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hospital discharge preparation servic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ased on binary disease management theory
XIAO Lanfa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310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O Lanfang,E-mail:L18673561399@163.com
Keywords" breast cancer; discharge preparation service; binary disease management theory; binary response level;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在乳腺癌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住院的160例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提供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比較兩組病人的出院準備度、二元應對水平及生活質(zhì)量。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病人出院準備度評分、二元應對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01)。結論: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可以提高乳腺癌病人出院準備度,有效提升其二元應對水平,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乳腺癌;出院準備服務;二元疾病管理理論;二元應對水平;生活質(zhì)量;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4.037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全球女性癌癥發(fā)病率居第一位的癌癥類型。隨著醫(yī)學技術和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乳腺癌治愈率逐漸提高,病人出院準備是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1]。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和照護者的支持對病人的康復與生活質(zhì)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出院后,病人需要自己進行藥物管理、傷口護理、飲食調(diào)理等自我管理工作,同時也需要照護者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在身體恢復期間[2]。乳腺癌病人出院后的照護質(zhì)量直接影響其生存質(zhì)量和康復情況。良好的出院后照護質(zhì)量可以減輕病人的身體和心理負擔,促進疾病康復,提高生存率[3]。而照護不當或不足則可能導致病人情緒波動、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甚至影響治療效果和生存率[4]。乳腺癌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和照護者健康對其長期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照護者的支持,病人可以更好地適應治療過程和生活變化,提高生活質(zhì)量并減少病情復發(fā)率[5]。同時,對照護者的健康狀態(tài)進行專業(yè)指導也是保障病人康復和精神健康的關鍵[6]。二元疾病管理理論是一種綜合性的疾病管理模式,強調(diào)病人和照護者之間的合作與互動。該理論指出,疾病管理可以理解為病人和照護者之間的互動過程,體現(xiàn)一種觀念上的雙向關系[7]。雙方對疾病狀況的認知和評估直接塑造其在疾病管理中的參與程度和行為方式[8]。該理論將病人和護理者看作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強調(diào)兩者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進行一致的疾病評估,可以更好地制定管理計劃,從而促進雙方的健康。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健康狀況會相互影響,進而影響其對疾病的評估和管理方式[9]。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對乳腺癌病人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住院的160例病人為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7年版)》[10]中乳腺癌診斷標準并經(jīng)病理學確診;2)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準備出院;3)病人及配偶均無意識障礙,可正常溝通和交流;4)已婚,婚姻關系穩(wěn)定;5)主要照護者為配偶;6)臨床資料完整;7)病人及配偶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近期有其他重大生活變故者;2)有精神疾病者;3)疾病復發(fā)再次入院者;4)存在嚴重后遺癥、并發(fā)癥者。對照組中,年齡43~66(52.42±3.11)歲;病變位置:左側31例,右側28例,雙側21例。觀察組中,年齡41~68(53.37±2.74)歲;病變位置:左側36例,右側31例,雙側13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2.14.ED21)。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包括:1)定期監(jiān)測病人生命體征,確保病人按時服用藥物,并監(jiān)測藥物副作用;2)為病人和家屬提供關于疾病特點、治療方案、自我管理技巧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增強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和應對能力;3)根據(jù)病人病情和治療方案設計個性化營養(yǎng)方案,確保病人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4)提供心理支持,幫助病人面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5)協(xié)助病人進行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和康復護理;6)出院前進行健康教育,給予病人健康指導,為病人提供出院指導,包括用藥注意事項、如何處理疼痛和不適等,并為病人安排復查和隨訪計劃,確保病人定期進行檢查。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
1.2.1 成立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小組
由1名護士長、1名腫瘤科主任醫(yī)師、1名心理師、4名責任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負責統(tǒng)籌組工作,組織培訓、評估和討論,確保護理工作協(xié)調(diào)順暢進行;主任醫(yī)師負責指導、監(jiān)督治療方案的執(zhí)行,并提供醫(yī)療支持和指導;心理師負責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預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責任護士負責方案的制定和具體護理工作。為保障研究質(zhì)量,本研究小組定期組織相關學習和培訓,確保小組成員具備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制定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干預方案,并定期評估護理方案執(zhí)行效果,根據(jù)病人和主要照護者反饋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和改進。
1.2.2 制定并實施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干預方案(見表1)
1.3 觀察指標
1.3.1 出院準備度
采用中文版醫(yī)院出院準備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11]評估兩組病人的出院準備情況。該量表共12個條目,涵蓋個人狀況、適應能力和預期性支持3個維度,每個條目計0~1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出院準備度越好。經(jīng)驗證,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24。
1.3.2 二元應對水平
采用中文版夫妻支持應對量表(Dyadic Coping Inventory,DCI)[12]評估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的二元應對水平。該量表包括壓力溝通、積極應對、代辦應對、消極應對、共同應對和應對質(zhì)量評價6個維度,共37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其中消極支持應對維度反向計分,總分37~185分。lt;111分表示夫妻應對水平低于平均水平,gt;145分則表示夫妻應對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該量表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51~0.80。
1.3.3 生活質(zhì)量
采用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開發(fā)的生命質(zhì)量核心問卷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30,EORTC QLQ?C30)[13]評估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該量表共30個條目,其中條目1~條目28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條目29和條目30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總分30~126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9。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出院準備度比較(見表2)
2.2 兩組病人二元應對水平比較(見表3)
2.3 兩組病人生活質(zhì)量比較(見表4)
3 討論
3.1 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可以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出院準備度和二元應對水平
癌癥病人健康的自我管理需要獲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而照護者身心健康也受到病人病情和照護工作的影響。因此,在乳腺癌病人康復過程中,注重照護者健康和病人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強調(diào)病人和照護者在應對疾病過程中的互動和合作,通過有效的溝通和支持,提高病人的出院準備度和應對水平[14]。本研究在乳腺癌病人出院準備服務中引入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病人出院準備度評分和二元應對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強調(diào)按照病人和照護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干預,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支持,使病人感受到更貼心、更有針對性地照顧,從而增強其信心和準備度;該理論注重對病人身心、社會等多方面問題的關注,通過全方位干預措施幫助病人應對出院后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可有效提高其準備度;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強調(diào)照護者參與,幫助病人建立更好的家庭支持體系,這種全方位的支持能夠增強病人的應對能力和準備度。關于二元應對水平方面,二元疾病管理理論注重通過教育培訓提升病人認知水平,使其具備更好地應對疾病的知識和技能。此外,該理論強調(diào)關心病人的情緒狀態(tài),提供情緒支持和心理護理,使病人心理更加健康,應對壓力更有力量。與臨床現(xiàn)有研究結果比較,引入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實踐可以更好地關注病人和照護者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強調(diào)病人在疾病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應對水平[15]。與傳統(tǒng)的醫(yī)護模式相比,二元疾病管理理論更加注重病人的參與性和自主性,可以更好地激發(fā)病人的治療積極性,提高治療效果。
3.2 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出院準備服務可以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病人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在改善乳腺癌病人生活質(zhì)量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分析原因如下:通過與病人及其主要照護者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從而促進雙方之間的合作與共同進步,最終提高其在面對困難時的支持和協(xié)作能力。這種護理模式通過評估病人和主要照護者的護理目標和價值觀是否一致,通過各方面支持實施護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情感支持、行為指導等方式來幫助他們相互配合、共同學習。且同時評估病人和配偶的健康狀況,及時調(diào)整護理計劃,確保護理措施更貼合實際情況。這種護理模式非常重視主要照護者的參與,其接受相關培訓以提升照護技能并得到心理支持,以增強其護理能力,從而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質(zhì)量。與臨床現(xiàn)有研究結果相比,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優(yōu)勢在于其綜合性和個性化的管理模式。傳統(tǒng)的疾病管理往往只關注病理治療,而忽視病人及照護者的心理和社會需求。而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則將這些因素多方位考慮,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從而更全面地提高病人生活質(zhì)量。此外,該理論還注重病人及其主要照護者的參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使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這也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zhì)量[16]。
4 小結
綜上所述,出院準備服務引入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可以提高乳腺癌病人出院準備度,有效提升病人及其主要照護者的二元應對水平,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葉劍,耿曉莉,王欣然.乳腺癌術后患者出院準備度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12):1512-1516.
[2] 張群紅,宋秋月,申繼傳,等.加速康復外科模式下乳腺癌術后病人出院準備度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3,9(19):3486-3489.
[3] 葉劍,趙燁,張丹丹.乳腺癌術后患者出院準備度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2023,18(12):1822-1825.
[4] 王崴崴,喻姣花.照護者參與乳腺癌相關淋巴水腫患者自我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23,38(6):19-22.
[5] 賈辛婕,王晴,徐曉瑋,等.乳腺癌術后患者家屬照顧者對傷口置管居家照護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J].天津護理,2023,31(2):142-146.
[6] 劉久美,宋艷杰,申琳,等.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時間與癌癥患者照護評估量表評分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2,28(28):3924-3929.
[7] 張士變,張俊梅,李瑞玲,等.二元疾病管理理論在慢性病護理二元組中的應用進展[J].全科護理,2023,21(4):452-457.
[8] 王金花,魏海明,許磊,等.在老年肺癌患者出院準備服務中引入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臨床實踐效果[J].醫(yī)藥高職教育與現(xiàn)代護理,2023,6(3):239-243.
[9] 路星星,羅彩鳳,龍連鐵.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干預對慢性心衰患者與照顧者自我護理行為一致性的影響[J].甘肅醫(yī)藥,2024,43(2):171-175.
[10] 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7年版)[J].中國癌癥雜志,2017,27(9):695-759.
[11] LIN Y H,KAO C C,HUANG A M,et al.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J].the Journal of Nursing,2014,61(4):56-65.
[12] XU F,HILPERT P,RANDALL A K,et al.Validation of the Dyadic Coping Inventory with Chinese couples:factorial structure,measurement invariance,and construct validity[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6,28(8):e127-40.
[13] 廖潔容.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質(zhì)量測定量表體系之卵巢癌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評價[D].湛江:廣東醫(yī)科大學,2017.
[14] 楊佳.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配偶夫妻疾病溝通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23.
[15] 顧佳華,吳岐.二元應對干預對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應對能力和婚姻調(diào)適的影響[J].臨床薈萃,2022,37(9):822-826.
[16] 段如真.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論的患者—配偶支持護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3,36(19):3374-3376.
(收稿日期:2024-05-27;修回日期:2025-01-21)
(本文編輯 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