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愛喝茉莉花茶,但很多人不知道,老北京的花茶其實還可以細分為兩種。其一,是茉莉花茶。其二,是珠蘭花茶。筆者收藏有不少老北京茶莊的價目表,時間跨度從清末一直到民國。通過這些老價目表可以看出,甭管是東鴻記、西鴻記、吳德泰、吳鼎裕、森泰、永安、採芬還是張一元,當年都以這兩種花茶為拳頭產(chǎn)品,鋪貨比例上基本是五五開。像如今只經(jīng)營茉莉花茶的做法,那都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了。那么問題來了,珠蘭花茶當年為何盛極一時?珠蘭花茶現(xiàn)如今又為何寂寂無聞?這種花茶的產(chǎn)地在哪里?制法與口味又與茉莉花茶有何區(qū)別?
茉莉花,大家伙都熟悉。珠蘭花,見過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其實,她的美感毫不遜色于茉莉花。珠蘭,為常綠平臥狀小灌木,高三十至六十厘米,莖叢生,帶綠色。皆因它花似珍珠香似蘭,所以得名為珠蘭。又因它的成花小如魚子,所以又叫魚子蘭。還因她的成花初開時為青綠色,不久便成為金黃色,很像細小的粟米,故而也稱金粟蘭。2025年6月,筆者應(yīng)歙縣縣委宣傳部之邀,到黃山觀摩珠蘭花茶制作。那天的氣溫頗高,中午氣溫逼近38℃。我剛一到廠房,蘇師傅就給我用鮮珠蘭沏了一杯水,以作解暑之用。剛采下的珠蘭花,在山泉水中這么一泡,再透過晶瑩剔透的玻璃杯那么一瞧,又平添了三份美感。輕呷一口,再瞧一眼杯中的鮮花,花似珍珠香似蘭,所言非虛。
珠蘭這種植物,原產(chǎn)于亞洲南部。目前,我國栽培珠蘭較多的省份有廣東、福建、臺灣、安徽、江蘇、四川、浙江等。但是作為窨制花茶原料的生產(chǎn)性栽培,則以安徽省的歙縣為最多。歙縣,是徽州文化的中心,也是好茶的窩子。炒青綠茶之祖老竹大方,就產(chǎn)于歙縣。風靡一時的滴水香茶,也產(chǎn)于歙縣。至于黃山毛峰,歙縣的產(chǎn)量也是相當可觀。除去這幾款名優(yōu)綠茶,歙縣也產(chǎn)頂級的再加工茶——珠蘭花茶。歙縣栽培珠蘭和窨制珠蘭花茶的歷史十分悠久,相傳在清代乾隆年間,歙縣的蕭氏在福建為官,并在那里接觸到了珠蘭。他酷愛其花香,于是引種回鄉(xiāng)。最開始就是當盆景養(yǎng)殖,用以裝點門庭。到后來,慢慢開始用其鮮花窨制茶葉。
清末民國時期,歙縣的珠蘭花茶生產(chǎn)逐步達到高峰。據(jù)《歙縣志》記載民國時期歙縣的珠蘭花茶已經(jīng)強于福建所產(chǎn),呈現(xiàn)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當時的歙縣琳村一帶,是珠蘭花茶的生產(chǎn)中心。而珠蘭花茶當時主要的銷區(qū)是北方諸省。
1931年,琳村成為歙縣珠蘭花茶的窨制中心,廠號最多時達到24家。當時一戶花農(nóng),多者養(yǎng)花千余缽,少者也有三五十缽,總數(shù)在4萬缽以上。當時歙縣光是珠蘭花產(chǎn)量就達到23噸,年加工珠蘭花茶750余噸。當時歙縣的珠蘭花茶,可是京津老茶莊里的爆款。筆者收藏有一份20世紀30年代天津泉祥鴻記茶莊的價目表,其中“珠蘭花香茶”單占一類,又有珠蘭春芬、蘭窨珍眉、珠蘭綠筍、明前蘭方等13個名品。其中蘭窨珍眉,一斤售價大洋二元四角。至于珠蘭春芬,一斤售價更是達到了大洋三元二角。沖著這三塊大洋,誰又敢說珠蘭花茶沒有好茶呢?
珠蘭花茶,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呢?首先,上等名茶,講究要有蘭香。好茶的蘭香,本來就充沛。再用珠蘭花窨制一下,蘭香自然更加突出和明顯。所以老一輩的愛茶人都說,歙縣的鐵葉大方用珠蘭窨過,那香氣滋味甚至不輸西湖龍井。其次,珠蘭花茶不僅口感好,體感更是一絕。從中醫(yī)藥學(xué)的角度來看,珠蘭味辛而性溫。很多人不敢多飲綠茶,總是覺得茶湯寒涼。那么用珠蘭窨過的上等綠茶,花性與茶性相結(jié)合,茶湯更加溫和。珠蘭花茶,百喝不膩口,久飲不傷胃。
1949年后,國營歙縣茶廠繼承了歙縣珠蘭花茶的絕技。據(jù)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茶用香花志》一書記載,當時我國僅安徽歙縣茶廠和福建福州茶廠生產(chǎn)珠蘭花茶,又以歙縣茶廠產(chǎn)量最大。歙縣珠蘭花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張云仙,如今已年近古稀。她是歙縣茶廠的老員工,對于歙縣珠蘭花茶如數(shù)家珍。張老師向筆者回憶,當時老歙縣茶廠年產(chǎn)珠蘭花茶達4萬擔,也就是2000噸,真可謂盛極一時。
珠蘭花茶這么好,為何現(xiàn)如今很難喝到了呢?珠蘭花茶的制作,主要有兩大難點,其一是鮮花的種植,其二是窨花的難度。哪一個都不好解決。
您要是去過廣西橫縣肯定知道,茉莉花茶都是直接種在地里。茉莉花田,一片接著一片,一眼望不到頭??墒悄陟h,卻見不到珠蘭花田。珠蘭花作為一種窨制花茶的原料,時至今日都不能地栽,還必須一株一株地種在花盆里。為什么呢?珠蘭生性較弱,怕熱又畏寒。歙縣雖是南方,冬天可一點也不暖和。為了讓珠蘭越冬,當?shù)氐霓r(nóng)民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F(xiàn)如今到歙縣,有時候會在高速兩邊的山坡上看到一棟一棟的老屋。您別誤會,那并不是給人住的,而是給珠蘭花住的。每年一過了霜降,茶農(nóng)就得把一盆一盆的珠蘭花挪進花房。這種花房可不是木板搭建的小棚子,而是正兒八經(jīng)的青磚大瓦房。即使這樣,花農(nóng)還是怕保暖效果不好。他們會用厚厚的草簾子,將花房的門窗遮蓋好,防止寒風鉆入。即使這樣,一不留神珠蘭都有可能凍傷甚至凍死。
您琢磨琢磨,一盆一盆的侍弄,對于勞動力的需求量很大?,F(xiàn)如今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能留下來養(yǎng)花采花的人少之又少。正因如此,歙縣珠蘭花的種植量正在逐步縮減。筆者到歙縣考察,發(fā)現(xiàn)昔日熱鬧的花房,如今也荒廢了不少。隨著供需關(guān)系的變化,珠蘭花的價格也是一路攀升。2024年,一斤珠蘭花的平均價格已超過200元。最高峰時,花價甚至突破了350元一斤。這個價格,已經(jīng)遠超黃山一般茶青鮮葉的價格。
珠蘭花茶不僅花價高昂,窨制工藝也相當考究。珠蘭花在歙縣的花期較短,大致是從五月到八月,前后只有一百天左右。這三個多月當中,尤以入夏后的珠蘭花質(zhì)量最好。采摘珠蘭花,大約從凌晨三點開始,到七點前太陽完全升起前停止。每天八點左右,鮮花準時進廠。剛采下來的珠蘭,還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人工挑揀處理。經(jīng)驗老到的茶工,要先打?qū)ǎ瑢Ⅴr珠蘭的梗子去掉。除此之外,因變異而不香的白花也不可留。這些梗子和白花不能帶來香氣,反而會讓茶坯吸附多余的水分,必須全部剔除干凈。目前這部分工作無法用機器替代,必須全手工完成。這制茶的成本,無形中又提高了。
處理清爽的珠蘭花,還要再攤晾幾個小時。大約午飯前后,正式進入窨花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珠蘭花茶,基本是以綠茶為茶坯。2015年前后,張云仙等老師傅開始嘗試制作珠蘭紅茶,如今也已深受愛茶人歡迎。窨制珠蘭花茶,花與茶的比例大約為1:10,耗時在24小時至48小時之間。在這個過程中,茶師需時刻關(guān)注堆頭的情況。如堆溫過高,還應(yīng)及時通花。正常的產(chǎn)品,窨一次就夠。精品珠蘭花茶,一般則是二窨。要有人跟您說,這是七窨的珠蘭花茶,那這茶都不用喝,肯定是忽悠您呢。由于珠蘭與桂花相似,都是“體質(zhì)花”(鮮花中的芳香油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于花瓣中,即花朵在未開放時到開放后都能吐露香氣)。因此珠蘭花茶窨好后不必剔花,花干全部保留在茶中。隨著時間的增加,茶與花還會進一步融合。因此珠蘭花茶,往往是越放越好喝。不信,您就試試看。
(責編:馬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