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良
摘要 當下,我國基礎教育正在經歷從“近代型學?!毕颉艾F代型學校”的轉型。在這場轉型性變革的過程中,中學的教研組文化內涵也隨之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本文從教研活動的專業(yè)化、問題化、課題化、網絡化這四個方面,論述了構建中學新型教研組文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教研活動 教研組文化 中學教學
長期以來,教研組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沒有科學的制度保障,無有力的政策支持,教研組教研功能萎縮,地位逐步下降;教研組有責無權,被動執(zhí)行學校指令,活動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學校對教研組評價簡單化,僅以分數論英雄,缺乏學科專業(yè)特色,扼殺了教研組的生命力。①目前許多中學實行以年級部(組)為單位的“塊式”管理,各年級備課組成為年級部(組)的直接管理對象,更導致了學科教研組的弱化,許多中學的學科教研組形同虛設,教研組活動開展困難。在新形勢下,合理定位學科教研組的功能,尋找學科教研組的發(fā)展之路顯得非常迫切。構建新型教研組文化、以教研組文化凝聚人是加強教研組建設的重要途徑。
教研組文化屬于組織文化,是教研組成員共享的價值觀體系及其行為方式,是教師成長的“小環(huán)境”“小氣候”,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新型教研組文化”這一概念的提出是相對于“傳統(tǒng)教研組文化”而言的,它是在新課改背景下與學校整體性發(fā)展改革相匹配的產物。新型教研組文化的建設需要是對傳統(tǒng)教研組文化進行揚棄,摒棄了“家長式”、“惰性”等舊文化,保留了“合作、競爭”等有價值的文化內涵。通過教研活動的“四化”可以很好地構建新型教研組文化,并顯現教研組文化在教師發(fā)展和教學問題解決方面的重要價值。
1 教研活動的專業(yè)化——凸顯教研組文化的引導力
教研組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責,專業(yè)化團隊是其最主要的標簽,學科特色是其最鮮明特征。教研活動是促進組內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平臺,是教研文化構建的根本。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新的理念和教學行為去理解和實踐課程,這要求教師投入較大的時間、精力和智慧,而且可能冒應試成績下滑的風險。教師如果沒有得到組織的鼓勵、團隊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則更傾向于應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教學觀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②因此,教研活動要以團隊的引領為己任,營造一個專業(yè)研究的文化氛圍,實現組內教師與課程的浸潤,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如,發(fā)揮教研組名教師的引領作用,由名教師解讀新課標、上示范課及對青年教師的跟蹤評課;青年教師加強課后反思,填寫教研組統(tǒng)一制定的學科教學反思表格;在公開課的基礎上,教研組組織相關教師提升思想、提煉內涵,最終完成基于公開課的論文撰寫;教研組組織教師進行學科基本功競賽,形成一種你追我敢的專業(yè)發(fā)展熱潮等。這些專業(yè)化的活動,富有實效和不可替代性,凸顯了教研組文化的引導力。
2 教研活動的問題化——提升教研組文化的實效性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余虹指出,學科的問題化是當今學術界的發(fā)展方向,而教研活動的問題化同樣是教研活動的發(fā)展方向,是教研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會引導諸多問題,問題意識就是一種文化。教研組的任務就是強化組內教師的問題意識,把廣大教師的教學問題進行歸類篩選,在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尋求對策。這種問題具有生成性,教研組長需要根據自己聽課中發(fā)現的問題,或組內教師反映的問題,每周形成一個專題,在教研活動中以專題的形式加以討論,讓廣大教師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共識,在探討與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使教研活動成為問題解決的陣地,使教研活動真正遠離了形式化。在教研活動后,需要就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課堂實驗,當堂評價,并做好總結工作。
3 教研活動的課題化——提高教研組的文化品質
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將教研活動分別與課題緊密結合,以課題的形式引領教研活動,這是教研組文化建設的新形式。每個教研組至少要申報一個課題,由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在課題分工中充分考慮每位教師的特長。通過課題這個紐帶把全組老師緊密團結起來,讓每個教師都進入到研究狀態(tài)。課題式教研活動不追求形式上的華麗,而是倡導內容上的充實和研究的價值。在課題的規(guī)劃制定中,需要結合教學實際,以有利于提高學科教學實績、有利于推進新課程的研究、有利于教師的長效發(fā)展為標準。微型課題的研究是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以一年為周期的微型課題,可以將教師的教學困惑轉變?yōu)榭茖W的分析、操作,可以將教研組教師的成功經驗進行分享,擴大了教研組文化的影響,提高了教研組的文化品質。
4 教研活動的網絡化——增加教研組文化的凝聚力
中學階段教師課務較重,教研組集體活動不可能很頻繁,因此,利用網絡進行教研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教研組一方面需要建立教研組網站,掛靠在學校網站之中,教研組長規(guī)劃好網站欄目、主題,每個教研組成員都是網站的管理者,都要及時把自己的搜集、開發(fā)的教學資源、自己的教學成果掛在網上。教研組教師把教研組網站作為教研組文化共享和展示的窗口,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提高了教研組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教研組建立QQ群,在課余時間進行直接交流或留言,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關心,形成一個和諧共進的良好氛圍。
總之,教研組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狀況在學??沙掷m(xù)發(fā)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構建新型教研文化,就是使教研活動擺脫“內容空洞、活動形式化”的窠臼,以專業(yè)化、問題化、課題化、網絡化等途徑有效地解決課程改革實施中的學科教師存在的問題,使教研的工作模式、運行機制更有利于課程改革的實驗和推進,更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更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