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5)16-0007-03
在“學為中心\"教育理念蓬勃發(fā)展的當下,課堂教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其核心在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學段語文教學都要著重抓好學生的漢字書寫。一方面,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習得基礎書寫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另一方面,針對一、二、三學段學生,語文課內要安排10 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隨堂開展書寫練習。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不同年級語文課堂中,實現書寫的有效指導并讓學生充分完成練習,達到良好的書寫效果,成為亟待深入探究的重要課題。
一、“學為中心”理念下語文課堂硬筆字練習策略
(一)合理安排時間與內容
在“學為中心”的理想課堂中,合理規(guī)劃寫字練習的時間與內容十分關鍵。每堂課10分鐘的書寫練習,需依據年級特性和教學內容,在充分考量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靈活分配時間。例如,課前安排聽寫,讓學生自主核對批改,以強化對字詞的掌握;課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做批注,記錄思考感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尾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享書寫要點。這種將書寫任務融人課堂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集中的練字模式,能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有所收獲,既能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又能真正做到“提筆即認真,書寫必規(guī)范”。
(二)分層落實,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個體差異顯著,因而寫字練習時務必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寫字技能有明確要求,教師應邊示范邊指導,嚴格訓練。在“學為中心\"課堂上,教師要關注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個體差異大的特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指導時長。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需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與指導;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需引導他們進行更高層次的書寫探索。
此外,課堂上需確保學生有充足的練字時間,在注重書寫質量的同時,逐步提高書寫速度,達成教學目標。
(三)以學定教,提升水平
落實各學段的書寫重點,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學為中心”理念的體現。教師在每節(jié)語文課上確定寫字教學目標時,要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依據。第一課時著重讓學生把字寫正確,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教師針對性指導來實現;第二課時在熟練書寫的基礎上追求規(guī)范美觀,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評,相互學習借鑒。教學每課生字時,教師分類重點講解與指導,學生通過“描、臨、比、改\"逐步掌握書寫要求。此外,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反饋,針對學生的書寫問題,引導其自我反思、自我糾正,提升書寫水平。
(四)學段銜接,關注體驗
在“學為中心”理念下,教師需助力學生從鉛筆書寫平穩(wěn)過渡到鋼筆書寫,并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一、二年級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少用橡皮擦,養(yǎng)成一次寫好的習慣,并培養(yǎng)其專注力與自信心。對于剛開始使用鋼筆寫字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其挑選筆尖較細的鋼筆,講解吸墨技巧與書寫注意事項,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掌握鋼筆字書寫要領,感受書寫工具變化帶來的不同體驗。
(五)豐富楷書與行楷學習資源
小學階段以硬筆楷書學習為主,學生練習熟練書寫正楷字。對于小學高年級書寫基礎扎實且興趣濃厚的學生,可鼓勵他們嘗試行楷字書寫。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提供書法作品賞析、名家書寫視頻等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自主感受行楷字的特點與魅力,拓展書寫技能,滿足學習需求。
(六)提升書寫審美能力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觀察、審美和控筆能力不斷提升。在“學為中心\"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漢字筆畫和字形之美,通過小組討論、實踐探索,能讓學生熟練運用提、按、頓、挫等方法,處理好部件間的關系,使字體呈現中和之美,有利于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yǎng)。
二、“學為中心”理念下語文課堂軟筆字練習策略
(一)硬筆與毛筆兼修
“硬筆與毛筆兼修”契合《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是豐富學生書寫體驗的重要舉措。中小學生學習書法通常從硬筆入手,小學一、二年級主要在語文課中學習,條件允許的學??砷_設校本或地方課程輔助教學。到了三至六年級,學校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學習毛筆書法,同時繼續(xù)在語文課中練習硬筆。在這一以貫之的書法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對比硬筆與毛筆在書寫姿勢、筆畫寫法等方面的異同,注意發(fā)揮兩者優(yōu)勢,相互促進,提升書寫效果。
(二)硬筆與毛筆互補
寫字姿勢:硬筆和毛筆書寫的坐姿一致。在“學為中心\"課堂,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互相監(jiān)督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坐姿,感受書寫時的安靜平和、姿態(tài)端莊,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儀態(tài)。執(zhí)筆方法:硬筆和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不同,但都要求指實掌虛,手腕放松。教師需引導學生自主嘗試不同的執(zhí)筆方法,體會靈活運筆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執(zhí)筆方式。運筆方法:在“學為中心”教學中,通過教師實例演示、學生實踐,幫助其掌握硬筆書寫起收簡潔、有提有按等筆法技巧,感受筆畫的變化美,提高硬筆書寫水平。結字練習:硬筆和毛筆在漢字書寫結體方面基本相同。借助“雙鉤填墨”“單鉤擴墨\"等方式,可以讓學生自主領會書寫要求,感受書法之美,減輕練習毛筆字的難度,同時提高硬筆書寫能力,實現軟硬筆書寫相互促進。
三、“學為中心”理念下重視學生書寫興趣的培養(yǎng)
在“學為中心\"教育理念下,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習慣需要采用新視角與新方法,尤其是激勵性評價的運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助力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
(一)從低年級抓起,打好基礎
小學低年級是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在“學為中心”理念指引下,這一時期抓書寫意義重大。低年級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可塑性強,教師針對書寫要領、姿勢及心態(tài)等方面制定明確細致的要求,可以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書寫基礎,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的發(fā)展。
(二)多措并舉,抓好重點
正確“雙姿”的培養(yǎng):正確的執(zhí)筆和書寫姿勢是書寫的基礎。在課堂中,教師運用“激發(fā)興趣、重視習慣、堅持如一\"的策略,開展小組“雙姿”比賽,可使學生在競爭中相互學習、監(jiān)督。比賽結束以后,教師應及時表揚書寫姿勢規(guī)范的小組和個人,頒發(fā)小貼紙等獎勵,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對姿勢有誤的學生,需耐心糾正并加強督導。
良好心態(tài)的塑造:在學生自主書寫時,教師應設置循序漸進的時間梯度,從最初的幾分鐘逐步延長。每當學生成功完成一個階段的專注書寫后,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專心致志的學習態(tài)度。
愛惜文具的引導:教師需規(guī)定學生每天帶五支鉛筆、一塊橡皮并貼上標簽;定期評比文具的完整性,公開表揚妥善保管文具的學生,以激勵其他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安靜整潔的環(huán)境:安靜整潔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集中精神寫字。在課堂上,學生需排除外界干擾,確保10\\~20分鐘的安靜書寫時間。期間教師不打斷學生練習,學生之間不交談、不喧嘩。
(三)重視評價,提升素養(yǎng)
“學為中心”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教師評價學生作業(yè)本書寫質量時,不能僅關注書寫規(guī)范、字跡工整和作業(yè)本整潔度,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互評。
對于存在書寫問題的學生,教師需引導其自主分析原因,并及時糾正;對于書寫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需組織經驗分享會,讓他們展示書寫技巧、分享書寫心得。
四、“學為中心”理念下學生書法審美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在“學為中心”教育理念下,學生書法審美與語文教學的融合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學承擔著傳承文化的重任,而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形式,是千年漢字美學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從漢字認知層面看,語文教學講解漢字的讀音、釋義,為書法學習奠定基礎;學生書寫漢字的筆畫、結構,能加深對漢字文化的理解。
在\"學為中心\"理念下,教師應組織書法賞析活動,讓學生從語文知識角度解讀書法作品的文化內涵,從書法審美角度品味漢字的書寫之美;開展書法創(chuàng)作與寫作相結合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用優(yōu)美的筆法書寫作文,提升對文字表達的重視。
總之,在“學為中心\"背景下,語文課堂寫字練習需從多方面深入探索實踐。通過合理安排硬筆字練習、做好各學段硬筆書法的教學銜接,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并在書法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