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我國倉儲行業(yè)的7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財務風險、成長能力、收益質量、智慧研發(fā)6方面選用了12個指標構建上市倉儲物流公司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熵權-TOPSIS法對其競爭力展開實證研究。研究表明,營運能力、收益質量、智慧研發(fā)對倉儲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的綜合評價有較大影響。整體來看,我國倉儲上市公司整體上綜合實力表現一般,仍有很大上升空間,且近年來行業(yè)內各公司間的綜合實力差距逐漸拉大,宏川智慧和恒基達鑫的綜合實力較強且基本保持平穩(wěn)的上升趨勢,新寧物流在近三年實現了飛速發(fā)展。在此基礎上,文章從企業(yè)的智慧研發(fā)、收益質量和營運能力等方面對企業(yè)競爭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倉儲業(yè);智慧物流;熵權-TOPSIS法
中圖分類號:F832.5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4.040
Abstract: With the seven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itability, operating ability, financial risk, growth ability, revenue quality, and intellig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lectes 12 indicators to buil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sted warehousing logistics companies, and uses the entropy weight-TOPSIS method to demonstrat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operating ability, revenue quality and intellig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isted companies. Overall,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warehousing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s general with a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gap among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has gradually widened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Guangdong Great River Smarter Logistics Co.Ltd. and Zhuhai Winbab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Tank Terminal Co., Ltd. is strong and maintains a steady upward trend, and Xinning Logistics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mpany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llig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venue quality and operating ability.
Key words: warehous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logistics; entropy weight-TOPSIS method
0" " 引 言
隨著全球物流業(yè)快速發(fā)展和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倉儲行業(yè)正在向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加速邁進。智慧物流已然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同時智能倉儲也成為企業(yè)提升競爭力、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國內智能倉儲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我國智能倉儲市場規(guī)模數據顯示,國內智能倉儲市場規(guī)模已從2017年的712.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
1 356.9億元;2021年、2022年連續(xù)兩年突破千億大關,年復合增長率達12.6%。對倉儲業(yè)上市公司開展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能夠使企業(yè)了解其行業(yè)地位,防范經營風險,發(fā)展核心競爭力。本文采用熵權-TOPSIS法對智慧物流背景下我國倉儲業(yè)上市公司展開綜合評價分析,并據此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以期為倉儲行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
1" " 相關研究綜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智慧物流作為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關鍵驅動力,對倉儲業(yè)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物流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智慧物流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推動倉儲業(yè)轉型升級的引擎。目前,學者對物流企業(yè)競爭力的評價方法及倉儲企業(yè)競爭力的構成要素進行了相關研究。
一是從評價企業(yè)競爭力所采用的實證方法看,目前國內外對物流行業(yè)各細分企業(yè)的競爭力實施評價時多采用層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等主觀性較強的研究方法,同時也有部分學者采用客觀賦權的方法。王蓮花等(2013)[1]以5家民營快遞企業(yè)為實證對象,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民營快遞企業(yè)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羅大海等(2015)[2]基于模糊AHP法建立了包含時間、成本、質量、服務4個層面的指標體系,用以評價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的競爭力。王鈺等(2019)[3]采用綜合賦權法建立了多指標綜合賦權評價模型,用于中國沿海部分港口。Li et al.(2020)[4]通過構建智慧城市的物流評價體系對17個智慧城市進行了評價。喻娟(2021)[5]以我國30個省份的跨境電商企業(yè)為研究對象,從核心業(yè)務、發(fā)展投入、成長潛力3個維度構建了指標體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測算了我國跨境電商企業(yè)競爭力的綜合實力。鐘曉燕等(2021)[6]以7家國內上市冷鏈物流公司為樣本,通過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對相關指標進行了實證研究,并對該類上市冷鏈物流企業(yè)競爭力做出了評價。Zhang (2023)[7]以家具企業(yè)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其綜合實力進行了評估。
二是從倉儲公司的關鍵指標方面出發(fā),從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fā)展能力、技術創(chuàng)新和償債能力等方面構建倉儲業(yè)的評價體系。Yang(2021)[8]通過SEM模型從實際競爭力和未來發(fā)展?jié)摿煞矫鎸ζ髽I(yè)物流的綜合競爭力進行了分析。李娟等(2021)[9]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從智能倉儲的建設投入、運營能力、決策時效性、安全狀況、儲貨能力、人工需求狀況6方面建立了智能倉儲評價體系。李若山等(2021)[10]選取了深市中小企業(yè)板上市的13家倉儲企業(yè)作為研究對象,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與發(fā)展能力進行了評價。李欽鴻等(2021)[11]基于功效系數法選取了9家倉儲業(yè)上市公司2019年的財務數據,從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4方面進行了評價。李曉慶等(2023)[12]以27家物流企業(yè)為樣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從企業(yè)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管理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4方面構建了指標評價體系。金佳慧(2023)[13]以沃爾沃評分法對處于智能倉儲物流行業(yè)的N公司進行了研究,并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fā)展能力方面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雖既有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可做進一步優(yōu)化:第一,目前在評價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時多采用主觀方法,結果難以具有說服力。本文在綜合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了主客觀結合的評價方法,以期提升結果的準確性;第二,大多數學者構建的倉儲評價體系包含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fā)展能力和償債能力等指標??紤]到智慧物流背景下的倉儲業(yè)的智能化特點,本文將智慧研發(fā)納入指標評價體系中。因此,本文將基于熵權-TOPSIS法較為客觀地構建倉儲業(yè)上市公司的評價模型,從而為倉儲企業(yè)在智慧物流背景下提升競爭力明確發(fā)力點。
2" "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和實證檢驗
2.1" " 樣本和指標的選擇
為進行有效的評價分析,本文以最新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上市公司行業(yè)分類中倉儲行業(yè)上市公司中的7家上市公司(見表1)為研究對象,同時將這些樣本公司2017—2022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數據,通過Stata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關于關鍵評價指標的選取,本文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智慧物流的背景,以智慧研發(fā)指標來衡量倉儲企業(yè)的智能化屬性,并加入“智慧項目的研發(fā)投入占營業(yè)收入比例”和“研發(fā)人員比例”,根據系統(tǒng)性、科學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則,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如表2所示。
2.2" " 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選取2017—2022年相應公司的年報數據,采用熵權法對各項指標計算權重,并用TOPSIS法排列評價對象與理想化目標間的相對距離的優(yōu)劣順序。這兩種方法相結合,可使評價結果更客觀、準確、合理。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第1步,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第2步,計算第j個指標時,第i個系統(tǒng)的貢獻度pij:pij=。
第3步,計算各指標的熵權值ej:ej=-∑mi=1" pij ln pij,其中,當pij=0時,pij ln pij=0。
第4步,計算各指標的熵權重wj:wj=,其中,j=1,2,…,n。
使用上述公式計算各項指標權重,結果如表3所示。數據顯示,在倉儲業(yè)上市公司的綜合評價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財務風險、成長能力、收益質量和智慧研發(fā)的權重分別為1.64%、62.74%、6.22%、8.93%、15.36%和9.79%。其中,營運能力、收益質量和智慧研發(fā)3個一級指標的權重最高,說明倉儲業(yè)上市公司在提升自身競爭力時應著重考慮從這三方面發(fā)力。
2.3" " 評分排名結果
第1步,在確定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構建標準化的數據加權決策矩陣:Y=(yij)m×n=(wj xij)m×n。
第2步,確定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
A*=(y1*,y2*,...yj*,...yn*)=(maxyij,i=1,2,...,m|j∈J);
A*=(y1-,y2-,...yj-,...yn-)=(minyij,i=1,2,...,m|j∈J);
其中,J={j|j∈{1,2,...,n}}。
第3步,分別計算各評價對象指標的標準化向量到最優(yōu)解和最劣解的歐氏距離Si*和Si-:
3" " 評價結果分析
3.1" " 行業(yè)整體評價分析
2017—2020年,這7家倉儲業(yè)上市公司的綜合發(fā)展情況差距并不明顯(見圖2),行業(yè)內整體發(fā)展情況較差,每家企業(yè)的綜合得分基本都在0.2以下。從2021年開始,行業(yè)內的差距逐漸拉大;2022年,綜合得分最高者(新寧物流0.700 5)是評分最低者(飛力達0.052 98)的10倍以上,同時其他公司的評分情況也有了明顯差距,且差距有擴大趨勢,說明在這一時期我國倉儲行業(yè)發(fā)展不平衡,行業(yè)內的綜合實力差距已開始慢慢擴大。飛力達與其他公司差距較大且有下降的趨勢。主要差距在于研發(fā)項目投入力度不夠,近三年公司的營業(yè)收入用于研發(fā)投入的占比在1%左右,且研發(fā)投入和研發(fā)人員比例逐年減少。其財務績效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宏觀環(huán)境的影響,公司的進出口呈現出不同方向的波動。
3.2" " 部分公司綜合評分的分析
本文通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7家倉儲上市公司進行了排名,結果顯示,宏川智慧和恒基達鑫綜合評分高,發(fā)展穩(wěn)定。這兩家公司在智慧物流領域注重提升運營效率和研發(fā)投入,推動智慧倉儲發(fā)展。宏川智慧強調下屬庫區(qū)的統(tǒng)一管理,恒基達鑫則以豐富的儲罐品類和規(guī)模效應領先,同時具備行業(yè)經驗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研發(fā)方面,宏川智慧吸納科研人才,提升研發(fā)隊伍素質;恒基達鑫加強安防管理投入,積極順應智能化轉型趨勢。
新寧物流在2020—2022年間迅速發(fā)展,綜合排名超越宏川智慧和恒基達鑫,并于2022年躍居第一。新寧物流入選江蘇省智慧物流降本增效試點,技術研發(fā)投入顯著,占營業(yè)收入的4.4%,遠超飛力達的0.86%和宏川智慧的2%。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新寧物流堅持技術和服務兩大核心優(yōu)勢,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領域表現突出,尤其在3C電子制造供應鏈物流領域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和知名度。新寧物流成功實施了多個區(qū)域的智能倉改造升級項目,優(yōu)化營運管理也是其快速發(fā)展的原因之一。JD成為最大股東后,新寧物流營運能力大幅提升,總資產周轉率顯著提高,投資效益良好。新寧物流專注于為產業(yè)供應鏈提供一體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服務,利用倉儲物流運營經驗擴大服務范圍,提供專業(yè)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4" " 結論與建議
綜上,目前我國倉儲業(yè)發(fā)展整體較為平緩,宏川智慧和恒基達鑫在營運能力和智慧研發(fā)等方面具有領先優(yōu)勢;新寧物流在近幾年因注重在科技研發(fā)上的投入以及在運營方式上采用專業(yè)化的定制模式而迅速崛起;飛力達因科研資金和人員投入不足等原因,目前與其他公司比相對落后,且呈下坡趨勢。但需注意的是,隨著智慧物流的加速發(fā)展和我國經濟的復蘇,倉儲業(yè)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基于此,本文從智慧研發(fā)、收益質量和營運能力三方面為倉儲業(yè)上市公司提升競爭力提供建議。
4.1" " 融合多項技術,賦能智慧倉儲建設
科技驅動行業(yè)創(chuàng)新,智慧賦能行業(yè)進步。一方面,隨著我國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未來智能倉儲將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另一方面,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推動智能倉儲領域加速創(chuàng)新,并朝著集成化、柔性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因此,倉儲業(yè)上市公司應順應智慧物流發(fā)展趨勢,加大技術研發(fā)力度,加強倉儲智慧化建設。例如,倉儲公司在技術研發(fā)時可結合人工智能提高倉庫運作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或者通過融合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倉庫內物品的實時追蹤、監(jiān)控和管理,提高倉儲效率和安全性。
4.2" " 提供多元服務,全面提升收益質量
在產品個性化、服務多元化的今天,智能倉儲不僅要在產品與技術上創(chuàng)新升級,還要在服務上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以解決智能倉儲在不同領域的服務難點,著力提升服務能力和產品質量。例如,新寧物流應深挖不同市場和行業(yè)的多元化需求,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在自主研發(fā)的標準化信息平臺上實現管控要素和作業(yè)流程的靈活配置。另外,倉儲公司要持續(xù)深化物聯網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助力倉儲數字化升級,提升倉庫管理效益。例如,可在物流設施和設備中嵌入標簽或物聯網傳感器,以對人、車、貨等關鍵物流元素進行實時動態(tài)追蹤,提高運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3" " 提升營運能力,合理推動智慧化轉型
雖然掌握領先的技術是“智能倉儲”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核心競爭要素,但只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而忽略經營管理也容易使公司喪失競爭力。因此,倉儲業(yè)上市公司要注重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為智慧化轉型提供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第一,倉儲企業(yè)可通過物流新裝備的研制和應用引領智慧物流發(fā)展,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助力,如引進WMS倉儲管理系統(tǒng)、機器人調度系統(tǒng)、現場看板等多項先進的物流技術,在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的同時,提升出入庫的運作效率。第二,人才是公司發(fā)展的重要資源,加強人才培養(yǎng)是提升運營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倉儲公司可采用培訓、學術交流等方式加強員工的智慧物流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同時也要重視專業(yè)型人才的引進。
參考文獻:
[1] 王蓮花,牟丹鳳.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民營快遞企業(yè)競爭力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3,32(13):163-165,306.
[2] 羅大海,劉建勝,袁彬,等.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及建模分析[J].物流技術,2015,34(6):99-101,177.
[3] 王鈺,紀巧玲,劉慶凱,等.基于綜合賦權法的港口物流競爭力評價[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38(5):113-120.
[4] LI Chengming,DAI Zhaoxin,LIU Xiaoli, et al.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of smart city shareable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a[J/OL].Sustainability,2020,12(7).[2024-09-20].https://www.mdpi.com/2071-1050/12/7/2957.
[5] 喻娟.我國跨境電商企業(yè)省域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商業(yè)經濟研究,2021(7):98-102.
[6] 鐘曉燕,歐偉強,陳晟哲.冷鏈物流企業(yè)競爭力評價實證分析[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1):48-52.
[7] Zhang Chao.Intelligent operation of financial department in XX furniture enterpri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economy[C/OL]//
SHS Web of Conferences, Paris: EDP Sciences, 2023,179.(2023-12-14)[2024-09-20].https://api.semanticscholar.org/CorpusID:266273216.
[8] YANG Yaxu.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SEM model[J].Journal of Intelligent amp;
Fuzzy Systems, 2021,40(4): 6469-6479.
[9] 李娟,鄒浩.基于模糊綜合法的智能倉儲績效評價[J].物流技術,2021,40(1):78-82.
[10]" 李若山,朱鈺茜,裴奔.中小企業(yè)板運輸倉儲上市企業(yè)的財務風險評價[J].物流技術,2021,40(3):97-101.
[11]" 李欽鴻,李登明.我國倉儲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評價——基于功效系數法[J].物流科技,2021,44(10):154-156,160.
[12]" 李曉慶,何衛(wèi)紅.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3,45(6):116-119,126.
[13]" 金佳慧.智能倉儲物流行業(yè)上市公司績效研究——以N公司為例[J].中國儲運,2023(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