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社主任編輯、評論員羅容海以“觀點立報”四個字形容新聞評論對報紙等媒體所帶來的正向作用,他認為:
第一,評論并不是新聞,但是它可以讓新聞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針對新聞事件的評論,能夠讓新聞本身受到更多讀者的關注,引發(fā)公眾思考,促進事物良性發(fā)展。
第二,新時代受眾對新聞評論的需求將更加迫切。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受眾對于媒體的要求不僅是從中獲取信息,他們更希望從信息中獲取新的思想和先進的觀點。
第三,言論是報紙的靈魂與旗幟。一個成熟的主流媒體,一定要重視言論建設,而且要把言論當作是報紙的中心內容認真經(jīng)營。報紙不但是信息的匯總,也是觀點發(fā)表的平臺。
第四,堅持“觀點立報”能讓媒體更具競爭力。在新媒體日漸崛起,傳播手段逐漸多樣化,傳播渠道日益多元的今天,各家媒體聯(lián)系新聞源變得越來越簡單,獲取和發(fā)布新聞也越來越迅速,同一個新聞事件往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被多家媒體報道,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新聞同質化現(xiàn)象。在此背景下,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將更多地轉入觀點之間的比拼。因此,新聞評論仍是一片“藍?!?,將來會有遠大前途。
羅容海認為,一個合格的評論員應當具備全領域、多體裁、辨識度、專業(yè)性、時效性等多項基本素養(yǎng)。
第一,全領域,即職業(yè)評論員應當具有政治、經(jīng)濟、教育等多學科知識儲備,以便在各種突發(fā)性新聞面前,迅速從專業(yè)角度切入,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第二,多體裁,即評論員應同時掌握理論、時評、述評等多種體裁的文章。唯有如此,在繁瑣、零碎的工作面前,才能夠冷靜自如地應對。
第三,辨識度,即評論員所寫文章應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具有一定的辨識度。
第四,專業(yè)性,即評論員應有屬于自己的領域,“如果某個評論員什么都會,但什么都只是淺嘗輒止,則很難說他是一個好的評論員”。
第五,時效性,即評論員應當在新聞發(fā)生之后,迅速做出反應,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就要求評論員應該在選題確定之后趕在規(guī)定時間內交稿。
除此之外,評論員還應當具有價值立場、判斷能力、說理能力以及對文字的掌控能力。
(選自“荊楚網(wǎng)”,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