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提高義務教學質量的意見》提出:“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以促成學生在各個領域的成長。\"這表明從單一注重某一領域的培育轉向綜合性的全方面培育,是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小學階段的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來幫助孩子們應對新的挑戰(zhàn),為“五育融合”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支持,助力教育生態(tài)實現(xiàn)全方位的優(yōu)化與升級。
二、“五育融合”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困境
(一)“五育融合\"的教學目標缺乏平衡性
“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標體現(xiàn)為知識技巧、流程策略及情緒觀念三位一體,因此應把知識與感情視為同等重要。然而,許多教師只專注于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學習方式、情感狀態(tài)的整合。比如,在一堂小學英語課中,教師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對于詞匯發(fā)音和書寫規(guī)則的理解,一味追求智育目標,但卻沒有考慮到如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實際上,如果教師能注意到這些詞語在句子里所表達的意思,就能進一步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著的其他生活性、文化性、歷史性的元素。教學目標過于側重某一方面導致失衡,從而阻礙“五育\"真正地融為一體。
(二)“五育融合\"的教學內容缺乏統(tǒng)整性
從橫向來看,當前小學各科教學內容之間缺乏統(tǒng)整性。目前,我國小學設置的科目數(shù)量比較多,學科劃分得過于細致,不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將多領域知識融會貫通。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教師往往僅著眼于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的掌握,卻忽略了英語教材中插圖的審美價值,以及中西文化對比等富含教育意義的內容。不同學科之間,也缺乏適當?shù)恼虾徒y(tǒng)籌安排。比如英語教材中有涉及不同天氣的單元,介紹了“sunny\"\"rainy\"等天氣詞匯。科學課上,學生也學習了一些關于天氣的形成原理的知識。教師可以整合這兩門學科內容,在英語課上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科學課上學到的天氣形成原理,如“The sun heats the earth and causes air to move,thenwehavewindydays”,這樣能幫助學生在不同學科知識間建立橋梁,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小學低、中、高階段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發(fā)展上各有側重,在不同學段的教學內容也并未達成有效的銜接與整合,這就導致“五育融合\"難以切實發(fā)揮作用,無法收獲預期成效。
(三)“五育融合\"的教學實踐缺乏創(chuàng)新性
“五育融合”是教育實踐的新方式,一些教師對其有誤解,這導致“五育融合\"教學方法與實際需求相脫節(jié),未能發(fā)揮其應有價值。主要的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簡單融入其他四個方面教育的內容,而非深度整合五個領域的元素;第二,教師們在實施融合教學的過程中,并未充分認識到各個領域間的聯(lián)系,對于這些關系的掌握不夠到位,把“五育融合\"看作是在所有的學習領域里均等推廣其他的教學理念,從而產生了形式化傾向;第三,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講授法,并沒有突破不同領域的邊界和學科規(guī)律,使“融合\"僅局限于理論層面的知識傳授,忽略了現(xiàn)實場景的研究。因為教師們未能在“五育融合\"教學模式上做進一步探究,所以“五育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五育融合\"的教師指導缺乏協(xié)同性
首先,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學管理仍處于孤立的環(huán)境中,從頂層的教育管理部門到基層的學科小組各自獨立運作,缺少協(xié)作的管理模式?!拔逵诤蟎"過程中,教育管理者及教師均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為了推動“五育融合\"的發(fā)展,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必須共同努力。此外,目前小學生輔導仍然停留在單獨輔導上,各個科目的教師并未有效地聯(lián)合起來,也沒有建立有效的教學協(xié)調體系,這阻礙并限制了科目間的相互整合和統(tǒng)一發(fā)展。教師間的協(xié)同指導是高效的教學形式,能顯著提升“五育融合\"的效果。
三、“五育融合”視域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究
“五育融合”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觀念,被認為是目前最優(yōu)途徑之一,是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在此思想框架下,筆者致力于推動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通過對PEP教材五下Unit2Myfavouriteseason的全局教學案例進行探討,闡述如何從單元整體教學的角度來理解和規(guī)劃教學內容。
(一)整合單元內容,體現(xiàn)智育能力
PEP教材中的各個單元都是按照特定的主題來組織的,因此每節(jié)課都由該單元的主題引導并串聯(lián)起來。教師需要基于主題對所教授的內容有深刻理解,并在明確各部分的學習任務與目標之后提取關鍵點,逐步深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及技能的認識。
通過對PEP教材五下Unit2Myfavouriteseason進行內容研讀,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關于FourSeasons的綜合性探究項目,為此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置一些子類別的內容,以便讓學生的認知過程更加豐富、有序,富有邏輯性和連續(xù)性。
PEP小學英語教材的單元由三個部分構成,PartA包括對話課、詞匯課及發(fā)音課,PartB包含對話課、詞匯課與閱讀課,PartC以講故事的形式作為可選項。不過,PartA和PartB均涉及相同或相似的詞匯和語法結構,這種內容重復、交疊的安排方式可能導致浪費時間等問題。我們需要站在整個單元的角度來考慮,對不同模塊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融合和優(yōu)化,增強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確保各個課時能按照整體化、連續(xù)性和層級化的原則進行教學,以此提升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比如,在本單元Presentation部分,教師展示圖片,詢問學生“Which season do you likebest?\",引出新詞組pickapples并板書,引導學生注意名詞要用復數(shù)形式,并通過圖片啟發(fā)學生“Wealsocanin autumn\"可以填 pick grapes、pick or-anges等。
通常在PartA的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只需要識別關鍵詞語并做簡單描述,然而在PartB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使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并寫下來。當被問及“Why...?\"的時候,應以“Because...\"回應。這個過程中也可借助氣泡圖、樹狀圖等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并發(fā)展發(fā)散性思維。對于PartC,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廣泛閱讀的內容,以便為“Readandwrite\"的精讀精寫課程做準備。完成后,教師可安排一項任務:“Makeaseasonbook”。這不僅能滿足展示不同層級教育需求的家庭作業(yè)的要求,也能為下一堂擴展閱讀提供討論素材。
(二)運用對話教學,融入德育元素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面臨更高層次的要求,不僅僅包括知識點的學習,也強調道德教育的融入。中國古代文人學者韓愈提倡“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其中“傳道\"被視為第一要務,這也表明道德教育在教育領域中的關鍵地位。新課標也關注學生運用知識做事,持續(xù)地做事,正確地做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更重視德育,積極思考如何將道德教育與課堂內容相結合。下面提供了一些策略來指導教師們如何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實現(xiàn)兩者的融合,從而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同時提升他們的品格修養(yǎng)。
在Myfavouriteseason這個單元,我們可以將德育融入不同季節(jié)的景觀、天氣情況和活動安排的討論中。我們在引入spring這個詞時,可以給孩子們呈現(xiàn)姹紫嫣紅的花,使其感受春天的美。教師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種子,向學生展示種子的樣子,并用英語介紹“Thisisaseed.Inspring,itwillgrowintoabeautifulflower.”。接著,教師講解花朵綻放是大自然生命力的體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保護自然環(huán)境,讓春天的美景永駐。比如,教育學生不隨意采摘花朵,愛護公園、路邊的綠植,通過日常行為為保護環(huán)境貢獻力量,并用英語表達這些環(huán)保行動,如“Don't pick the flowers. We shoul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英語詩歌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基本要素包括意象、意境、情感、韻律,對應picture、meaning、emotion、rhyme,包含豐富的語言、深刻的思想、獨特的文化內涵。課堂活動設計也可以和英文詩歌進行適當?shù)娜诤?。比如可以組織一場“SpringPoemRecitation”活動,挑選一些優(yōu)美的關于春天的英文詩歌,如威廉·華茲華斯的“IWanderedLonelyasaCloud”,讓學生在朗誦過程中提升語言能力,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與熱愛,感受詩歌中蘊含的對自然的情懷。
(三)設置英語情境,強化體育能力
將英語學習與體育活動相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比如,創(chuàng)設融入英語情境的體育活動,組織英語主題的體育游戲,等等。這種學科融合教學,不僅讓體育課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開了新的窗口。
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不同季節(jié)開展的體育項目,鼓勵大家互相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使用英語簡單介紹不同項目的規(guī)則,促進深度探討。例如,針對足球,學生可以提出問題:足球比賽中越位規(guī)則是什么?足球運動員如何訓練以提高他們的技能?這些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積極尋求答案。他們可以查閱相關資料、采訪運動員、觀看比賽等。然后,小組成員可以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分享有關體育項目的有趣事實和見解。通過這種深入的小組討論,學生將更全面地了解各種體育項目,增強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并培養(yǎng)合作和研究的技能。
(四)結合學科作業(yè),明確美育導向
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學活動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Myfavouriteseason這個單元通過四季相關的畫作展開,在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把英語和美術融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繪畫、手工、寫作等多元形式出發(fā),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在真實的體驗與探究中解決問題,實現(xiàn)學創(chuàng)融通,達到思維品質的提升。
筆者布置了如下實踐作業(yè)(三選一):
1.Draw a picture about four seasons and giveabrief introductionwhyyou likeit.(畫一幅四季相關的畫,用英文簡單介紹你喜歡的原因。)
2.Work in a group of four to make a wind-bellabout 4 seasons and make a video to share yourthoughtsabout4seasons.(4人一組,以小組形式制作一個四季風鈴。錄制一段英文視頻,分享自己對四季的感悟。)
3.Make a pop-up book about four seasons inyourmind.(制作一個四季立體書,介紹你腦海中的四季。)
(五)提升實踐技能,彰顯勞育價值
在大力倡導勞動教育的背景下,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及教材內容,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讓學生通過趣味化、多元化的作業(yè)形式,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盡可能地提升自身的生活勞動技能。我們需要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基礎,通過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來推動他們全面發(fā)展。
以本單元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秘春季植物生長規(guī)律”,定時去觀察,用圖片或者視頻記錄生長過程,然后做成完整、真實的視頻,作為學習植物如何生長的知識的導入資料。教師把植物從一顆小小的種子,通過澆水與施肥,慢慢發(fā)芽并長出小小的新葉,然后葉子慢慢變大,最后開花的過程,用希沃白板制作成PPT,動態(tài)地呈現(xiàn)植物的成長過程。引導學生先觀察自己栽培的果蔬,再用句型“Thereisasunflower.Its leaves are...Its flowers are...Itsseedsare...\"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操練。這樣學生不僅能熟練掌握課本知識,還能對日常勞動課程學習中的知識進行拓展,補充植物類的相關英語知識,豐富知識體系。
勞動教育能夠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同時,德育塑造勞動品格、智育提高勞動能力、體育增強勞動所需體力、美育改善勞動態(tài)度。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視\"五育\"為一個整體,看到“五育\"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使“五育\"互為資源和條件,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小結
總之,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學方式變革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過程,需要有觀念的引領、制度的保障和文化的滋養(yǎng)?!拔逵诤蟎"背景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教師對教材有效開發(fā)和利用,有利于教師盤活單元或課時的教學內容,為教學語境創(chuàng)設、學生知識系統(tǒng)掌握和學生語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礎。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認識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在授課過程中尋求革新,激發(fā)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全方位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歡.基于新課標理念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詩歌教學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7“Momknowsbest\"的教學為例[J].校園英語,2024(36):112-114.
[2]黃靜.勞動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以PEP(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教材為例[J].校園英語,2021(14):149-150.
責任編輯: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