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不良事件的影響。方法" 選擇韓城市人民醫(yī)院2023年12月- 2024年12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根據(jù)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均衡對比的原則,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負擔、臨床指標、不良事件、心理狀態(tài)。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分、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評分、臨床指標(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心理狀態(tài)[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干預結束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及臨床指標均改善,但觀察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SPBS評分、臨床指標(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心理狀態(tài)(HAMD、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護理干預期間,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心理狀態(tài),降低血壓。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預見性護理;老年綜合評估;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15--05
Impa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based on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o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Kang Ni, Wang Na, Feng Lina.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People's Hospital of Hancheng City, Weinan 71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based on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GA) on self-efficacy,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adverse events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thods" Eighty-six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cheng City from December 2023 to December 2024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baseline data (gender, age, disease duration, etc.),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43 cases each)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dictive nursing based on CGA. Self-efficacy, self-perceived burden, clinical indicators, advers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SES scores, SPBS scores, clinical indicator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or psychological status (HAMD, S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gt;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ll scores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Howev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higher GSES scores and lower SPBS scores, clinical indicator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HAMD, SAS) scor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gt;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based on CGA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elf-efficacy, improv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Key words】" "Elderly hyperten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Self-efficacy; Psychological status; Adverse events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老年慢性疾病,以血壓升高、頭痛、疲倦等為典型癥狀。目前,西醫(yī)藥物仍是老年高血壓的主要治療方式,但在臨床實踐中,受限于患者病程遷延、病因復雜、無需長期住院等因素,患者藥物治療期間亟需加強體征監(jiān)測和康復護理,這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增強自我效能,進一步調節(jié)血壓,并降低腦卒中、跌倒、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既往研究顯示[1-2],常規(guī)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藥物治療期間的護理措施對部分細節(jié)考慮不夠全面,無法根據(jù)患者的心理情緒、身體反應和體征指標變化等進行針對性、及時性和預防性的理論指導和護理措施調整,導致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體征恢復緩慢?;诶夏昃C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則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參照循證醫(yī)學理念,總結老年高血壓疾病特點,評估護理期間存在的潛在問題,并以此為依據(jù)采取具有針對性干預措施的護理方案[3-4]。該方案更加注重護理措施的針對性和預見性,其在臨床實踐應用中,不僅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輕自我感受負擔,改善心理狀態(tài),保證心理健康,還能夠協(xié)助常規(guī)用藥調節(jié)血壓,進一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本研究采用療效隨機對照實驗,探究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方案的應用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韓城市人民醫(yī)院2023年12月- 2024年12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根據(jù)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均衡對比的原則,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26例,女17例;年齡61~80歲,平均72.41±4.83歲;高血壓病程2.1~10.3年,平均6.56±0.74年。對照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62~80歲,平均72.42±4.89歲;病程1.9~10.1年,平均6.58±0.75年。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獲韓城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支持(批準號:25-2-LN-05);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23》[5]診斷標準,即患者出現(xiàn)頭痛、疲倦、頭暈、耳鳴、乏力、心悸、失眠等癥狀,且間隔6h的2次血壓測量結果均顯示收縮壓/舒張壓≥130/80mmHg;②年齡61~80歲,生命體征平穩(wěn),臨床資料完整(包括診斷記錄、血壓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等);③患者及家屬意識清晰,具備正常交流能力,受教育程度為高中及以上。
(2)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凝血功能異常、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其后遺癥等;②合并強烈自殺企圖、自殺行為,或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障礙疾??;③患者或家屬拒絕配合研究。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護理周期均為3個月。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具體措施包括:患者及家屬情緒安撫、疾病健康教育、藥物治療周期及注意事項講解、患者基礎體征監(jiān)測、不良事件預防等;同時囑咐患者定期復查,提醒家屬做好患者飲食及作息調整、日常心理安撫、活動鍛煉監(jiān)督等。在上述基礎上,觀察組實施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由專業(yè)團隊(包括主治醫(yī)生2名、責任護士4名)執(zhí)行,護理方案如下。
(1)護理方案制定:患者入院后,結合現(xiàn)有病情影響、治療目標、護理需求等,全面總結可能影響患者心理和體征恢復的主要問題(涵蓋生活質量、心理疏導、疾病教育、活動指導、社會支持等內容),并建立患者個人資料檔案;經護理團隊評估分析后,制定針對性及預見性護理措施。
(2)護理內容
1)生活質量干預:采用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評估,該量表包括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5個維度,總分0~100分,評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護理中,嚴格保證患者臥床休息,3個月內禁止中高強度體力活動;飲食忌辛辣油膩刺激,禁煙酒,以蔬菜、水果、魚類和粗糧為主,控制鈉鹽攝入,每日飲水1500ml左右;睡前飲用溫熱牛奶,播放舒緩音樂以減少失眠。
2)心理疏導:針對焦慮、抑郁情緒患者,由家屬提供其健康時的影像資料,在護士引導下鼓勵患者講述過往經歷,對比現(xiàn)狀并規(guī)劃未來;組織冥想活動(30min/次),內容涵蓋不良習慣反思、病癥感受、親情反饋等;定期分享治療成功案例,強化患者信心;以家屬為主導進行心理安撫,采用積極性語言鼓勵,或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問候。
3)疾病教育:通過線下講座、手冊發(fā)放、線上視頻及公眾號推送等方式,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護理技巧(如飲食調整、心理安撫話術、居家護理要點、體征監(jiān)測等)。
4)活動指導:醫(yī)護人員首先評估患者基礎體征指標,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運動鍛煉方案。針對運動耐受度較高者,由家屬監(jiān)督進行太極拳、健身操、散步等有氧運動,每次30min左右,以微微出汗或無難以忍受的疼痛為限。注意禁止過度或高強度運動,若出現(xiàn)頭痛、頭暈、乏力等明顯不適,應立即中止活動,必要時給予降壓藥物或呼吸調節(jié)干預。針對運動耐受度較低者,協(xié)助其進行整理物品、廣播體操、長距離慢走等低強度活動,具體頻率和時間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調整。
5)社會支持:采用社會支持量表(SSRS)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維度,總分0~4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社會支持度越高。對于社會支持不足或存在社會融入困難的患者,可在其治療后體征獲得改善后,鼓勵其積極參與家庭勞動、娛樂活動及簡單工作,具體措施包括與家屬共同進行家庭清潔、觀看影視節(jié)目、下棋、聊天、出席升學典禮或婚禮等喜慶場合、協(xié)助處理簡單工作數(shù)據(jù)以及指導新人等。
1.3" 觀察指標
(1)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負擔:護理前和護理結束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 對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進行評估,分數(shù)為0~40分,評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強;采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7] 對兩組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進行評估,SPBS包括身體、經濟、情感負擔3個維度10個條目,總分為0~50分,評分越高提示自我感受負擔越重。
(2)臨床指標:包括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
(3)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包括腦卒中、跌倒、心肌梗死等在護理期間發(fā)生的不良事件。
(4)心理狀態(tài):護理前和護理結束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8]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SAS分數(shù)為0~80分,HAMD包括17個條目,每個條目為0~2/4分,二者評分越高提示負性情緒越嚴重。
1.4"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運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負擔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GSES、SPB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干預結束后,兩組患者上述評分均改善,但觀察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干預結束后,兩組上述指標均降低,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護理干預期間,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HAMD、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干預結束后,兩組患者HAMD、SAS評分均降低,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高血壓即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屬老年常見慢性疾病。目前,西醫(yī)藥物仍是治療老年高血壓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該疾病特點、患者年老體質和無需長期住院治療等因素影響,患者的治療期間護理工作顯得至關重要。孫文娟等[9]學者指出,對老年患者的體征和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分析,結合現(xiàn)有護理理念,明確護理措施與患者預后康復之間的關系,選擇更適宜的護理方案,有助于促進患者生理功能恢復和心理狀態(tài)改善。
在常規(guī)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中,雖能夠通過多方面綜合護理措施指導和監(jiān)測患者病情,但由于護理的系統(tǒng)性、預見性、針對性及有序性不足,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高血壓相關體征難以得到顯著改善。因此,本研究提出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實施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方案。該護理模式基于循證醫(yī)學理論,首先通過了解患者病情、治療目標及護理需求,結合老年高血壓疾病特點,識別可能影響患者生理體征和心理狀態(tài)恢復的風險因素;繼而通過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的各類量表進行老年綜合評估;最終采取針對性和預見性的護理措施[10-12]。在本研究中,護理干預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和HAMD、SAS、SPB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這與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方案的特點密不可分。首先,結合現(xiàn)代循證醫(yī)學護理理論,參考SF-36、SAS、HAMD、SSRS等專業(yè)量表,以提高患者護理效率和專業(yè)性、綜合性為目標的老年綜合評估結果及相應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和預見性,可涵蓋諸多影響患者生理體征和心理狀態(tài)恢復的關鍵因素,如生活質量、心理疏導、疾病教育、活動指導、社會支持等方面。其次,在老年綜合評估后實施的針對性護理措施中,針對SF-36評估顯示生活質量下降者,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和營養(yǎng)結構,可協(xié)助常規(guī)藥物治療以調節(jié)患者高血壓體征,并降低腦卒中、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風險;而熱牛奶攝入和音樂療法等失眠預防措施,可緩解患者因病情導致的生活和睡眠質量下降引發(fā)的焦慮情緒。針對SAS、HAMD評估存在焦慮、抑郁情緒者,實施疾病教育干預,不僅通過醫(yī)護人員、家屬和成功案例的正向激勵提升患者治療信心,還通過疾病知識的普及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疾病認知和行為應對能力,從而增強其自我效能,減輕心理負擔。根據(jù)老年患者運動耐受度評估結果制定的活動指導方案,可提升患者日?;顒幽芰?,促進機體代謝功能改善,輔助高血壓體征的持續(xù)改善。針對社會支持不足者,基于實際病情制定漸進式康復計劃,可提高患者對家庭勞動、娛樂活動及簡單工作的適應能力,促進社會交往能力恢復及心理狀態(tài)改善[13-15]。但需指出,本研究受樣本數(shù)量和研究范圍限制,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尚需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預見性護理可增強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減輕自我感受負擔,降低不良事件風險,并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高血壓體征。
4" 參考文獻
[1] 蒙雅群,魏薇,張苗苗.雙軌道互動護理干預結合結構式心理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信心及疾病自我感知壓力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4,9(36):146-149.
[2] 張梅.個體化延續(xù)護理對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24,43(35):162-165.
[3] 熊萍,鄒飛,王瑾,等.老年綜合評估聯(lián)合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4,21(20):94-99.
[4] 李雪,陸雙梅,梁惠,等.聚焦解決護理聯(lián)合預見性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24,25(7):1014-1016,1020.
[5] 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北京高血壓防治協(xié)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等.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23[J].中華高血壓雜志,2023,31(6):508-538.
[6] 邵靜茹,楊瓊,田海霞.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護理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yī)學,2024,36(17):155-157.
[7] 才仁拉忠.家庭賦權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負擔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24,42(12):92-95.
[8] 趙會穎,翟曉君,李嵐,等.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與其失眠、抑郁及焦慮狀況的相關性[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23,15(1):169-172.
[9] 孫文娟,趙英,韋玲艷.老年綜合評估下的隨訪護理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115-117.
[10] 鄭琳芳,林克.基于4R危機管理理論的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西藏醫(yī)藥,2024,45(6):127-129.
[11] 齊爽.風險評估結合預見性護理對腦卒中并高血壓患者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3,13(10):75-79.
[12] 蒙華,段丹華,楊瑩.基于老年評估的個性化管理在老年高血壓伴糖尿病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4,15(22):73-76.
[13] 薛凡敏. 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冠脈綜合征合并高血壓患者代謝指標的影響[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3,13(5):61-63.
[14] 苗梓宸,于瑤,胡松,等.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干預措施對沿海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進展,2024,14(3):2222-2229.
[15] 賴愛明,張燊,張惠珍.循證支持下的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伴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3,13(27):60-62.
[2025-02-26收稿]
作者單位:715400" 陜西省渭南市韓城市人民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康妮、馮莉娜);護理部(王娜)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