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公開課是我們每個物理教師工作過程中的一個必修課。那么如何上好一節(jié)物理公開課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
一、備課階段
上好一節(jié)物理公開課要從研讀《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師教學用書》和教材開始。認真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教師教學用書》的課程要求,落實物理核心素養(yǎng),就能把握方向不偏航。然后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教師教學用書》的引導下去研讀教材。在認真研讀《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師教學用書》和教材的基礎上制作思維導圖。
另外,觀摩學習名師課、優(yōu)質課。觀摩學習名師課、優(yōu)質課,模仿名師,站在巨人的肩膀,能讓自己快速成長。在智慧中小學平臺等觀看相關視頻課;在南方教研大講堂第29場《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物理實驗教學》,第93場《聚焦科學思維培養(yǎng) 落實物理育人目標》,第40場《探索習題實驗化方式 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高自己專業(yè)水平;在相關網(wǎng)站下載優(yōu)質教案課件及查閱相關論文和課題。
二、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案、學案和課件以《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師教學用書》和教材為依托,用一個主題貫穿回顧舊知、導入、分組實驗、學生交流與分享、學以致用、課堂小結、課后拓展7個環(huán)節(jié)整節(jié)課,形成閉環(huán)。從導入開始,將內容逐字寫下來。設計有效的反饋評語、板書和手勢等。
(一)關于課件。PPT不易過多,最好字少圖多,28張左右為宜,不要超過32張,否則講不完。課件背景、字體、字號、顏色要統(tǒng)一。課件字號標題36號,正文28號為宜,字體微軟雅黑為宜,注意色彩的搭配。
(二)關于實驗。物理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基礎學科,研究自然界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業(yè)和運動規(guī)律。物理學基于觀察與實驗,建構物理模型,應用數(shù)學等工具,通過科學推理和論證,形成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所以物理課上能分組做的實驗可以不演示,能現(xiàn)場演示的實驗可以不看視頻,能做定量的實驗可以不做定性實驗,多做低成本的小實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落實科學探究和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關于板書設計。板書分主板書和副板書,主板書是全程不擦除的,其內容是整節(jié)課要點、重難點;副板書是演示一些信息,可以不斷擦除更新。
三、集體磨課
集體磨課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的每個階段都保持高度的關注和細致的調整。首先,環(huán)節(jié)設置必須符合教學目標,確保每一部分都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其次,教學用語需要清晰、準確,既要易于學生理解,也要能精確表達教學內容的核心。此外,對于課堂時間的管理,我們必須精確地把控,既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充分講解,又要避免因拖延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推薦的磨課次數(shù)至少為三節(jié),通過反復實踐和調整,教師能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逐步優(yōu)化教學設計。
四、上課的細節(jié)和注意事項
(一)對于異地教學,重要的是確保所有教學設備都已經(jīng)調試完畢,一定要帶上至少兩個U盤以防丟失重要文件。手表可以幫助教師掌控上課時間,翻頁筆和觸控教鞭需要提前調試以確保順暢使用。如果需要提交教案和學案,建議準備額外的幾份以備不時之需。同時,確保為旁聽的教師準備學案和課本,以展示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
(二)公開課的服裝選擇非常關鍵,應該選擇既專業(yè)又得體的服裝。保持良好的儀表和體態(tài)可以增強自信,適當?shù)膴y容可以提升個人氣質,使狀態(tài)更加飽滿。選擇合適的服裝和妝容能夠給學生和同行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三)在自己班級授課時,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發(fā)言,這樣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動和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在不熟悉的班級授課時,使用一些積極的表達和贊美可以快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此,建議提前準備一些過渡性的語句和活動,以保持課堂的活力和學生的參與度。
(四)物理公開課的加分項
1.制造懸念。在物理公開課中,制造懸念是一個高效的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未完成的實驗、未解決的問題或者開放式的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看似違反常規(guī)的物理現(xiàn)象,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推理。
2.制造認知沖突。認知沖突是指當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不能解釋新情境時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物理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與學生先前知識相沖突的物理實驗,例如通過魔術或者特殊的演示實驗,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從而促使學生重新構建知識體系,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3.自制教具。自制教具不僅可以節(jié)省教學資源,還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單而實用的物理教具,如用瓶子和氣球演示氣壓的變化,或者用木塊和彈簧自制一個簡易的振動系統(tǒng)。
4.分組實驗、探究實驗的巧妙設計。通過分組實驗和探究實驗,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互相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實驗項目,如探究光的折射、電路的連接等。
5.接納自我,提升自我,享受三尺講臺帶給我們的成就感。作為教師,應該勇于展示自己的熱情和專業(yè),享受教學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一節(jié)好的物理公開課,本質是“用科學思維吸引學生,用實驗點燃好奇心”。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不僅是公式,更是解釋世界的語言。公開課結束后要寫教學反思進行復盤,總結經(jīng)驗和不足,提高自身能力,助力自己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