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燕
摘 要:在英語課堂進行愛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讓學生學會尋找愛、感受愛、充滿愛、奉獻愛。英語教師首先要能活用教材,以小見大,讓愛放大;其次要善抓契機,淺入深出,循循善誘;再次要巧設情境,潛移默化,讓愛流淌。
關鍵詞:活用教材;善抓契機;巧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0-0086-01
小學英語課堂的意義不能僅僅是教給學生英語語法知識,更應該通過一篇篇精選的課文對話,讓學生學會尋找愛、感受愛、充滿愛、奉獻愛。潛移默化中,學生們懂得了如何熱愛祖國、關心同學、關愛家庭、關注弱勢群體,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英語教師該如何播撒愛的種子,讓英語課堂芬芳美麗呢?
一、活用教材,以小見大,讓愛放大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英語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校本出發(fā),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娜∩岷驼??!苯虒W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找出其蘊含的德育閃光點,以小見大,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通其情達其意,學到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知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努力發(fā)掘教材中愛國教育的元素,把愛國情感灌注在自己的語言中,通過形象生動地描述、概括、提煉、總結和升華,以小見大,賦予愛國元素鮮活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感染力,并巧妙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植入教學環(huán)境里。比如,教材中涉及到spring outing,talking about the summer vacation,getting ready for a trip等內(nèi)容。這些課文主要是關于旅游的各項事宜。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時,可從書本出發(fā),利用觀看圖片、影像資料等教學手段,介紹祖國各處的美麗風光、名勝古跡等,讓學生從細微處感受大自然之美、祖國山河之美,從而引導學生油然而生對祖國深沉的愛。
二、善抓契機,淺入深出,循循善誘
英語課堂都是向未知領域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這些通道和風景就是我們所謂的教學契機。學生的突然提問,學生的回答,學生在討論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學生的錯誤見解,課堂的突發(fā)事件,這些都是契機。教學契機往往是稍縱即逝的,對于難得的教學契機,教師應馬上抓住,通過點撥引導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這樣往往能產(chǎn)生四兩撥千斤的意外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學內(nèi)容“housework”時,我們首先是學習一些與家務活有關的短語。我將之列在黑板的同一側,然后請一個同學來回答我的問題:“who dose these things in your home?”“my mother.”于是,我將之寫在黑板上。
Make the bed——mother.Clean the room——mother.Wash the clothes——mother.Do the shopping——mother…
這時候一個同學小聲地說:“哇,媽媽做好多事情??!好辛苦?。 庇谑俏易プC會請那個同學回答:“媽媽很辛苦,為我們做很多事情。我們的爸爸也很辛苦,要出去外面工作。So what we should do for our mothers and fathers?”同學們于是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2分鐘后我請同學們上來回答。
“we should love our mother.”“we must help them do some housework.”“we should study hard.”“we should follow our parentsadvice.”
同學們很積極,答案各種各樣,但是共同點都是: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愛自己的父母,感恩我們的父母?!癐 love my mother and father”這一課,從簡單的學習短語入手,最后通過親情教育結束課程。教師善于抓住課堂契機進行感恩父母的教育,深入淺出,學生們愉悅地接受了知識,并培養(yǎng)了他們愛父母、愛家人的情感。
三、巧設情境,潛移默化,讓愛流淌
學校應該是一個充滿歡樂和友愛的地方。教師應巧設情境,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美對愛的感知能力,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在圣誕節(jié)那一天,我在班級里準備了一場圣誕晚會。歡快的節(jié)奏,悅耳的旋律,當一張張精美的關于圣誕節(jié)的精美圖片在眼前展現(xiàn),同學們的情緒都很高昂。同學們先欣賞即興表演的節(jié)目,而后又互相贈送自己手工制作的圣誕禮物。歡樂的氣氛中,同學們學到了圣誕節(jié)的相關知識,也學會了與朋友友好相處、共同分享。學完thanksgiving后,我準備了一堂制作感恩賀卡的手工課,讓他們寄送給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朋友,同時也讓他們制作sorry cards,寄送給和自己鬧過矛盾的同學,向他們表示自己的歉意和重拾友情的誠意。用自己的經(jīng)歷來參與學習,學生們更加懂得了如何與小伙伴們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四、結束語
總之,愛是一切美好品德的本源,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成功。把英語教學的課堂變成播撒愛的舞臺,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親人的品格,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播撒愛的種子,讓英語課堂芬芳美麗。
參考文獻:
[1]趙慧.小學英語課堂教師指令語研究—多個案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麥鳳潔.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