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分析證據和觀點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評價?!边@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中的“教學提示”內容。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思辨性閱讀情境,設置系列學習任務,給學生搭建閱讀支架,引導學生開展思辨性閱讀活動,培養(yǎng)理性思維。本文以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學為例,談談具體的設計與實踐策略。
一、提煉思辨性學習主題,確定單元學習目標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實踐性等特點。在單元整體視域下,教師需要精準提煉具有思辨意味的學習主題,組織學生開展思辨性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1.提煉具有思辨意味的學習主題
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思維的火花”,指向閱讀的語文要素學習目標是“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本單元安排學習的課文有《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都涉及探究人物思維過程方面的內容。五年級學生探尋人物思維過程,可以從
安徽省阜陽市張奕
三個層面進行:一是找準依據,抓住描寫客觀條件、人物動作與內心活動的語句;二是找準認知沖突,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三是在梳理因果關系中還原思維過程。在三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的要求,從結果出發(fā),借助概況、分析,逆向推測人物的思維過程,從中感受智慧的力量與價值,領悟文本中人物的奇思妙想。結合上述梳理和班級學生的學情,教師可提煉該單元的學習主題“在破譯思維密碼中感受智慧的力量”,以此統攝單元思辨性閱讀活動。
2.在主題統攝下確定單元學習目標
教師確定學習目標,既要考慮學段要求,體現編者意圖,又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情。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的課后練習,均要求學生以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梳理清楚人物的思維脈絡。五年級學生有條理地復述故事,還原人物的思維過程屬于新的學習要求,需要教師提供思維支架?;谏鲜龇治?,教師可以確立本單元的思辨性閱讀學習目標:一是閱讀課文,初步感受故事中人物具有與眾不同的思維;二是借助思維導圖理清文本的故事脈絡,在講述故事中注意體現人物的思維活動;三是從文本結果出發(fā)梳理人物的思維過程,領悟人物解決問題的智慧。
二、創(chuàng)設思辨性學習情境,設計關聯性學習任務
在思辨性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知人物思維過程的奇妙,設計多方面的學習任務驅動學生破譯人物的思維密碼。
1.創(chuàng)設帶有思辨意味的學習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聚焦單元學習主題、目標,抓住文本內容中體現思辨意味、學生樂于探究的內容,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諸葛亮神機妙算人人佩服,他似乎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實際上是他善于分析作出的準確判斷;在本單元課文的學習中,大家注意從結果分析人物的思維過程,當好‘事后諸葛亮’,你樂意嗎?”在這樣的情境統領下,學生在單篇課文學習中,抓住人物作出的抉擇,以“事后諸葛亮”的身份,進行分析,體會人物內心的復雜活動,真正讀懂人物的決策。比如,《跳水》中的船長,在孩子遇險時果斷作出讓孩子向海里跳的決定。閱讀文本后,學生以“事后諸葛亮”的身份,分析船長作出這一決定的思維過程,體會這一決定背后的思維活動與智慧。
2.設計驅動思辨性閱讀的學習任務
有了學習主題、目標、情境,教師還需要進一步設計關聯性學習任務與實踐活動,把思辨性閱讀教學落到實處。教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思辨性閱讀活動,可以設計互相關聯的學習任務:一是閱讀課文故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二是在三篇課文中各選擇一個人物,深入分析該人物解決問題的決定、策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分析結果,初步體現思辨性閱讀學習的特點;三是以“事后諸葛亮”的身份,從故事的結果出發(fā),破譯人物言行中蘊含的思維密碼,清晰地呈現人物的思維過程。比如,教學《田忌賽馬》,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孫臏只是調整了不同等級賽馬的出場順序,就讓田忌獲得了勝利,他是如何做到的?”這一問題驅動學生從結果出發(fā),逆向推測孫臏的思維過程,理解孫臏的正確決策,體會孫臏的智慧。這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
三、實施思辨性閱讀評價,分層設置評價標準
在實施學習任務群教學中,學生學得怎么樣,需要教師分層設置評價標準,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活動,提升思辨性閱讀教學的效果。
上述思辨性閱讀教學中,學生充當“事后諸葛亮”的角色,能夠像文本中的人物一樣進行充滿智慧的思考,鍛煉理性思維。教師設置的評價標準主要體現在思維過程是否清楚、有條理,這是開展評價活動的重點。比如,針對學生推測孫臏思維過程的評價,教師可以制定具體的評價標準:是否突出孫臏觀察雙方賽馬時的關注點?是否強調孫臏的關鍵發(fā)現?是否理解孫臏調整賽馬出場順序的原因?這些評價標準,關注的是學生思辨性閱讀中思維的發(fā)展情況,有助于學生順利開展評價活動,提升思辨性閱讀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確定適合思辨性閱讀的主題、目標、情境,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辯證思維解讀文本,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