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微型視頻、微型課件、微型練習等相關資源,完成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通過討論、答疑、深化完成學習過程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對傳統(tǒng)課堂是一次顛覆,是目前教學環(huán)境下行之有效的課堂模式。而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翻轉課堂提供了最有力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信息化環(huán)境" 翻轉課堂" 中學" 數(shù)學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應用和各學科的整合,新的教學理念和新技術應運而生。同時,也帶動了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特別是近年來,網(wǎng)絡技術的成熟,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學習形式如雨后春筍般興起。
本文擬對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展開探討,以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一.對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的理解
1.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微型視頻等相關資源,完成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通過討論、答疑、深化完成學習過程的新型教學模式。[3]
2.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不同。
二.信息化環(huán)境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
教師們先后組織學習了大量理論專著和優(yōu)秀期刊。充分認識到翻轉課堂對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精神的作用。
2.組織專題培訓學習并進行實踐操作訓練
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培訓使教師掌握翻轉課堂的特點與基本流程,也充分認識到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的不同。并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環(huán)境,然后在課堂上實踐翻轉課堂教學。
3.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暫停和反復看回放。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反饋,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三.翻轉課堂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及實施策略
根據(jù) “建構主義理論”、“現(xiàn)代教育理論”等理論和我校實際構建了“二段六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課前階段
(1)研究目標,明確學法
(2)獨立學習,完成學案
2.課堂階段
(1)檢查自學,鞏固基礎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由組長快速檢查并做好記錄,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也對導學案,進行抽查和批改,了解和掌握學生預習情況。力求一個“真”字。
(2)小組合作,對學群學
通過對學、群學,以解決獨立學習中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為主線,積極展開討論,要有提問有解答,要有質(zhì)疑有補充。力求一個“實”字。
(3)師生互動,展示點評
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講解,也對同學的展示進行評價。完整、正確的鼓勵,遺漏、錯誤的補充更正。力求一個“精”字。
(4)大膽質(zhì)疑
學生口頭展示或點評結束后,有學生直接站起大膽的質(zhì)疑或補充。力求一個“準”字。
(5)教師點撥
教師點撥重點、難點,以達到引導、啟迪作用。同學們要認真聆聽,積極思考,及時更正或補充導學案。力求一個“深”字。
(6)當堂檢測,鞏固提高
由教師組織,對學生進行達標檢測,然后趁熱打鐵,強化記憶。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評價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采用的多維度的教學評價。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自主學習階段,針對重難點和易混點適時點彈出試題,并及時反饋檢測結果。
(2)學生根據(jù)知識點清單查漏(自我評價)督促自己完成學習任務。
(3)單元學習結束,教師對學習效果進行單元性評價。
(4)依據(jù)課堂表現(xiàn),對學生評價打分,并計入平時成績。
(5)學生互評作業(yè)、課堂檢測及拓展訓練等試題,及時反饋并計入平時成績。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以學習評價為中心,以適時的評價反饋,幫助學生學習,鞏固知識,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參與意識。
引文與參考文獻:
(一)引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3]黃波婷,陸啟贊.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2017(1).
[4]李寶峰.創(chuàng)新教育的心理學基礎[J].教育探索,2004 (10).
[5]郝莉.網(wǎng)絡教育中學生學習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實現(xiàn)與綜合評價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02.
(二)參考文獻
[1] 孫麗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03-01.
[2] 李桂紅.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J].科技致富向導,2010-12-25.
[3] 張丹.數(shù)學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 從“兩能”到“四能”[J].中小學管理,2012-04-05.
[4]趙緒昌.準確把握課標變化 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內(nèi)容調(diào)整及實施建議[J].中國民族教育,2012-08-01.
[5]曾曄瑜.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7-25.