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街有家面包店,今年上新了一款枸杞面包。有一天路過,恰好新出爐一盤,遂買下兩個,溜達到家,溫度正好。配上一杯手沖咖啡,一頓午餐就算糊弄下來了。面包從形狀到味道中規(guī)中矩,淡淡的枸杞甜味與奶香、糖甜交融。對現(xiàn)代面包師而言,真材實料通常都能帶來美味。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詩經(jīng)》里吟詠過枸杞。《詩經(jīng)·國風·鄭風·將仲子》寫到“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這里的“樹杞”即枸杞樹,詩句背后是一個少女畏懼流言的故事。另一首《詩經(jīng)·小雅·南山有臺》則云“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不僅點明枸杞的生長之地,后面更是頌君子德行之句。
枸杞以其滋陰養(yǎng)腎、改善視力的功效聞名。如今,枸杞不僅是中年人保溫杯中的??停财≡谀贻p人的養(yǎng)生壺里。
枸杞在寧夏、甘肅、青海、內(nèi)蒙等地種植廣泛,并且品質(zhì)優(yōu)良。在東北,還沒有形成大規(guī)模種植產(chǎn)業(yè),在庭院里偶爾能見到一些,也只是為了美化環(huán)境。能否結(jié)果、結(jié)多少果,也沒人在意。冬天得把枸杞樹挪進暖房或者做好保溫,想讓它自然活下來并不容易。前兩年,健康路上的一個單位沿著外墻欄桿種了一排。春天的時候開紫色的小花,每次路過的時候,我都過去看看,葉子蔫黃,被蟲子嗑的都是洞洞,秋天的時候竟然也頑強地結(jié)了小果子。今年路過再看,枸杞樹已不見蹤影。
到了廣東惠州的家,菜市場就有枸杞葉賣。嫩枝帶葉扎成小捆,兩塊錢一把,份量正好炒一盤。買回洗凈,摘下葉片,開水焯燙,過涼攥干。以小辣椒、蔥姜蒜末、醬油、醋、麻油、香油、芝麻等調(diào)成料汁,淋上拌勻,便是一道爽口涼菜。汪曾祺先生也贊過涼拌枸杞葉的美味。枸杞葉亦可煲湯:細枝剪段,待排骨燉好,連枝帶葉投入鍋中,稍滾至葉熟即可。枸杞葉滋補而不燥熱,這“補且不上火”的特性對注重養(yǎng)生的廣東人格外重要。枸杞的根皮稱“地骨皮”,是清肺降火的中藥材。
“枸”字另有一音,念“jǔ”,如“枸櫞”(jǔyuán),指蕓香科柑橘屬植物香櫞,其黃色果實芳香濃郁。
(編輯·謝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