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Q225.5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25)20-0075-04
Abstract: Compounding cerium oxide (ceO2) with carb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optimize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around catalyticactivesites.Inthispaper,theefectofSmelementcontentonthecatalyticactivityofcarbon-cerumoxidecomposie 1 CeO2/C )was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ce-time yield of the 3% Sm-CeO/C catalyst was ashigh as 4.06 mmol/gcat at a pressure of 6.9MPa and a temperature of 140‰ for 2 hours.Combined with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it was foundthatSmdopingcouldinducethegenerationofoxygenvacancies(O.)inthecatalyst,furterimprovingtheactivityof the catalyst.
Keywords: DMC; CeO2/C composite; doping modification; oxygen vacancy; catalytic activity
隨著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CO2 排放量逐年遞增,由此引發(fā)的大氣污染問題已成為當(dāng)前亟需應(yīng)對的關(guān)鍵環(huán)境挑戰(zhàn)。 CO2 作為自然界中豐富的碳源,其高效轉(zhuǎn)化為CO、CH4、C2H4 及 C2H5OH 等化合物的研究,已成為當(dāng)前科研領(lǐng)域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碳酸二甲酯(DMC)憑借結(jié)構(gòu)中包含的甲基、甲氧基、羰基等官能團(tuán),在化工生產(chǎn)中發(fā)揮著廣泛的作用。而將 CO2 與甲醇直接轉(zhuǎn)化為DMC的過程,因其高原子經(jīng)濟(jì)性、無毒特性以及原料成本低廉易得等優(yōu)勢受到廣泛關(guān)注。而在這個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催化劑至關(guān)重要。與均相催化劑相比,非均相催化劑具備易于回收、制備簡便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勢。其中,氧化鈰( CeO2 基催化劑具有豐富的氧空位和可調(diào)的酸堿性,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 CO2 和甲醇直接合成DMC的研究中1。
在自前主流揭示的催化機理中,受到廣泛認(rèn)可的是酸堿催化理論。即催化劑的陽離子作為路易斯酸活化甲醇,陰離子作為路易斯堿活化二氧化碳,因此
DMC的產(chǎn)率高度依賴于催化劑的堿度和酸度[2]。隨著對研究的逐漸深入,氧空位作為路易斯堿被認(rèn)為是一種吸附 CO2 的活性位點。Liu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 CeO2 基催化劑中的空位含量與DMC的產(chǎn)率存在相關(guān)性。此外,有研究通過冷凝回流法制備出了具有更高氧空位含量的 CeO2 納米棒,這種催化劑能夠顯著提升DMC的產(chǎn)率。
通過向 CeO2 中摻入不同的雜原子,不僅可以改變催化劑表面的酸堿位點性質(zhì),還可以有效調(diào)節(jié) CeO2 中的氧空位。此外,將 CeO2 與碳進(jìn)行復(fù)合改性也成為增加氧空位含量的有效方式。Jiang等通過熱分解Ce基有機金屬骨架(Ce-BTC),一步合成了 CeO2 與碳的復(fù)合物。結(jié)果表明,在不同氣氛下煅燒會改變催化劑的氧空位濃度。其中在氮氣氣氛下制備的 CeO2 與碳復(fù)合物,由于氧空位含量最高,表現(xiàn)出最佳的活性。
基于以上思路,我們首次將 sm 摻雜在Ce-BTC的前驅(qū)體中,通過一步煅燒法得到 sm 原位摻雜的CeO2 與碳的復(fù)合物。該方法旨在通過碳復(fù)合和原位摻雜的協(xié)同作用,增強 CeO2 的活性,進(jìn)而提升DMC的產(chǎn)率。
1實驗
1.1試劑
硝酸鈰六水合物 (Ce(NO3)3?6H2O,99.95% 、硝酸鈔六水合物 (Sm(NO3)3?6H2O,99.9% )、均苯三甲酸0 H3BTC,98% )碳酸二甲酯 (CH3O)2CO,99% ),來自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水乙醇( C2H5OH 99.5% )、甲醇( CH4O,99.5% ),來自國藥集團(tuán)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所用水為去離子水,所有試劑無需純化直接使用。
1.2 催化劑制備
Ce-BTC是根據(jù)先前研究中描述的方法合成的:在燒杯中混合 60mL (2號 CH40 和 60mLC2H5OH ,隨后將2.6gCe(NO3)3?6H2O 加入制備好的混合溶液中,攪拌溶解得到溶液1。將 3.2gH3BTC 溶于 60mL 去離子水中得到溶液2。將溶液2倒入溶液1,并在室溫下攪拌 30min 后靜置 12h 得到 Ce-BTC 。 sm 摻雜的Ce-BTC除了在合成溶液1時,將 Sm(NO3)3?6H2O 、Ce(NO3)3?6H2O 以不同的摩爾比加入制備好的混合醇溶液中,其他步驟與合成Ce-BTC一致,得到CexSmy-BTC,其中 x,y 表示Ce和 Sm 的摩爾比 (x:y=0.97:0.03 、0.95:0.05)。將制備的MOF材料在 Ar 氛圍下,以 5cmin 的升溫速率升至 600°C ,保持 2h ,得到的催化劑分別命名為 CC,3%SCC,5%SCC
1.3 催化劑表征
采用德國布魯克D8型X射線多晶衍射儀(XRD)對樣品微觀結(jié)構(gòu)進(jìn)行分析, CuKα 射線,管電壓 40kV ,管電流 40mA ,掃描范圍 2θ=10~80° ,掃描速率 10°?min-1 步長 0.0174° ;采用法國堀場公司LabRamHREvolu-tion型Raman光譜對樣品摻雜物質(zhì)分散程度以及表面氧空位進(jìn)行分析,Visiblewavelength: 532nm ,UVwavelength: 325nm ;采用國儀量子技術(shù)(合肥)股份有限公司EPR200-Plus型順磁共振儀 100K 低溫條件下對樣品空位相對含量以及種類進(jìn)行分析;采用美國賽默飛世爾公司K-AlphaPlus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對樣品元素價態(tài)、結(jié)合能、表面元素含量及氧空位進(jìn)行分析,Al-Kα輻射( 1486.6eV )功率為 150W ;熱重分析使用德國耐馳儀器TG209F1Libra熱分析儀。
1.4 催化劑評價
催化劑的活性評價在連續(xù)攪拌的反應(yīng)釜中進(jìn)行:將 0.1g 催化劑和 30mL 甲醇加入到反應(yīng)釜中,并設(shè)定攪拌速率為 1000r/min 。隨后,向反應(yīng)釜中通入 CO2 ,直至其壓力達(dá)到 3.2MPa 后,將溫度升高到 140°C 時開始反應(yīng)。反應(yīng) 2h 后,待反應(yīng)釜冷卻并釋放壓力,收集液體產(chǎn)物。使用了配備有FID檢測器(HP-AL/KCL, 50m× 0.320mm 的Agilent7820A型氣相色譜儀對收集的產(chǎn)物進(jìn)行分析,并用公式(1計算DMC的產(chǎn)率。
YDMC=nDMC(mmol)/mcatalyst(g)°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催化劑的表征
2.1.1X射線粉末衍射
圖1為 x%Sm-CeO2/C 的XRD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在 2θ=27.9°,32.8°,47.5°,56.3° 處出現(xiàn)的衍射峰分別對應(yīng)螢石結(jié)構(gòu) CeO2(PDF#34-0394) 的(111)、(200)、(220)和(311)晶面。而在 2θ=22° 左右位置出現(xiàn)的衍射峰,則歸屬于石墨碳的(002)晶面,這表明形成了復(fù)合結(jié)構(gòu)。放大 25~38° 之間的XRD圖譜(圖1(b)),可以看出 3%5CC、5%SCC(111) 晶面的特征衍射峰向高角度發(fā)生了偏移,這是因為 Sm3+ 誘導(dǎo) CeO2 晶格發(fā)生畸變。特別注意到, 3%5CC 的偏移更為明顯,這可能是 3% 的摻量更有效地使 Sm 進(jìn)入到 CeO2 的晶格中。
2.1.2X射線光電子能譜
為了進(jìn)一步研究 sm 摻雜對氧空位的影響,通過XPS對催化劑中組成元素的化學(xué)環(huán)境進(jìn)行了分析。對圖2(a)中的O1s圖譜進(jìn)行分峰擬合可以看到,位于529.5~531.0eV 的峰歸屬于晶格氧 (OL),531.0~532.0eV 處峰則對應(yīng)于氧空位 (0v) ,而 532.5~333.0eV 處峰則代表了化學(xué)吸附氧 (Od)[7]o 從表1可知, 3%5CC 具有最高的 0v 含量,這初步說明 Sm3+ 會誘導(dǎo) CeO2 中產(chǎn)生0v 。然而, 5%5CC 的 0v 含量卻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這揭示了過量摻雜的 Sm3+ 可能會導(dǎo)致過度誘導(dǎo)現(xiàn)象。
圖2(b)為Ce3d的XPS圖譜,其中Ce3d能級中的 Ce4+ 有3種電離狀態(tài),它們在圖譜中分別被標(biāo)記為U′′′(V′′′)Ω,U′′(V′′) 和U(V)。而 Ce3+ 則展現(xiàn)出2種電離狀態(tài),在圖譜中對應(yīng)為 U′(V′) 和 U0(V0) 。 5%5CC 表現(xiàn)出0.46的最高 Ce3+/Ce4+ 比,在鈰還原過程中,氧原子被去除形成氧空位, Ce4+ 離子價態(tài)降低到 3+ 以保持電中性。因此,每個氧空位通常與2個 Ce3+ 離子相關(guān)聯(lián)。這也說明了其氧空位濃度最高8]。
2.1.3 拉曼光譜
在圖3中, 485cm-1 處的峰對應(yīng)于螢石結(jié)構(gòu)中Ce-O鍵的 F2g 振動模式。結(jié)果顯示, 3%5CC (204號 F2g 峰半峰寬顯著增大,譜帶強度的變寬和減弱暗示著材料中的 0v 的增多。隨著 Sm3+ 摻雜量的增加, F2g 峰逐漸向高波數(shù)方向偏移,推測是由于 Sm 成功摻入到了鈰晶格中,這與XRD結(jié)果相一致。
下反應(yīng) 2h 后,其時空產(chǎn)率達(dá)到了 4.06mmol/gcat ,這主要是因為 3% 的 sm 摻雜量可以產(chǎn)生最多的 0v 。有研究表明, CO2 和 CH3OH 分子在金屬摻雜的 CeO2 二元氧化物上會產(chǎn)生競爭吸附,而金屬的摻雜產(chǎn)生的氧空位可以在適度鈍化 CH3OH 吸附的基礎(chǔ)上增強了CO2 的吸附和活化。此外,適度地?fù)诫s CeO2 能有效抑制不利的三鍵甲氧基的形成,促進(jìn)有利的雙齒碳酸酯和橋聯(lián)甲氧基中間體的形成[10]。
2.2 催化劑評價
催化劑活性評價如圖4所示,DMC產(chǎn)率隨 sm 的摻入含量呈現(xiàn)火山型分布。其中, 3%5CC 表現(xiàn)出最高的DMC催化活性,在 6.9MPa 的壓力和 140°C 的溫度
3結(jié)論
本文通過熱解MOF的方法,成功地將 sm 摻雜到CeO2 與碳的復(fù)合物中,研究結(jié)果表明:
1)在 6.9MPa.140qC 下, 3%5CC 的DMC催化活性可達(dá) 4.06mmol/gcat 。
2)Sm3+ 在 CeO2 中的摻入對 0v 存在誘導(dǎo)效應(yīng),過量的 Sm3+ 摻入反而會降低催化材料中的 |0v| 。
參考文獻(xiàn):
[1]張婧煬.鈰基催化劑催化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xué),2022.
[2]陳紅萍.二氧化碳與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負(fù)載型催化劑的研究[Z].河北聯(lián)合大學(xué),2013-11-17.
[3] LIU B,LI C,ZHANG G,et al. Oxygen VacancyPromoting Dimethyl Carbonate Synthesis from CO2 andMethanol over Zr-Doped CeO2 Nanorods[J].ACS Catalysis,2018,8(11):10446-10456.
[4]KUANWF,YUWY,TUFY,etal.Facilerefluxpreparation of defectivemesoporous ceria nanorodwithsuperiorcatalyticactivityfordirectcarbondioxideconversion into dimethyl carbonate[J]. 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2022(430):132941.
[5]JIANG Z,ZHAO S,YANG Y,et al.Direct synthesisof dimethyl carbonate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ol over Ce-BTC-derived CeO2"[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3(275) :118760.
[6]付宇佳.碳量子點促進(jìn)生物質(zhì)材料形成過程固碳路徑及機理 研究[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24.
[7]范長帥,丁傳敏,宋清文,等.焙燒氣氛對棒狀 CeO2"催化 CO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的影響[J].低碳化學(xué)與化工,2024,49 (7):104-110,119.
[8]SO J,JEONG M H,YUN J,et al.MOF-derived CeO2"catalystswith Pr doping:engineering oxygen vacancies for improved CO2"conversion to dimethyl carbonate [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24,12(46):32281-32297.
[9]孫世龍,張國芳,束俊,等.納米 Ce1-4x(FeAlCoLa)x02-8 固 溶體微觀光譜特征及氧化還原性能研究[J].光譜學(xué)與光譜分 析,2024,44(7):1883-1888.
[10] WANG Y,GENG S,LIU F,et al.Uncovering the role ofyttriuminacerium-based binaryoxidein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ol to dimethyl carbonate [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3(652):1984-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