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王 瓚
遼寧省錦州市口腔醫(yī)院(錦州121000)
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chǔ)治療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
李 欣,王 瓚
遼寧省錦州市口腔醫(yī)院(錦州121000)
目的:探討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配合基礎(chǔ)治療對牙周炎的臨床療效。方法: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采用基礎(chǔ)治療,觀察組34例采用基礎(chǔ)治療+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牙周袋內(nèi)治療,每7 d復診治療1次,共4次。治療28 d后,采集患者各受檢位點齦下菌斑,記錄出血指數(shù)(BI)、菌斑指數(shù)(PLI)、附著喪失(AL)、探診深度(PD)。并測定齦下菌斑胰蛋白酶樣酶TLF水平量OD值及螺旋體數(shù)目(S%)。結(jié)果:治療后除PD、AL外,觀察組PLI、BI、TLF(OD值)、S%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臨床有效率88.2%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結(jié)論: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聯(lián)合基礎(chǔ)治療牙周炎,可有效抑制齦下細菌,臨床療效顯著。
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對34例牙周炎患者在基礎(chǔ)治療的基礎(chǔ)上采用奧硝唑甲基殼聚糖溶膠治療,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門診治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4例,納入標準:3個月內(nèi)未經(jīng)牙周治療;無全身性疾病,口內(nèi)存留牙>20個,至少有2個獨立分布于2個不同象限的重度牙周袋作為受檢位點,探診出血(BOP)為陽性,牙周袋深度(PD)≥4 mm;近3個月內(nèi)未服用避孕藥物史及抗生素史。將入選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4)。觀察組:女15例,男19例,年齡35~52歲,平均(42.6±2.1)歲,受檢位點共68個。對照組:女14例,男20例,年齡36~53歲,平均(42.9±2.2)歲,受檢位點共60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治療前用牙周探針檢查頰或舌側(cè)6個位點。均給予基礎(chǔ)治療,包括齦上潔治、適當調(diào)牙合、口腔衛(wèi)生宣教、齦下刮治等,對照組牙周袋內(nèi)不放藥。觀察組將奧硝唑羥甲基殼聚糖溶膠,放入牙周袋內(nèi),每次從袋底開始注入,以注滿牙周袋為主,每7 d復診放藥一次,共治療4次。
3 觀察指標 ①于治療前、治療28 d后,采集各受檢位點齦下菌斑,記錄出血指數(shù)(BI)、菌斑指數(shù)(PLI)、附著喪失(AL)、探診深度(PD)。同時測定齦下菌斑胰蛋白酶樣酶(TLF)水平量OD值及螺旋體數(shù)目(S%)。②臨床療效[1],痊愈:牙周各項檢測指標包括PD、BI等治療后均恢復正常,牙周組織出血、牙齦紅、腫等癥狀均消失;顯效:BI>2級,牙齦紅、腫等癥狀基顯著改善,牙齒松動度明顯改善,PD減少>1 mm;有效:BI減少在1級以上,牙齒松動度治療后稍有改善,PD減少在0.5 mm以上;無效:PD、BI及牙周炎相關(guān)癥狀治療后均未達到以上標準。顯效、有效、痊愈歸納為臨床有效。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及處理。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兩組治療前后受檢位點臨床指標比較 見表1。治療前,兩組各項牙周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除PD、AL外,觀察組PLI、BI、OD、S%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受檢位點臨床指標變化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觀察組臨床有效率88.2%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牙周炎是臨床常見病,齦下菌斑中細菌及其產(chǎn)物與牙周炎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聯(lián)系。基礎(chǔ)治療是其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大量試驗證明[2],齦下刮治和牙周潔治后數(shù)天內(nèi)牙周袋內(nèi)的殘余細菌就會再定植和繁殖,如不能及時控制,則在數(shù)周內(nèi)細菌又可達到療前水平[3]。奧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類新藥,有效殺滅轉(zhuǎn)性厭氧菌,作用時間長,不良反應小。口腔局部用藥相較于全身應用抗生素,效果更好,但需要使用局部緩釋系統(tǒng),以保持藥物在牙周袋內(nèi)的適宜濃度,且維持足夠長的時間。羧甲基殼聚糖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和細胞黏附性及生物相容性,且無免疫原性、無毒,是良好的藥物載體。研究發(fā)現(xiàn)[4]:殼聚糖在口腔黏膜的附著時間可達4 d以上。奧硝唑聯(lián)合羧甲基殼聚糖應用,具有緩釋作用,且能增強抑菌性能,刮治后將藥物置入牙周袋內(nèi),發(fā)揮其較強的殺滅厭氧菌的功效,且作用時間長[5]。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BI、PLI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的應用可增強療效,改善牙周指標。考慮原因為牙周炎位點中細菌數(shù)量治療后明顯下降,從而改善牙周炎癥狀,牙周臨床指標均有所下降。螺旋體為G-菌,常與厭氧菌呈混合感染,多見于深牙周袋內(nèi)。TLF值是診斷牙周炎的重要指標之一[5]。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S%、TLF值均顯著下降,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在控制齦下菌斑有害微生物的作用較基礎(chǔ)治療更有優(yōu)勢。
[1] 黃 璀,周凌燕.奧硝唑羧甲基殼聚糖溶膠注入牙周袋后對改善牙周臨床指標的效果評價[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11):41-42.
[2] 劉柳芳,黃文榮,李雪飛,等.奧硝唑?qū)ρ乐苎谆颊忒熜б约把装Y因子影響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4,20(9):1703-1705.
[3] 江 川.牙周炎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43(10):1347-1349.
[4] 劉 娟,楊蘭輝.牙周炎厭氧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4,42(10):1091-1092.
[5] 陳國均.局部應用奧硝唑?qū)夏暄乐苎谆颊哐寮褒l溝液骨代謝炎性指標的影響[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4,26(9):1148-1149.
(收稿:2016-07-21)
慢性牙周炎/治療 牙髓/治療 牙制備,口腔修復/方法 正畸學,矯正/方法 奧硝唑
R781.42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