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專業(yè)課程思政實踐中,部分教師思路不明確、認識不全面、缺乏成效評價等問題,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通過反向設計和正向實施的思路,明確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框架;結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金課標準,探索思政元素形式及其“兩性一度”的融入標準;從學生學習成效出發(fā),構建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的評價體系,推動課程思政改革持續(xù)改進。以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為例,進行實踐探索,為其他專業(yè)或課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OBE理念;兩性一度;評價體系;飛行器制造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5)S2-0133-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thinking,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and lack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ome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based on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we clarify the reform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under the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through reverse design and positive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combine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 and \"Gold course standard\", explores the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he integration standard of \"Advanced, Innovative, Challenging\". The study starts from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constructs a diversified, multi-directional and multi-form evaluation system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Taking aircraf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practical exploration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other majors or course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BE concept; advanced and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evaluation system; aircraf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一系列指示,提出了“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以及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六要”“八統(tǒng)一”的要求,同時指明了“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等。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也明確闡明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結合專業(yè)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等。
為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各高校和各學者紛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研究探索與實踐,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取得豐富成果。但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仍存在部分教師總體思路不明確,生搬硬套,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對課程思政認識不全面,元素挖掘窄化;課程思政主線不明確,不同課程部分思政案例雷同;缺乏科學的成效評價方式,缺乏持續(xù)改進機制等[1-3]現象。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是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強調教學設計和實施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對照教育教學培養(yǎng)目標,評價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具有清楚聚焦、擴大機會、高度期待和反向設計的基本原則[4],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學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OBE理念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目標高度一致[5]。因此,從專業(yè)層面,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效為導向,進行反向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改革,探究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思路、建設路徑、成效評價的方式方法,為其他專業(yè)或課程提供借鑒意義勢在必行。
一 "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
(一) "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框架
基于OBE教育理念,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須先明確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重點是明確培養(yǎng)什么人,既要把握好正確的政治立場,還要聚焦專業(yè)的職業(yè)素養(yǎng)、用人需求等,構建專業(yè)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其次是圍繞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全方面、多角度挖掘和凝練思政元素,以專業(yè)知識點為載體,探求思政育人和知識傳授的結合點,使得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巧妙融合,三位一體,實現課程思政的潤物無聲的效果,使其達到意識上默化、專業(yè)上潛識、教學上自然、行動上自覺的效果。同時關注學生接受教育教學之后的學習成效,注重過程考核和結課考核,評價和反思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從而推動持續(xù)改進。
根據上述改革思路,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框架
(二) "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課程思政內容體系構建
構建專業(yè)課程思政內容體系,需要明確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體系的基礎性框架,梳理出課程思政教學的層次性、銜接性和進階性,為專業(yè)課教學與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提供基本遵循。
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體系的基礎性框架,首先明確專業(yè)的思政主線,其次明確專業(yè)的思政教學目標,從而針對每一項思政教學目標明確思政知識點,挖掘思政元素。同時注意,需要把握思政元素與專業(yè)課教學內容的匹配度,避免出現思政元素挖掘得“窄化”和“泛化”;需要審視思政元素與專業(yè)課程教學的耦合度,避免出現生硬切入,出現“兩張皮”的問題;需要判斷思政元素與專業(yè)課程教學的互洽性,避免出現“融入不足”或“過度引導”的問題[6]。
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為例,與人文社科類專業(yè)不同,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更注重自然科學邏輯,重視學生對“術”的熟練掌握。本專業(yè)定位為立足天津,服務京津冀,面向全國,聚焦飛行器制造技術、機務維修技術,緊跟產業(yè)發(fā)展,為航空航天企事業(yè)單位培育服務生產管理一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充分對接行業(yè)需求、重實踐、強素質,將行業(yè)/企業(yè)標準引入教學;強調學生的勞動意識、規(guī)范意識、質量意識及安全意識養(yǎng)成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注重國際對接,在教學內容、硬件設備、操作規(guī)范等方面對接歐盟技術規(guī)范。其培養(yǎng)目標為面向航空航天產業(yè),培養(yǎng)適應京津冀區(qū)域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需要,掌握良好的數學、力學、機械設計與制造、飛行器設計、維護維修及現場管理等必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高度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團隊協(xié)作精神、組織與管理能力,能從事飛行器(總裝)制造、結構維修及其管理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7]。新中國航空工業(yè)從無到有,構建起航空工業(yè)體系,實現航空裝備的系列化發(fā)展,其根本原因是一代代航空人堅持黨的領導、守初心、肩使命,以“報國強國”為理想信念支撐,忠誠、奉獻、創(chuàng)新、逐夢為價值引領構筑起的航空報國精神。因此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的思政主線可設計為航空報國,思政教學目標可圍繞學生,設計為家國情懷、個人品格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培養(yǎng)。思政知識點可依次從三個思政教學目標出發(fā),分類梳理各思政知識點所屬范疇。其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體系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課程思政內容體系設計
家國情懷是一種責任與擔當,其思政知識點包括: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認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民族自信、為國自豪,清晰國際形勢、為國思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肩負歷史使命,自覺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個人奮斗中。個人品格亦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其思政知識點包括:遵守社會道德、個人道德和職業(yè)道德,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培養(yǎng)勞動意識、安全意識、保密意識、質量意識,培養(yǎng)團隊合作、溝通協(xié)調等,培養(yǎng)思想、情感、行為、心理、性格和體質等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觀察、思考、推理、邏輯和思維等豐富的智力??茖W發(fā)展觀是在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思維去處理解決事情,其思政知識點包括:正確的認識論、方法論,培養(yǎng)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嚴謹、精益求精和與時俱進的工作作風等。
二 "思政元素挖掘及形式
專業(yè)課程在思政元素設計上,可遵循《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盡量做到前后貫通、逐步深入、不斷強化,全面、充分、完善地進行思政教育[8]。在分析各課程特點、課程目標、價值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專業(yè)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創(chuàng)新完成課程思政教學知識點的自選,各門課程以思政知識點為圓心,從課程思政的內容形式出發(fā),深入挖掘相關思政元素,從教學形式出發(fā),科學設計其具體實施路徑、方法、手段等,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的針對性,使得不同課程之間思政教學目標、思政知識點有序銜接、合理分布,避免出現課程思政內容重復,為課程思政提質增效。課程思政形式如圖3所示。
圖3 "課程思政形式
(一) "課程思政內容形式
針對不同思政知識點,其思政元素的呈現形式可包括典型案例、人物事跡、歷史文化、標準規(guī)范、發(fā)展歷程、發(fā)展現狀、國際形勢和國內外差距等。每個思政知識點,可根據專業(yè)知識點屬性,從其中一個或多個呈現形式角度思考,挖掘思政元素。
以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飛機裝配工藝學課程思政內容建設為例,在講授航空產品質量章節(jié)內容時,思政知識點為家國情懷中的民族自信、為國自豪,可從典型案例的范式出發(fā),自然引入我國運-10飛機停放40年,油箱沒有漏一滴油的案例;在講授飛機裝配準確度章節(jié)內容時,思政知識點為科學發(fā)展觀中的科學嚴謹、精益求精,可從人物事跡的范式出發(fā),自然引入“大國工匠”——“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的先進事跡;在講授飛機裝配自動化設備的應用章節(jié)內容時,思政知識點為科學發(fā)展觀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可從發(fā)展歷程和典型案例兩個范式出發(fā),自然引入以C919大飛機裝配線上的數字化制孔設備的研制歷程到應用的典型案例;在講授飛機裝配鉚接質量章節(jié)內容時,思政知識點為個人品格中的愛崗敬業(yè)和質量意識,可從人物事跡范式出發(fā),自然引入大國女工匠薛瑩:為大飛機裝配百萬顆小鉚釘,刻出中國制造新名片的先進事跡;在講授飛機總裝試飛章節(jié)內容時,思政知識點為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航天精神,可從發(fā)展歷程的范式出發(fā),自然引入我國C919大型客機從研制到首飛的艱辛歷程。
(二) "課程思政教學形式
在數智化變革的背景下,課程思政教學既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同時也要利用“互聯網+課程思政”的創(chuàng)新模式,實現課程思政從“單維”到“多維”、從“平面”到“立體”,更好地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的作用[9]。除了課堂講授、小組討論、視頻演示等常規(guī)的教學形式外,同時積極利用數智化信息技術,結合線上教學平臺,融入線上思政教學資源庫、線上思政專題討論、線上課程思政教學微課等,擴展課外教學,融入課外專題講座、課外演講等,以形成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相互補充的混合式課程思政教學,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和價值引領。
同時融入環(huán)境育人,顯性與隱性相結合,其呈現形式可以是通過整理和布置教室、實驗室或實訓室的環(huán)境,如布置相關展品、張貼海報、宣傳語等,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指引,使學生的心靈在思政育人的氛圍中得以滋養(yǎng)。
三 "思政元素融入
如何將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專業(yè)課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潤物細無聲地接受課程思政教育和熏陶,是目前課程思政改革的痛點。思政元素融入要注意與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相匹配,通過“互聯網+”技術和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引導學生多進行探究式、討論式、項目式、實踐式教學與互動,把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與社會、時代要求結合起來。時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的吳巖在第十一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建設中國金課”的報告中提出了“兩性一度”的金課標準,即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10]。課程思政改革,不能降低課程標準,須體現“兩性一度”的標準。
(一) "思政元素融入“高階性”
思政元素融入需體現高階性,從教學設計入手,使課程思政元素在知識、素質、能力上有機融合,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社會、道德、法律、健康和環(huán)境要素的基礎上,善于解決融合社會因素的復雜專業(yè)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融合內容更加廣度和深度,突破習慣性認知模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針對專業(yè)與社會深度分析應用、大膽質疑、綜合評判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能力。
(二) nbsp;思政元素融入“創(chuàng)新性”
思政元素融入需體現創(chuàng)新性,一方面是指專業(yè)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須具有前沿性、互動性,不能生搬硬套,另一方面是指課程思政元素內容和故事具有時代性、先進性。既能夠提高學生專業(yè)學術研究境界,同時也要把專業(yè)時代育人要求和時代最新價值觀融入課堂,擴大學生專業(yè)視野格局。
(三) "思政元素融入“挑戰(zhàn)度”
思政元素融入需具有挑戰(zhàn)度,思政元素融入應該增加學生對專業(yè)綜合問題的深入思考,與課程教學專業(yè)研究性、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內容融為一體,增加研究、探索、思考社會問題和綜合問題的挑戰(zhàn),使課程在專業(yè)理解上增加一定的難度,使專業(yè)類課程科學“增負”,加大學生課外學習投入,需跳一跳才能夠得著。一是教師融入的思政元素要有挑戰(zhàn)內涵,二是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要有較高要求,加強帶有社會、倫理、可持續(xù)、價值觀的綜合性非標準化的考評。
四 "學習成效評價
從學生學習成效出發(fā),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構建考核評價體系,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加評價主體,以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督學評價、企業(yè)評價相結合,構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擴大考核內容,不僅考核學生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的掌握情況,還需考核學生素質目標達成情況;增加考核形式,除了通過課堂出勤、教學參與度、平時作業(yè)測驗、實驗/實踐環(huán)節(jié)和結課環(huán)節(jié)進行考核,還可通過調查問卷、訪談交流、學生參加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科研能力和學科競賽等獲獎情況進行綜合考核。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培養(yǎng)學生成人成才,不是一門課程,一個教師,一個學期就可以完成,需要各個學科、專業(yè)、課程相互合作,全體人員齊心協(xié)力,形成協(xié)同效應機制。能否合格,還需時間和社會來評價。
五 "結束語
本文從專業(yè)課程思政實踐的角度出發(fā),在明確了專業(yè)視域下課程思政改革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金課的建設標準,以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yè)及其飛機裝配工藝學課程為例,探索了課程思政內容體系、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形式、思政元素的融入標準、學生學習成效評價等,以為其他專業(yè)或課程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侯勇,錢錦.課程思政研究的現狀、評價與創(chuàng)新[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6):66-76.
[2] 楊金鐸.中國高等院?!罢n程思政”建設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3] 秦丹陽.理工科專業(yè)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4(4):20-22.
[4] 趙小妹,陳曉明.基于OBE理念醫(yī)學院校研究生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24(2):73-77.
[5] 張偉.結合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專業(yè)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13):108-110,113.
[6] 鄭敬斌,李鑫.科學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谫論[J].思想理論教育,2020(7):65-69.
[7]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8] 張淑麗,唐光義,崔香.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yè)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15):116-117.
[9] 杜偉泉.協(xié)同理論視角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優(yōu)化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4(4):72-75.
[10] 李蕊,趙賀偉.課程教學中“兩性一度”的建設與思考——基于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的視角[J].內江科技,2023,44(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