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ime in rang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I Chunjiao,XIE Cuihua,LIU Rongzhen,YAN Yanmin,LI Shuiqin,HUANG Jia
Nanf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AI Chunjiao,E-mail:13059135914@163.com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elderly; time in range; influencing factors; psychosocial factors; predictive value; nursing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TIR)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并探究心理社會因素的預測價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15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臨床資料調(diào)查表、糖尿病相關問題量表等進行調(diào)查,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進一步檢驗心理社會因素對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預測價值。結(jié)果:15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葡萄糖目標TIR為65.22%。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與心理困擾總分呈負相關(r=-0.415,Plt;0.01),與自我管理知信行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r值為0.357~0.646,均Plt;0.01),與自我管理效能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r值為0.415~0.873,均Plt;0.001)。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年齡、有無合并癥、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在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26,0.779,0.717。結(jié)論:年齡、有無合并癥、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且心理困擾等心理社會因素對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
關鍵詞" 2型糖尿??;老年人;葡萄糖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影響因素;心理社會因素;預測價值;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4.015
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高血糖狀態(tài),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視網(wǎng)膜病變、腎病和神經(jīng)病變等嚴重并發(fā)癥,降低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并增加醫(yī)療負擔[1]。在糖尿病管理中,保持血糖在目標范圍內(nèi)是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關鍵,葡萄糖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time in range,TIR)作為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評估指標,較傳統(tǒng)的糖化血紅蛋白能夠更動態(tài)和細致地反映血糖控制情況[2]。有研究表明,葡萄糖目標TIR與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相關性,葡萄糖目標TIR越高則病人發(fā)生心血管疾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并發(fā)癥的風險越低[3]。另有調(diào)查研究顯示,葡萄糖目標TIR不僅可以作為糖尿病管理的目標之一,還可作為預測病人預后的有力工具[4]。既往有學者證實了葡萄糖目標TIR與糖尿病多種不良并發(fā)癥具有相關性,但對于影響葡萄糖目標TIR的風險因素少有報道[5]。一項研究指出,糖尿病病人的葡萄糖目標TIR受多種因素影響會產(chǎn)生較大波動,心理狀況和自我管理認知水平等與葡萄糖目標TIR存在相關性[6],可見分析和調(diào)查影響葡萄糖目標TIR的相關因素對于糖尿病病人的癥狀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我院15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葡萄糖目標TIR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并深入分析其影響因素,進一步探究社會心理學因素對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預測價值,以期為臨床實現(xiàn)更精確和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提高病人生活質(zhì)量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15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gt;65歲;2)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7]中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具備正常的認知及理解能力;4)臨床資料完整;5)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史者;2)伴心腦血管疾病史者;3)合并肝、腎、心等臟器功能不全者;4)中途退出者。樣本量計算根據(jù)Logistic回歸分析樣本量計算準則[8],樣本量應為自變量數(shù)的5~10倍,同時考慮10%~20%的無效病例。本研究通過文獻檢索、篩選和分析得到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可能影響因素共21個,代入計算得到最小樣本量應為121例,本研究最后根據(jù)我院實際情況和病人特征選擇157例樣本量,符合最小樣本量例數(shù)。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后執(zhí)行,審批號:(2022)倫審第(01026)。
1.2 調(diào)查工具
1.2.1 臨床資料調(diào)查表
采用本研究團隊自制的臨床資料調(diào)查表進行資料收集。1)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文化水平、居住地、吸煙飲酒史、體質(zhì)指數(shù)(BMI);2)臨床資料:病程、收縮壓和舒張壓、合并癥(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用藥情況、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3)心理社會因素: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4)生化指標: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2.2 葡萄糖目標TIR判斷標準
本研究于病人入院后24 h內(nèi)進行9次指尖血糖監(jiān)測,計算病人的葡萄糖目標TIR以及超出目標范圍時間(time above range,TAR)和低于目標范圍時間(time below range,TBR)。計算公式為:TIR=(血糖值在3.9~10.0 mmol/L的次數(shù)/9)×100%,TAR=(血糖值gt;10.0 mmol/L的次數(shù)/9)×100%,TBR=(血糖值lt;3.9 mmol/L的次數(shù)/9)×100%[9]。根據(jù)葡萄糖目標TIR范圍將病人分為TBR組(TBRlt;33.33%,即低血糖發(fā)生的時間占比lt;33.33%)、TIR組(TIR為33.33%~66.67%)、TAR組(TARgt;66.67%,即高血糖發(fā)生的時間占比gt;66.67%)3個組別。
1.2.3 心理困擾
采用糖尿病相關問題量表(Problem Areas in Diabetes Scale?5,PAID?5)進行評價[10],該量表共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0~4分分別表示“沒有困擾”至“極度困擾”,總分=各條目得分之和×5,總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糖尿病病人心理壓力和困擾越嚴重。
1.2.4 自我管理知信行
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價量表進行評價[11],包含知識、態(tài)度、行為3個維度,知識維度共13個條目,采用Likert 3級評分法,每個條目計0~2分,總分0~26分;態(tài)度維度共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每個條目計1~5分,總分5~25分;行為維度共14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每個條目計1~5分,總分14~70分。該量表總分為19~121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自我管理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水平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4。
1.2.5 自我管理效能
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DMSES)進行評價,于2010年由彭鑫等[12]進行翻譯、修訂和信效度檢驗。該量表包含飲食、運動、監(jiān)測、用藥4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Likert 11級評分法,每個條目計0~10分,總分為0~20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自我效能越高。將得分進行百分制轉(zhuǎn)化,即(實際得分/預測最高得分)×100%,并以此分為高(gt;80%)、中(40%~80%)、低(lt;40%)3個等級。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3。
1.3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電子病歷系統(tǒng)完成臨床資料的調(diào)查和收集,同時采用現(xiàn)場填寫的方式完成PAID?5、DMSES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價量表的調(diào)查。生化指標在病人入院后第2天清晨于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肘靜脈血(抽血之前需禁食8~12 h),然后統(tǒng)一送往檢驗科進行檢測。TIR于病人入院后24 h內(nèi)進行指尖血糖監(jiān)測(采用北京華益精點血糖儀),監(jiān)測結(jié)束后獲取數(shù)據(jù)并進行計算,并根據(jù)TIR的判斷標準進行分組、記錄。本研究調(diào)查前均由經(jīng)過專業(yè)化培訓和考核的研究者親自為病人解釋調(diào)查目的和過程,獲取病人同意后開展調(diào)查,調(diào)查過程中若有病人無法填寫,則由護士轉(zhuǎn)述問題,根據(jù)病人的回答由護士代填,問卷和資料收集完畢后,采用雙人法錄入數(shù)據(jù)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核查、統(tǒng)計分析。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57份,回收157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用χ2檢驗。心理社會因素與TIR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通過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并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UC)以評估各指標的預測價值。檢驗水準α=0.05。
2 結(jié)果
2.1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現(xiàn)狀
15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葡萄糖目標TIR為65.22%,根據(jù)具體的TIR范圍,將其分為3組,其中TBR組43例(27.4%),TIR組82例(52.2%),TAR組32例(20.4%)。
2.2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社會因素得分情況
TBR組、TIR組、TAR組病人的心理困擾得分分別為(69.87±6.47)分、(62.04±5.37)分、(59.32±5.25)分,自我管理知信行得分分別為(64.68±6.38)分、(72.16±8.17)分、(79.93±8.26)分,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分別為(116.70±12.81)分、(125.84±13.52)分、(144.13±14.43)分,3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01)。見表1。
2.3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與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與心理困擾總分呈負相關(r=-0.415,Plt;0.01);與自我管理知信行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r值為0.357~0.646,均Plt;0.01);與自我管理效能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r值為0.415~0.873,均Plt;0.001),見表2。
2.4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單因素分析(見表3)
2.5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作為因變量(TIR組=1,TBR組及TAR組=0),將單因素分析及相關性分析中Plt;0.05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年齡、合并癥、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是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見表5。
2.6 心理社會因素對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預測價值
繪制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3個變量在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ROC曲線(見圖1),并計算AUC,以評估其預測價值。結(jié)果顯示,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AUC分別為0.726[95%CI(0.678,0.791)]、0.779[95%CI(0.671,0.898)]、0.717[95%CI(0.631,0.798)],均Pgt;0.05。表明其預測性能較好。
3 討論
3.1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現(xiàn)狀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平均為65.22%,其中TBR組43例(27.4%),TIR組82例(52.2%),TAR組32例(20.4%),低于Yeoh等[13]研究中對糖尿病腎病病人的(葡萄糖目標TIR為70%)的研究結(jié)果。分析原因可能與病人接受了更為嚴格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有關,且該研究的病人群體以中青年居多,可能具有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從性。此外,Yeoh等[13]的研究中,其研究對象可能在治療初期就接受了更頻繁的血糖監(jiān)測和調(diào)整,這也是其葡萄糖目標TIR較高的一個潛在原因。但本研究結(jié)果高于王丹鈺等[14]研究中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平均值為60%的結(jié)論,這一差異可能源于王丹鈺等[14]研究中的病人基礎血糖控制水平較差,且病人多數(shù)存在合并癥,可能影響其血糖控制的效果。因此,盡管病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維持血糖在目標范圍內(nèi),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臨床醫(yī)護人員應重視此類現(xiàn)象并采取相應改善策略。
3.2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年齡、合并癥、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
3.2.1 年齡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年齡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年輕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情況好于老年病人[15],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表明年齡增加與葡萄糖目標TIR降低存在相關性。究其原因: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新陳代謝普遍較低,其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更難以控制在理想范圍內(nèi)。且老年病人容易出現(xiàn)認知障礙,由于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等原因,其可能難以嚴格遵循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包括按時服藥、定期監(jiān)測血糖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影響其對藥物管理、飲食控制和血糖監(jiān)測的準確性和頻率,導致葡萄糖目標TIR下降。與彭麗穎等[16]的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不好,且對認知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最大的結(jié)論相符。
3.2.2 合并癥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合并癥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與劉曉芳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存在糖尿病相關合并癥病人的葡萄糖目標TIR明顯低于無合并癥病人的結(jié)論一致。劉曉芳等[17]的研究指出,患有多種嚴重合并癥的病人血糖控制情況顯著低于僅有輕度合并癥的病人。究其原因:合并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疾病會增加身體的代謝負擔,影響胰島素的代謝和排泄以及血糖的穩(wěn)定控制,還會增加用藥的復雜性和依從性,可能導致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血糖控制,從而降低葡萄糖目標TIR。
3.2.3 接受血糖管理教育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有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血糖管理教育的病人TIR明顯高于未接受教育的病人,且受教育病人的平均葡萄糖目標TIR提高gt;10%[18]。原因可能為:1)教育使病人了解如何正確地進行血糖監(jiān)測,包括監(jiān)測的頻率和時機,從而更好地掌握自身血糖水平變化。2)病人通過教育了解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劑量調(diào)整的依據(jù)及注意事項,從而減少因用藥錯誤引起的血糖波動。3)通過健康教育病人更加了解糖尿病的長期管理要求,增強了病人對低血糖和高血糖等突發(fā)情況的應對能力,使其能及時采取措施,避免血糖水平過度波動[19]。
3.2.4 心理困擾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心理困擾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且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心理困擾得分與TIR呈負相關(Plt;0.01),表明心理困擾程度較高的病人可能有更差的血糖控制,其葡萄糖目標TIR較低。分析原因為:高心理困擾會導致病人缺乏管理糖尿病的動機和信心,心理壓力和情緒低落可讓病人對定期監(jiān)測血糖、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等健康行為失去興趣和動力,增加了病人執(zhí)行健康計劃的難度,最終直接影響血糖控制情況[20]。還有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心理困擾對血糖控制的不利影響,表明心理困擾與血糖波動大、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高密切相關[21]。
3.2.5 自我管理知信行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自我管理知信行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且自我管理知信行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病人葡萄糖目標TIR呈正相關(Plt;0.01),與楊陽等[22]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管理教育和行為干預可以明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情況的結(jié)論一致。分析原因為: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越高,表明病人掌握血糖控制的目標、藥物作用機制、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等糖尿病相關知識水平越高,可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病情,并更好地掌握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應對策略,能夠使病人在血糖異常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維持血糖在目標范圍內(nèi)。且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越高,病人對糖尿病嚴重性和自身易感性的認識以及對治療效果的信任越高,病人越可能堅持健康的行為,從而提高葡萄糖目標TIR。
3.2.6 自我管理效能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自我管理效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Plt;0.001),且自我管理效能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病人葡萄糖目標TIR呈正相關(Plt;0.001)。與張越[23]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管理效能得分較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其血糖控制水平明顯高于自我管理效能得分較低的病人的結(jié)論一致。分析原因為:自我管理效能高的病人具有更強的控制感和自信心,有助于病人在糖尿病管理中保持積極性和動力,使其在藥物治療、飲食和運動方面的依從性更高,以及更頻繁地監(jiān)測血糖水平,及時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動情況,從而及時調(diào)整飲食、運動和藥物,以保持血糖在目標范圍內(nèi),提高葡萄糖目標TIR[24]。
3.3 心理社會因素對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預測價值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理困擾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AUC為0.726[95%CI(0.678,0.791)],表明心理困擾能有效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水平,提示臨床醫(yī)護人員可通過提供心理咨詢、心理支持小組和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應對心理困擾,提升其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自我管理知信行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AUC為0.779[95%CI(0.671,0.898)],表明自我管理知信行具有較高的預測能力,可有效區(qū)分TIR較高和較低的病人群體。提示臨床醫(yī)護人員可加強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通過制定系統(tǒng)的糖尿病教育計劃,覆蓋疾病知識、血糖監(jiān)測、飲食管理和運動指導等方面,確保病人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并結(jié)合心理咨詢和支持小組幫助病人建立積極的健康信念,增強糖尿病管理信心,以提高對血糖控制的依從性。自我管理效能預測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AUC為0.717[95%CI(0.631,0.798)],表明自我管理效能在預測病人葡萄糖目標TIR方面具有良好的準確性。提示臨床醫(yī)護人員可通過定期舉辦糖尿病教育講座和培訓課程提供最新的糖尿病管理信息,幫助病人持續(xù)更新知識;同時提供簡易的血糖記錄工具幫助病人記錄和分析血糖數(shù)據(jù),鼓勵病人進行更頻繁和規(guī)范的血糖監(jiān)測,教導其如何正確使用血糖監(jiān)測設備并解讀結(jié)果。還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病人的糖尿病管理過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效能,進而改善葡萄糖目標TIR水平。
4 小結(jié)
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結(jié)果顯示,年齡、有無合并癥、有無接受血糖管理教育、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葡萄糖目標TIR的影響因素,且心理困擾、自我管理知信行、自我管理效能對葡萄糖目標TIR的預測價值較高,提示在糖尿病管理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干預。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可能影響研究結(jié)果的普適性,且葡萄糖目標TIR具有動態(tài)變化的特征。另外,本研究僅采用了橫斷面研究設計,研究結(jié)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來的研究應擴大樣本量,采用縱向設計跟蹤病人的長期管理效果和葡萄糖目標TIR變化,以增強研究結(jié)果的代表性和統(tǒng)計效能;并進一步探討各影響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建立綜合的預測模型以更準確地預測病人的葡萄糖目標TIR,推動個性化和綜合管理策略的應用,以改善病人的健康結(jié)局和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FASELIS C,KATSIMARDOU A,IMPRIALOS K,et al.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2020,18(2):117-124.
[2] ADVANI A.Positioning time in range in diabetes management[J].Diabetologia,2020,63(2):242-252.
[3] BECK R W,BERGENSTAL R M,RIDDLESWORTH T D,et al.Validation of time in range as an outcome measure for diabetes clinical trials[J].Diabetes Care,2019,42(3):400-405.
[4] 陸靜毅,戴冬君,周健.糖尿病管理新指標:葡萄糖在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華醫(yī)學雜志,2020,100(38):2961-2965.
[5] 呂玲.葡萄糖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與2型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相關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6] BATTELINO T,DANNE T,BERGENSTAL R M,et al.Clinical targets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data interpretation: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ime in range[J].Diabetes Care,2019,42(8):1593-1603.
[7]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21,37(4):311-398.
[8] 高永祥,張晉昕.Logistic回歸分析的樣本量確定[J].循證醫(yī)學,2018,18(2):122-124.
[9] 李海,李延兵.《葡萄糖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國際共識》解讀[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9,11(12):825-827
[10] 任潔,洪霞,趙維綱,等.糖尿病問題量表測評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5,29(11):806-811.
[11] 吳永澤,王文絹,馮濃萍,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態(tài)度、行為評價簡化量表效度、信度與可接受性評價[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50(7):589-593.
[12] 彭鑫,崔焱,李燕,等.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在2型糖尿病病人應用中的效果評價[J].全科護理,2010,8(11):946-947.
[13] YEOH E,LIM B K,F(xiàn)UN S,et al.Efficacy of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versus retrospectiv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improving glycaemic control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J].Nephrology (Carlton,Vic),2018,23(3):264-268.
[14] 王丹鈺,劉凱坤,張云,等.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21,37(11):973-978.
[15] 楊宏,譚震華,段小英.門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23,25(2):235-237.
[16] 彭麗穎,袁艷梅,姚新新.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3,52(13):983-987.
[17] 劉曉芳,呂曉玲.社區(qū)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壓、血糖控制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9,36(1):84-86.
[18] 孫增新,呂鑫,孔璐璐,等.連續(xù)血糖監(jiān)測評估的目標范圍內(nèi)時間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腎臟病雜志,2022,22(8):659-665.
[19] 蓋秋實.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相關影響因素及護理措施研究[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9,36(1):36-37.
[20] 盧麗婷,劉俊,余博豪,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9,11(7):881-885.
[21] 孟君.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狀態(tài)與患者衰弱及血糖控制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10):1545-1549.
[22] 楊陽,趙玲,柯亭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相關影響因素[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4-6.
[23] 張越.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0):193-195.
[24] 姜潔燕.長沙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9.
(收稿日期:2024-06-08;修回日期:2025-01-22)
(本文編輯 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