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21-0052-04
立足新課改教育背景,各種新式教育理念的提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驅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以學習任務群的形式組織與呈現課程內容一、整合教材資源,提煉大單元任務主題。鑒于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大單元教學路徑,革新語文教學模式,為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質量和發(fā)展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搭建有利平臺。
一、整合教材資源,提煉大單元任務主題
(一)整合任務群教學資源
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積極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并立足大單元教學的實際特點,深入分析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為大單元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深人單元教學內容提取指向單元教學目標的核心主題,為大單元學習任務群的制訂明確方向。然后,教師就可以從學生實際學習興趣特點入手,多渠道整合指向教學目標的大單元教學內容,在大單元任務主題的引領下細化單元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1單元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內《白鷺》《落花生》《桂花雨》三篇課文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入課外閱讀《梅花魂》作為大單元教學素材。在單元學習任務的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綜合考慮本單元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等多維度因素,細化匹配學生學習能力的大單元教學任務: ① 自主閱讀本單元課文內容,利用課本等工具書自主掃清文本中的字詞障礙; ② 基于自主閱讀的學習感受,嘗試總結文章中心思想及作者情感; ③ 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找出你認為的精美句段進行賞析閱讀,并與同桌分享; ④ 在深人閱讀和學習本單元課文的基礎上,自主撰寫一篇文章的讀后感。通過課內外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學生在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汲取語文閱讀與鑒賞的知識和技能,在細化的學習任務支撐下奠定高效教學的基礎。
(二)確定大單元教學主題
區(qū)別于傳統(tǒng)單篇教學的模式,基于學習任務群理念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規(guī)劃更加清晰,同時也能在單元教學主題的引領下,進一步凸顯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和學科本質。教師在預設大單元教學活動時,可以立足語文新課程教學標準中關于學生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的要求,綜合設計大單元教學活動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單元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3單元的內容時,單元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神話故事展開,單元教學主題明確,向學生闡述了古代勞動人民懲惡揚善的美好品質,突出了對學生積極情感和良好道德素養(yǎng)的塑造作用。鑒于此,教師可以制訂“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這一大單元主題,并要求學生自主閱讀單元文章內容,嘗試對核心人物的情感以及作者所闡述的思想進行探究。在單元學習任務方面,教師可以做出如下設計: ① 自主閱讀文章內容,嘗試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② 根據單元閱讀體驗,說一說你最喜歡的神話人物或者故事,并說明理由; ③ 結合課外閱讀,與同桌分享你喜歡的神話故事。借助指向大單元教學目標的單元教學主題,能為整體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大單元學習活動的落實指明方向、提供航標,驅動學生圍繞既定的大單元教學主題展開高效的合作和探索,從而助力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的雙重提升。
二、滲透語文要素,優(yōu)化大單元教學方案
(一)滲透語文要素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持續(xù)推進,語文要素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也在不斷凸顯。教師在設計語文大單元教學活動時要有針對性地突出語文要素對學生學習任務的引領作用,并以此為依據優(yōu)化大單元教學的目標和教學方式,在提升學生單元學習質量的同時,助力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均衡發(fā)展。為此,教師在設計大單元教學任務時,可以將語文要素進行巧妙融入,助力大單元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的內容時,本單元語文要素為“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以及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為了凸顯語文要素對大單元教學活動的引領作用,教師可以在單元課文的基礎之上為學生融入描寫父母親情的課外閱讀內容,借助全文閱讀的教學設計進一步豐富大單元教學的內容,助力學生圍繞語文要素展開深度學習。在大單元學習任務群方面,教師可以做出如下設計: ① 自主預習課文并掃清文章的生字詞障礙; ② 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選出你喜歡的文本片段并嘗試解讀作者的深層情況; ③ 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出你認為最感人的片段和故事情節(jié),并與同桌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這些細化的大單元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實踐體驗中,自主經歷語文識字、閱讀以及鑒賞等學習過程,這樣可以在強化語文要素滲透的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實踐的學習體驗中促進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優(yōu)化教學方案
在大單元教學的落實過程中,單元教學內容和語文要素被進一步系統(tǒng)整合,所以學生在參與大單元學習活動時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融人大單元學習任務群的學習活動之中,教師在預設大單元教學活動和學習任務群時,應進一步細化教學任務,確保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主題的引領下能夠主動融入單元學習活動并汲取語文要素進行有效學習,以此保障大單元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7單元時,教師可以圍繞《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引入老舍先生的《春風》一文進行輔助教學,并以此為媒介設計大單元教學的方案和學習任務群: ① 深人閱讀文本,摘抄精彩的描寫片段; ② 誦讀喜歡的文本語段,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 ③ 借鑒文本寫法,圍繞身邊美景,嘗試仿寫。在這一單元學習任務中,融合了語文閱讀、賞析、讀寫結合的仿寫等系統(tǒng)性學習活動,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將汲取和積累的語文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單元學習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自身語文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三、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啟動大單元任務活動
(一)創(chuàng)設任務群學習情境
在學習任務群導向下的小學語文的單元教學設計中,構建大單元教學情境也是一種常用的教學輔助手段。通過教學情境的構建,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單元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置身特定情境,在學習互動體驗中更好地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對提高學生學習任務完成質量和大單元學習效率是十分有益的。為此,在預設大單元學習任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游戲化教學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大單元學習情境,以此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為提升大單元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2單元時,教師可以依托《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四篇文章為學生引入四大名著的相關影視片段,然后要求學生通過課前閱讀以及觀看影視片段的方式,自主講述一個四大名著中的經典故事或者人物事跡。為了助力學生大單元學習任務的有效達成,教師還可以細化如下學習任務: ① 分別說出我國四大名著的書名和作者; ② 深入閱讀單元課文內容并選出你喜歡的一個人物或者故事情節(jié),說明理由; ③ 以四大名著故事情節(jié)為腳本,小組合作自主編創(chuàng)四大名著課本劇并進行演繹;④ 從四大名著中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人物,并為其創(chuàng)作一幅肖像畫。通過這一教學設計,借助多媒體教學活動的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單元教學內容的大單元學習情境,然后再依托細化的大單元學習任務群,驅動學生學習活動逐步推進,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單元教學質量也可以得到同步提升。
(二)創(chuàng)新大單元教學活動
在語文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學習任務群的開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從學生實際學習興趣出發(fā)設計適宜的大單元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興趣得到同步提升。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興趣趨向,巧妙地穿插語文識字、語文朗讀以及文本鑒賞和讀寫結合等多種學習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新大單元教學活動的教學設計時,要緊密關注學生日常學習的實際反饋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模,以此確保大單元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為高效達成大單元教學目標提供助力。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4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從單元導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可以看出,本單元教學主題主要圍繞“忠誠愛國\"這一崇高的精神品質展開教學設計,語文要素則強調通過文本語言及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引導學生學會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無論是古詩中的邊塞英雄,還是現代文中的忠誠軍人,無疑都展現了忠誠于國家、奉獻于人民的高尚品質,促進學生愛國情感及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是本單元教學的核心與關鍵。在創(chuàng)新大單元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如下學習任務群,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單元學習興趣的同時,為學生探究單元主題內涵搭橋鋪路: ① 從課文內容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段落或者一處故事情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 ② 任選一篇課文,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本劇的編創(chuàng),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 ③ 結合單元教學主題,自主設計愛國標語并在課堂上展示和解讀; ④ 根據本單元所學文章的人文主題,選擇一部你喜歡的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并為其撰寫一段影視推薦詞。
四、提升訓練強度,延伸大單元任務時空
(一)提升任務群訓練強度
立足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實際需求,為了有效推動學生單元學習質量和語文素養(yǎng)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師在設計大單元學習任務時,要從學生實際學習的反饋出發(fā),有意識地融入一些拓展性的單元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具有挑戰(zhàn)性和拓展性的單元學習任務驅動下,循序漸進地提高單元學習質量,發(fā)展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秉承學習任務可行性和適應性的基本原則,對單元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方案進行優(yōu)化,以此提升任務群訓練的教學強度。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圍繞單元教學內容設計層次性的學習任務群,引領學生逐步深入大單元學習活動,在互動探究與小組合作的多樣化單元學習活動中科學提升學生學習實效?;诖髥卧虒W內容和學生學情分析,教師可以預設如下學習任務群: ① 課前自主搜集與單元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和信息,如影視片段、背景文化介紹等,并發(fā)送至班級微信群; ② 自主閱讀文本內容,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和感受篩選出你認為描寫精彩的片段,并與同桌分享進行鑒賞討論; ③ 從單元文章中選出你認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并用自己的話概述人物的特征和性格特點; ④ 仿照本單元小說的寫作方法,自主編創(chuàng)“小小說”并在課上分享(注意小說三要素的運用); ⑤ 以本單元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為原型,自主創(chuàng)作趣味繪本故事,并在班級內進行展覽。為了保障學生大單元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能力,從中任選三個以上的學習任務完成。在這種具有層次性、靈活性的大單元學習任務中,學生能找到匹配自己學習能力的學習活動,大單元任務群教學的質量也能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實踐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延伸大單元訓練時空
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語文的單元教學過程中,訓練任務的內容應覆蓋單元知識內容和語文要素的各個方面,以凸顯大單元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助力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此,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內容時應依托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況,以課內單元教學內容為依托,適當向外延伸單元訓練的深度與廣度,為活化學生語言思維和應用意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教師可以從讀寫訓練、群文閱讀、線上線下教學互動等角度出發(fā),選擇適宜學生學習的大單元訓練方式。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8單元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大單元學習的訓練任務中將《五官爭功》融人單元教學設計之中,并設計如下單元學習任務群: ① 系統(tǒng)閱讀單元課文內容,并基于自己的理解提煉文章的主題,并完成相關讀書筆記;② 仿照《五官爭功》的語言及形式,嘗試將《手指》一文改編成相聲腳本,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舞臺劇表演。這種課內與課外學習活動的有機關聯,不僅使大單元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的拓展與完善,同時也能讓學生基于學習任務的驅動,對所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意性的表達,賦能學生大單元學習實效的有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拓展大單元學習任務群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情和學習興趣,以此保障大單元訓練任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助力學生高效內化和吸收掌握單元所學知識。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積極革新傳統(tǒng)以教為主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學習需求的導向作用,推動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教學實踐方面,教師應立足單元教學內容,從學生學習需求角度入手,多維度整合大單元教學資源,然后細化出指向單元教學目標的學習任務群,確保學生在學習任務群的驅動和導向下主動參與大單元學習活動并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大單元教學質量的同時,帶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必姿.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探索[J].名師在線,2025,11(2):55-57.
[2]闕慧云.新課標學習任務群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4(49):39-41.
[3]黃秋紅.基于語文學習任務群理論下的大單元教學實踐與研究——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為例[J].讀寫算,2024(30):52-54.
[4]王曉娜,錢華.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J].甘肅教育,2024(8):74-79.
[5]陳思佳,盛新鳳.從深度融合到走向開放——任務群理念下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路徑探索[J].江西教育,2023(1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