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丹 王鳳玲
[摘要] 目的 探討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療效。 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間治療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選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予恩替卡韋0.5mg /次,定時空腹口服,每天1次;觀察組同時予苦參素膠囊0.2 g/次,每天3次,連續(xù)治療48 周,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及治療24周、48周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水平;同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48周后的聯(lián)合應答率、病毒學應答率、生化學應答率、HBeAg 血清轉換率、無應答率。 結果 治療24周后,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分別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后,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較治療前以及治療24周后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后,觀察組患者的聯(lián)合應答率、病毒學應答率、生化學應答率、HBeAg 血清轉換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的無應答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多數(shù)不良反應均經(jīng)對癥處理后好轉,未影響治療。 結論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好,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慢性乙肝;HBeAg陽性;恩替卡韋;苦參素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7-0092-04
慢性乙型肝炎(chroncial hepatitis b,CHB)是臨床常見傳染病之一,如果治療不及時,易合并肝炎、肝硬化,甚至發(fā)展為肝癌[1]。持續(xù)抑制HBV的復制、減低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性、減少肝臟細胞壞死性炎癥是治療慢性乙肝的關鍵?,F(xiàn)代研究證實,抗病毒治療能夠抑制慢性肝炎的病理進程,阻抑其向肝硬化和肝癌發(fā)展[2]。目前治療慢性乙肝的抗HBV 藥物主要為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恩替卡韋作為新一代核苷類似物,其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較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更強,目前在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療應用較廣泛[3]。但恩替卡韋有高耐藥屏障,其e抗原陰轉率﹑轉換率較低[4],而聯(lián)合中藥可有效改善抗病毒﹑調(diào)節(jié)免疫﹑保肝等作用。苦參素是從苦參、苦豆子、廣豆根等豆科植物中提取所得,具有直接抗乙肝病毒作用,且研究進一步證實,苦參素還具有穩(wěn)定肝細胞膜、阻斷肝細胞凋亡、調(diào)控免疫和升白細胞等作用[5]。本研究旨在探討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間治療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6],所有病例HBV-DNA、HBeAg陽性,肝功能正常。排除合并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AIDS感染及合并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妊娠或哺乳期等。入選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0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選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兩組入選病例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入選病例一般資料比較(x±s)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恩替卡韋(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0.5 mg /次,定時空腹口服,每天1次;觀察組同時予苦參素膠囊0.2 g /次,每天3次,連續(xù)治療48 周,治療期間均不予其他抗乙肝病毒及保肝藥物。
1.3 療效評價標準[7]
聯(lián)合應答(CR):HBeAg 陰轉伴或不伴抗-HBe 陽轉,血清HBV-DNA定量<1×103拷貝/mL,ALT 降至正常水平。病毒學應答(VR):血清HBV-DNA 定量較基線值下降超過2 lg 拷貝/mL 或<1×103拷貝/mL。生化學應答(BR):血清ALT 降至正常范圍。HBeAg 血清轉換:治療前HBeAg 陽性者,出現(xiàn)HBeAg 轉陰。無應答(NR):病毒學應答、生化學應答、HBeAg 血清學轉換三項無一項達標者。
1.4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要求患者定期復查,每3 個月復查肝腎功能、HBV-DNA(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法)、血常規(guī)等。肝功能指標主要檢測治療前及治療24周、48周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水平。同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48周后的聯(lián)合應答率、病毒學應答率、生化學應答率、HBeAg 血清轉換率、無應答率。HBV-DNA檢測應用免疫熒光定量PCR法進行(Lightcycle 檢測儀,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4周、48周后各項肝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ALT、AST、TBI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周后,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后,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較治療前以及治療24周后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治療48周后各項應答率比較
治療48周后,觀察組患者的聯(lián)合應答率、病毒學應答率、生化學應答率、HBeAg 血清轉換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無應答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48周后各項應答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用藥安全性觀察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達38.0%(19/50),主要以發(fā)熱為主,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2.0%(16/50),主要以頭暈、頭痛為主,觀察組與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多數(shù)不良反應均經(jīng)對癥處理后好轉,未影響治療,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用藥安全性觀察比較
3討論
慢性乙肝治療的總體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fā)癥發(fā)生。規(guī)范的抗病毒治療是治療慢性乙肝的關鍵[8]。拉米夫定是最常用的一線抗病毒用藥,但易出現(xiàn)變異、耐藥性較高,且停藥后易復發(fā)[9]。恩替卡韋作為新一代的抗HBV核苷類似物,體外細胞試驗和動物模型均證實,其在抗病毒和減少病毒產(chǎn)生耐藥性方面優(yōu)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可抑制HBV-DNA復制的3個階段:HBV多聚酶的啟動、逆轉錄和DNA正鏈的合成[10],是目前降低DNA載量強度最大、耐藥率最低的核苷類似物。恩替卡韋通過強烈地抑制HBV-DNA 多聚酶,在細胞內(nèi)轉化為三磷酸鹽,與三磷酸脫氧鳥嘌呤競爭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同時,恩替卡韋具有高基因屏障、耐藥率發(fā)生率低的特點,適于患者長期服用[11-13]。
近年來,隨著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對如何提高HBeAg陽性慢性乙肝的血清學轉換率進行大量研究,許多基礎實驗及臨床研究證實,目前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可能是提高HBeAg血清學轉換率的方法之一[14-18]。
苦參素是自苦豆子及苦參根中提取出來的生物堿,具有改善乙肝患者肝功能、抗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抑制HBV復制及免疫調(diào)節(jié)等作用。其作用機制為苦參素能調(diào)動人體B 細胞產(chǎn)生大量的抗HBV抗體,同時還可直接刺激細胞產(chǎn)生干擾素(IFN),促進受抑制的細胞產(chǎn)生IFN及阻斷肝細胞凋亡、干擾病毒合成??鄥⑺夭粌H具有抗炎、抗病毒、穩(wěn)定細胞膜、降低轉氨酶和膽紅素的作用,而且能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Ⅲ型前纖維mRNA 的表達[19-21]。
本研究將恩替卡韋與苦參素聯(lián)合應用于HBeAg陽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療48周后,對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比較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較治療前以及治療24周后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與顏晶曉[22]報道的觀點相符,進一步證實恩替卡韋與苦參素聯(lián)合應用于HBeAg陽性的慢性乙肝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同時本研究表3對兩組患者治療48周后的聯(lián)合應答率、病毒學應答率、生化學應答率、HBeAg 血清轉換率進行比較,結果證實,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張?zhí)鞎缘萚23]也證實了上述觀點,說明恩替卡韋與苦參素聯(lián)合應用可在近期內(nèi)(12個月左右)提高HBeAg 血清轉換率,從而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為抗病毒聯(lián)合治療提供新的指導方向。趙宇[24]將收治的208 例HBeAg 陽性慢性乙肝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恩替卡韋進行治療,治療組加用苦參素,療程為1年,結果顯示,治療組HBeAg 陰轉數(shù)和血清轉換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恩替卡韋、苦參素二者聯(lián)用能有效促進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改善或恢復,進而有效促進患者HBeAg 陰轉率和血清轉換率。
本研究表4對治療期間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38.0% vs 32.0%,P>0.05),且多數(shù)不良反應均經(jīng)對癥處理后好轉,未影響治療。
綜上,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近期療效確切,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好,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戴淑艷,金雪靜,祁慧嬌. 恩替卡韋抗乙肝病毒的臨床應用[J]. 臨床肝膽病雜志,2009,25(4): 315-316.
[2] 羅瑋敏,張迎春,劉中景. 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臨床觀察[J]. 臨床肝膽病雜志,2008,24(1):26-28.
[3]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23(6):421-423.
[4] 呂春,張梅芹. 恩替卡韋分散片治療HBeAg 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6):663-664.
[5] 袁明娟,李四海,申紅連,等. 恩替卡韋分散片聯(lián)合不同劑量的異甘草酸鎂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肝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6):1001-1002.
[6] 張超,沈艾,吳忠均.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HBeAg 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分析[J].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8 (3):294-295.
[7] 林青,張大志,周智,等. 恩替卡韋與阿德福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華肝臟病雜志,2010,18(5):338-339.
[8] 李小東,姚彬,邵志偉,等. 恩替卡韋與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J]. 醫(yī)藥導報,2013, 32(4):537.
[9] 施可慶,張大志,郭樹華,等. 替比夫定與恩替卡韋治療e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療效比較[J]. 中華肝臟雜志,2008,16(9):641.
[10] 唐征峰.恩替卡韋與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陽性效果比較[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4,21(14):7-8.
[11] 朱飛燕. 恩替卡韋與替比夫定治療e 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 周療效比較[J]. 臨床軍醫(yī)雜志,2011,39(1):16.
[12] 趙連鋒,姜英,王妍. 替比夫定與恩替卡韋在HBeAg 陽性慢性乙肝患者中的療效對比[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 18(34):71-72。
[13] 安勇,張立新,于進紅,等. 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48 周療效觀察[J].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09,3(4):396-400.
[14] 姚光弼,朱玫,王宇明. 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隨機、雙盲、雙模擬對照研究[J]. 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6,45(11):891-895.
[15] 于愛平,閆妍,曹武奎. 恩替卡韋與阿德福韋酯對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J].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17(3):370-371.
[16] 謝固雅.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乙肝肝硬化療效分析[J]. 福建中醫(yī)藥,2010,41(6) :16-17.
[17] 于巖巖,斯崇文,曾爭,等. 苦參素制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試驗[J]. 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1,40(12):843-846.
[18] 禤江華. 苦參素聯(lián)合胸腺素α1與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的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5):104-105.
[19] 甄增國. 苦參素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78 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 ,20(8):72-73.
[20] Leung N,Peng CY,Hann HW,et al. Early hepatitis B virus DNA reduction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A randomized international study of entecavir versus adefovir[J]. Hepatology,2009,49(1):72-79.
[21] 楊亦德,侯偉.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5):64-65.
[22] 顏晶曉.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觀察[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9,16 (8):7-8.
[23] 張?zhí)鞎?,彭福?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41例療效觀察[J]. 新中醫(yī),2012,44(7):67-68.
[24] 趙宇. 恩替卡韋聯(lián)合苦參素治療e 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評價[J]. 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 25(4):409-410.
(收稿日期: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