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板頭曲屬于弦索樂,原為河南大調曲子的組成部分,是大調曲子在演唱之前演奏的器樂曲,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器樂合奏形式。河南板頭曲、北方弦索十三套以及廣東潮州細樂等樂種同為弦索樂的代表。河南板頭曲發(fā)源于中原,在與大調曲子一同發(fā)展的同時,吸收了大量民間音樂素材。在保存中原音樂質樸雋雅的音樂氣質的同時,河南板頭曲作為中原音樂文化的遺存,對其他地區(qū)的樂種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中州古調”與廣東漢樂的淵源,廣東漢樂曲目《熏風曲》源于中原地區(qū)的樂曲《大八板》,其68板體結構是廣東漢樂的重要曲體結構,同一類型的曲目還有《昭君怨》《出水蓮》《雪雁南飛》等。因此,從廣東漢樂中可以看到中州古調在其他地區(qū)音樂中的遺存。相較于同樣由說唱音樂伴奏發(fā)展而來的其他北方樂種,如樂亭大鼓、梅花大鼓等,河南板頭曲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僅作為演奏唱段的過門存在,也以弦索樂的形式獨立存在,并形成了內(nèi)容豐富的曲目、獨立完整的板式結構以及固定的演奏形式。三弦和箏作為河南板頭曲的主要演奏樂器,各自發(fā)展出具有地方風格的器樂流派并衍生出大量的獨奏曲目和豐富的演奏技巧。
河南板頭曲的主要演奏樂器是中鼓三弦,中鼓三弦的形制相較肖劍聲設計的現(xiàn)在普遍用于獨奏的80型三弦更小。傳統(tǒng)的中鼓三弦的山口在琴桿與琴軸連接處的上端,由于琴鼓較小,聲音也較為柔和,但隨著三弦樂器的發(fā)展以及河南板頭曲演奏家演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在河南板頭曲在演奏中也會用到80型三弦。
一、河南板頭曲三弦演奏技法
河南板頭曲三弦的演奏注重雅俗共賞的音樂風格和沉穩(wěn)細膩的音樂表達,這與河南板頭曲和大調曲子之間的風格聯(lián)系是密切相關的。河南板頭曲的主要演奏樂器有三弦、琵琶、箏等,三弦在河南板頭曲和大調曲子伴奏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三弦的樂器特性是可以很好地跟腔走韻,一把三弦一張板就可以開始演唱,足見三弦的靈活性。
河南板頭曲的演奏者,常常也是大調曲子的伴奏者,在長期的大調曲子的伴奏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帶有河南地方音樂特點的演奏方式。音樂語言受到當?shù)匚幕驼Z言的影響,河南板頭曲作為三弦傳統(tǒng)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演奏家的整理和演奏技法的發(fā)展,它的一些合奏曲目成為三弦河南板頭曲獨奏的代表曲目,如《和番》《小飛舞》《上樓》等。地方樂種音樂風格的形成,與當?shù)氐恼Z言文化、人文性格、風王人情緊密相連。河南板頭曲的音樂風格,既具有直爽熱情的豪邁氣質,又蘊含端莊典雅的秀麗之美。因此,在演奏時,既要把握好整體的音樂風格,又要注意對音色把控、演奏技法運用以及音樂處理的準確性,充分展現(xiàn)出樂種的音樂風格。河南板頭曲的演奏技法主要分為右手技法、左手技法兩個部分。
(一)右手技法
在演奏河南板頭曲時,三弦的右手技法主要有滾奏、扣弦、指輪、鳳點頭等特色技法。
1.滾奏
在河南地區(qū),滾奏也被稱為“捻指”。在河南板頭曲的演奏中,滾奏的運用十分常見。滾奏往往是短小精悍的,有較強的語言性,常常配合左手滑音使用,形成連續(xù)的聲韻。例如河南板頭曲《上樓》開頭處的滾奏,配合回滑音將曲中描繪的小紅娘俏皮的性格直截了當?shù)卣宫F(xiàn)出來。這樣的音韻處理,表現(xiàn)出河南地區(qū)的音樂語言特色。
2.扣弦
扣弦主要運用手腕力量配合手指彈奏,右手食指彈老弦,右手大指緊接挑子弦,這個技法在大調曲子的鼓子頭前奏中使用得非常頻繁,常常配合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彈奏,與左手技法結合比較緊密。這一技法在河南板頭曲中也常被用于句尾或整曲的結尾音。例如在大調曲子鼓子套曲的過門音樂里,扣弦技法頻繁出現(xiàn)。在節(jié)奏較為歡快的鼓子前奏中,演奏者常常會加入左手的擻音、滑音等技法,以推動過板音樂的整體情緒。
3.輪指
在實地采風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河南地區(qū)在演奏河南板頭曲以及為大調曲子伴奏時,演奏者運用的三指輪通常為反向三指輪,其順序依次是中指、食指、大拇指。根據(jù)拍子時長的不同,演奏者有時會采用反向四指輪進行演奏,其順序為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這是河南板頭曲演奏的一大特色。有時,這種四指輪還會替代過板音樂或樂曲中的“短撮”(節(jié)拍較短的滾奏)來使用。
4.鳳點頭
鳳點頭在樂句中具有裝飾作用,是一種對旋律進行變奏、加花以及修飾樂句的手法。這種手法在潮州細樂的三弦演奏中也時常出現(xiàn)
(二)左手技法
鑒于三弦的特性,其在模仿聲腔音韻方面具備更大的優(yōu)勢。河南板頭曲從大調曲子中脫胎而來,形成了獨立的演奏形式,其音樂語言更多地帶有唱腔性。因此,表現(xiàn)河南板頭曲的韻味需要依靠左手的技法,以此增添樂曲的風格性和地方語言特色。
1.三度上滑音
三度上滑音通常表現(xiàn)得較為直爽,可以充分地體現(xiàn)當?shù)厮手甭实娜宋男愿?,在演奏中左手滑音的速度較快,直接滑到落音,經(jīng)常與滾奏的演奏技法同時使用。
2.三度下滑音
三度下滑音較為委婉,在左手從起音到落音的滑奏過程中,需要注重起音的延伸感,并且滑奏速度較慢。這樣的處理方式契合當?shù)氐恼Z言特點,同時也與大調曲子的演唱腔韻吻合。
3.同音不同弦的裝飾性滑音
這種裝飾性滑音是河南板頭曲演奏中常用的裝飾性演奏手法,此類裝飾多出現(xiàn)于G音、D音、A音上。第一音演奏子弦、中弦的空弦,重復音則演奏低一弦,并以裝飾性滑音進行處理。這樣的運用使音樂色彩更為豐富,更能表達樂曲的內(nèi)在情感,多用于細膩的樂句中,常伴有小幅度揉弦,例如《大泉》中D音和G音的處理。
4.有節(jié)奏的大滑音
這種大滑音是指在固定的幾拍內(nèi),右手有節(jié)奏地彈奏,左手配合大幅度揉弦,完成從起音滑至落音的效果,意在模仿某種情緒的聲腔化表現(xiàn),例如在《和番》中運用這種有節(jié)奏的大滑音來模仿哭腔,生動地表現(xiàn)了陳杏元和番時的悲苦心情。
5.揉弦的運用
河南板頭曲中,聲腔化的音樂語言極為豐富。左手揉弦技法的運用,堪稱表達其聲韻的神來之筆,其中包括小幅度的吟揉,即腕子帶動手指在指板上下進行反復小范圍的揉弦;大幅度的滑揉,也就是小臂和腕子帶動手指在指板上下進行反復大范圍的揉弦,這種技法常用來表現(xiàn)激動的情緒;還有老弦上的顫揉,在河南板頭曲中,該技法主要用于#C音的處理。在大調曲子十六板前奏的結束句中,此音會被著重使用,在曲子的結束句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它是河南板頭曲中常用的變音。演奏此音時,左手無名指需要按住老弦左右揉弦,從而演奏出緊湊的顫音效果。
譜例1 大調曲子十六板前奏
二、大調曲子的過板及唱腔對河南板頭曲中三弦演奏的影響
三弦作為大調曲子中的主要伴奏樂器,受大調曲子演奏的影響,河南板頭曲的曲調一部分源自大調曲子的過板音樂,具體而言,主要是大調曲子的前奏。大調曲子的前奏主要有幾種類型:鼓子套曲前奏、垛子、碼頭、滿江紅套曲的前奏(十六板)以及越調套曲前奏。其中,鼓子套曲前奏的變化最為豐富,多為傳統(tǒng)的“老八板”,這也是鼓子套曲中最為常用的節(jié)奏之一。后來衍生出的用于不同情緒和唱段的前奏,都是由“老八板”前奏變化而來的。
通過對比大調曲子十六板前奏(見譜例1)和河南板頭曲《高山流水》片段(見譜例2),可以發(fā)現(xiàn)《高山流水》與大調曲子十六板前奏的旋律框架基本一致。《高山流水》是一首典型的八板體結構的河南板頭曲,全曲共87板,在原68板體曲式的基礎上,為推動樂曲發(fā)展加入了“八板頭”,并將十六板前奏的結尾作為結束句。
樂曲從大調曲子的前奏發(fā)展成獨奏曲,在演奏方面,既保留了大調曲子伴奏的演奏技法,又在從多人伴奏轉變?yōu)橐蝗霜氉嗪?,使三弦左右手的演奏技法在樂曲中的運用更加豐富。
課題項目:2022年度中國音樂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能力建設科研計劃博士生學術能力提升平臺“肖劍聲三弦藝術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22001/010。
[作者簡介]陳京京,女,漢族,黑龍江佳木斯人,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器樂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