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Q4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0935(2025)07-01093-04
自18世紀以來,溫室效應(yīng)逐漸加劇。目前我國已是 CO2 排放世界第一大國[1]。其中鋼鐵行業(yè)占比17% ,為我國碳排放最多的制造行業(yè)之一[2]。因此推動鋼鐵行業(yè)的綠色轉(zhuǎn)型,積極開展減排工作,是一項重大任務(wù)。鋼渣是鋼鐵行業(yè)的大宗固體廢棄物,主要應(yīng)用于道路建設(shè)、生產(chǎn)水泥、改善土壤等領(lǐng)域[3]。鋼渣中的主要元素有 Ca 、Fe、 Mg 、Si、Al、Mn 等,其中Ca元素占比高達 40%~50%[4] 。鋼渣中的大量堿性金屬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可以與CO2 發(fā)生碳酸化反應(yīng),具有一定的固碳能力[5]。但鋼渣本身具有結(jié)構(gòu)緊密等局限性,直接用于碳捕集的效果不甚理想。針對這一問題,眾多學者也提出了對鋼渣固碳的研究,主要通過高溫、酸浸和添加劑改性等方式來改善鋼渣的固碳效果[]。彭犇等7]探究了不同條件對鋼渣碳酸化反應(yīng)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單一 CO2 氣氛下,鋼渣碳酸化反應(yīng)速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在 600~700°C 下達到最高; CO2 和水蒸氣同時通入時,鋼渣在 400°C 已有明顯碳酸化反應(yīng),溫度升高至 600°C 左右碳酸化率達到最大。趙樹海等[8]研究了以醋酸為提取劑從低鈣鋼渣原料中浸出鈣離子的方法。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鋼渣粒徑為58~74μm 、浸出時間為 、固液比為 1:10 、酸濃度為 2mol?L-1 、浸出溫度為 40°C 的條件下,鈣鐵分離的效果最佳。李志雄等[9考察了不同溫度下精煉渣對 CO2 的吸附能力。結(jié)果表明,溫度對精煉渣吸附 CO2 反應(yīng)影響顯著,提高溫度可以提高精煉渣對CO2 的吸附能力。400 C 時,精煉渣吸附純 CO2 的量為 4.7mg?g-1 ;溫度升至 550‰ 時,精煉渣吸附純CO2的量達到最高,為14.7mgg。
通過向鋼渣中加入造孔劑調(diào)控鋼渣的微觀形貌增加鋼渣的孔隙結(jié)構(gòu),提高其比表面積。通過一系列的表征手段探究材料的 CO2 捕集能力、元素組成、微觀結(jié)構(gòu)和形貌,并進一步分析了造孔劑改性鋼渣的機理。
1 實驗部分
1.1 藥品與儀器
藥品:纖維素粉、石墨粉、葡萄糖粉、可溶性淀粉。鋼渣來自首鋼集團鋼鐵廠,鋼渣的組成成分如表1所示。
儀器:XGB04的行星式球磨機,南京博蘊通儀器科技有限公司;BFC-1200-1L的恒溫箱式馬弗爐合肥科冪儀器有限公司;KD2000熱重分析儀,北京恒久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D8Advance型號的X射線衍射儀,德國布魯克公司;S-4800型場發(fā)射電子掃描顯微鏡、F-7000FL型號的分子熒光光譜儀,日本日立公司;TU-1901型號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1.2 實驗過程
1.2.14種造孔劑改性樣品的制備
將鋼渣粉碎研磨后,用80目篩子篩分得到粒徑小于 0.18mm 的鋼渣粉末。取 2g 左右的鋼渣粉末,與造孔劑(纖維素粉、石墨粉、葡萄糖粉、可溶性淀粉)按照 100:2 的質(zhì)量比混合,在球磨機中以400r?min-1 的轉(zhuǎn)速充分研磨 1h 。然后將混合樣品送入馬弗爐中,在 850°C 下煅燒 10min 得到改性樣品。其中,4種樣品分別命名為:鋼渣-纖維素、鋼渣-石墨、鋼渣-葡萄糖、鋼渣-淀粉。
1.2.2 添加不同質(zhì)量葡萄糖的改性樣品的制備
將 2g 左右的鋼渣粉末與葡萄糖按照不同的質(zhì)量比( 100:5,100:10,100:15,100:20,100:30, 100:40,100:50,100:60 混合后送入球磨機中,后續(xù)操作與4種造孔劑改性樣品的制備相同。
1.3 吸附劑的評價
1.3.1 評價程序
采用KD2000熱重分析儀對鋼渣及其造孔劑改性樣品進行熱重分析。首先稱取 100mg 左右的樣品放入熱重分析儀增蝸中,在流量為 100mL?min-1 的 N2 氣氛中,以 10°C?min-1 的升溫速率升溫到850°C ,恒溫 10min 。隨后通入流量為 25mL?min- 1的 CO2 氣體, N2 氣體的通入流量改為 75mL?min- 1,并以 10°C?min-1 的降溫速率降溫至 650°C ,恒溫120min 。實驗樣品熱重分析測試均按照上述測試程序進行,單次循環(huán)。
1.3.2 計算方法
通過對熱重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得到樣品的 CO2 吸附容量,來表征樣品的 CO2 吸附能力。 CO2 吸附容量定義為:一定時間內(nèi)所吸附的 CO2 質(zhì)量與所用吸附劑質(zhì)量之比,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c 一吸附劑對 CO2 的吸附容量, g?g-1 mCO2 一吸附 CO2 后吸附劑的質(zhì)量, g m 一所使用的吸附劑質(zhì)量, g[10] 0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吸附性能分析
對比了鋼渣和改性鋼渣的 CO2 吸附容量數(shù)據(jù),結(jié)果如圖1所示。由圖1(a)可以看出,鋼渣原始樣品的 CO2 吸附容量為 0.010 4g?g-1 ,而葡萄糖改性鋼渣的 CO2 吸附容量為 0.017 1g?g-1 ,在4種造孔劑改性鋼渣中改性效果最好。由圖1(b)可以看出,葡萄糖改性鋼渣的 CO2 吸附容量開始隨著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當葡萄糖與鋼渣的質(zhì)量比為 30:100 時,其 CO2 吸附容量最大,而后隨著葡萄糖添加量的繼續(xù)增加,改性鋼渣的 CO2 吸附容量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梢娖咸烟呛弯撛淖顑?yōu)質(zhì)量比為 30:100 ,此時的 CO2 吸附容量達到未改性鋼渣的9.49倍。
2.2 XRD分析
選取鋼渣原樣、葡萄糖/鋼渣( 2:100 、葡萄糖/鋼渣( 30:100 )、葡萄糖/鋼渣( 60:100 )4種樣品進行了XRD測試,結(jié)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對于鋼渣原樣,在 2θ=32.08° 處出現(xiàn)了CaO的特征衍射峰,在 2θ=33.06° 處出現(xiàn)了 Ca2SiO4 的特征衍射峰,在 2θ=33.57° 處出現(xiàn)了 Ca2Fe2O5 的特征衍射峰,在 2θ=35.43° 處出現(xiàn)了 SiO2 的特征衍射峰,在 2θ=42.95° 處出現(xiàn)了 Fe2O3 的特征衍射峰,在2θ=62.36° 處出現(xiàn)了 Al2O3 的特征衍射峰,可知鋼渣中鈣元素為主要成分,且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在加入葡萄糖后,可以看出 Ca2Fe2O5 和 Fe2O3 的衍射峰值有明顯增加,說明其結(jié)晶度增大。 Ca2Fe2O5 對 CO2 有一定的還原作用[1],因此 Ca2Fe2O5 對 CO2 濃度的降低有積極影響。此外, CaO 、 Ca2SiO4 和Al2O3 的衍射峰值也有所提升。研究發(fā)現(xiàn) Ca2SiO4 是鋼渣中主要的與 CO2 結(jié)合的低溶解度組分之一[12]。此外,與純 CaO 相比, CaO+Fe2O3 和 CaO+Al2O3 體系的碳礦化反應(yīng)速率分別增加了 5.5% 和 8.5%[13] 。葡萄糖的加入提升了鋼渣中堿性金屬氧化物的結(jié)晶度,且這些物質(zhì)對鋼渣的碳酸化反應(yīng)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而鋼渣的整體 CO2 吸附能力也隨之提升。
2.3 SEM分析
對鋼渣原樣、葡萄糖/鋼渣( 2:100 )、葡萄糖/鋼渣( 30:100. 、葡萄糖/鋼渣( 60:100 )4種樣品進行SEM分析,結(jié)果如圖3所示。
由圖3(a)可以看出,鋼渣表現(xiàn)出較為緊密的塊狀形貌,表面有少量小顆粒固體附著,孔隙分布較少。而葡萄糖作為造孔劑,在高溫下可發(fā)生熱解反應(yīng),該過程會釋放出 CO2 和 H2O 等一系列氣體,這些釋放出的氣體會從材料內(nèi)部逸出而形成孔隙結(jié)構(gòu),孔隙的增加使材料具有較高的多孔性和吸附能力。對比圖3(a)圖3(b)圖3(c)圖3(d)可以看出,隨著葡萄糖含量的增加,鋼渣材料的孔隙結(jié)構(gòu)逐漸增多,且鋼渣的表面粗糙程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因而鋼渣的吸附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
2.4 UV-VisDRS和PL分析
對鋼渣原樣、葡萄糖/鋼渣( 2:100? 、葡萄糖/鋼渣( 30:100 )、葡萄糖/鋼渣( 60:100 )4種樣品進行紫外(UV-visDRS)和光致熒光光譜(PL)分析,結(jié)果如圖4所示。
(b)PL譜圖
圖4添加不同質(zhì)量葡萄糖的鋼渣的UV-visDRS譜圖和PL譜圖
由圖4可以看出,鋼渣對可見光有較好的吸收效果,但光吸收帶邊發(fā)生了藍移現(xiàn)象??傮w來說鋼渣具有一定的吸光性能。
3結(jié)論
采用纖維素粉、石墨粉、葡萄糖粉和可溶性淀粉4種造孔劑對固廢鋼渣進行改性,通過分析比較熱重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葡萄糖的改性效果最佳。在進一步的實驗探究中篩選出葡萄糖和鋼渣的最優(yōu)質(zhì)量比為100:30 。XRD測試結(jié)果表明,葡萄糖改性樣品的譜圖中, Ca2Fe2O5 和 Fe2O3 的衍射峰值有明顯增加,且 CaO 、 Ca2SiO4 和 Al2O3 的衍射峰值也有所提升,這些物質(zhì)對于碳酸化反應(yīng)均有積極作用,因而使得鋼渣的 CO2 吸附能力增強。SEM圖像表明,葡萄糖的添加增加了鋼渣的孔隙結(jié)構(gòu),提高了鋼渣表面的粗糙程度。UV-VisDRS光譜和PL光譜分析表明,鋼渣具有一定的吸光性,其可為鈣基材料用于聚光太陽能(CSP)發(fā)電技術(shù)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韓立群.碳中和的歷史源起、各方立場及發(fā)展前景[J].國際研究參考.2021(7):29-36.
[2]馬秀琴,張長平,金鳳云,等.河北省鋼鐵行業(yè) CO2 和非 CO2 溫室氣體排放路徑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22(20):124-127.
[3] 田思聰.鋼渣制備高效鈣基 CO2 吸附材料用于鋼鐵行業(yè)碳捕集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7.
[4]方冬東.改性鋼渣鈣基材料碳捕集特性實驗研究[D].馬鞍山:安徽工業(yè)大學,2021.
[5]張書繁,程星星,王魯元,等.碳中和背景下的鋼渣碳酸化固碳路徑研究[J].華電技術(shù),2021,43(6):86-91.
[6]張邦勝,王芳,劉昱辰,等.碳中和背景下鋼渣固碳工藝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2,40(6):112-115.
[7]彭犇,岳昌盛,李玉祥,等.不同條件對鋼渣碳酸化反應(yīng)的影響及動力學分析[J].硅酸鹽通報,2020,39(11):3562-3566.
[8]趙樹海,金永麗,郭嘉誠,等.低鈣鋼渣中鈣、鐵分離及回收利用[J]中國冶金,2023,33(10):125-132.
[9] 李志雄,李玲玲,陳韌,等.煉鋼精煉渣氣固碳酸化反應(yīng)吸附 CO2[J] 化工環(huán)保,2020,40(4):376-381.
[10]王久衡,榮鼐,劉開偉,等.水蒸氣強化纖維素模板改性鈣基吸附劑固碳性能及強度[J].化工進展,2023,42(6):3217-3225
[11]孫朝.鐵酸鈣載氧體化學鏈制氫及 CO2 還原基礎(chǔ)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20.
[12] MAIU,REINK,LALE A, et al. The CO2 -bindingbyCa-Mg-silicatesin direct aqueous carbonation of oil shale ash and steel slag[J].EnergyProcedia,2011,4(2011): 925-932.
[13]馬卓慧.鋼渣/電石渣礦化固定 CO2 及鋼渣脫除 SO2 協(xié)同提硅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22.
Study on Enhancement of CO2 Capture Performance by Modifying Steel Slag with Pore-Forming Agent
CHENG Jin, WEN Jialiang, GUO Hongxia
(CollgeofChemicalEnginering,NorthhinaUniversityof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HebeiO631,Cina)
Abstract: Steellag,asabulksolidwaste intheironandsteel industrynotonlyoccupiesalotoflandresourcs,butalsocausesa certaindegreeofenvironmentalpolltin.Terefore,explogpotentialaplicatisofstlslagndeancigitsutilzatioateis crucial forsustainableresoue development.Inthispaper,stelslag was modifiedusing fourpore-forming agents,namelyglucose, cellulose, gaphite,andstarch.Te preparedcalcium-basedadsorbents werecharacterzedusingTGA,XRD,SEM,UV-Vis,nd PL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ir CO2 adsorption capacity,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mong the four pore-forming agents, glucose exhibited the most effective modification in improving the CO2 capture capacity of steel slag. The optimal mass ratio of glucose to steel slag was found to be 30:100 , indicating superior CO2 capture ability. Key words: Calcium-based absorbent; CO2 capture; Pore-forming agent; Steel s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