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采訪湖北省第九屆“新銳班主任”關丹丹時,不自覺地被她身上的松弛感感染。
據了解,關丹丹以前是初中教師,7年前才轉入小學任教。她有如此平和松弛的心態(tài),是因為小學生比初中生更容易管理嗎?記者發(fā)出這個疑問時,關丹丹笑著說:“初中生雖然更有個性,但已經明事理、好溝通;小學生懵懵懂懂,班級管理反而要傾注更多心血。我能如此松弛,主要是因為學生都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大部分事情我可以放手?!?/p>
放手多做事,個體有成長
當今社會,很多家庭都是“421\"結構,即6名成年人共同撫養(yǎng)一個孩子,這使得孩子在家中成了焦點,幾乎事事都有人代勞,除了學習,什么都不用操心。小嬌便是這樣一個孩子。
班級剛組建不久,關丹丹就接到了小嬌媽媽的電話。電話中,小嬌媽媽直言不諱:“關老師,我家孩子從小被寵慣了,什么都做不好,請您多擔待。有什么事情您找我,我來學校做?!?/p>
怎樣會有“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呢?帶著疑問,關丹丹開始關注小嬌的日常表現(xiàn)。她發(fā)現(xiàn),小嬌媽媽說的還真沒錯,小嬌似乎什么都做不好:學習上,小嬌經常跟不上學科老師的進度,做作業(yè)總是拖拖拉拉;和同學相處,她總是一副畏畏縮縮、不知所措的樣子;參加班級活動,她只能當個“看客”;就連最簡單的擦黑板,她也擦得不干凈,最后被來接她的媽媽擦完了。關丹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樣的孩子以后可怎么辦?
趁沒課,關丹丹撥通了小嬌媽媽的電話,向她反映了小嬌在學校的狀態(tài),并詳細詢問小嬌的成長經歷。交流時,小嬌媽媽的一段話讓關丹丹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在家里,我們都沒怎么讓她做過事情。我們覺得她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其他的事情我們來干就好了,誰知道她學習也不好。而且,她做事情總是慢悠悠的,所以即使她想幫忙做家務,我也會制止,怕她越幫越忙。”
一個長期不做任何事的孩子,怎么能指望她表現(xiàn)好呢?小嬌缺的不僅是做事的能力,還有做成事的自信。關丹丹明白,要想改變小嬌這種“什么都做不好”的狀態(tài),必須從家長入手。
于是,關丹丹耐心地和小嬌媽媽解釋:“我理解您作為家長的苦心,也明白您希望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但是,您不可能一直在孩子身邊,還是需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p>
小嬌媽媽聽了關丹丹的話,沉默了一會兒,似乎有所觸動。關丹丹又說:“您沒有覺得小嬌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每天都無精打采的,缺乏小學生該有的活力和精氣神嗎?”這句話似乎觸動了小嬌媽媽。
小嬌媽媽嘆了口氣,無奈地說:“其實,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我一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标P丹丹見狀,趁熱打鐵:“其實,多做點事情對孩子來說是有好處的,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還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就感。我建議在家里讓小嬌多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整理書包、打掃房間、洗衣服等。在學校,我也會適當給小嬌安排一些班務工作,希望您不要再代勞了。”
小嬌媽媽表示愿意嘗試,給小嬌制訂一個家務勞動計劃,并承諾會逐漸放手讓小嬌做更多事情。而關丹丹也在學校繼續(xù)關注小嬌,時不時給予她鼓勵和指導。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嬌有了顯著的進步: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畏畏縮縮,開始參與更多班級事務。令人欣喜的是,她的學習成績不僅沒有因為參與勞動和班級事務受到影響,反而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學習狀態(tài)也更好了。
學期末家長會的時候,關丹丹邀請小嬌媽媽上臺分享了孩子這一個學期以來各方面的變化。在小嬌媽媽的帶動下,家長紛紛放手讓孩子參加班級事務,不少“小公主”“小少爺”逐漸成長為一個個自信陽光的干活小能手。
“孩子的改變源于一個簡單的理念:要讓孩子們學會獨立和自信,先讓他們多做事。\"關丹丹說,“只有多做事、做成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才能更加堅定和自信。”
放手促合作,教師不操心
關丹丹剛做小學班主任的時候,每天都像法官一樣“審理\"著班級里層出不窮的“小案件”,比如誰拿了誰的橡皮,誰又不小心碰掉了誰的文具盒。班干部除了傳達信息,基本上發(fā)揮不了什么作用。學生遇到問題不是先自己思考解決,而是直接找老師告狀。這讓關丹丹疲憊不堪。
恰好,學校推行雙班委制度,即一個班內設立兩組崗位一模一樣的班委,兩組班委輪流當值,相互競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關丹丹班上兩組班委是由全班學生一起選出來的,分別是小剛帶領的男生組和小雨帶領的女生組。雙班委推行初期,兩組班委每周輪流當值,周五放學前完成工作交接,并在周一的早會上匯報上周的問題與改進方案。
誰料,一場\"班委風波\"出現(xiàn)了。
第三周的早會上,兩組班委互相“拆臺”,男生組覺得女生組太磨嘰,女生組覺得男生組太毛躁,矛盾徹底爆發(fā)。每周辦黑板報的同學也很為難,男生組要酷炫風,女生組要唯美風,但黑板只有一塊,不知道該聽誰的。班上的綠植養(yǎng)護、圖書角整理、垃圾桶清潔等事務,兩組班委都有不同意見,導致教室的環(huán)境一團糟。
關丹丹見此情況,沒有著急評判誰對誰錯,而是記錄兩組班委具體的矛盾,比如衛(wèi)生檢查標準不統(tǒng)一、紀律檢查要求不一致等,又分別和兩組班委談話。男生組一個勁兒吐槽女生組,覺得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女生組也一樣,覺得男生組只會添亂,什么都做不好。
兩組班委看似矛盾激烈,但這又何嘗不是一個重新構建班級管理體系的好時機呢?關丹丹決定改變一下雙班委制的實施形式,讓班干部真正挑起班級管理的大梁。
關丹丹向兩組班委展示了她整理的班級問題清單,說:“我們班現(xiàn)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弄清楚你們兩組誰更厲害,而是這些問題一圖書角亂糟糟,影響了同學們借閱圖書;垃圾桶周圍有垃圾,導致班級被扣分;還有你們上次因為黑板報在教室大吵大鬧,被年級組老師批評。你們兩組,誰能為這些問題負責?”
兩組班委似乎都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低著頭不說話。關丹丹繼續(xù)說:“班委是要為班級服務,不是要淘汰哪一組,而是希望大家能夠互補,共同把班級管理好?!?/p>
在關丹丹的引導下,兩組班委共同商議制訂了《協(xié)作守則》。兩組班委商議,班級常規(guī)事務仍然由兩組輪流負責,一組班委值周時,另一組轉為“參謀團”,擁有建議權和監(jiān)督權,重要班級事務必須兩組班委共同商議決定。出現(xiàn)較大的分歧時,先由全班同學投票,再找班主任裁定。
在新的雙班委制度下,兩組班委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共同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有了“合作”的底色,班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兩組班委商量著做了,幾乎沒有什么事情需要關丹丹插手??粗⒆觽兂砷L了,關丹丹十分欣慰,舒了一口氣:“班級常規(guī)事務終于不用我事事操心了!”
“在合作式雙班委制度下,對學生放手意味著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讓‘不管’成為一種常態(tài)。\"關丹丹說,“班主任把自己從瑣碎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來,才能有更多精力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p>
放手去歷練,成長不設限
在班級常規(guī)管理體系建好前,關丹丹策劃和組織活動時,都是自己一手操辦,學生僅需參加活動。雙班委制度讓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但還是在學校這個單純的環(huán)境和班級制度這個簡單的框架下解決問題,怎樣讓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有更多可能呢?關丹丹決定從社會實踐人手。
重陽節(jié)前夕,學校要求各班自主開展敬老主題活動。接到學校任務后,關丹丹沒有像以前那樣第一時間寫活動策劃、安排活動環(huán)節(jié),而是召開一次班會課,把任務交給學生。
班會課一開始,關丹丹就開門見山:“重陽節(jié)要到了,每個班級都要開展敬老活動。我們怎樣把今年的敬老活動開展得更有創(chuàng)意、更有意義呢?老師就把策劃活動的任務交給你們了!”
聽到關丹丹的話,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小剛提議:“社區(qū)小廣場上每天都有很多爺爺奶奶曬太陽,我們就在那里辦活動吧!”小文說:“我覺得可以表演節(jié)目,唱歌跳舞多熱鬧,爺爺奶奶一定會很開心的。”小偉立刻反駁:“老人可能不喜歡吵鬧,我媽就說我奶奶就愛曬太陽嘮嗑。\"“但我們能幫老人做什么呢?”大家的聲音混雜在一起,像一團亂麻。
十幾分鐘后,討論沒有結果,同學們一起看向關丹丹,說:“老師,您覺得呢?”關丹丹沒有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問:“剛才很多人說了自已的想法,你們還記得是什么嗎?有人記錄嗎?”
教室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小剛撓了撓頭,說:“我們……沒分工。”
關丹丹舉起筆記本,說:“我們討論一件事情,應該有主持人、記錄員、總結員等,這樣討論才會更有效率。\"同學們聽后,紛紛點頭。關丹丹接著說:“現(xiàn)在,我們重新分工吧?!?/p>
同學們迅速行動起來,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計時,有的負責協(xié)調討論。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同學們最終確定了活動方案:活動地點是社區(qū)小廣場,活動流程是先為老人表演節(jié)目,然后開展“猜燈謎\"趣味游戲,接著給老人量血壓、剪指甲,最后陪老人聊天。
活動那天,同學們信心滿滿地來到社區(qū)小廣場,但很快就受到了現(xiàn)實的打擊:準備的合唱《夕陽紅》剛唱到第二段,好幾位爺爺奶奶就閉著眼打起了盹;小曉準備的“猜謎語”游戲,老人要么耳背聽不清,要么記不住謎面….
看到活動效果不好,關丹丹悄悄把同學們叫到一旁:“你們有沒有觀察到,剛才張爺爺跟著《茉莉花》哼了兩句,李爺爺的輪椅旁有一本《三國演義》…老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們要用心去觀察和感受,才能真的讓老人開心?!蓖瑢W們若有所悟。接下來,他們不再拘泥于原先設計的流程,而是根據每位老人的興趣和需求,靈活調整活動內容。有的陪老人下棋,有的聽老人講述過去的經歷,還有的幫老人修剪指甲、按摩肩膀。小廣場上,溫暖的氣息漸漸彌漫開來。
這次敬老活動并不完美,但同學們收獲良多,對策劃活動和組織活動的完整流程都有了深入了解。
不久,家委會提議給孩子們舉辦一次十歲集體生日禮。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都很興奮,沒等關丹丹開口,班委就主動要求:“關老師,這次的活動就交給我們吧!”關丹丹笑著答應了。
小剛提議先分組討論,確定生日派對的主題和內容,再商量人員分工。同學們迅速行動起來,有的負責設計邀請函,有的負責挑選生日蛋糕,有的負責布置場地,有的負責邀請家長和老師參加,還有的負責準備節(jié)目和游戲。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經過幾天精心準備,集體生日如期舉行,現(xiàn)場笑聲連連,氣氛熱烈。家長代表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美味的蛋糕,共同慶祝十歲生日。
“現(xiàn)在,校內外的各種活動,學生都能夠自信地站出來。\"關丹丹說,“孩子們成長的空間不應只有教室和學校,放手讓孩子們多歷練,他們的人生才會有無限可能。”
放手是給孩子成長的主動權,讓他們磨礪出應對未來挑戰(zhàn)的能力?!皩W生的成長是一場漫長征途,學校僅是其中一個站點。\"關丹丹說,“我在班級管理中的‘放手'并非‘放任’,而是做好方向引導和能力支撐,為學生搭建成長的‘腳手架’,讓學生更好地成長。\"(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