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lower limb lymphedema; exercise; scoping review; nursing
婦科惡性腫瘤(gynecologicalmalignant tumors)是指發(fā)生在女性生殖器官的惡性腫瘤,以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外陰癌為主。據2020年全球癌癥機構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新增133萬例婦科惡性腫瘤病人,約有54萬例病人死亡[1]。我國2022年新增婦科惡性腫瘤人約29萬例,死亡約9萬例[2]。婦科惡性腫瘤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然而有研究表明,廣泛根治性切除術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可能會損傷淋巴循環(huán)系統,導致淋巴液回流障礙,造成富含蛋白質的淋巴液積聚在組織間,病人早期表現為下肢腫脹、疼痛、沉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3]。下肢淋巴水腫作為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為 1.2% \~47.6%[4-5] ,臨床上主要采用手法淋巴引流綜合消腫法(completedecongestivetherapy,CDT)對早期和中期淋巴水腫進行治療[,而功能鍛煉作為CDT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數被用于乳腺癌相關淋巴水腫的研究,應用于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的研究甚少,現尚未有研究探討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規(guī)范化運動干預方案。范圍綜述(scopingreview)能通過系統地檢索文獻、篩選和綜合已有知識來描述某一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和不足之處,以解決探索性問題[7]。因此,本研究根據范圍綜述的方法學框架[8],對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運動干預研究進行系統回顧分析,旨在為臨床構建下肢淋巴水腫精準護理新方案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鑒。
L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問題的確定
通過查閱資料確定研究問題:1)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運動干預的具體內容有哪些(方式、時
機、時長、頻率、強度)?2)運動干預涉及哪些結局指標?干預的應用效果如何(安全性、療效)。
1.2文獻檢索策略
采用主題詞十自由詞相結合的方式系統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CBM)、PubMed、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EMbase等中英文數據庫,搜集與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運動干預相關的文獻,同時手工檢索參考文獻,以補充相關資料。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4年5月3日。中文檢索詞包括:婦科惡性腫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外陰癌、婦科癌癥、腫瘤、癌癥/淋巴水腫、下肢水腫、下肢淋巴水腫、下肢象皮腫、下肢腫脹/運動、抗阻力運動、有氧運動、鍛煉、力量訓練、運動療法、體育運動。英文檢索詞包括:ovarian cancer、cervical cancer、endometrial cancer、gynecologic cancer、vulvar cancer、gynecological tumor/lymphedema、lowerlimblymphedema、lymphoedemaelephantiasis、swelling edema、edema/exercise、exercisetherapy、aerobic*、physical activity、physical exercise、physical endurance、endurance、resistancetraining、strength*、walking、movement、bicycling。中文數據庫檢索以中國知網為例,檢索式為:(主題:婦科惡性腫瘤 + 宮頸癌 + 子宮內膜癌 + 卵巢癌十外陰癌 + 婦科癌癥 + 腫瘤 + 癌癥)AND(主題:淋巴水腫+下肢淋巴水腫 + 下肢象皮腫 + 下肢腫脹十下肢水腫)AND(主題:運動十鍛煉十抗阻力運動 + 有氧運動十力量訓練十運動療法 + 體育運動)。英文數據庫檢索以PubMed為例,檢索策略如下。
#1(((ovarian neoplasms[MeSH])OR(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MeSH]))OR(endometrial neoplasms[MeSH]))OR
(vulvar neoplasms[MeSH]) #2(((((ovariancancer[Title/Abstract])OR(cervical
cancer[Title/Abstract]))OR(endometrial cancer[Title/
Abstract]))OR(gynecologiccancer[Title/Abstract]))OR
(vulvar cancer[Title/Abstract]))OR(gynecological tumor[Title/
Abstract]) #3 #1OR #2 #4(lymphedema[MeSH])OR(edema[MeSH]) #5((((lymphedema[Title/Abstract])OR(lower limb
lymphedema[Title/Abstract]))OR(lymphoedemaelephantiasis
[Title/Abstract]))OR(swellingedema[Title/Abstract]))OR
(edema[Title/Abstract]) #6 #4OR #5
#7(((exercise[MeSH])OR(exercise therapy[MeSH])) OR(physical endurance[MeSH]))OR(resistance training [MeSH])
#8(((((((((((exercise[Title/Abstract])OR(exercise therapy[Title/Abstract]))OR(\"aerobic*\"[Title/Abstract])) OR(physical activity[Title/Abstract]))OR(physical exercise [Title/Abstract]))OR(physical endurance[Title/Abstract])) OR(endurance[Title/Abstract]))OR(resistance training [Title/Abstract]))OR(\"strength*\"[Title/Abstract]))OR (walking[Title/Abstract]))OR(movement[Title/Abstract])) OR(bicycling[Title/Abstract])
#9 #7OR #8
#10 #3 AND #6 AND #9
1.3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 納人標準
1)研究對象為婦科惡性腫瘤病人,包括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外陰癌;2)干預措施為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的運動干預,運動干預可單獨進行,也可作為綜合康復的組成部分;3)文獻類型為原始研究,包括隨機對照試驗(RCT)和類試驗研究;4)文獻語種為中文或英文。
1.3.2 排除標準
1)無法獲取全文文獻;2)重復發(fā)表的文獻;3)缺乏運動十預內容詳細描述的文獻。
1.4文獻篩選及數據提取
由2名接受過循證護理系統培訓并且考核合格研究人員獨立采用NoteExpress文獻管理軟件去除重復文獻,按照文獻的納入和排除標準進行文獻篩選,最后相互交叉核對,若產生分歧時,則由第3名研究人員決策,依據Arksey等8范圍綜述方法學框架制作Excel表格對文獻數據資料進行提取,提取內容主要包括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國家、研究類型、對照組干預方法、運動類型、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結局、十預周期、結局指標等。
2 結果
2.1文獻檢索結果
經初步檢索共獲得1304篇相關文獻,使用NoteExpress文獻管理軟件進行查重并剔除369篇重復文獻;在閱讀文題和摘要后,根據納人和排除標準,刪除872篇不相關文獻,閱讀全文后最終納人23篇文獻[9-31],其中有11篇為RCT,12篇為類試驗研究。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1。
注:T為試驗組;C為對照組。PRT為漸進式抗阻訓練(progresive resistance training);AE為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RT為抗阻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CDT為手法引流綜合消腫療法(complete decongestive therapy)。 ① 為下肢周徑; ② 為下肢淋巴水腫發(fā)生率; ③ 為下肢淋巴水腫相關癥狀發(fā)生率; ④ 為焦慮評分; ⑤ 為疼痛評分; ⑥ 為下肢淋巴水腫分級; ⑦ 為水腫自我感覺癥狀; ⑧ 為體質指數(BMI); ⑨ 為癌因性疲乏; ⑩ 為生活質量; ① 為 6min 步行距離; ? 為人體水分含量(生物電阻抗、細胞外水分、節(jié)段水分、細胞外水分比率); ? 為下肢肌肉力量; ? 為日常身體功能; ① 為實驗室凝血指標; ? 為不良事件(蜂窩織炎感染); ① 為下肢活動范圍。
a 類試驗(自身前后對照)。
2.3 運動干預的具體內容
2.3.1 運動干預方式
23項研究運動干預對象為經病理組織學確診的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以宮頸癌、卵巢癌、外陰癌為主。運動干預方式主要為 AE[10,14,16,20-21,24,31] RT及 PRT[9-14.30]活動關節(jié)運動 [12,15-17,19-20,23-26,28-29,31] 、柔韌性運動[10.27],且水上運動[22.27]及凱格爾訓練[18]也逐漸應用于下肢淋巴水腫的干預研究中。AE主要包括慢跑、散步、快走、游泳、固定自行車等;RT包括坐式劃船、胸部按壓、仰臥起坐、彈力帶、舉重、髖關節(jié)屈曲、小腿拾高等方式;活動關節(jié)運動由髖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踝泵操、雙側或單側膝到胸運動、股四頭肌運動、髖外展、空中下肢運動)組成;凱格爾訓練涉及平躺抬臀運動、仰臥髖關節(jié)運動、臥位屈膝扭轉運動、仰臥抱腿靠胸運動、仰臥踩單車運動等[18];水上運動包括水上瑜伽、水上慢跑、水上踏步、水上自行車等運動方式[22.27];而柔韌性運動是以跳舞、拉伸運動為主,可幫助拉伸肌肉,改善身體的柔韌性[10.27]。下肢淋巴水腫的運動干預不僅只是采取單一模式運動,其中有7項研究[12.14,16.20,24,27,31]聯合2種運動模式進行干預,1項研究[10]采用3種運動方式結合干預,干預效果均能減輕淋巴水腫程度。此外,Lindquist等[27]采用類試驗設計的研究方法,將下肢淋巴水腫病人分為水上運動組、陸上運動組及常規(guī)護理組進行干預,發(fā)現水上運動訓練組病人下肢淋巴水腫減輕效果更為明顯,而陸上運動組病人手臂及肩部淋巴水腫改善效果較佳,這提示對淋巴水腫病人的運動干預可根據病人需求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2.3.2運動干預強度、時間、頻率及周期
在運動方案干預實施的過程中,僅有10項研究[10-12,14,21-224-25.30-3]描述了運動強度;其中有4項研究[10,12,25,30]以病人耐受度為主確定運動強度(如感到疲勞、疼痛等),2項研究[11.14]遵循漸進式原則,運動強度由低強度開始,之后逐漸過渡到中等或者劇烈強度,1項研究[31]以踩自行車速度 5min90 轉為運動干預強度;Do等[24]研究以有氧運動最大心率的 64%~76% 確定有氧運動強度,柏格自我感知量表評分為 13~14 分確定活動關節(jié)運動強度;Dionne等[22]則以 12~15 分為運動強度。13項研究[9,13,15-20.23,26-29]未說明運動強度。運動強度作為運動康復和日常鍛煉效果的關鍵因素,對病人的健康狀況和康復進程至關重要,不同的病人因疾病種類、病情及個體差異,對運動強度的適應性和反應也各不相同。因此,建議今后相關學者對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進行運動干預研究時,應詳細報告具體的干預方案,以便于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在運動頻率方面,12項研究 [13,15-20,23,25-26,28-29] 報道了干預頻率為每天2次或3次或每天2組或3組,6項研究[10-11,14,22.30-31]病人運動頻率為每周2d或3d或每周2次或3次。在運動時間方面,23項研究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3項研究[11,21.31]未報告干預時間,9項研究[10,12.14,16-18,20,25,28]的運動時間為每次 20~30min, 3項研究[22.24,27]將運動干預時間定為每次 40~50min,1 項研究[30]的運動時間則長達每次 90min ,這是因為該研究病人在運動開始前及運動結束后均接受了熱身和拉伸運動,接受熱身運動可提升運動效果。在干預周期方面,7項研究[9,1,13-14,19,21,26]以干預6個月為主。不同研究運動時間、頻率及干預周期存在差異與選擇的運動干預方式、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較為劇烈的運動類型,病人運動時間也會相應縮短。
2.3.3 運動過程中的評估與監(jiān)測
下肢淋巴水腫是婦科惡性腫瘤病人手術或放療、化療后不可逆轉的慢性并發(fā)癥[6,其不僅影響病人的身體恢復,還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一步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因而針對下肢淋巴水腫的運動康復顯得尤為重要,在這一過程中,科學評估和監(jiān)測是確保運動干預效果和安全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評估內容包括病人運動前、中、后的癥狀和體征,如評估病人的生命體征、意識、面色、精神狀況、心肺功能、皮膚狀況等[9,16,29];而4項研究[10,12,25.30]關注于評估病人的自我感覺癥狀,如疲乏、疼痛等;1項研究以評估病人最大運動心率24調整運動量,2項研究以柏格自我感知量表評分[22.24]調整運動量。在活動期間也需要監(jiān)測病人運動的依從性及活動情況,主要通過定時鬧鐘提醒及圖表提醒[9,26]、電話隨訪[14-15,21,23.26,30]、微信群[9,14]等方式監(jiān)測病人運動依從性。通過訓練檔案、每日活動日志記錄(運動類型、運動時間、強度、組數、自我感覺)等方式監(jiān)測活動情況。此外,在活動過程中若監(jiān)測到病人出現不良事件,則立即中止運動鍛煉[9.30]
2.4運動干預的結局指標及效果
1)運動安全性方面,22項研究[9-29,31]均未發(fā)生不良事件,而Katz等[30]研究報道在干預的前2個月內有2例病人發(fā)生蜂窩織炎感染事件,通過口服抗生素和完成減充血治療后,2例病人均得到緩解,但該研究并未做出解釋發(fā)生蜂窩織炎的原因,因此建議相關學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深入探討發(fā)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時也需重點關注病人的安全,始終把病人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運動療效方面。23項研究[9-31]均說明了運動干預的效果,運動對病人下肢肢體周徑、下肢淋巴水腫發(fā)生率、下肢淋巴水腫分級、下肢淋巴水腫相關癥狀發(fā)生率、焦慮、疼痛、水腫自我感覺癥狀、BMI、癌因性疲乏、身體成分、生活質量等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然而,目前對下肢淋巴水腫的評估和診斷方法未形成統一標準,評估方法主要有客觀評估法和主觀評估法[32],客觀評估方法包括周徑測量、體積測量、生物電阻測量、下肢淋巴水腫指數等,主觀評估法包括自感癥狀評估問卷及下肢淋巴水腫自感癥狀評估問卷。因此,建議在臨床實踐研究中,需對相關測量者進行統一的培訓,并且需考慮病人的病情特點選用較為合適的評估方法,同時也可采取多種評估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從而提高評估的準確性。
3 討論
3.1運動康復在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中的應用效果
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2023年的一項指南指出,淋巴水腫不是運動的禁忌證[33]。2項研究顯示,運動鍛煉是下肢淋巴水腫的保護因素[34-35]。由此可見,運動干預對于改善病人的淋巴水腫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是可行的;且運動相對于淋巴水腫其他治療方式具有簡單易行、成本低廉的特點。一項網狀Meta分析顯示,運動干預結合常規(guī)護理組病人下肢淋巴水腫發(fā)生率最低[36]。然而,盡管運動在下肢淋巴水腫的干預研究中能表現出巨大的優(yōu)勢,但其安全性不容忽視;運動干預方案若不適用于病人本身,不但不能發(fā)揮療效,還可能對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建議在運動干預前,應對病人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對于存在高風險的病人,應積極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可降低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增加運動前的熱身活動等。此外,對于病情較重的病人,運動干預應在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運動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3.2規(guī)范運動康復內容,開展即時適配訓練,達到淋巴水腫精準干預
目前,盡管運動干預在減輕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的重要性和價值已獲得研究者的肯定,但通過對相關文獻回顧分析發(fā)現,運動干預內容尚無全面、系統的統一標準,有待相關研究者下一步深入研究。下肢淋巴水腫的運動干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涉及淋巴系統的生理、病理機制、運動醫(yī)學的原理及康復訓練的技巧和方法等多個領域。提示在未來的研究中需將這些領域知識結合起來,才能制訂出更為科學和有效的運動干預方法,團隊成員之間的學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打破學科壁壘,促進知識的共享和創(chuàng)新。也有相關研究證實,基于多學科協作的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緩解淋巴水腫程度[37],值得臨床實踐推廣與應用。在運動干預類型方面,主要包含活動關節(jié)運動、AE、RT、柔韌性運動及水上運動等。研究發(fā)現,這些運動類型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下肢淋巴水腫,但不同的運動方式仍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臨床適用情景[27]。因此,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中建議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及需求,選擇恰當的鍛煉類型,也可探索多元化新的運動方式。運動的頻率、時間、強度、周期作為運動干預的核心部分,目前尚未探索出一套規(guī)范化的運動方案,多數研究運動頻率以每天2次或3次,時間以每次 20~30min ,周期以干預6個月為主,而對于運動強度大部分研究未具體說明運動強度的觀察指標,主要以病人的自我感受疲勞程度為主,只有極少數研究以病人最大心率[24]或柏格自我感知量表評分[22.24]確定運動強度,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病人運動依從性下降,從而導致運動康復鍛煉在緩解淋巴水腫程度上效果不佳。因此,為了對婦科惡性腫瘤下肢淋巴水腫病人進行精準靶向干預,建議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可探討即時適配在下肢淋巴水腫運動干預研究中的應用效果,從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即時適配干預(just-intimeadaptiveintervention,JITAI是指在個體最需要或最易接受干預的時機根據個體需求和情境即時調整干預的類型及強度,其具有高可信度、靈活性及個性化的特點,現階段主要應用于藥物成癮、促進體力活動、飲食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等方面[38]
3.3構建腫瘤病人居家照護新模式,實現延續(xù)性護理全覆蓋
下肢淋巴水腫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往往出現在術后幾個月甚至數年,目前仍不能治愈,居家運動康復是決定病人水腫長期有效控制的關鍵[39]。同時,婦科惡性腫瘤病人往往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肢水腫的出現更有可能進一步加重其焦慮與恐懼的情緒,需要醫(yī)護人員和家屬長期的關注;而延續(xù)性護理作為一種從醫(yī)院到家庭無縫銜接的護理模式,旨在通過跨專業(yè)團隊之間的合作,為病人提供連續(xù)、協調的醫(yī)療服務,從而改善病人的健康狀態(tài),提高其生活質量。然而,目前關于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居家護理服務內容國內外尚無統一標準,且國內對下肢淋巴水腫的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40]。因此,該范圍綜述可為后續(xù)開展居家延續(xù)性護理提供理論支撐,同時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中,可通過定期隨訪、電話咨詢或遠程監(jiān)測等方式,為病人提供連貫、協調的照護,提高病人居家自我護理效能,促進病人康復。
4小結
本研究按照范圍綜述的方法學框架,系統分析了婦科惡性腫瘤下肢淋巴水腫運動干預的相關研究,發(fā)現運動鍛煉在下肢淋巴水腫的應用中是有效、可行的,能夠減輕下肢淋巴水腫程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但發(fā)現抗阻力運動干預方案設計安全性有待深人研究。因此,未來可進一步優(yōu)化現存的運動干預方案,開展大樣本、多中心RCT,以尋找標準化的運動干預方案,延長干預周期,評價運動干預對病人生活質量、淋巴水腫復發(fā)率以及長期生存期的影響,密切加強多學科協作,共同推動構建婦科惡性腫瘤病人下肢淋巴水腫精準干預新方案。
參考文獻:
[1]SUNGH,FERLAYJ,SIEGELRL,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20:GLOBOCANestimatesof incidenceand mortalityworldwide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2021,71(3):209-249.
[2]鄭榮壽,陳茹,韓冰峰,等.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24,46(3):221-231.
[3]RUSSO S,WALKERJL,CARLSONJW,et al.Standardizationof lower extremity quantitative lymphedema measurements andassociate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 gynecologic cancers[J].Gynecologic Oncology,2021,160(2):625-632.
[4]BIGLIA N,LIBRINO A,OTTINO M C,et al.LoWer limblymphedema and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lymphadenectomyforgynecological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Cancer,2015,25(3):521-525.
[5]TASHIROK,YAMASHITAS,SAITOT,etal.Proximalanddistal patterns: different spreading patterns of indocyanine greenlymphographyin secondary 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J].Journal of Plastic,Reconstructive amp; Aesthetic Surgery,20l6,69(3):368-375.
[6]孔為民,張赫,李隆玉.婦科腫瘤治療后下肢淋巴水腫專家共識[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21,49(2):149-155.
[7]王喜益,葉志弘,湯磊雯.范圍綜述在護理領域的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8):1259-1263.
[8]ARKSEY H,O'MALLEY L. Scoping studies: towardsamethodological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ResearchMethodology,2005,8(1):19-32.
[9]ZHANGJJ,ZHOUC M,MAQ,et al.Preventing lower limblymphedema after pelvic lymphadenectomy with progressive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d trial[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24,11(1):100333.
[10]余倩蘭,曾靖華.抗阻運動對預防婦科惡性腫瘤下肢淋巴水腫的效果研究[J].臨床護理研究,2023,32(19):22-24;27.
[11]杜白茹,董珺,韓士超,等.抗阻功能訓練治療宮頸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下肢淋巴水腫效果觀察[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23,25(4):403-406.
[12]趙莎莎,呂亞,顧景艷,等.系統性康復訓練對宮頸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患者大小腿中段周徑焦慮癥篩查量表評分及視覺模擬評分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15):2741-2744.
[13]區(qū)淑珍,梁燕秋,李煥英,等.抗阻運動訓練聯合氣壓在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淋巴水腫中的應用研究[J].婦幼護理,2022,2(24):5801-5804.
[14]陸亞青,柴春燕,楊雪芳,等.1例宮頸癌術后雙下肢Ⅲ期合并下腹部及外陰部Ⅱ期淋巴水腫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20):2522-2526.
[15]WU X L,LIU Y L,ZHU D D,et al.Early prevention of complexdecongestive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prevention of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after operation of gynecologic cancer[J].Asian Journal of Surgery,2021,44(1):111-115.
[16]張麗娟,李金蘭,鐘巧玲,等.癌癥患者術后下肢淋巴水腫行綜合消腫治療聯合泡沫顆粒繃帶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21,28(9):62-65.
[17]馬鳳芹,劉翠萍.宮頸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的系統性針灸康復訓練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1,25(13):89-92.
[18]張麗娟,羅慶華,張慧珍,等.徒手淋巴引流聯合凱格爾訓練在宮頸癌術后外陰I期淋巴水腫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0,35(14):10-12.
[19]張姣艷,張明芝.運動干預在預防宮頸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7):1289-1292.
[20]羅慶華,張麗娟,劉鳳,等.六步綜合消腫法在宮頸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患者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0,35(23):27-30.
[21]IYERNS,CARTMELB,FRIEDMANL,et al.Lymphedema inovarian cancer survivors:assessing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he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J].Cancer,2018,124(9):1929-1937.
[22]DIONNE A,GOULET S,LEONE M,et al.Aquatic exercisetraining outcomes on functional capacity,qualityof life,and lowerlimb lymphedema:pilot study[J].Journal of 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 Medicine,2018,24(9/10):1007-1009.
[23]宮晨,熊慧華,張明生,等.系統性康復訓練聯合邁之靈片治療宮頸癌患者同步放化療后下肢淋巴水腫[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40(3):209-212;218.
[24]DOJH,CHOIKH,AHNJS,et al.Effects ofa complex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edema status,physical function,andquality of life in lower-limb lymphedema after gynecologicalcancer surgery[J].Gynecologic Oncology,2017,147(2):450-455.
[25]王鳳娟,林慧娟.1例腹腔腫瘤病人雙下肢水腫伴疼痛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7,15(15):1912-1914.
[26]葛永勤,徐麗麗,呂亞,等.髖關節(jié)全范圍運動預防宮頸癌患者術后下肢淋巴水腫[J].護理學雜志,2017(18):30-32.
[27]LINDQUIST H,ENBLOM A,DUNBERGER G,et al.Waterexercise compared to land exercise or standard care in femalecancersurvivors with secondary lymphedema[J].Lymphology,2015,48(2):64-79.
[28]張宏,童茜.康復訓練聯合氣壓治療對宮頸癌根治術后下肢水腫患者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5(4):274-276.
[29]胡可純,王玉軍,陳艷芳,等.1例老年外陰癌根治患者術后雙下肢淋巴性水腫并發(fā)感染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2,19(18):39-40.
[30]KATZ E,DUGAN NL,COHNJC,et al.Weight lifting inpatients with lower-extremity lymphedema secondary to cancer:apilotand feasibility study[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Rehabilitation,2010,91(7):1070-1076.
[31]HOLTGREFE K M.Twice-weekly complete decongestivephysical therapyin the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lymphedema ofthelower extremities[J].Physical Therapy,2O06,86(8):1128-1136.
[32]王霞,蔡慧媛,丁焱.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下肢淋巴水腫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3):311-315.
[33]SANFT T,DAY A,ANSBAUGHS,et al.NCCN guidelines@insights:survivorship,version 1.2O23[J].Journal of the NationalComprehensive CancerNetwork,2023,21(8):792-803.
[34]王霞,丁焱.宮頸癌患者術后下肢淋巴水腫發(fā)生狀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30(10):21-25.
[35]劉高明,胡進,劉媛媛,等.宮頸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2,37(1):32-35.
[36]馬喜梅,李燕,趙亞楠,等.婦科癌癥患者術后下肢淋巴水腫非藥物干預的網狀Meta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12):1843-1849.
[37]李麗,郭景濤.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多學科協作干預模式在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康復干預中的效果[J].黑龍江醫(yī)學,2023,47(24):3019-3021.
[38]王晴,黃曉婷,唐四元,等.即時適配干預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24,59(4):490-495.
[39]張鳳,劉高明,周穎,等.子宮內膜癌術后下肢淋巴水腫防治與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23,38(15):1361-1364.
[40]趙國瑞,劉高明,張鳳,等.婦科惡性腫瘤術后下肢淋巴水腫患者居家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24,24(4):599-603.(收稿日期:2024-10-28;修回日期:2025-06-27)
(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