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摘要:當今的網絡時代可以稱作“微時代”,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店、微客、微營銷等等為代表的各種“微”方式,“微課”作為這場微革命中的一部分也水到渠成的進入了我們的課堂,與其他微力量一樣,它也會最終改變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流程,給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與學的方式。
關鍵詞:微課;助生自助;課堂冗余;生本課堂;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330-01
一、引言
《高等教育紀事報》介紹說,這些大約只有60秒長的展示帶有具體的結構,它們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演示。被戲稱為一分鐘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的戴維?彭羅斯教授在2008年提出了微課(Microlecture)的概念,指的是教學時間相對較短的課,如對單一主題錄制的數(shù)分鐘以內的聲音解說或視頻演示。在《辭?!分袑Α拔ⅰ钡淖⒔馐牵盒〉?、少的、精妙的,微課不僅要在短時間內呈現(xiàn)、而且內容必須是精到的、言簡意賅的。它的優(yōu)點是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的使用任何終端設備在任何可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F(xiàn)在很多地方的學校也嘗試在課堂中引入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來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但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鋪開。而信息技術課本身就是在機房完成,對于在課堂中進行微課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微課將為信息技術課堂帶來變革
二、改變教師角色,去除課堂中的冗余環(huán)節(jié)
信息技術課堂作為一門偏重操作和技能的科目,一般的信息技術課堂老師都是通過講解、演示,然后由學生來完成一個或者幾個相關任務來實現(xiàn)新技能的掌握,老師講授的時間一般占整節(jié)課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時間由學生自行操作、練習,在學生的自主時間內,老師的角色是巡視和答疑,回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在老師十幾分鐘的講解過程中,學生是邊看邊記憶,按人的一般記憶特點來講,學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細節(jié)都記憶清楚的,這都有可能會給學生后續(xù)任務的完成帶來障礙,答疑就顯得尤為重要,經常是一個接一個的去一對一的重復、演示相同的操作步驟,輪不到的學生只能無所事事,或是胡亂摸索,學生的積極性會因為未能及時的答疑而消磨掉,任務不能完成;即便是得到答疑的學生,也會因為時間倉促搞不清楚,常常是老師快速的幫學生完成任務,學生從無從下手的無所事事變成任務完成后的無所事事,實際利用時間非常少,而課堂任務的完成也掩蓋了學生不理解的真像,久而久之、惡性循環(huán),就造成學一點、忘一點,學完暨忘光的現(xiàn)象。微課的引入對解決這種狀態(tài)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可以分擔老師逐個答疑的任務,轉變老師的角色,使得老師在課堂中有更多精力專著于引導和掌控。微課,涵蓋課堂中的所有知識點,可以是操作過程、也可以是解題步驟,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微課視頻自助學習,不必每每求助于教師,弱化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把教師在課堂中重復答疑和學生無所事事的課堂冗余時間去除掉,提高課堂的有效教學。
三、凸顯“生本”課堂,拓展課堂的深度、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信息技術課堂,往往都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落實課程中的知識點,教師利用部分時間來進行演示、講解,然后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來自行操作,受課堂有限的時間所限,任務往往難度設置偏易,這樣才能保證大部分同學在課上能夠完成,所以一般如果操作“A+B=C”,那么任務可能就是“B+A=C”,這樣“等高”任務來測量所有的學生很顯然是不均衡的,基礎好的同學可能很快就會完成任務,這樣剩余的大把“自主”時間是非??上У?。微課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變這種局面,在教師的課前準備中,可以把就某一個知識點向深度和廣度拓展,作為這部分學生的進階訓練,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引發(fā)更多的思考。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擇適合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眼界、提高能力。
四、各取所需、助生自助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使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演示,學生模仿的方式,把每堂課的知識點片段化,碎片化,改變了原來三分之一時間講解、演示,三分之二時間操作的課堂安排,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操作→遇到問題→微課再學習→再操作……這樣一些流程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按自己的需求來控制學習的進度,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學生能夠進行“自助”式的學習,學生在完成課堂任務的同時也能掌握這種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這種“自助”學習的能力,學生在以后脫離課堂和老師的時候,也能有這種自學的能力,對學生一生來講,掌握方法比完成任務更重要。“助人自助”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是一樣,應該通過對其訓練和幫助,使得學生增強獨立性,而非增加其對老師的依賴性,給學生設置任務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知識,而不是為了“難倒”學生,“助生自助”,以期遇到類似的問題和困難時,可以獨立自主的加以解決。
五、結束語
“微”是它的外在,而簡潔、直接、有效、精煉是它的內涵,學生可以自己根據(jù)需求,進行“定點”的學習,實現(xiàn)課堂中的“私人定制”。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還是需要不斷的學習,未來社會遠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最佳方案,現(xiàn)在以微課程為單位的MOOC環(huán)境是發(fā)展的大方向,讓學生盡早的掌握這種利用微課進行自助學習的方法,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微課是一種新的課堂發(fā)展方向,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逐步揣摩和融入自己的新角色,“助生自助”是我們的最終訴求,發(fā)動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和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黎加厚 微課的含義和發(fā)展[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2] 李玉平 微課程—走向簡單的學習[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