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澤英
【摘要】新課標和新教育理念要求語文教師著眼于生活,樹立大語文觀,進行開放式教學。而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急功近利,著眼于考試、考分,日常文本教學肢解成了考綱、考點,課堂上經(jīng)常談的是考試秘笈,練的是考試技法,語文課很少去開掘語文價值,更別提滋養(yǎng)心靈、提高人文素養(yǎng)了。因此,學了多年語文,仍不諳人情世故,不懂基本禮儀。生活時時處處離不開語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的生活就缺少了和諧,缺少了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作文;身臨其境;觸景生情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作文,常常成了人們論及一個人語文水平的標桿。但鑒于中、高考作文閱卷的現(xiàn)狀,寫作訓(xùn)練實則成了一種充滿八股味的機械的操練。處在壓抑、焦慮中的學子們有的是固定的思維模式,寫作的靈性蕩然無存,更無想象、創(chuàng)造火花的迸發(fā)。事實上,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引入生活清流,從學生們熱衷的手機短信、QQ聊天、發(fā)博文這樣的形式入手,從學生們關(guān)注的交友、球賽、時事的話題入手,從學生們喜歡的踏青、郊游等親近大自然的活動入手,寫作教學一定會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學生,并帶領(lǐng)他們走進廣闊的寫作天地。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真情實感是寫作的基礎(chǔ)。為此,需要抓住機會,為學生尋覓或設(shè)置恰當?shù)膱鼍?,使他們身臨其境,得到可感的情境體驗。其間,老師適當點撥,以便開啟學生的思路,觸發(fā)他們寫作的激情和靈感。世界博大無垠,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哪些適合學生觀察,哪些又可在觀察后作文,須認真加以選擇。如從學生身邊開始,選擇美的對象,學生見到美的事物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種愛慕、歡愉的情緒。學校的美景,家鄉(xiāng)的美景,大自然的美景,都是學生觀察的美的對象。此外,還要考慮觀察點的確定,觀察程序的合理安排以及觀察時間的講究等。
案例一:課題組曾多次組織學生出去郊游。在綠草如茵的江堤上,體悟浩浩長江不息的奔涌,遙看點點沙鷗自在的滑翔,牧童的短笛,悠閑的牛群,飄揚的柳絮,還有那藍天白云以及日幕時分那斜暉脈脈的依依夕陽……這是一幅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天然山水畫,這是一首恬雅悠揚的抒情詩!自由活動之后,實驗老師組織學生圍成一圈,啟發(fā)他們留意身邊的一切,鼓勵他們當場口頭描述此情此景。同學們興致很高,有的仰望,有的俯視,有的左顧右盼,有的意味深長地注視著某個景點,有的正在沉思默想,揣摩心中的詞句……剛才的喧鬧嬉笑聲一下子消遁得無影無蹤了——這是一種高度的自覺性!醞釀時間還不到十分鐘,就有同學舉手躍躍欲試了。每次活動,必有收獲。同學們觸景生情,留下了一行行詩意般濃郁的足印,揮灑了一句句激情滿懷的言辭。諸如:“芳草青青柳色新,江水滔滔沙鷗鳴。少男少女逗童趣,落日余暉映我心。”“不必說悠揚的牧笛,自在的牛群;也不必說浩蕩的長江,搏浪的舢板;單是那飄飄灑灑的柳絮,就有無窮的樂趣?!薄岸嘞氩蓴X那嬌嫩的小紅花,編成我心中的花環(huán),然后輕輕放入長江;載著我的遐思,飄向遠方”等等。
案例二:實驗老師組織冬令營活動——步行前往九江星子縣。同學們頂風冒雨,繞廬山腳下大半圈,可以說這既是意志和毅力的考驗,又是艱辛的情感體驗,更是一種得之不易的美的陶冶。盡管路途遙遠,但同學們興致盎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觀音橋的奇特造型,玉簾橋的飛花濺玉,金輪峰的離合神光……佳境名勝,牽動了他們綿綿長長的情思,激發(fā)了他們仰天大喊,一吐為快的欲望。此時,天公作美,撥云見日,山巒愈發(fā)清新,連綿如畫,深谷迷霧升騰,纏繞山腰。雨趣、云趣、山趣、水趣、洞趣,勝景層出,美不勝收。同學們情溢山野,高潮迭起。回校后,同學們情不能自已,清詞麗句涌入筆端——有學生這樣寫道:“雖然時值暮冬,二月卻從長著春風和陽光的田野上飛來,春之潮便在我們心中漲起……”因為擁有真情實感,所以連平時作文較差的某同學也寫出了頗耐尋味的語段,她是唯一爬上金輪峰的女同學,感觸很深:“這山可真難爬呀!到處是野草,幾乎每一根都有三米來高。我和幾位同學爬到半山腰時,老師和同學們已經(jīng)看不到我們了,我們只有搖晃那高高的野草來告訴他們我們的所在?!薄敖疠喎迨钱斈晖豸酥[居的地方,沿途橫柯蔽日,溪流激石,嘩嘩作響,山谷中自有一股透澈心脾的清涼?!薄叭藗儗ι娇傆幸环萏厥獾母星?,到了山中令人感到全身輕松,你可以拋開塵世中的約束,三步一蹦,兩步一跳,或大喊一聲,讓聲音在山谷中回蕩,而沒人當你是瘋子。”還有學生似乎懂得了冬令營的個中滋味:“幾分辛苦,幾分甘甜,我又想起寒假里野營拉練的情形來……”居然摘引《苦齋記》中頗具辯證法的一句話作為題引,“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
結(jié)論:“美是生活”,把學生帶到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學生的視野也不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里,身臨美景,觸景生情,情動而辭發(fā)。此時,學生的思維活動積極展開,貯存的詞語也一下子變得那么鮮明而富有感情色彩。言語的自然揮灑,與平日里閉門造車、擠牙膏式的艱難作文比較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愉悅與成功。
生活原本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沒有理由把學生死死地限定在校園內(nèi)、課堂上,單調(diào)、枯燥、乏味的生活,帶來單調(diào)、枯燥、乏味的作文,因為文章本來就是生活的反映。擴展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笆贾i在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蔽覀儜?yīng)該大力提倡具體、生動、可感的情景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在語文生活化的引領(lǐng)下,涵濡體悟,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編輯: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