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清蓮
(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 教務處, 遼寧 大連 116052)
?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
宮清蓮
(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 教務處, 遼寧 大連 116052)
摘要: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便利同時,也給誠信教育帶來了挑戰(zhàn)。大學生誠信現(xiàn)狀不容樂觀,高等學校要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龍頭,提升正面輻射力、引導力和影響力;以校規(guī)校紀及相關法律為依托,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維護公民合法利益;以培養(yǎng)良好媒介素養(yǎng)為目標,充分利用自媒體手段,為誠信教育所用;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方聯(lián)動征信平臺,完善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
關鍵詞:自媒體;誠信教育;媒介素養(yǎng)
所謂“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jīng)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其本身的事實、本身新聞的途徑。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發(fā)布個人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載體由傳統(tǒng)書信、電話等形式轉為更為方便快捷途徑,如:微博、微信、開心網(wǎng)、人人網(wǎng)、QQ空間、MSN等。自媒體發(fā)展拓寬了大學生視野,擴大了大學生獲取信息渠道,使他們有了更豐富的行為體驗,對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推動作用。然而,自媒體出現(xiàn)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便利同時,也給誠信教育帶來了挑戰(zhàn)。
一、自媒體時代特點
(一)自媒體具有大眾化特點
自媒體信息傳播具有大眾化、開放性特性。一些自媒體網(wǎng)絡平臺,注冊手續(xù)非常簡單,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將所思、所想、內心情感、個人想法等內容隨時隨地發(fā)布出去,這樣就完成了一條自媒體信息創(chuàng)建,由此可見,普通大眾都是自媒體平臺主宰者。然而正能量信息自然能帶來相應社會價值,但是一些負面、低俗信息會給人們帶來負面影響。青年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時期,容易接受新事物,受一些不健康、負面東西影響,或盲目跟帖,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二)自媒體注冊非實名制導致其信息傳播具有隱匿性
在自媒體用戶群體中,大學生占據(jù)很大比例。大學生正處于情感敏感期,常常存在一些迷惘情緒。他們對一些事物有自己看法。有時他們不愿意面對面與人分享,而是樂于通過隱蔽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微博、空間和論壇、微信等自媒體平臺恰好承擔了這一任務。而信息傳播隱匿性使自媒體成為一些人發(fā)泄情緒、吐槽的手段,其中不乏一些負面信息,這些負面信息會影響到大學生對事物正確認知和判斷。
(三)自媒體平臺信息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
現(xiàn)今網(wǎng)絡高度發(fā)達社會,為我們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經(jīng)營自己的“媒體”,加之自媒體擁有數(shù)量龐大用戶,導致自媒體信息能夠迅速傳播,并且具有較強時效性。
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現(xiàn)狀
(一)自媒體手段增加了大學生失信行為發(fā)生概率
大學生失信行為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中,其中由于自媒體出現(xiàn)而導致失信現(xiàn)象占據(jù)較大比例。如大學生利用自媒體隱匿性特點,故意編造一些虛無縹緲事件或對一些現(xiàn)象發(fā)表負面意見,造成一些負面影響,產(chǎn)生一定社會危害;還有一種情況是被虛假信息蒙蔽,對其信以為真然后向外傳播,使虛假信息造成的社會傷害擴大化。
(二)大學生考試作弊嚴重
大學生考試作弊屢禁不止,隨著自媒體時代到來,作弊手段層出不窮,運用手機等手段作弊現(xiàn)象越來越多。社會上大大小小考試數(shù)不勝數(shù),好多高校學生當槍手,替人代考,這一系列現(xiàn)象嚴重破壞了考試嚴肅性,影響了人才選拔質量。有償替考、運用多媒體手段作弊使大學生在金錢面前失去了信用觀念,誠信意識受到了挑戰(zhàn)。
(三)人際交往功利性突出
在當今的自媒體時代,網(wǎng)絡交往是當前大學生一種重要交際方式。而網(wǎng)絡自身具有隱蔽性、虛擬性、無約束性,這使得大學生與人交流過程中產(chǎn)生了說假話、哄騙、弄虛作假、急功近利的放縱心理,直接影響到其誠信品質養(yǎng)成。受網(wǎng)絡交際影響,一些學生在現(xiàn)實社會中仍然只和對自己有利可圖的同學交往,生活中沒有真正朋友,人際關系淡漠,缺乏忠誠與信任,表現(xiàn)出明顯功利性色彩。
三、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對策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誠信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誠信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內容之一,因此高等學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氛圍,為學生思想注入正能量。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執(zhí)行者,要抓住青年大學生對自媒體應用的心態(tài),在學生中做好自媒體誠信宣傳和引導,通過校園文化活動,讓誠信成為一種校園文化,同時要充實和強化新媒體互動學習和服務功能,用實際舉措滲透誠信教育理念和行動。
加強大學生網(wǎng)絡誠信意識教育。學??梢远ㄆ谂e行以誠信為主題的班團會,進行誠信相關宣傳,提取各個領域關于誠信與失信影響的事例,對大學生進行現(xiàn)實說法,培養(yǎng)大學生誠信意識。進行大學生網(wǎng)絡安全教育,使大學生在提高自己誠信意識同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時刻維護自身利益不受他人侵害與欺騙。此外增強責任意識教育,提高大學生辨別是非能力,不隨意發(fā)布不健康自媒體信息,同時對自媒體平臺信息有選擇閱讀、吸收與轉發(fā)。
(二)以校規(guī)校紀及相關法律為依托,最大限度地維護公民合法利益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網(wǎng)絡方面法律法規(guī)頒布,網(wǎng)絡社會言行也受到了一定約束。它在保證人們言論自由同時,又加大了法律約束力。對于一些專門鉆法律空子的人,必須對其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才能更好地維護公民合法利益。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講,除了法律法規(guī)外,有關誠信的校規(guī)校紀制定與宣傳,也是自媒體時代誠信教育的必要舉措。
(三)以培養(yǎng)良好媒介素養(yǎng)為目標,充分利用自媒體手段開展誠信教育
所謂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和社會發(fā)展所用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因此,要想做好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工作,必須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開展自媒體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自媒體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大學生樂于接受的網(wǎng)絡手段,將誠信教育文章、事例、活動圖片等內容傳遞給學生,引導大學生自覺培養(yǎng)誠信意識,有助于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爭做誠信大學生,并引導學生正確判斷自媒體信息真?zhèn)巍?/p>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媒體正面宣傳功能,通過選取優(yōu)秀典型,在自媒體平臺展示良好自我形象,宣傳先進事跡,向同學們傳遞誠信正能量。學校要善于發(fā)現(xiàn)大學生重點先進典型(個人或團隊)及學生群體中覺悟較高、在學生群體中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生,主動提供合適新媒體環(huán)境讓這些學生發(fā)聲發(fā)言,把一些正面、主流信息和言論及時滲透到普通學生群體中,以此帶動一部分學生,這對于大學生接受主流價值觀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和良好榜樣作用。
(四)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方聯(lián)動征信平臺,完善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全社會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不斷整合多方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1.學校是誠信教育主要陣地要承擔系統(tǒng)開展誠信教育責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爭做誠信大學生氛圍;通過學校宣傳網(wǎng)站進行誠信教育宣傳,營造網(wǎng)絡誠信氛圍;充分發(fā)揮學校官方微博作用,與學生進行互動,給學生提供“說話”機會。通過多方位手段適時進行誠信教育宣傳,使誠信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2.社會要為大學生誠信教育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黨政機關負責做好誠信教育導向和表率,增強人民群眾信任感、歸屬感,宣傳輿論部門報道客觀事實,為誠信教育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政府要制定相應規(guī)章制度,為誠信教育良性發(fā)展提供制度保障。
3.家庭是進行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又一主要陣地學校要注意與家長溝通,向家長傳輸誠信教育重要性和學生在學校誠信和失信情況,使家長充分了解學生在學校表現(xiàn),進而取得家長支持和配合。使家長重視孩子誠信意識培養(yǎng),同時為孩子樹立榜樣。
總之,自媒體環(huán)境下進行大學生誠信教育,要時刻更新教育理念,提出教育實效性對策。要尊重大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大學生愿意接受、能夠接受、主動接受的方式進行誠信教育。
參考文獻:
[1] 貝靜紅.提升大學生網(wǎng)絡素養(yǎng)的方法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
[2] 朱衛(wèi)國,梅貞.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環(huán)境的構建[J].高等教育管理,2014(3).
[3] 趙勇,劉建峰.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誠信教育困境及對策[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4).
[4] 貢家兵,張晨,高潤.自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誠信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宿州學院學報,2014(10).
(責任編輯:趙峰)
On Integrity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We-Media
GONG Qing-lian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China)
Abstract:We-Media brings convenience for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a challenge to honesty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nesty is not optimistic. The university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leading, enhance the positive force, the guiding force and influence; take the rules , regulations and related laws as the basis,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citizens; take good media literacy as the goal, make full use of the media means; Establish a school, social, family linkage, improve the honesty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we-media;integrity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簡介:宮清蓮,女,漢族,遼寧大連人。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教務處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743(2016)02-0084-03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