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金
【摘要】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依托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又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因素。我們教師應該轉變教育理念,主動適應學校信息化建設發(fā)展的需要、重視培訓與自我培養(yǎng),提高信息技術與教學應用整合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以適應現代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信息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
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及應用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全面應用已成為現實;學校教育教學的模式、方法、環(huán)境、評價等也在發(fā)生改變。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條件下,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和手段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對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素養(yǎng)已成為合格教師的必備素質,成為評價教師綜合素質與業(yè)務能力的重要指標。筆者認為,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條件下,對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與探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關于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素養(yǎng)
1.1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學會AECT04定義:“教育技術是通過創(chuàng)造、使用、管理適當的技術性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提高績效的研究與符合倫理道德的實踐?!惫P者認為,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tǒng)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教育技術。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信息的產生、選擇、存儲、傳輸、轉換和分配的過程,而信息技術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過程的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計算機技術、數字音像技術、電子通訊技術、網絡技術、衛(wèi)星廣播技術、遠程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仿真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方面。把這些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評價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1.2對信息素養(yǎng)的認識: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指出:“要想成為具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應該能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擁有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惫P者認為,一個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應當具備如下能力:知道何時需要信息;知道解決特定的問題需要什么樣的信息;知道如何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知道如何組織、分析處理、管理和評價信息;掌握運用信息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技能。所以,在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和發(fā)展的今天,信息素養(yǎng)已成為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
2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要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發(fā)表的教育報告中指出“在傳授人類積累的關于自身的自然知識方面以及在開發(fā)人類創(chuàng)造力方面教師始終是主要責任者,始終起主導作用”。所以,在廣泛推廣和普及現代教育技術的今天,雖然教師和學生的地位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與灌輸者,而是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學生學習促進者,教師從“前臺”走到了“后臺”。但教師仍然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是確保教學質量的決定因素。教師的信息化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同時,在信息技術時代,一個不懂信息技術工具和手段的人是無法更好地呈現教學內容;無法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無法更有效進行教育教學信息的傳遞和表達,實現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無法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可見,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因素。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嫻熟運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才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現代教育技術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
3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1建立和完善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機制,為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供制度保障: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是確保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手段。我校是“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基地”。根據教育部《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指導意見(試行)》要求,我校為了加強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建立了完善的教師培訓制度。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自己學”等方式,每年有計劃地組織全校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基礎、Windows操作系統(tǒng)、Office辦公軟件、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網絡技術、現代教育實用技術應用等一系列課程的培訓。通過培訓學習,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樹立了新的學生觀、教學觀、教師觀和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同時,我校還通過“課件制作”比賽、教師說課比賽、精品課展示課和主題班會公開課等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來促進和激發(fā)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2加強學校信息化應用的軟硬件環(huán)境的建設,為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搭建良好的平臺:我校是“國家中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學校。近年來,我校為了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積極推進信息化應用環(huán)境的建設。
一是改造升級了校園網,給教師配備了一手臺計算機,為全校每個課室安裝了多媒體電教平臺和建立了一體化實訓室等,構建了一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虛擬化有機結合的教育平臺。給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了進行探索式教學,主動學習、協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現代教育教學環(huán)境。同時,為了充分發(fā)揮校園信息化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tǒng)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我校要求全體教師都要電子備課,使用多媒體電教平臺進行授課和召開主題班會,并把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納入教師年度考核和班主任量化考核范圍。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教師就必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信息素養(yǎng),努力使自己具備把信息技術和不同媒體優(yōu)化組合,將信息技術有機融入學科教學過程的能力和素養(yǎng),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是強化電子校務,進一步完善校園網信息應用系統(tǒng)的建設。建立了校園辦公系統(tǒng)、招生系統(tǒng)、學籍管理系統(tǒng)、教務系統(tǒng)和圖書管理系統(tǒng)等;完善了校園網數據中心和精品課程點播系統(tǒng)。學生從進校門、到畢業(yè)離校,教師都要通過這些校園信息化應用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是教師工作、學習和交流的重要組成部份。同時,我校通過加強教師對信息化平臺使用能力的培訓和學習,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高教師信息化使用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業(yè)務水平。
三是組織、共享“專題知識”教育資源庫。教師本來就是學校最寶貴的資源,教師教書育人的技能,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教師的教案、制作的課件、篩選的教學資源、編寫的試卷等集合起來就是學校具有自己特色的資源庫。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什么樣的資源庫對他們最有效?無疑是由教師精心篩選的系統(tǒng)的、有組織、有管理、有互動的專題知識教育資源庫(如圖示)。
筆者認為,學??梢酝ㄟ^組織、引導教師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實踐與探索。在各學科教師的積極參與下,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工具和手段對“公共教育資源”進行篩選、加工和處理,把這些教育教學資源整合成為“專題知識資源庫”并共享,更好地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