飼料配方為(0.2%丙基硫氧嘧啶、0.5%膽酸鈉、3%膽固醇、5%白糖、10%豬油、81.3%基礎飼料)。高脂飼料組大鼠在第一周的第3天,按60萬lU/Kg體重腹腔注射維生素D3,并于第2、4、6周的第3天,按20萬lU/Kg體重腹腔注射維生素D3。8周后取血及各組織樣本。
各組大鼠分別為正常對照組(A)、模型對照組(B)、陽性藥洛伐他汀組(C)、黃連解毒湯低、中、高劑量組(D、E、F)。從第3周開始,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分別灌胃等體積的生理鹽水,每天1次,直至造模結束。陽性對照組按5 mg·kg-1灌胃洛伐他汀,每天1次,直至造模結束;黃連解毒湯低、中、高劑量組等體積分別按1.5、3、6 g生藥/kg體重灌胃黃連解毒湯,每天1次,直至造模結束。
2.4.1 病理取材和染色
大鼠在末次給藥30 min后,用10%水合氯醛(4.5 mL·kg-1劑量)腹腔注射麻醉,固定于大鼠操作板上,剪開腹腔,用肝素鈉浸潤過的注射器于腹主動脈內取血后,小心剪下各組腹主動脈,切取4 μm厚切片,經脫蠟、浸水、染色和固封等步驟,作常規(guī)HE染色。取大鼠肝臟,勻漿后置-80℃冰箱保存。
2.4.2 指標檢測
大鼠肝勻漿中Ox-LDL、MCP-1、VCAM-1含量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法),MDA、SOD含量采用光度法測定,根據(jù)各指標試劑盒提供的試劑與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均采用全自動酶標檢測儀完成測定。
各組炎癥及氧化相關指標數(shù)據(jù)采用Graphpad Prism軟件(version 6.0)進行處理及作圖。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各組數(shù)據(jù)的對比分析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圖1可知,正常組:血管壁結構清晰完整,平滑肌細胞排列整齊緊致,內膜光滑,無增生;模型組:血管結構異常,內膜增厚,表面粗糙,有多數(shù)的隆起,平滑肌細胞排列紊亂疏松,有斑塊的形成;陽性對照組:血管內膜基本無增厚,且較平滑,其平滑肌細胞排列較整齊架構清晰,泡沫細胞少;HJD低劑量組:血管內膜粗糙,褶皺程度與B組相比較輕,管壁增厚,平滑肌細胞有一定程度上的紊亂,較疏松,且有較大的凸起,總體較模型組平滑;HJD中劑量組:血管內壁平滑肌細胞排列較整齊致密,內膜無大幅度的起伏凹凸,內膜增厚較少;HJD高劑量組:平滑肌致密整齊,內膜光滑,局部見少量粗糙,有少量泡沫細胞,血管增厚較少。結果表明,洛伐他丁及HJD各劑量均能夠明顯改善AS的程度。
由表1可知,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MCP-1、Ox-LDL和VCAM-1含量均顯著升高;給藥后,陽性對照組和HJD低、中劑量組MCP-1、Ox-LDL和VCAM-1含量顯著下降;高劑量組MCP-1和VCAM-1含量顯著下降。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造模后,SOD含量顯著下降,MDA含量顯著上升,給藥后,陽性組和HJD高劑量組SOD顯著上升(p<0.05);陽性組和HJD各劑量組MDA含量均顯著下降(p<0.05)。結果見表2。
中醫(yī)認為氣滯血瘀,脈失通利,則易于粥樣斑塊的形成[10]。濕熱之邪(無論是外感濕熱或是內傷雜病濕熱)長期蘊結不解亦可化為毒,致氣血運行失暢,瘀血內生,最終都可能導致AS,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并發(fā)癥。故清熱解毒燥濕法對防治AS尤為關鍵。
AS病變過程中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起著重要的作用。體內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被激活后會釋放大量的炎癥因子,導致動脈內膜形態(tài)的異常及功能的紊亂,如脂質沉積于內膜下,造成血管組織嚴重受損。因此,單核細胞黏附并趨化遷入血管內膜是AS形成的早期事件[11]。而MCP-1是趨化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遷入血管內膜的主要細胞因子,可誘導單核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表達黏附分子,使各種炎性細胞向病變部位聚集,不斷進入斑塊組織中,誘發(fā)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對炎癥因子的刺激做出應答,促使免疫損傷不斷加重,粥樣斑塊不斷形成。由此,MCP-1被認為是潛在的可反映AS早期改變與預后的生化指標[12,13]。VCAM-1在內皮細胞、上皮細胞及巨噬細胞等細胞上表達,受到炎癥因子等刺激后,其表達水平明顯上升[14]。另有研究表明[15,16],清熱解毒活血復方不僅能減少非致炎狀態(tài)下血管內皮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黏附,還能減少致炎因子所誘導的這兩類細胞黏附作用的增強,從而穩(wěn)定粥樣斑塊,防止破裂,對動脈形態(tài)學和功能學的改變有保護作用。
圖1 HJD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腹主動脈病理學改善情況(×200)
表1 HJD對肝勻漿MCP-1、Ox-LDL和VCAM-1含量的影響(±s,n=6)
表1 HJD對肝勻漿MCP-1、Ox-LDL和VCAM-1含量的影響(±s,n=6)
注:與模型組(B組)比較,*p<0.05,**p<0.01。
VCAM-1水平118.07±3.49**166.34±14.47 115.51±15.39**136.25±12.7**120.47±14.57**107.26±6.32**組別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HLJDT低劑量組HLJDT中劑量組HLJDT高劑量組MCP-1水平19.54±2.32**40.76±5.66 24.58±3.39**27.63±3.55**26.06±1.89**21.59±2.18**Ox-LDL水平28.72±3.71**36.53±2.59 29.29±4.75*32.07±3.58*31.08±4.65*33.71±5.45
表2 HJD對肝勻漿MDA、SOD含量的影響(±s,n=6)
表2 HJD對肝勻漿MDA、SOD含量的影響(±s,n=6)
注:與模型組(B組)比較,*p<0.05,**p<0.01。
肝勻漿MDA水平15.09±1.56**23.47±4.52 16.05±1.94**17.5±1.48*17.94±1.6*15.74±1.08**組別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HLJDT低劑量組HLJDT中劑量組HLJDT高劑量組肝勻漿SOD水平192.11±1.49**186.22±2.18 192.99±2.21**183.2±6.87 191.05±9.13 193.15±5.19*
黃連解毒湯由黃連、黃柏、黃芩和梔子四種藥組成,是清熱燥濕解毒的經典名方。研究表明,本方可下調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17],并通過抵抗肺炎衣原體(Cpn)感染炎癥過度反應而發(fā)揮抑制AS進程的作用[18]。此外,氧化應激及其介導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在AS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氧自由基與脂肪酸發(fā)生鏈式反應產生的脂質過氧化產物如MDA,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從而間接地反出細胞損傷的程度[19]。本實驗中,黃連解毒湯組MCP-1,VCAM-1表達明顯降低,提示黃連解毒湯可以抑制AS大鼠炎癥反應,從而干預AS斑塊的形成。有文獻報道[20,21],其抑制黏附因子的表達可能是其消退AS斑塊的重要機制。陽性藥洛伐他丁及黃連解毒湯組均能通過提高SOD活性,顯著降低MDA和ox-LDL的生成,顯著地降低高脂刺激所致的AS形成過程中氧化應激反應。
黃連解毒湯作為清熱解毒燥濕的良方,能夠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減少MDA的對動脈的損傷,防止各處動脈炎性因子和氧化損傷的侵害。本研究基于中醫(yī)清熱解毒燥濕防治AS角度,從抗炎抗氧化等指標入手,初步闡明黃連解毒湯抗AS的作用機制,但其更深入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 Nimbe T,Martha G Cz,Laura A.Nutrition and atherosclerosis.Arch Med Res,2015,20(6):4-7.
2 Zhang Y Q,Bai L L,Shi M,et al.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a population with high stroke incidence in China.Onco?target 2017,8(34):57477-57488.
3 王新,李春陽,蘇立平,等.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2):1-4.
4 韓誠,張俊龍,郭蕾,等.中醫(yī)學病機理論研究現(xiàn)狀評述.中醫(yī)病雜志,2017,58(21):1876-1881.
5 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N Engl J Med,1999,340(2):115-126.
6 宋磊,錢之玉,陳真,等.動脈粥樣硬化與炎癥的關系及相關治療藥物.藥學進展,2013,37(2):49-57.
7 李彤.黃連解毒湯調控單核/巨噬細胞分化抗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8 周永剛,藍曉紅,李祥,等.動脈粥樣硬化大鼠實驗模型的建立與評價.解放軍藥學學報,2011,27(5):399-403.
9 李同達,曹洪欣,徐慧,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大鼠實驗動物模型的改進與評價.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3,21(6):32-36+4.
10王新,李立陽,蘇立平,等.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2):1-4.
11閻雨,何陽陽,方蓮花,等.巨噬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研究進展.中國藥學雜志,2014,49(1):7-10.
12賈軍,黃亮,張占華,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環(huán)素A、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23(11):1579-1585.
13周鳳華,程賽博,張宇,等.黃連解毒湯通過調節(jié)性T細胞產生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6,24(3):233-238.
14李國強,黃萍,程穗茗,等.黃連解毒湯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血sI?CAM-1和sVCAM-1的影響.廣東醫(yī)學,2009,30(11):1604-1606.
15郭春雨,馬曉娟,劉倩,等.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中藥含藥血清對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人內皮細胞與中性粒細胞黏附及相關通路蛋白表達的影響.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35(2):204-209.
16 Wang J,Zhang J P.A Preliminary Study of TCM Stage-Oriente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J Tradit Chin Med,2009,29(3):201-204.
17項瑞,姜麗.黃連解毒湯抗動脈粥樣硬化物質基礎和藥理作用研究概況.中國藥房,2016,27(04):547-549.
18賈曉暉,賈天軍.肺炎衣原體感染致氧化應激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研究進展.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5,31(7):696-699.
19陳花.炎癥、氧化應激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及辛伐他汀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北京:第四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0張娜,李林森.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新認識及有關中藥的研究進展.藥物評價研究,2013,36(4):302-306.
21桑文鳳,桑桂梅,趙習德.黃連解毒湯對冠心病患者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炎癥因子的影響.中藥材,2014,37(2):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