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9619/j.issn.1007-1938.2025.00.031作者單位:
引文格式:,,.“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及付費機制研究[J].出版與印刷,2025(3): 13-22.
一、引言
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全球化推進,學術出版體系正經(jīng)歷從“封閉訂閱”向“開放共享”的深刻轉型,開放獲?。╫penaccess)領域的發(fā)展邁人關鍵時期,而以文章處理費(articleprocessingcharge,英文縮寫APC)為支撐的開放獲取出版模式正面臨諸多質疑。[在此背景下,“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zero-embargo green open access)與“文章開發(fā)費”(article development charge,英文縮寫ADC)的提出,成為優(yōu)化出版生態(tài)的重要探索。
目前開放獲取的主要形式包括綠色開放獲取(greenOA,簡稱“綠色OA”)和金色開放獲?。╣oldOA,簡稱“金色OA”)。綠色OA模式是在不改變現(xiàn)行學術期刊訂閱模式的前提下,允許作者通過機構知識庫自存儲研究成果,但其普遍存在 6~12 個月的“禁運期”(embargo period),也稱為“時滯期”。存在時滯期的原因在于,出版商要求論文發(fā)表后需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作者才能公開其自存儲版本的論文,這直接削弱了開放獲取的即時性與公共價值。而在金色OA模式下,作者通過支付APC即可實現(xiàn)論文發(fā)表后的立即開放,該費用用于支付文章從投稿到發(fā)表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項成本,并且開放獲取的論文版本為經(jīng)出版商編輯加工后的最終版本。APC機制雖能實現(xiàn)文章的即時開放,卻將經(jīng)濟成本轉移至作者。德爾塔智庫(DeltaThink)對APC的年度調(diào)查顯示,2024年完全開放獲取期刊的APC平均上漲約 9.5% ,混合開放獲取期刊的APC平均上漲約 4.2% ,[2]這一增長速度已超過通貨膨脹,意味著APC的上漲并非僅由通貨膨脹導致,其價格確實出現(xiàn)了實質性攀升。[3]這可能導致低收人學者被迫選擇低APC期刊或放棄論文的開放出版。
2022年8月25日,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fā)布了一份題為《確保免費、即時、公平地獲取聯(lián)邦資助的研究》(EnsuringFree,Immediate,andEquitableAccesstoFederallyFundedResearch)的文件,其中明確要求聯(lián)邦資助的研究成果須在錄用后立即開放,并將合規(guī)存儲庫的范圍擴展至預印本平臺。[4為響應這一政策,應對目前主流開放獲取模式存在的諸多問題,美國化學會于2023年9月21日宣布推出“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這一新模式,并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為保障新模式的可持續(xù)性,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英文縮寫 ACS)引入了ADC機制。本研究聚焦于“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下美國化學會提出的ADC機制的運作原理,并與當前主流的金色OA模式下的APC進行對比,旨在揭示該模式在學術出版范式轉型中的實踐價值,為全球開放科學治理提供啟示。
二、研究綜述
開放獲取出版模式在全球范圍內(nèi)受到廣泛關注,對學術資源共享和知識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數(shù)字化進程的推進,開放獲取出版逐漸成為學術出版的主流趨勢,但其付費模式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也在學術界引發(fā)了大量討論。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外研究主要聚焦于開放獲取多樣化的付費模式帶來的一系列挑戰(zhàn),涵蓋經(jīng)濟可持續(xù)性、學科接受度及政策對開放獲取費用的影響等方面。多數(shù)研究聚焦于開放獲取付費模式在經(jīng)濟層面的可持續(xù)性,以及給研究機構和學者帶來的財務影響。阿爾瓦雷斯(Alonso-Alvarez)等的研究顯示,APC在項目預算中的占比為 3%~8% ,部分項目的APC支出占比更是居高不下,超過了 10% 。Zhang 等[]的研究指出,APC費用持續(xù)攀升,一些全球大型出版商的年收入已突破20億美元。不同學科對開放獲取付費模式的接受度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費恩斯特拉(RamonA.Feenstra)等[7]的研究發(fā)現(xiàn),哲學和倫理學領域的學者在支付出版費用這一問題上態(tài)度謹慎,認為公共資助的研究成果應該免費獲取。關于政策對開放獲取費用的影響也是研究的一個熱點。平菲爾德(StephenPinfield)等探討了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在金色OA政策下所支出的APC,經(jīng)過對比發(fā)現(xiàn)混合開放獲取期刊的APC價格顯著高于完全開放獲取期刊。還有一些文章對開放獲取付費模式在不同區(qū)域的實際推行情況進行了分析。帕拉雷斯(CesarPallares)等對哥倫比亞一些大學的APC支付情況展開研究,發(fā)現(xiàn)其開放獲取文獻的占比有所增加,但同時也面臨APC價格上升的挑戰(zhàn),拉丁美洲其他國家也呈現(xiàn)出相似的趨勢。
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國內(nèi)研究主要聚焦開放獲取付費模式的具體實踐,如關于APC的定價策略及其對開放獲取出版公平性與可持續(xù)性的影響等。丁譯通過分析DOAJ收錄的中國開放獲取期刊及其收費政策,發(fā)現(xiàn)APC的定價策略是影響開放獲取出版模式可持續(xù)性的關鍵因素,期刊影響力、學科特點以及出版機構的定價策略等因素均會影響APC定價。APC的收取還引發(fā)了關于開放獲取出版公平性和可持續(xù)性的討論。陳娟等1指出,如何通過優(yōu)化折扣和豁免政策,使作者能夠公平地享有開放獲取出版的權益,已成為開放獲取模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問題之一。圍繞中文科技期刊的開放獲取轉型,王元杰等12提出了相應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包括探索特色化開放獲取模式、嘗試開放同行評議、開辟數(shù)據(jù)出版新型出版模式等。一些學者[13-14]梳理了全球主要的開放獲取模型及全球開放獲取實踐的動態(tài)發(fā)展,提煉出影響開放獲取APC定價的關鍵指標,深入探討了開放獲取和學術自由之間的利益協(xié)調(diào)機制。
國內(nèi)外在開放獲取付費模式的研究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盡管面臨成本、版權、資金支持等挑戰(zhàn),但也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目前尚未有關于ADC機制的研究。為探索新型開放獲取付費模式,推動付費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學術資源共享和知識的全球化傳播,本文聚焦ADC機制展開深入探究,以期為我國構建多元化開放獲取學術出版體系提供參考。
三、美國化學會的開放獲取實踐
美國化學會在開放獲取實踐中,以“降低出版經(jīng)濟壁壘”和“構建多元傳播路徑”為抓手,推動學術出版模式的轉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轉型探索過程中,ACS通過費用豁免計劃、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等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開放獲取出版面臨的資金瓶頸問題,助力全球不同區(qū)域作者實現(xiàn)無障礙出版;在發(fā)布途徑設計上,ACS構建了包含金色OA、綠色OA及預印本的多層次開放獲取發(fā)布體系,既滿足資助方對開放模式的要求,又兼顧作者對傳播時效與版權協(xié)議的個性化需求。
1.美國化學會的開放獲取轉型探索
ACS長期以來致力于推動開放獲取運動的發(fā)展,一直與世界各地的作者和機構合作,支持向開放獲取出版模式的可持續(xù)轉變。開放獲取出版模式通常需要作者支付APC,這類費用雖多由研究資助方或作者所屬機構承擔,但并非所有作者都能獲得資金支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CS旗下出版社提出了各種計劃和倡議來幫助解決開放獲取出版面臨的各種經(jīng)濟難題,使全球更多作者有機會以開放獲取模式發(fā)表學術研究成果。
為使沒有獲得經(jīng)費支持或受經(jīng)濟因素制約的作者在發(fā)表研究成果時能夠選擇開放獲取出版,ACS旗下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折扣和豁免活動。2023年ACS旗下期刊發(fā)表的文章中,非洲作者撰寫的文章有 70% 通過費用豁免計劃得以實現(xiàn)開放獲取。[152019—2023年ACS旗下出版社已免除超過400萬美元的文章出版費用。目前,全球49個國家/地區(qū)的1687家機構已加人ACS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根據(jù)該協(xié)議,這些機構的作者將獲得全額APC的資助,從而能夠在滿足開放獲取許可條件下,無須支付費用即可在ACS旗下60余種化學期刊中發(fā)表文章。據(jù)統(tǒng)計,在這些機構中,超過 90% 的作者的文章能夠在ACS旗下期刊中以即時開放獲取的形式發(fā)布。[16]該協(xié)議還授予參與機構的研究人員對ACS旗下期刊的所有文章無限制的訪問權限。[17]
2.美國化學會的開放獲取發(fā)布途徑
目前,ACS共有五條開放獲取發(fā)布途徑:基于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的金色OA、依托APC的金色OA、零時滯的綠色OA、存在12個月時滯的綠色OA,以及通過ChemRxiv(由多國化學學會聯(lián)合管理的預印本平臺)發(fā)布預印本。研究人員可以根據(jù)“是否想在同行評議期刊發(fā)布”“資助者要求模式(金色OA或綠色OA)”“是否接受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和“是否需要零時滯”四個維度選擇具體的發(fā)布途徑。(見圖1)
ACS目前提供的五種開放獲取發(fā)布途徑,每種在費用支付、開放時效、版權協(xié)議和適用情況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具體情況如下。
① 基于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的金色OA:由加入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的機構支付相關費用,作者無須支付費用。文章一經(jīng)發(fā)表即可立即實現(xiàn)開放獲取,通常采用CC-BY協(xié)議,即在標明原作者姓名,并提供原始文章來源鏈接的情況下,文章可被自由分享和改編,甚至可以用于商業(yè)自的。適用于與ACS簽訂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的機構的作者
② 依托APC的金色OA:作者或其資助機構需支付APC。文章的最終版本一經(jīng)發(fā)表即可立即實現(xiàn)開放獲取,通常采用CC-BY或CCBY-NC-ND協(xié)議。CCBY-NC-ND協(xié)議規(guī)定,使用者不能對文章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改編或創(chuàng)作衍生作品,文章必須保持其原始形式進行分享和傳播,且不能用于商業(yè)目的。
③ 零時滯的綠色OA:作者或其資助機構需支付ADC。文章被接受后,其原始稿件可立即在開放獲取存儲庫中發(fā)布,通常采用CC-BY協(xié)議。
④ 存在12個月時滯的綠色OA:作者無須支付費用,但文章發(fā)表后需等待12個月的禁運期才能在開放獲取存儲庫中發(fā)布,通常采用出版商的版權協(xié)議。
⑤ 通過ChemRxiv平臺發(fā)布預印本:作者可將文章的預印本版本提交到ChemRxiv存儲庫,提交后立即實現(xiàn)開放獲取,無須支付費用,通常采用CC-BY協(xié)議。
四、“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下ADC機制的應用
在“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下,ACS所推行的ADC機制,通過標準化規(guī)則與差異化政策構建起開放出版的新路徑。其運作原理與傳統(tǒng)APC機制在多個維度形成鮮明對比,不僅提升了學術傳播的效率,還兼顧了學術傳播的公平性。這一機制將有力推動開放科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1.ADC機制的運作原理
ACS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采用ADC付費機制。即在ACS旗下期刊發(fā)表的文章,其作者或資助機構需要支付固定金額的文章開發(fā)費,每篇2500美元。該費用涵蓋了ACS出版服務中的各項成本,包括組織高質量的學術同行評議,系統(tǒng)開發(fā)、維護和管理,以及為全球范圍內(nèi)的編輯和審稿人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通過支付ADC,文章在被接受后即可立即在開放獲取存儲庫中采用CC-BY許可協(xié)議進行發(fā)布。
ADC需在稿件被同行評議期刊正式接受后且未出版前完成支付,同時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① 通信作者所在機構未加人ACS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 ② 作者現(xiàn)階段不選擇以金色OA模式發(fā)布文章的最終版本; ③ 根據(jù)文章資助方的政策或資助條款,資助方要求文章以“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發(fā)表; ④ 文章投稿至ACS旗下的混合開放獲取期刊。為持續(xù)支持資源貧乏地區(qū)的研究人員和學生,所有享受APC特殊定價的國家或地區(qū)的通信作者均可自動獲得ADC費用減免。根據(jù)世界銀行對各國經(jīng)濟水平的劃分標準,2023年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145美元或以下的低收人經(jīng)濟體國家被認定為A組,這些國家的作者可享受全額費用豁免;2023年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145美元、低于4515美元的中等收入經(jīng)濟體國家被認定為B組,這些國家的作者有資格獲得大幅費用折扣,相關減免將在文章錄用后自動生效。[18]
2.ADC機制與APC機制的對比
(1)學術出版經(jīng)濟模式的差異
作為金色OA的核心收費機制,APC機制本質上延續(xù)了傳統(tǒng)出版的商業(yè)模式,費用涵蓋了從稿件提交到正式出版的全流程服務成本,包括同行評議、編輯加工和排版發(fā)布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出版商將知識生產(chǎn)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轉化為可計價的商品,構建起作者付費與出版商提供服務的閉環(huán)經(jīng)濟體系。然而,定價權的單邊集中化導致費用與服務質量之間存在不匹配的情況。高影響力期刊憑借其品牌優(yōu)勢,將學術影響力轉化為經(jīng)濟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知識傳播價值鏈上的資源合理配置,導致資源配置不均衡。
相較之下,ADC機制開創(chuàng)了一種去商品化的新經(jīng)濟范式。ACS通過將費用固定為2500美元,把服務重心聚焦于同行評議、開放存檔與即時發(fā)布三項內(nèi)容,主動剝離排版優(yōu)化、圖像增強等非必要環(huán)節(jié)。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一方面對服務類型進行了精準界定,另一方面以固定費用削弱了期刊影響力差異帶來的影響。其本質是通過服務模塊化重構學術出版經(jīng)濟模式,推動出版流程從全商業(yè)化運作轉變?yōu)榫劢龟P鍵環(huán)節(jié)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2)傳播時效性與主導權的差異
盡管APC機制承諾一經(jīng)發(fā)表即可實現(xiàn)開放獲取,但其固有出版流程時滯制約了知識傳播的效能。從稿件被接受到正式出版,需經(jīng)歷格式審查、編輯加工、排版等環(huán)節(jié),即便在運作效率較高的金色OA期刊中,仍會產(chǎn)生平均 2~3 周的傳播真空期。在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研究領域,如關于公共衛(wèi)生危機應對的研究,這種時間損耗可能直接削弱研究成果在應急響應中的價值,導致關鍵數(shù)據(jù)錯失最佳應用時機。
ADC機制通過“接受即開放”原則,在時效性上實現(xiàn)突破。稿件通過同行評議后,24小時內(nèi)即可存入開放存儲庫,在確保學術質量的前提下顯著縮短了出版時滯。目前雖然對于已接受稿件不提供動態(tài)更新服務,但提供了后續(xù)轉為金色OA出版的機會,這進一步突破了傳統(tǒng)文獻的靜態(tài)局限,使學術成果成為能夠持續(xù)更新的知識載體。這種雙重變革不僅打破了期刊出版排期對學術傳播的人為限制,更將知識傳播的主導權從出版商管控轉變?yōu)橛裳芯空咦灾鳑Q策。
(3)學術生態(tài)格局差異
在APC機制下,高額費用可能對資源有限的研究者造成壓力,進而形成一種以支付能力決定傳播權利的準入壁壘。作者為了獲取期刊的品牌溢價,往往需遵循期刊設定的標準化出版流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限制數(shù)據(jù)論文、預印本等新型學術成果的傳播,同時強化了出版商在學術評價體系中的影響力。而ADC機制則通過固定費用模式,結合費用豁免等機構補貼政策,顯著降低了學術參與門檻,提升了學術參與的普惠性。這兩種機制通過差異化的費用模式形塑了不同的學術生態(tài)格局:APC機制延續(xù)了出版機構主導的資源配置邏輯,而ADC機制則推動形成了作者與機構協(xié)同治理的新生態(tài)。
(4)開放科學發(fā)展路線上的差異
APC機制與ADC機制的差異,反映出在推進開放科學運動過程中發(fā)展路線的分野。前者代表在維系傳統(tǒng)出版體系的前提下,通過費用轉嫁實現(xiàn)文獻開放的改良路徑,雖然能加速開放獲取進程,卻未突破現(xiàn)有學術出版的制度框架;后者則體現(xiàn)出一種革命性創(chuàng)新,通過解構出版流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重建學術共同體的知識共享網(wǎng)絡。
ACS的實踐表明,在“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下,ADC機制憑借服務模塊化、費用透明化與傳播即時化的三位一體創(chuàng)新,正在推動學術傳播體系的范式轉型。這種轉型不僅改變了技術實現(xiàn)路徑,更觸及了學術生產(chǎn)關系中的權力結構。當質量控制權回歸學術共同體,且知識傳播的時效能夠由研究者自主掌控時,開放科學便不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訪問變革,而是轉變?yōu)閷W術生產(chǎn)關系的系統(tǒng)性重構。
五、關于ADC機制的討論
ACS推出的ADC機制作為開放獲取領域的創(chuàng)新探索,在實踐中展現(xiàn)出多元價值,也面臨現(xiàn)實挑戰(zhàn)。該機制提供了一種成本分攤的新思路,通過減少出版流程中的時間損耗提高學術成果的傳播效率,并賦予研究者一定程度的傳播自主權,推動知識傳播模式轉變,因而可將其視為APC機制的一種合理替代性方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潛在問題,如仍未能有效消除學術出版不平等現(xiàn)象、學術傳播的認可度與廣泛度受限、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等。這也反映出開放科學轉型中多方利益平衡與制度適配的復雜性。
1.ADC機制的價值
(1)避免單一收費模式,減輕作者壓力
ADC機制的一大特點在于將出版成本根據(jù)具體的出版服務進行區(qū)分,讓論文發(fā)表過程中的出版成本結構更加透明。與APC機制不同,ADC機制并未完全依賴向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來維持期刊運營,而是采用了一種新的成本分攤方式。具體而言,出版商將出版成本分為文章開發(fā)成本和出版服務成本,作者只需支付用于文章開發(fā)的費用,主要包括同行評議、開放存檔和即時發(fā)布等環(huán)節(jié)所產(chǎn)生的費用;而用于文章出版等服務的費用,如文稿加工、排版以及后期維護等費用則由期刊、機構以及讀者共同承擔。對于學術期刊來說,ADC可被視為對訂閱費的補充,訂閱費用于支付期刊整體運營的成本,而ADC則主要用于支付單篇文章的開發(fā)成本。對于部分期刊來說,這種成本分攤模式有助于其實現(xiàn)可持續(xù)性發(fā)展。ADC機制為期刊和學術界提供了一種成本分攤的新思路,避免了APC單一收費模式給作者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
(2)提高學術成果的傳播效率
“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下,文章通過同行評議后,可即時存入開放存儲庫,并根據(jù)CC-BY許可協(xié)議實現(xiàn)無延遲傳播,減少了傳統(tǒng)出版流程中編輯加工、排版等環(huán)節(jié)造成的時間損耗。特別是在公共衛(wèi)生事件等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研究領域,依托ADC機制的“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可以實現(xiàn)文章的“即審即發(fā)”,確保關鍵數(shù)據(jù)與研究結論能第一時間觸達受眾。
(3)賦予研究者傳播自主權,推動知識傳播模式轉變
ADC機制的價值還表現(xiàn)為賦予研究者一定程度的傳播自主權,使其無須受限于期刊的出版排期,可自主決定成果的公開時機。并且,ADC機制借助開放倉儲的長期可及性與后續(xù)轉為金色OA的靈活路徑,構建起從即時傳播到持續(xù)擴散的動態(tài)傳播鏈條。這不僅能夠提高學術成果的響應速度,擴大其輻射范圍,還能推動知識傳播從“被動等待”向“主動釋放”的模式轉變。
(4)可視為APC機制的一種合理替代性方案
ACS在其官網(wǎng)中指出:“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是為那些需要實現(xiàn)研究成果即時開放獲取,且其研究機構未加入ACS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同時又無法獲得其他資助以支持金色OA出版的作者,所提供的一種替代方案?!盇DC機制本質上是提供“零時滯”的開放獲取服務,盡管它僅支持已接受的原始稿件(acceptedmanuscript)而不是正式發(fā)表版本(versionofrecord),與開放獲取的理想模式尚存在差距。但對于那些缺少資金資助、支付APC有經(jīng)濟負擔的作者來說,ADC的費用相對較低,且其推出的折扣和減免措施進一步降低了開放獲取的經(jīng)濟門檻,能夠讓更多的研究成果更快地公開。同時,作者后續(xù)仍然可以選擇金色OA出版,并將文章的正式發(fā)表版本存入存儲庫,此前支付的ADC也將計入文章的出版費用中,展現(xiàn)出政策的靈活性。
2.ADC機制存在的潛在問題
(1)未能有效消除學術出版不平等現(xiàn)象
目前,ADC機制主要適用于未加人ACS閱讀與出版協(xié)議的機構的作者。而加入?yún)f(xié)議的機構的作者,如果在ACS旗下期刊以金色OA發(fā)表文章,因機構支付了一定的費用,作者將獲得全額APC支持,無須額外支付費用,這些作者往往來自資金較為充裕的機構。相比而言,ADC機制的適用對象多為資金較為有限的研究機構成員,這些研究者通常需要額外支付ADC費用。即便ADC相較于傳統(tǒng)的APC有所降低,但許多來自低收人國家的研究者,因科研經(jīng)費不足,在支付時仍有困難。因此,雖然ADC機制為部分研究者提供了低成本的開放獲取途徑,但并未有效消除全球學術出版中的不平等現(xiàn)象。
(2)學術傳播的認可度與廣泛度受限
在ADC機制對應的綠色OA模式下,開放獲取存儲庫中所發(fā)布的內(nèi)容為已接受的原始稿件,即已經(jīng)通過同行評議的稿件,但與正式發(fā)表版本仍存在差異,其未經(jīng)過嚴格的編輯和排版,也不具備多種增強功能。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正式發(fā)表版本才是研究成果的最終權威版本,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廣泛的傳播潛力。因此,ADC機制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有效提升原始稿件的學術價值和長期學術影響力。盡管ADC機制提供了“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途徑,使作者的成果能夠迅速公開,但由于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編輯、排版,缺少元數(shù)據(jù)支持,且目前的費用未涵蓋長期維護和持續(xù)更新服務,使得ADC機制下發(fā)布的文章在學術質量和長期影響力方面可能受限。此類文章雖然可供下載和引用,但其學術傳播的認可度與廣泛度,還無法與正式發(fā)表的文章相比。
(3)引發(fā)版權糾紛
隨著美國政府推行“零時滯”公開訪問政策并倡導綠色OA,版權相關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根據(jù)最新政策,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能源部等機構要求其資助的研究人員將通過同行評議的錄用稿即時上傳至各自機構的公共存儲庫,并確保所有科研數(shù)據(jù)的公開共享。這一要求與ADC機制可能存在沖突:ADC機制要求作者轉讓版權,根據(jù)CC-BY協(xié)議,作者僅可將錄用稿存檔于公共存儲庫,而文章最終出版版本的版權仍歸ACS所有。這意味著,若需存檔最終出版版本,必須獲得ACS許可。
當政府政策中的強制使用許可條款與出版商版權合同產(chǎn)生沖突時,可能會削弱出版商對內(nèi)容使用的控制權,影響其盈利模式,增加出版商與政府、學術界之間的利益協(xié)調(diào)難度。
六、結語
隨著開放獲取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全球出版商與期刊都在積極地尋找更快速、更公平、更加可持續(xù)的開放獲取模式。ACS在推動開放獲取出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提出的“零時滯綠色開放獲取”模式下的ADC機制,為學術出版的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盡管該機制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如出版公平性、學術傳播認可度受限等潛在問題,但其在降低開放獲取出版成本、提高學術成果傳播效率等方面的優(yōu)勢不容忽視,在APC持續(xù)增長的當下,ADC機制不失為一個值得考慮的替代性方案。于我國而言,ADC機制的成本分攤模式、區(qū)域性支持策略及“即時存檔 + 后續(xù)轉金色OA”的傳播路徑設計,對我國構建適配本土需求的開放獲取體系具有參考價值。可結合我國科研資助結構與學術傳播生態(tài),探索靈活的成本共擔機制與多元傳播路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期刊對開放獲取模式的付費機制進行深入的探索,共同構建多元化開放獲取學術出版體系。
參考文獻
[1] The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2Oth anniversary recommendations[EB/OL]. (2022-03-15)[2025-02-02]. https://www.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org/boai20.
[2] News amp; Views: Open Access Charges-Continued Consolidation and Increases[EB/OL]. (2024-03-19)[2025- 02-02]. https://www.deltathink.com/news-views-openaccess-charges-continued-consolidation-and-increases3?_gl.
[3]News amp; Views: The Realities of Increasing Open Access Charges[EB/OL]. (2024-06-18)[2025-02-02]. https:/ www.deltathink.com/news-views-the-realities-ofincreasing-open-access-charges.
[4] Memorandum for The Heads of Executive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EB/OL]. (2022-08-25)[2025-02-02]. https:// bidenwhitehouse.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 2022/08/08-2022-OSTP-Public-Access-Memo.pdf.
[5] ALONSO-ALVAREZ P, SASTRON-TOLEDOP, MANANA-RODRIGUEZ J. The cost of open access: comparingpublicprojects'budgetsand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expenditure[J]. Scientometrics,2024, 129(10): 6149-6166.
[6] ZHANG L,WEI Y,HUANG Y,et al. Should open access lead to closed research? The trends towards paying to perform research[J].Scientometrics,2022,127(12): 7653-7679.
[7]FEENSTRA R A,LOPEZ-COZAR E D. Philosophers' perceptions of pay to publish and open access in Spain: books versus journals, more than a financial dilemma[J]. Learned Publishing,2022,35(2):118-129.
[8] PINFIELD S, SALTER J,BATHP A. A \"gold-centric\" implementation of open access:hybrid journals,the \"total cost of publication\",and policy development in the UK and beyond[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68(9): 2248- 2263.
[9]PALLARESC,CUARTASGV,URIBE-TIRADO A, et al. Situacion del acceso abierto y los pagos por APC enColombia.Un modelo de analisis aplicablea Latinoamerica[J].Revista Espanola de Documentacion Cientifica,2022,45(4):1-18.
[10]丁譯.DOAJ收錄的中國開放獲取期刊及其收費政策 的統(tǒng)計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3,34(10): 1356-1363.
[11]陳娟,林月華.全球開放獲取轉換實踐及其對我國高校 圖書館的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23,67(21):136-146.
[12]王元杰,薛春璐,齊秀麗,等.中文期刊開放獲取轉 型后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J].編輯學報,2023,35(增刊1): 84-87.
[13]郁林羲,康銀花,王明華,等.開放獲取大潮下S計劃 進展情況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J].中 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32(7):866-874.
[14]郁林羲.全球開放獲取運動中開放獲取模型探析[J]. 科技與出版,2020(8):109-117.
[15] Paving the Way Toward Equity in Open Access Publication: Innovations and Their Impact[EB/OL]. (2024-09-09)[2025-02-02].https://axial.acs.org/publishing/paving-the-way-toward-equity-in-open-accesspublication-innovations-and-their-impact.
[16]ACS Read and Publish Agreements[EB/OL]. [2025-02- 02].https://acsopenscience.org/institutions/read-andpublish/.
[17]ACS Supports Open Science with Read and Publish Agreements[EB/OL].(2020-02-20)[2025-02-02].https:// axial.acs.org/publishing/acs-read-and-publish-agreements.
[18] World Bank Country and Lending Groups[EB/OL]. [2025-02-02].https://datahelpdesk.worldbank.org/knowledgebase/articles/906519-which-are-the-world-bankcountry-and-lending-group.
Research on the \"Zero-Embargo Green Open Access\" Model and PaymentMechanism
LI Xiangshu ZHUMengdie YANG Haiping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the academic publishing system is undergoing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from \"closed subscription\" to \"open sharing\",and the open access publishing model supported by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APC) is facing many doub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zero-embargo green open access\" model and payment mechanism,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diversified open access academic publishing system in China.
The research process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ly,by reviewing the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open acess payment model,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open access payment athome and abroad is presented,anditis found that there is currently no in-depth studyon the article development charge (ADC)mechanism.Secondly,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 open access transformation,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analyzing i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zero-embargo green open access\" model and ADC mechanism, and comparing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APC mechanism.Thirdly,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issues of the ADC mechanism.
Research has found four different aspects between the ADC mechanism and the APC mechanism. ①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publishing economic models.The ADC mechanism focuses on the three core contents of peer review, open archiving,and instant publishing by fixing the cost and actively removing non-essential links such as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image enhancement. ② Differences in timeliness and dominance in dissemination. The ADC mechanism achieves a breakthrough in timeliness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acceptance and openness\", shifting the dominant role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from publishers to researchers. ③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ecological patterns.The ADC mechanism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threshold for academic participation,enhances the inclusiveness of academic participation,and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ecosystem of collborative governance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④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open science. The ADC mechanism, with its three inone innovation of service modularization,cost transparency,and instant dissemination, promotes the paradigm shift of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ADC mechanism,asan innovative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open access,has demonstrated diverse values in practice while also facing practical chalenges.This mechanism avoids a single fee modeland can alleviate the economic pressureon authors.By reducing the time lossin the publishing process,the dissemination eficiency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can be improved. Moreover,researchers could achieve a certain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autonom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models.Therefore,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reasonable alternative to the APC mechanism.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potential issu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uch as the inability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academic publishing inequality, limited recognition and breadth of academic dissemination,and thepossibilityof copyright issues.This also reflects the complexity ofbalancing multiple interests and adapting syst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pen science.
Keywords: open access (OA); green OA; golden OA; zero-embargo green open access; article development charge;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uthor Affiliatio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作者貢獻聲明
李相姝:研究總體構思,撰寫論文,修改論文;朱夢蝶:研究總體構思;
楊海平:研究總體構思
收稿日期:2025-03-02 修回日期:2025-05-09
延伸閱讀:開放獲取及其主要類型
開放獲?。╫penaccess,英文縮寫OA),最早由2001年《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倡議》明確提出。倡議指出,開放獲取是指文獻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共領域里可以被免費獲取,允許任何用戶閱讀、下載、復制、傳遞、打印、檢索、鏈接該文獻,并為之建立索引。用戶在使用這些文獻時,不受費用、法律或技術的限制,只需在存取時保持文獻的完整性。同時著作權人保留著作權,通過開放共享許可協(xié)議授權所有用戶開放使用。開放獲取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金色OA:論文在完全開放獲取的學術期刊上發(fā)表,一經(jīng)發(fā)表即可同步免費開放。該模式由出版商主導,論文最終版本(經(jīng)過同行評議、編輯和排版的版本)為完全開放獲取。版權歸作者所有,讀者無須付費,文章處理費由作者或資助機構支付。
綠色OA:期刊論文發(fā)表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時滯期”(通常為 6~24 個月),由作者將最終審定稿存儲到機構知識庫中,從而實現(xiàn)成果的開放獲取。該模式由科研機構或基金資助機構等非營利組織主導,作者無須額外付費,開放知識庫的運營費用由機構或者非營利組織承擔。
青銅OA:出版商選擇免費開放某些論文和資源,并可以隨時終止免費獲取論文的權限。作者或資助單位無須繳納論文處理費,版權歸出版商所有,出版商可隨時撤銷對這些內(nèi)容的開放共享。
白金/鉆石OA:出版商支付出版費用。出版商通常隸屬于大學、機構或協(xié)會組織等。作者和讀者均無須付費,版權歸作者所有。
混合OA:期刊出版商在保留傳統(tǒng)訂閱出版模式的同時為作者提供了開放獲取的選項。若作者支付文章處理費,論文將以開放獲取形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