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花
摘要 目前中學生超體重和肥胖的比例呈增加趨勢,已經(jīng)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針對超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有氧運動處方進行控體重實驗研究。經(jīng)過實施8個星期的有氧運動處方,受試者總體體重指數(shù)(BMI)有顯著性的降低。結果提示,實施有氧運動處方是青少年控體重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 有氧運動 運動處方 控體重 體重指數(shù)
目前肥胖已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重要因素之一,全世界超重人口已有12億。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超重、肥胖比例更高,如美國有近58%的人超重。在中國,據(jù)有關部門公布的數(shù)字,我國肥胖人口已達7000萬左右。①隨著營養(yǎng)、生活方式的改變,6~18歲的學生中,肥胖學生高達15%,有個別班級肥胖比例突破30%。②肥胖不僅引發(fā)各種疾病,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還會影響人們的形體美,造成身心負擔。有些青少年學生由于肥胖不能較好地完成體育學習任務,做動作不美觀,容易產(chǎn)生害羞怕丑的心理,對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本文通過對廣州市職業(yè)學校22個超重學生進行了有氧運動控體重實驗,為超重中學生控體重提供有效的有氧運動處方和鍛煉方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廣州市某職業(yè)學校22名超體重男生為實驗對象(表1),年齡為15~16歲,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指數(shù)(BMI) = 實際體重(Kg)/身高2(m2))在25~30之間,③并根據(jù)受試者的運動興趣為衡量指標分為兩組,每組11人。受試者在實驗期間睡眠照常、飲食照常,飲食量保持穩(wěn)定。
1.2 方法
運用慢跑、健身操、跳繩、呼拉圈、仰臥起坐、俯臥撐、游戲等運動項目,對受試者實施8個星期的有氧運動處方,并對其鍛煉效果進行測試。測量出受試者實驗前后的身高、體重。在實施運動處方過程中,以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0%~85%確定為靶心率。測試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0進行統(tǒng)計處理。
2 有氧運動處方
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jié)奏,持續(xù)時間較長。④運動處方由指導者根據(jù)鍛煉者的健康狀況、體能水平、生活環(huán)境和運動經(jīng)驗等,用處方的方式來確定鍛煉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次數(shù)和注意事項。⑤兩組運動干預的運動處方見表2、表3。
2.1 運動目的
一是主要控制體重,預防肥胖;二為保持和增強體力,提高身體素質(zhì)。
2.2 運動方式
控體重最佳運動是以有氧運動為主,結合適量的力量性運動。一般為步行、長跑、長距離或長時間游泳、跳繩、登樓梯、騎自行車、健美操、球類、登山及室內(nèi)跑步機、功率車等。力量性運動指克服阻力(負重或自身體重)的肌肉力量練習,有杠鈴、啞鈴、實心球、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立定跳遠等。力量運動可以促進肌肉發(fā)達、增加瘦體重,從而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能量消耗。本次實驗選擇慢跑、健身操、跳繩、呼拉圈等為主的有氧運動,以及仰臥起坐、俯臥撐等抗阻力練習為輔,并有選擇性地進行游戲項目。
2.3 運動負荷強度
長時間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有效地利用脂肪,達到控體重的目的,中等強度、持續(xù)30分鐘以上的運動能夠最有效地動員有氧氧化供能系統(tǒng)參加工作,并可發(fā)展有氧供能系統(tǒng)的功能。比較合適的最大運動強度稱為靶心率:運動中最適心率,指能獲得最佳效果并能確保安全的運動心率。靶心率掌握在60%~75%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 = 220年齡。⑥對于不同年齡不同體質(zhì)的人應根據(jù)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力量性運動一般指最大力量的40%~50%的動力性運動。一般練習3~5組,每組重復10~15次,每組間休息1~2分鐘。⑦本次實驗運動強度根據(jù)靶心率,即適宜心率在125次/分左右。
2.4 運動時間與頻度
本次實驗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點至五點半,運動時間1.5小時(第一個星期為適應期,運動負荷強度適當降低),每周5次,共運動干預8周。
說明:處方中每個項目練習三組,組間歇2~3分鐘;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各5分鐘。
2.5 注意事項
本次實驗以學生自愿參加,在參加前對受試者進行基本身體狀況的了解;在進行有氧運動前應做準備活動,運動結束還要進行適當?shù)姆潘?。受試者在煅煉過程中出現(xiàn)不適或異常現(xiàn)象,應該減少運動量或停止運動。強調(diào)指出運動結合減少膳食的熱能攝入量以減輕體重優(yōu)于單純的運動或飲食療法。運動促進代謝旺盛,消耗熱能,促進食欲,如不控制飲食,就難以減肥。特別要注意飲食中糖、脂肪、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的搭配,限制脂肪量。在限制飲食時,還要注意運動營養(yǎng),防止營養(yǎng)不良、代謝紊亂等副作用的發(fā)生,適當補充糖也有利于脂肪的充分燃燒。⑧實驗期間,要求受試者自行控制膳食,以自我調(diào)節(jié)為主。另外,有氧運動實驗的整個過程,都在測試者的指導和監(jiān)督下進行。
3 結果與分析
經(jīng)過8個星期的控體重實驗后,22位超重學生體重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控制,具體情況如下圖(圖1)。
(1)總體控體重情況。從柱形圖得出,經(jīng)過有氧運動訓練后,22名受試者中,有18人體重減少,最多的減重達到3.5公斤,另出現(xiàn)了4人增重現(xiàn)象,有可能是經(jīng)過煅煉后,肌肉成份改變所引起,脂肪減少,但肌肉增加;也有可能由于這幾名受試者運動后,促進食欲,攝入的熱量得不到控制而引起體重增加。結果表明,有氧運動是控體重的有效方法。
(2)兩組受試者之間比較。從圖1可以看出,兩組受試者使用了兩種不同運動處方后,控體重的效果也存在區(qū)別:第一組受試者控體重效果優(yōu)越于第二組受試者。在這兩種運動處方的運動項目比較中,區(qū)別在于慢跑與健身操項目中,在進行有氧運動時,持續(xù)的時間長,有氧運動所產(chǎn)生的效果越好;慢跑運動簡單易行,受試者容易掌握,只需要受試者自覺堅持不停,就能持續(xù)完成運動量,而健身操在練習時容易受動作不到位、受試者不能很好掌握節(jié)奏而暫停運動等因素影響有氧運動的供能效果。因此,兩組受試者在實驗后,控體重效果出現(xiàn)了一定的差異。
(3)每組受試者個體之間比較。本次實驗的兩組受試者分別使用了各自的運動處方,但從柱形圖中可以看出,每組受試者之間都存在著較大的個體效果差異。在處方實施期間,受試者參與運動的時間、項目、負荷強度、頻率等因素都受指導者的監(jiān)督,由這些因素引起個體效果的差異可能性較小。在實驗期間通過觀察、交談,發(fā)現(xiàn)影響個體效果差異最大因素是對膳食的控制。實驗過程中,對飲食方面只要求受試者自我監(jiān)督和控制,由于受試者對飲食的控制強度不同,導致了實驗后個體效果出現(xiàn)明顯差異。
根據(jù)實驗前后所得結果進行對照,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4)。
經(jīng)過t檢驗,從表4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兩組受試者身高在實驗前后無顯著性變化(P>0.05,t1 = -1.491;t2 = -1.936)。在體重方面,第一組受試者實驗后體重減少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t1 = 3.45);第二組受試者實驗后體重減少具有顯著性(P<0.05,t2 = 2.93)。實驗后,兩組受試者體重指數(shù)BMI在實驗后有了顯著的降低(P<0.01,t1 = 3.385;t2 = 3.675)。結果表明:有氧運動對控體重有明顯作用。
4 小結
(1)經(jīng)過8個星期的有氧運動干預實驗,受試者體重指數(shù)(BMI)在實驗后有極顯著性的下降,其中最多的減重達到3.5公斤。結果表明,系統(tǒng)的有氧運動干預對超體重職校學生有明顯的控制體重作用。
(2)不同有氧運動項目其控體重效果有所不同,第一組受試者減重的效果優(yōu)于第二組受試者。所以,在設計和實施有氧運動處方時,應考慮不同運動項目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