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100875)
本文所談的新興“被XX”式被字句是指如下句子:
(1)亂收費的最高境界是“被自愿”——我不僅收了你的錢,還要讓你感恩戴德、親口承認是自愿的。(天涯雜談2009年5月29日)
(2)深圳的官員集體“被溫飽”。(城市社區(qū)—人在深圳2010年4月13日)
(3)只要“看重而不尊重”數(shù)據(jù)的觀念還在,我們的未來就無法避免“被幸福”和“被繁榮”的尷尬。(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8月15日)
(4)學生被學校就業(yè),居民被統(tǒng)計富裕,國家被GDP強大。(中國政協(xié)新聞網(wǎng)2009年7月30日)
(5)新疆天山網(wǎng)評論編輯,撰文批評當?shù)亟逃块T要小學生背本地領導人姓名,惹得領導不高興,“被約談”,然后“被主動辭職”去做劉高興的同行撿破爛。(中山日報2009年5月26日)
(6)曹先生很郁悶,明明那0.9米的銅管還在你的線圈上,我沒消費,卻強算我頭上,這不是“被霸王條款”了嗎?(新華日報2010年9月23日)
(7)一句話,“顏色革命”其實就是一場“被民主”的政治游戲罷了!(人民網(wǎng)2010年2月11日)
首先,我們說以上句子是被動句,是因為與典型被動句一樣,它們也表達了一種“被動、不如意”的意義,而且含有典型的被動標記——“被”;而稱之為新興被動句,則是因為與典型被動句相比,它們在語法和語義上又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之處,這些是典型被動句所不具備的。
對于典型被動句,學者們往往強調(diào)句中動詞謂語的特點:句中的動詞是及物動詞,該動詞通常是雙音節(jié)的,它后邊通常需要有別的詞語,一般要求帶“著、了、過”或表示結果、情態(tài)、趨向等的補語,或者后面帶賓語;這個動詞謂語,在意念上支配著主語,其格式可表述為“受事/受影響者+被(施事)+及物動詞(+賓語)”[1]。例如:
(8)張三被李四打了。
(9)他被小偷偷過錢包。然而,新興“被XX”式被字句,“被”后面出現(xiàn)的詞語不只是及物動詞,還有不及物動詞,甚至不及物動詞出現(xiàn)的頻率比及物動詞更高;另外,那些根本不可能在典型被動句中出現(xiàn)的形容詞和名詞,也可以在新興“被XX”式被字句中出現(xiàn)。仔細分析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新興的“被XX”結構,它們前面可以有修飾語,后面可以帶時態(tài)或語氣助詞,常見的有“過、了”,如(10)、(11)、(12);有時還可以帶賓語,如(13),或帶補語,如(14)、(15):
(10)我從來沒“被潛規(guī)則”過,我就是在錄節(jié)目時說了說演藝圈里“潛規(guī)則”這點兒事兒,怎么就被說成我“被潛規(guī)則”了?(揚子晚報網(wǎng)2010年3月8日)
(11)無端被網(wǎng)癮很可怕,讓人很不爽。(中國青年報2009年8月27日)
(12)阜陽“白宮”舉報人李國福不就在監(jiān)獄里“被自殺”了嗎?(長沙晚報2009年3月2日)
(13)他們應當?shù)厥形姓囊?,被“自愿關閉”采石場。(南都周刊2010年3月5日)
(14)武漢江夏一家人的戶口信息錯得離譜,派出所硬是6年不給改,13歲的女孩于是“被長大”10歲。(遼沈晚報2009年8月10日)
(15)今年我已經(jīng)“被培訓”好幾次了。(京江晚報2009年8月12日)
此外,典型被動句中,“被(NP)+VP”部分主要充當句子的謂語,但新興“被XX”式被字句中,“被XX”結構更傾向于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法成分,它們除了能夠充當句子的謂語外,還可以充當主語、賓語和定語。如:
(16)“被鼓掌”在生活中并不僅限于文娛節(jié)目、電視欄目中,更多的恐怕是全國各地每天都有的無數(shù)次會議上聆聽領導的講話中。(新浪博客2010年2月6日)
(17)對計算機來說,我相信這是一個“被錯誤”。(南都周刊2010年3月5日)
(18)在學生“被承諾”的時代,教育工作者更要做誠信教育的典范,而不是只把學生作為“被承諾”的靶子。(漢網(wǎng)2009年12月1日)
典型被動句的語義特征是表達一種“被動義”。其中的“被”來源于表示“蒙受、遭受”義的動詞“被”,后面所跟的及物動詞一般具有處置義,而且所表達的行為或變化一般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所不希望發(fā)生的。所以,典型被動句基本上是用來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的,比如“被殺害”、“被打破”等,動作行為的發(fā)生或產(chǎn)生的結果對于動作的承受者而言具有一種不如意性。
新興“被XX”式被字句,如果按照典型被動句的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系去理解,接受起來并不順暢。以“富士康員工被自殺”為例作簡要說明。“自殺”是自主動詞,執(zhí)行該動作行為的主體往往具有自主性、施動性,所以主體往往為施事者。然而,在典型被動句中,主語往往是動作行為的受事者或者受影響者,具有明顯的被動性?!案皇靠祮T工被自殺”是被動句,按典型被動句特征來理解,主語“富士康員工”應該為受事者,但他同時也確實為“自殺”的施事者,如此,這兩種對立的語義角色便同時體現(xiàn)在同一主體上,按照正常理解這是矛盾的,是不符合常規(guī)因而不應該被言語社團接受的。但事實恰恰相反,它們在實際運用中卻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這種現(xiàn)象應該如何解釋呢?
根據(jù)何洪峰、彭吉軍的研究,表層語義角色的矛盾源于該類句子形式和語義之間存在著一種扭曲關系[2]84。所謂“扭曲關系”簡言之即為“不對稱關系”。也就是說,在表層主語施受同體的“被XX”式被字句中,表層形式對應著表層和深層兩重語義結構,而句子正確解讀的關鍵恰在于深層語義結構。所謂深層語義結構,主要是指這類被動句的“被”字背后隱含著空位施事及其行為[2]83。所以,要順利理解該類被字句的含義,需要結合語境補出隱含的空位施事及相應的空位行為,使形式和語義相對應。根據(jù)可補出的內(nèi)容,“被XX”式被字句可分為兩類[3]:
第一類,含有“被自殺”、“被增長”、“被就業(yè)”、“被結婚”、“被支持”、“被幸?!?、“被富?!?、“被小康”、“被網(wǎng)癮”等結構的句子,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是某種動作行為、狀態(tài)屬性或者類型屬性等并沒有實現(xiàn)或存在,卻被說成實現(xiàn)或存在了,所以在民眾或某些人看來,這個話語的真實性值得懷疑,或者它其實就是謊言。因此,這一類“被XX”式被字句可以理解為“被宣稱如何”,它傳達出了人們對這些說法的質(zhì)疑與不滿,飽含調(diào)侃、諷刺的感情色彩。
第二類,含有“被捐款”、“被退休”、“被吵架”、“被鼓掌”、“被懺悔”、“被主動辭職”、“被慈善”、“被會員”、“被全勤”等結構的句子,它們表達的是一種被迫、無奈的感受,意思大致可以理解為“被迫如何”或“被強制如何”。
(19)本月初,中國遭遇了一次“被北極”。(人民網(wǎng)2010年3月12日)
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中國·被(歐洲某研究報告宣稱)·(著手界定)·北極”。
(20)新疆天山網(wǎng)評論編輯,“被主動辭職”去做劉高興的同行撿破爛。(中山日報2009年5月26日)
這個句子的意思是“新疆天山網(wǎng)評論編輯·被·(領導)(強制/強迫)·主動辭職”。
總之,新興“被XX”式被字句,含有表層和深層兩層語義結構,存在著形式和語義的不對稱性。而典型的被動句,一般而言,形式和語義是規(guī)則的、對稱的,即在“NP1·被·(NP2)·V”結構中,其語義結構關系是:施事NP2發(fā)出動作V,支配或影響著受事或受影響者NP1,即使NP2不存在也依然隱含著這種關系;典型的被動句中謂語中心詞不可能是形容詞或名詞性成分。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雖然新興“被XX”式被字句和典型被動句在形式和語義的對稱性上有所不同,但是它們所傳達出的語義上的“不如意”性又是相通的。新興“被XX”式被字句,不論是被“宣稱如何”類,還是被“強制/強迫如何”類,都可以理解為“不如意”,因為不論是被“宣稱”還是被“強制/強迫”,對于當事人來說都是違背自己的意愿的,強加于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如意的[4]。
Huang等對典型被動句進行分析時,將被動句分為直接被動句和間接被動句兩類。所謂直接被動句,是指主句主語和主要動詞的直接賓語之間是同指關系的被動句(如:張三i被打ti①這里的下標i表示所指對象相同。了);間接被動句,是指主句主語不與直接賓語而是和其他句子成分發(fā)生聯(lián)系(如:張三被李四打斷了一條腿②這里主語“張三”不是和直接賓語“李四”發(fā)生關系,而是和屬于李四身體一部分的“一條腿”相聯(lián)系。),或者是指主句主語和主要從句的任何句法位置在表層都沒有聯(lián)系的被動句(如:我又被他自摸了),前者稱之為“包括式”間接被動句,后者稱之為“排除式”間接被動句③由于本文以下的分析主要和“包括式”間接被動句有關,故以下只詳述此類被動句的形式句法分析,對“排除式”間接被動句感興趣的讀者可參閱[5]。[5]139-147。
“包括式”間接被動句中涉及到一個“外層賓語”問題。所謂“外層賓語”是相對于“內(nèi)層賓語”而言的,就語義來理解,是指外層賓語受到主要動詞的影響比內(nèi)層賓語受到的影響要小,所以內(nèi)層賓語一般為受事,外層賓語則承擔著“受影響者”的題元角色。在“包括式”間接被動句中,主要動詞和直接賓語構成了一個V’,外層賓語便是這個V’的賓語,它控制著直接賓語的空的領有者Pro,并以空算子的形式存在,通過空算子移位附接于謂語小句之上,然后在述謂化的作用下與主句主語同標,這樣便把主句主語和內(nèi)層含有空的領有者的內(nèi)層賓語聯(lián)系了起來。如圖1④該圖引用時圖中文字略有改動。[5]142:
圖1 “張三被土匪打死了爸爸”的外層賓語分析
不論是直接被動句還是間接被動句,其中的謂語動詞都是及物性的,這一點可以從Huang等給出的例句[5]112-132看出:
(21)張三被李四打了。
(22)他被李四罵了兩聲,王五踢了三腳。
(23)張三被李四派警察抓走了。
以上句子中的謂語動詞都是及物動詞,這個動詞至少帶有兩個論元。一般而言,不及物動詞是不可以進入典型被動句的,通常不可以說⑤根據(jù)范曉[6],有少數(shù)情況的不及物動詞也可以進入被動句,如:“他被上級撤職了。”“她被這血腥的場面震驚了?!边@樣的不及物動詞與一般的不及物動詞不同,它們要么是動賓式的離合詞,這些離合動詞的后一個名詞語素能以客體身份受動作影響而發(fā)生變化;要么是具有致使特征的不及物動詞,它們所聯(lián)系的主體能夠致使客體發(fā)生變化。總之,這些不及物動詞具有使客體發(fā)生變化的功能,符合被動句對謂語動詞具有“動結性”語義特征的要求,故而句子成立。范曉稱之為“一價動詞二價化”。:
(24)小鳥被飛了。
(25)張三被李四來了。因為不及物動詞只有發(fā)出動作的主體而沒有動作所支配的客體,也就無所謂客體受到動作的影響而產(chǎn)生某種結果情狀的變化,所以一般不能構成被動句。故謂語動詞的及物性成了構成典型被動句的一個重要制約條件,也是形式句法理論得以運用的前提。然而,新興“被XX”式被字句中恰是不及物動詞占優(yōu)勢,所以我們認為這種句式不適宜用“外層賓語”假設來分析。下面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
根據(jù)Huang等,典型被動句的基本句式主要有兩種[5]112:
A.“NP1+被+NP2+VP”
B.“NP+被+VP”
在這兩種句式中,“被+(NP)VP”結構主要充當謂語。例如:
(26)a.張三被李四打了。
張三被打了。
b.張三被土匪打死了爸爸。
他們被搶走了最喜歡的玩具。
其中,“被”后面不論是包含施事NP的小句成分,還是不包含施事NP的動詞短語成分,都被看作是主語的次謂語,在這個次謂語中總包含一個空語類,使得主句主語和主要動詞的直接賓語能夠聯(lián)系起來。新興“被XX”式被字句中,“被XX”結構也能夠充當謂語:
(27)李國福被自殺了。
(28)家長被自愿繳納贊助費。從形式上看,含有“被XX”結構的句子和典型的“短被動句”①“短被動句”即“被”字后不出現(xiàn)施事NP的被動句。相似,那么這類句子能否按短被動句進行分析呢?比較(29)和(30):
(29)張三被殺了。
(30)張三被自殺了。
(29)中,“殺”為及物動詞,后面雖然沒有出現(xiàn)顯性的受事,但是隱含一個PRO填補這個位置,由于PRO在賓語位置上得不到格,所以要進行移位,從而移位到了VP的主語位置,然后在述謂化的作用下,和主句主語“張三”同指,這樣便把“張三”和深層賓語聯(lián)系起來,使句子得到正確的解讀。
(30)中,“自殺”是一個自主性的不及物動詞,既然是不及物動詞,它后面便不會有賓語的位置,所以也就不可能存在PRO,如此也不可能發(fā)生PRO移位以及述謂化,那么用來分析典型短被動句的PRO移位理論也就不適用于這類被動句。當XX是形容詞以及名詞時,這樣的情況在典型被動句中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所以,PRO移位理論對此仍不適用。不過,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新興“被XX”式被字句的真正含義潛藏于其深層語義結構中,該類結構可以通過補充而得到順暢理解。如:
(31)“一代大俠”金庸,前天晚上又在微博上“被死亡”了一回。(華西都市報2010年12月8日)
該句的完整解讀是:“一代大俠”金庸·被·(網(wǎng)友)·(宣稱)·死亡了一回。
(32)曹先生被“霸王條款”了。(新華日報2010年9月23日)
該句的完整解讀是:曹先生·被(商家)·(強迫接受)·霸王條款。
可見,補出的空位施事是補出的空位動詞所表示的動作的發(fā)出者,同時“被XX”結構中的XX降級為動詞的賓語,主句主語和這個謂詞性賓語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兩者不是同指關系,所以,我們認為,補充完整后的句子類似于Huang等提出的“包括式”間接被動句。
前面我們已說明,在“包括式”間接被動句中含有一個“外層賓語”,這個“外層賓語”與內(nèi)層賓語不是同指而是其他關系,比如領屬。這個“外層賓語”以空算子的形式存在,經(jīng)過移位附接于內(nèi)嵌小句之上,并在述謂化作用下與主句主語同指。如圖1所示,從中我們可以看到,Pro是“爸爸”的空的領有者,“外層賓語”即是以空算子形式(NOP)存在的V’的賓語,空算子發(fā)生移位,通過述謂化與主句主語“張三”同指,“外層賓語”的存在使身居內(nèi)層的被領有者“爸爸”順利地和處于句子最外層的主語“張三”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句子的解讀更加容易:張三的爸爸被土匪打死了,這件事情對張三產(chǎn)生了不如意的影響。
圖2 “金庸被死亡了一回”的深層結構樹形圖
我們認為這種分析方法適用于新興“被XX”式被字句的深層結構,分析如下:
圖2和圖3分別是新興“被XX”式被字句深層結構的樹形圖分析。與圖1不同,圖2、圖3中嵌套句主要動詞的補足語都看作是小句結構,而不是一個NP。這也許和主句主語與補足語之間的不同關系有關,即在典型被動句中,嵌套句中的直接賓語和主句主語多具有領屬關系,形成一個具有偏正關系的名詞短語結構,而在“被XX”式被字句的深層結構中,主句主語和補足語之間多構成一種陳述關系,形成一個具有主謂關系的小句結構,因此,補足語便被分析成了小句補足語。這種分析,不僅適用于XX為不及物動詞的情況,也適用于其為及物動詞、形容詞以及名詞的情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被XX”式被字句中的及物動詞和典型被動句中的及物動詞仍舊不同,它們構成的“被XX”式被字句仍具有雙重語義結構,其補足語也是一個小句而不是NP。
我們對新興“被XX”式被字句進行了簡單描述,展示了它們與典型被動句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同時,借鑒生成語法的相關理論對該句式進行了分析,我們認為這種被動句的表層形式無法用常規(guī)的語法規(guī)則加以分析,但是其深層結構和典型被動句沒有本質(zhì)性的差別,因此適宜用“外層賓語”假設加以分析。當然,這種分析只是一種大膽的假設,不成熟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1] 劉紅妮.“被XX”新詞的多角度考察[J].漢字文化,2010(3):49.
[2] 何洪峰,彭吉軍.論2009年度熱詞“被X”[J].語言文字應用,2010(3).
[3] 程豪杰,宋杉珊.小議新興“被X”格式[J].語文建設,2009(11):64.
[4] 劉杰,邵敬敏.析一種新興的主觀強加性貶義格式:“被XX”[J].語言與翻譯:漢文,2010(1):29.
[5] Huang C-T James,Li Y-H Audrey,Li Yafei.The syntax of Chines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6] 范曉.被字句謂語動詞的語義特征[J].長江學術,2006(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