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2024年南通市中考數(shù)學第17題進行深入分析,揭示此題考查的知識點及其蘊含的幾何模型.同時,根據(jù)原題的解答思路,將試題進行縱向拓展,以期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把握試題的本質(zhì),提升解題能力.
【關(guān)鍵詞】平面幾何;初中數(shù)學;解題方法
對典型中考試題進行深入分析和變式拓展,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了解命題趨勢,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提升解題能力,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本文選取2024年南通中考數(shù)學第17題進行探究和拓展.
1" 試題呈現(xiàn)
(2024年南通中考數(shù)學第17題)如圖1,在 Rt△ABC中,∠ACB=90°,AC=BC=5.正方形DEFG的邊長為5,它的頂點D,E,G分別在△ABC的邊上,則BG的長為""" .
圖2
此題是平面幾何綜合問題,難度較大,涉及的主要平面幾何知識點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全等的性質(zhì)和判定、勾股定理等.此外,還涉及解一元二次方程.可見,此題考查了初中數(shù)學的多個核心知識點,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
2" 試題解析
如圖2,過點G作GH⊥AC, 則∠AHG=∠GHD=90°.
因為∠ACB=90°,AC=BC=5,
所以AB=52,∠A=∠B=45°,
所以∠AGH=45°=∠A,
所以AH=HG.
設(shè)AH=HG=x,
則CH=AC-AH=5-x.
因為四邊形DEFG是正方形,
所以DG=DE,∠GDE=90°,
所以∠HDG+∠CDE=90°.
又GH⊥AH,
所以∠HGD+∠HDG=90°,
所以∠HGD=∠CDE.
因為∠DCE=∠GHD=90°,
所以△GHD≌△DCE,
所以CD=GH=x,
所以DH=CH-CD=5-2x.
在 Rt△GHD中,由勾股定理,得GD2=DH2+GH2,
所以(5)2=(5-2x)2+x2,
解得:x=2.
所以AH=2,CH=3.
易知HG∥BC,
所以BGAG=CHAH=32,
所以BG=35AB=35×52=32.
故答案為:32.
評析" 以上解答的關(guān)鍵是通過作輔助線GH構(gòu)造出“一線三等角”模型,這一模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中考試題中[1-2],其常見構(gòu)圖如圖3所示,其中AB⊥BD,DE⊥BD,AC⊥CE.在圖3中,容易證明△ABC≌△CDE.根據(jù)“一線三等角”模型可知,圖2中△GHD∽△DCE,又因為DG=DE,所以△GHD≌△DCE,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以得到圖2中線段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最后根據(jù)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決問題.
圖3
3" 試題拓展
下面我們將以上中考真題進行拓展,并采用與原題類似的思路進行解答.
拓展1" 如圖1,在 Rt△ABC中,∠ACB=90°,AC=BC=a.正方形DEFG的邊長為m,它的頂點D,E,G分別在△ABC的邊上,求BG的長.
解析" 如圖2,過點G作GH⊥AC,設(shè)AH=GH=x.
類似原題的解答易知△GHD≌△DCE,所以CD=GH=x.
所以DH=CH-CD=a-2x.
在Rt△GHD中,由勾股定理得GD2=DH2+GH2,
所以m2=a-2x2+x2,
化簡得5x2-4ax+a2-m2=0,
解得x1=155m2-a2+2a,
x2=152a-5m2-a2,
即AH=155m2-a2+2a
或152a-5m2-a2.
類似原題的解答可知BGAG=CHAH,
所以BGAB=CHAC,
故BG=CHAC·AB=2aa-xa
=2a-x,
所以BG=253a-5m2-a2或
BG=253a+5m2-a2.
因此,一般情況下,BG有兩個解.而當5m2=a2時,BG只有一個解,原題所給的數(shù)據(jù)恰好滿足這一條件.可見,原題中的數(shù)據(jù)是經(jīng)過了命題專家的充分考量的,以便減輕學生分類討論的負擔.
將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化為任意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如下拓展.
拓展2" 如圖4,在 Rt△ABC中,BC=a,AC=b.正方形DEFG的邊長為m,它的頂點D,E,G分別在△ABC的邊上,求BG的長.
圖4
以上拓展的解決思路與原題類似,但此時涉及的字母運算較為復雜,故這里不再展開討論.
4" 結(jié)語
對中考試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中考試題是命題專家智慧的結(jié)晶,通過深入分析,可以挖掘出題目背后所考查的核心知識,以及隱藏其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一般來說,中考試題都有深入推廣的價值.對中考真題進行深度探究,不僅有助于教師把握教學重難點,調(diào)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zhì)量,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提升解題能力,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為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劉家良.“一線三等角”型中考題例析[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版),2024(05):16-18.
[2]陳濤.例談幾何模型之“一線三等角”[J].數(shù)學通訊,2023(09):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