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么是“熱中風”?它有什么癥狀?跟普通中暑有什么區(qū)別?
“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xiàn)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根據卒中引起的出血或缺血的異常狀態(tài),一般可將其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熱中風”中的大多數(shù)屬于缺血性卒中。
“熱中風”的發(fā)生機制包括血液濃縮、血管失控及血壓波動等。在炎熱天氣下,人體出汗增多,血管擴張明顯,若水分補充不及時,容易導致血容量不足,在血液濃縮的情況下,血小板易于聚集,這會增加血栓的形成風險。而高溫容易導致人心情煩躁、易怒,從而引發(fā)血壓波動,也可能誘發(fā)卒中。
另外,夏季頻繁進出空調房間或讓冷風直吹頭面部,會使血管迅速收縮或擴張。老年人的血管彈性較差,受冷刺激易引發(fā)血管痙攣。這些因素相互疊加,導致高溫天氣成為卒中發(fā)作的重要誘因。
“熱中風”本質上是卒中的一種類型,它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發(fā)生的腦血管意外,一般表現(xiàn)為突發(fā)的局部神經功能缺損,如偏癱或偏身麻木(一側肢體明顯);言語表達障礙,或理解困難、言語含糊;口歪眼斜或流涎,步態(tài)不穩(wěn)。
如出現(xiàn)上述一種或多種癥狀,請迅速撥打急救電話或及時就醫(yī)?!皶r間就是大腦”,1分鐘的延誤就可能導致大腦中190萬個神經元細胞死亡。
而中暑者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是臉紅、眩暈,之后會表現(xiàn)為高熱,出汗少甚至元汗,嚴重時可能昏迷,但無特定偏側癥狀。
所以,區(qū)分“熱中風”和中暑的關鍵,在于觀察患者是否有局部神經功能受損的表現(xiàn)(如偏癱),以及體溫是否異常升高。
在高溫天氣下,一旦出現(xiàn)頭暈、偏側肢體無力等癥狀,切勿自行診斷為普通中暑,這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可能會引起腦血管狹窄,這些疾病可能是誘發(fā)卒中的先決條件。65歲以上人群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可能不靈敏,對體內缺水的反應能力降低,可能誘發(fā)卒中。
太陽直射下進行長期的戶外活動,可能帶來脫水風險。有些老年人怕吹風,在高溫天氣不使用風扇或空調,也可能面臨脫水風險。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流減緩,為血栓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增加卒中的發(fā)生風險。
長時間過度依賴空調或空調溫度過低,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也會導致血管不規(guī)律收縮與擴張、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卒中的發(fā)生風險。另外,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如有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等習慣者,發(fā)生“熱中風”的風險會大幅增加。
當身體出現(xiàn)預警信號時,可以按照“FAST”口訣進行檢查。對著鏡子笑,觀察面部(Face),看口角是否對稱;雙側手臂(Arm)平舉10秒,檢查是否有單側下垂;重復短句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聆聽發(fā)音(Speech)是否清晰;如有任何一項異常,請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明確告知懷疑卒中、患者發(fā)病的具體時間,切勿等待觀察病情,延誤治療時機(Time)。
卒中發(fā)生后的4.5-6小時是救治的黃金期,靜脈溶栓及動脈取栓治療能夠最大程度減輕腦部損害,使致殘率降低40%。在等待救護車到來時,應注意使患者保持平靜,避免情緒激動,禁食、禁水,以防窒息。
如果遇到疑似“熱中風”患者,首先要觀察患者是否有意識(能夠回應),之后應用“FAST”口訣進行檢查,幫忙撥打急救電話并記錄患者的發(fā)病時間。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時,盡量不要移動患者,以免使其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嘔吐,應確保其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被誤吸。不要擅自給患者喂食物、水或藥物。及時、高效的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減少病死率、致殘率的關鍵。
控制基礎疾病 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病,按時服藥,定期監(jiān)測相關指標,控制病情進展。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務必戒煙戒酒,堅持健康飲食原則,多吃蔬菜和水果,減少攝入高脂肪、高鹽、高糖食物,作息規(guī)律,確保充足睡眠,切勿過度勞累。
做好情緒管理 高溫天氣下,人容易情緒波動,務必保持心態(tài)平和,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引起血壓波動。
適時補充水分 高溫天氣時,即便不感到口渴,也應主動多次、少量飲水,以防發(fā)生脫水現(xiàn)象;在床旁放置飲用水,夜間醒來時也可適量飲水,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環(huán);戶外活動出汗較多時,尤其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注意環(huán)境溫度 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中,尤其是每日10-15時在戶外活動時;高溫天氣時應適當使用風扇或空調降溫,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5-28攝氏度,并定時通風換氣,這是保障o腦血管健康的關鍵策略。
高溫不是卒中的直接病因,卻是壓垮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切勿將“突發(fā)半邊身體無力、口齒不清”當作普通中暑處理,這極有可能是“熱中風”。掌握這些科學知識,在這個夏天遠離“熱中風”威脅,守護好全家人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